失身

shī shēn [ shi shen]
注音 ㄕ ㄕㄣ

词语释义

失身 shīshēn

(1) 指女子丧失贞操

一时错误,失身匪人
lose chastity

(2) 失去操守

蹉跎一失身,岂不负弦诵
be disloyal

(3) 身子失去控制

失身坠崖
out of control

(4) 丧失生命

臣不密则失身
die

词语解释

  1. 丧失生命。

    《易·繫辞上》:“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后汉书·李云传论》:“ 李云 草茅之生,不识失身之义,遂乃露布帝者,班檄三公,至於诛死而不顾,斯岂古之狂也!” 唐 杜甫 《将适吴楚留别章使君留后兼幕府诸公》诗:“常恐性坦率,失身为杯酒。” 钱基博 《吴禄贞传》:“《易》曰:‘几事不密则害成。’此其所以失身而丧元歟!”

  2. 谓女子丧失贞操。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今 文君 已失身於 司马长卿 。”《古今小说·陈御史巧勘金钗钿》:“孩儿一时错误,失身匪人。” 沙汀 《还乡记》二:“因为接着来的就是媳妇的失身改嫁,争夺田产,而无一不同他有关系。”

  3. 失去操守。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海叙不遇》:“﹝ 李巨川 ﹞ 广明 庚子乱后,失身於人,佐 兴元 杨守亮 幕; 守亮 ,大阉 復恭 养子。” 明 郎瑛 《七修类稿·义理一·赵松雪不知大头脑》:“ 赵松雪 有十高之称,惜乎失身仕 元 ,每每因画为诗人所讥。” 清 顾炎武 《过矩亭拜李先生墓下》诗:“人生无贤愚,大节本所共。蹉跎一失身,岂不负弦诵。”

  4. 身子失去控制。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上:“ 李氏 子为千牛,与其儕类登 慈恩寺 塔,穷危极险,跃出槛外,失身而坠,赖腰带掛钉,风摇久而未落。”

引证解释

⒈ 丧失生命。

《易·繫辞上》:“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
《后汉书·李云传论》:“李云草茅之生,不识失身之义,遂乃露布帝者,班檄三公,至於诛死而不顾,斯岂古之狂也!”
唐杜甫《将适吴楚留别章使君留后兼幕府诸公》诗:“常恐性坦率,失身为杯酒。”
钱基博《吴禄贞传》:“《易》曰:‘几事不密则害成。’此其所以失身而丧元歟!”

⒉ 谓女子丧失贞操。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今文君已失身於司马长卿。”
《古今小说·陈御史巧勘金钗钿》:“孩儿一时错误,失身匪人。”
沙汀《还乡记》二:“因为接着来的就是媳妇的失身改嫁,争夺田产,而无一不同他有关系。”

⒊ 失去操守。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海叙不遇》:“﹝李巨川﹞广明庚子乱后,失身於人,佐兴元杨守亮幕; 守亮,大阉復恭养子。”
明郎瑛《七修类稿·义理一·赵松雪不知大头脑》:“赵松雪有十高之称,惜乎失身仕元,每每因画为诗人所讥。”
清顾炎武《过矩亭拜李先生墓下》诗:“人生无贤愚,大节本所共。蹉跎一失身,岂不负弦诵。”

⒋ 身子失去控制。

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上:“李氏子为千牛,与其儕类登慈恩寺塔,穷危极险,跃出槛外,失身而坠,赖腰带掛钉,风摇久而未落。”

失身的国语词典

女子失去贞节。

失身的网络释义

失身

  • 失身,是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shī shēn,指女子失去贞节;身受危害;失去操守;丧失生命,如:《易·系辞上》:“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
  • 失身的翻译

    英语: to lose one's virginity, to lose one's chastity
    德语: prostituieren (V)​
    法语: perdre sa virginité, perdre sa chasteté

    失身造句

    爱情的瘟疫凭它那股子该死的钻劲,会从缝隙里、空气里穿透进去,她们尽避藏得严严密密,也会失身丧节。世道人心,一年不如一年了。
    好马不吃回头草,‘一女不事二夫’;俺既失身于你,从此就是你的人。
    目前这种杂乱的体系,会让几乎所有接触到它的人都有失身份。是时候拆毁重来了。
    当然,只有秃鹫明白,既然王能说可以保证自己女人不失身,那么现在的意思很简单,仙人跳呗。
    就算总有一天,所谓的妖怪会消失身影,但是相逢的记忆,是绝对不会消失的吧!绿川幸。
    先存疑,味觉可以丰富文化感悟的说法还是要支持,不失身份的贪念满足,岂不是其乐陶陶。
    念奴儿非常清楚的,她和李师师不能比,李师师有着当今官家撑着,就算失身于官家,那也是一件风流佳话,而她念奴儿却不可以。
    石英手表实在有失身份,所以只能暂时使用,或者是当作一种牢固的休闲手表来使。
    人生无贤愚,大节本所共。蹉跎一失身,岂不负弦诵。
    坚决要走,他都不愿意自己再次失身于自己不了解的女人身上,上次为了找到可以杀死卢绮霞的证据,他都牺牲了自己男人的第一次。
    穆桂英五十三岁又挂帅,李雪莲四十九岁又失身。
    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商务大臣虽不免献些小小的殷勤,却终究算是年高德韶的贵族,不致做出太失身份的事,雪叶岩应付这种龙的本领早练出来了,当下就顺水推舟地应允。
    后来,那家人知道了我耍赖,就趁我不备,下了媚药,在我就快失身的时候,他救了我。
    最酷光棍:光着膀子拿着棍;开着车子到处晃;泡着吧不说困;侃大山真学问;抽着烟像神圣;玩起牌像赌神!祝光棍节快乐,早日失身,抱得美人归!
    在任何公共场所闹事都是有失身份的。
    斯塔克:我可没指望等闲就吓倒他。你感觉我如许做有失身份?
    今天你和女儿芙蓉多么失身份,跑到大街去看马戏,你们当自己是分文不值的贱百姓?
    他们觉得和我们这些人说话有失身份,当他们有问题需要解决时,流氓暴徒就会替他们开路。
    要是穿成那样,你看起来挺有失身份的。

    汉字详情

    shī [shi]
    部首: 103
    笔画: 5
    五笔: RWI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HQO
    四角: 258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乙声。表示从手中丢失。小篆字形。本义:失掉;丢失)

    (2) 同本义

    失,纵也。——《说文》。段注:“在手而逸去为失。”

    失得勿恤。——《易·晋》

    故人情不失。——《礼记·礼运》。注:“犹去也。”

    君子不失足于人。——《礼记·表记》。注:“失其容止之节也。”

    掌国中失之事。——《周礼·师氏》。注:“失,失礼者也。”

    塞翁失马,今未足悲。——魏泰《东轩笔录》

    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下》

    累官故不失州郡也。——《资治通鉴》

    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告子上》

    (3) 又如:失状(丢失财物的清单);失脱(丢失;失掉);失国(丧失国家);失鉴(失去检点);失瞻(失敬);失翁马(比喻暂时遭受损失,却因此得到好处);失民(丧失民心);失本(失去根本);失正(失其正道);失名(丧失名节);失合(失去配偶);失偶(丧失配偶);失鹿(失去天下);失道(失去准则;违背道义);失众(失去民心;失去众心);失柄(丧失统治权力)

    (4) 错过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孟子·梁惠王上》

    奉不可失,敌不可纵。——《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5) 又如:失眼(没有看准;看错了);失人(错过人才;错用人才);失候(错过适当的时刻)

    (6) 不自禁,忍不住

    庄公失言。——《谷梁传·庄公二十五年》

    丞相何故失惊?——《三国演义》

    (7) 又如:失喜(喜欢到极点,不能自禁);失手;失笑;失足;失惊(吃惊)

    (8) 违背

    论功计劳,未尝失法律。——章炳麟《原法》

    (9) 又如:失礼;失约;失命(违误命令)

    (10) 遗漏

    细过不失。——《商君书·开塞》

    (11) 又如:失恩(不顾恩义);失脱(疏忽失误)

    (12) 迷失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王勃《滕王阁序》

    (13) 又如:失心风(神经错乱;精神病);失志(心地糊涂)

    (14) 不知 。如:失觉(认不出);失望(记不得;忘记);失晓(不知道天已亮);失忘(忘记)

    (15) 消失;消灭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清· 姚鼐《登泰山记》

    (16) 通“佚”或“泆”。淫泆,放荡,放纵

    秦穆公出游而车败,右服失,野人得之。——《淮南子·汜论》。 王念孙云:“失,同佚。”

    非吾敢横失能尽之难也。——《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德薄而位尊者谓之失。——《管子·立政》

    虞于湛乐,淫失其身。——《国语·周语下》

    名词

    (1) 过错,错误

    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史记·魏公子列传》

    帝知其冤而宥其失。——唐· 李朝威《柳毅传》

    (2) 又如:失误(过失,过错);失闪(差错;意外事故);失花儿(差错)

    英文翻译

    lose; make mistake, neglect

    方言集汇

    ◎ 粤语:sat1
    ◎ 客家话:[梅县腔] shit7 [客语拼音字汇] sid5 [客英字典] shit7 [台湾四县腔] siit7 [沙头角腔] sit7 [海陆丰腔] shit7 [东莞腔] sit7 [宝安腔] sit7 [陆丰腔] shi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五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式質質A入聲開口三等眞Aɕĭĕtsjit
    shēn [shen]
    部首: 710
    笔画: 7
    五笔: TMD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HXH
    四角: 274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象人之形。本义:身躯的总称)

    (2) 同本义

    身,躬也。象人之形。——《说文》。按,身的本义是人的躯干。

    必有寝礼,长一身有半。——《论语·乡党》

    人自项以下,踵以上,总谓之身。颈以下,股以上,亦谓之身。——王述之《经义述闻》

    人百其身。——《诗·秦风·黄鸟》

    身也者,亲之枝也。——《礼记·哀公问》

    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礼记·祭义》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告子下》

    身首离兮心不惩。——《楚辞·九歌·国殇》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明· 于谦《石灰吟》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 沛公, 庄不得击。——《史记·项羽本纪》

    (3) 又如:身边钱(随身带的钱);身品(身材);身伴(身旁);身边人(贴知伺候的奴婢,妾);身首分离(人的头和躯体分开。指被杀);身殃(谓身遭灾殃);身牖(身体的窗子,指耳朵);身无长物(比喻人的穷困)

    (4) 物件的主体部分

    枞,松叶柏身;桧,柏叶松身。——《尔雅·释木》

    亥有二首六身。——《左传·襄公三十年》

    (5) 又如:树身;河身

    (6) 自己,自身

    免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五蠹》

    远者数世,近者及身。——清· 黄宗羲《原君》

    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

    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唐· 韩愈《原毁》

    (7) 又如:身己(本身,指属于自己的事);身外(自己以外,自身之外);身愆(己身的过失)

    (8) 生命,性命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9) 又如:献身;奋不顾身;舍身救人

    (10) 地位或身分

    惟恐或后,竞以宗庙、社稷、身名、君宠,无不同于芋焉。——清· 周容《芋老人传》

    (11) 又如:身名俱泰(物质生活优裕,名望亦崇高);身地(出身地位)

    (12) 毕生,一辈子

    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无迷其途,无绝其源,终吾身而已矣。——唐· 韩愈《答李翊书》

    (13) 又如:身后萧条(死后景况凄凉,没有遗下产业、钱财或子女)

    副词

    (1) 亲身,亲自

    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碴臿以为民先。——《韩非子·五蠹》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 秦川。——《三国志·诸葛亮传》

    (2) 又如:身历(亲身经历)

    动词

    (1) 怀孕

    大任有身,生此文王。——《诗·大雅·大明》。大任:周文王之母

    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清· 林觉民《与妻书》

    (2) 又如:身已(妇人怀孕);身怀六甲(即怀孕);身瑞(身孕)

    (3) 体验

    尧、 舜性之也; 汤、 武身之也;五霸,假之也。——《孟子》

    (4) 担当

    中有贤子自为家督,遂起而身父母之任焉。——明· 李贽《战国论》

    (5) 担任

    自奉天入,琯身中军先锋。 ——《新唐书》

    量词

    用于衣服 。如:一身衣服

    英文翻译

    body; trunk, hull; rad. no. 158

    方言集汇

    ◎ 粤语:gyun1 san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hin1 [客英字典] shin1 [沙头角腔] sin1 [宝安腔] sin1 [台湾四县腔] siin1 [陆丰腔] shin1 [东莞腔] sin1 [梅县腔] shin1 [客语拼音字汇] si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七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失人眞A平聲開口三等眞Aɕĭĕnsj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