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失节
(1) 丧失气节,多指投降敌人
(2) 封建礼教指妇女失去贞节
(3) 失去调节;失去控制;节序失常
词语解释
丧失节操。
《左传·成公十五年》:“圣达节,次守节,下失节。”《南齐书·褚贲传》:“世以为 賁 恨 渊 失节於 宋室 ,故不復仕。”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下:“惟 睢水 之遗忠,始焉有愧;比 李陵 之失节,终则为多。” 老舍 《四世同堂》五:“你们是迎着炮弹往前走,我们是等着锁镣加到身上而不能失节。”
旧指女子失去贞操。
宋 程颐 《伊川先生语》八下:“又问:‘或有孤孀贫穷无託者,可再嫁否?’曰:‘只是后世怕寒饿死,故有是説。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寧为短命全贞鬼,不作偷生失节人。” 清 李渔 《巧团圆·词源》:“防失节的果得全贞, 曹小姐 才堪免辱。”
违背礼节。
《史记·秦始皇本纪》:“闕廷之礼,吾未尝敢不从宾赞也;廊庙之位,吾未尝敢失节也。”
失去控制;失于调节。
《吕氏春秋·知分》:“ 晏子 援绥而乘,其僕将驰, 晏子 抚其僕之手曰:‘安之,毋失节,疾不必生,徐不必死。’”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作豉法》:“若热汤人手者,即为失节伤热矣。”
不成节奏。
《旧唐书·段秀实传》:“﹝ 秀实 ﹞乃召鼓人,阳怒失节,且戒之曰:‘每更筹尽,必来报。’” 明 叶盛 《水东日记·王忠毅打得胜鼓》:“ 王忠毅公 为京尹时,公退即坐后堂,召皷手打得胜皷以为乐,皷失节者有罚。”
不合节令。
《汉书·刘向传》:“霜降失节,不以其时。”《宋书·五行志四》:“此月雷电者,阳不闭藏也。既发泄而明日便大雪,皆失节之异也。” 明 刘基 《春秋明经·三月癸酉大雨震电庚辰大雨雪》:“《春秋》纪阴阳之失节,所以示人君不可忽天道也。”
引证解释
⒈ 丧失节操。
引《左传·成公十五年》:“圣达节,次守节,下失节。”
《南齐书·褚贲传》:“世以为賁恨渊失节於宋室,故不復仕。”
宋周煇《清波别志》卷下:“惟睢水之遗忠,始焉有愧;比李陵之失节,终则为多。”
老舍《四世同堂》五:“你们是迎着炮弹往前走,我们是等着锁镣加到身上而不能失节。”
⒉ 旧指女子失去贞操。
引宋程颐《伊川先生语》八下:“又问:‘或有孤孀贫穷无託者,可再嫁否?’曰:‘只是后世怕寒饿死,故有是説。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
《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寧为短命全贞鬼,不作偷生失节人。”
清李渔《巧团圆·词源》:“防失节的果得全贞, 曹小姐才堪免辱。”
⒊ 违背礼节。
引《史记·秦始皇本纪》:“闕廷之礼,吾未尝敢不从宾赞也;廊庙之位,吾未尝敢失节也。”
⒋ 失去控制;失于调节。
引《吕氏春秋·知分》:“晏子援绥而乘,其僕将驰, 晏子抚其僕之手曰:‘安之,毋失节,疾不必生,徐不必死。’”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作豉法》:“若热汤人手者,即为失节伤热矣。”
⒌ 不成节奏。
引《旧唐书·段秀实传》:“﹝秀实﹞乃召鼓人,阳怒失节,且戒之曰:‘每更筹尽,必来报。’”
明叶盛《水东日记·王忠毅打得胜鼓》:“王忠毅公为京尹时,公退即坐后堂,召皷手打得胜皷以为乐,皷失节者有罚。”
⒍ 不合节令。
引《汉书·刘向传》:“霜降失节,不以其时。”
《宋书·五行志四》:“此月雷电者,阳不闭藏也。既发泄而明日便大雪,皆失节之异也。”
明刘基《春秋明经·三月癸酉大雨震电庚辰大雨雪》:“《春秋》纪阴阳之失节,所以示人君不可忽天道也。”
失节的国语词典
丧失节操,不能以义自守。
失节的网络释义
失节
反义词
失节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乙声。表示从手中丢失。小篆字形。本义:失掉;丢失)
(2) 同本义
失,纵也。——《说文》。段注:“在手而逸去为失。”
失得勿恤。——《易·晋》
故人情不失。——《礼记·礼运》。注:“犹去也。”
君子不失足于人。——《礼记·表记》。注:“失其容止之节也。”
掌国中失之事。——《周礼·师氏》。注:“失,失礼者也。”
塞翁失马,今未足悲。——魏泰《东轩笔录》
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下》
累官故不失州郡也。——《资治通鉴》
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告子上》
(3) 又如:失状(丢失财物的清单);失脱(丢失;失掉);失国(丧失国家);失鉴(失去检点);失瞻(失敬);失翁马(比喻暂时遭受损失,却因此得到好处);失民(丧失民心);失本(失去根本);失正(失其正道);失名(丧失名节);失合(失去配偶);失偶(丧失配偶);失鹿(失去天下);失道(失去准则;违背道义);失众(失去民心;失去众心);失柄(丧失统治权力)
(4) 错过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孟子·梁惠王上》
奉不可失,敌不可纵。——《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5) 又如:失眼(没有看准;看错了);失人(错过人才;错用人才);失候(错过适当的时刻)
(6) 不自禁,忍不住
庄公失言。——《谷梁传·庄公二十五年》
丞相何故失惊?——《三国演义》
(7) 又如:失喜(喜欢到极点,不能自禁);失手;失笑;失足;失惊(吃惊)
(8) 违背
论功计劳,未尝失法律。——章炳麟《原法》
(9) 又如:失礼;失约;失命(违误命令)
(10) 遗漏
细过不失。——《商君书·开塞》
(11) 又如:失恩(不顾恩义);失脱(疏忽失误)
(12) 迷失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王勃《滕王阁序》
(13) 又如:失心风(神经错乱;精神病);失志(心地糊涂)
(14) 不知 。如:失觉(认不出);失望(记不得;忘记);失晓(不知道天已亮);失忘(忘记)
(15) 消失;消灭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清· 姚鼐《登泰山记》
(16) 通“佚”或“泆”。淫泆,放荡,放纵
秦穆公出游而车败,右服失,野人得之。——《淮南子·汜论》。 王念孙云:“失,同佚。”
非吾敢横失能尽之难也。——《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德薄而位尊者谓之失。——《管子·立政》
虞于湛乐,淫失其身。——《国语·周语下》
名词
(1) 过错,错误
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史记·魏公子列传》
帝知其冤而宥其失。——唐· 李朝威《柳毅传》
(2) 又如:失误(过失,过错);失闪(差错;意外事故);失花儿(差错)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shit7 [客语拼音字汇] sid5 [客英字典] shit7 [台湾四县腔] siit7 [沙头角腔] sit7 [海陆丰腔] shit7 [东莞腔] sit7 [宝安腔] sit7 [陆丰腔] shit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失 | 式質 | 書 | 質A | 入聲 | 質 | 開口三等 | 臻 | 眞A | ɕĭĕt | sjit |
详细解释
jiē
(2) ——用于“节骨眼”、“节子”等复音词中
(3) 另见
jié
名词
(1) (形声。从竹,即声。本义:竹节)
(2) 同本义。泛指草木枝干间坚实结节的部分
節,竹约也。——《说文》
苞笋抽节。——左思《吴都赋》
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晋书·杜预传》
其于木也,为坚多节。——《易·说卦》
(3) 又如:节根(草木的节与根);节旄(竹节上所缀牦牛尾饰物);节粉(竹节旁附着的白色粉末);节槎(树木上歧出的节);节次(依次,陆续;或程序,规程)
(4) 骨节,节骨眼,关键
客胜,则大关节不利。——《素问·至真要大论》
人有十二节。——《素问·宝命全形论》
彼节者有间。——《庄子·养生主》
得失之节。——《吕氏春秋·慎行论》
(5) 又如:节解(一种酷刑。将犯人的四肢骨节予以支解);节病(弊病。破绽);节拊(按摩骨节);节族(犹关节。节为关节;族为骨肉交错聚结的部位)
(6) 节日,纪念日,也指传统的庆祝或祭祀的日子
常恐秋节至。——《长歌行》
(7) 又如:节下(节日期间);节导(仪仗队或在前开路的随从,警卫);节仪(节日礼物,节日赠送钱财的雅称);节朔(节日和朔日)
(8) 气节;节操
士大夫莫不敬节死制。——《荀子·王霸》
屈节辱命。——《汉书·李广苏建传》
壮其节。
成此大节。——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爱听古人节义事。——清· 袁枚《祭妹文》
(9) 又如:节义(节操与义行);节敬(节仪);节孝牌坊(古时经官府奏准为表扬节妇孝女而立的牌坊);节介(志节操守);节概(志节气概)
(10) 节令,节气
寒暑易节。——《列子·汤问》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宋· 柳永《雨霖铃》
(11) 又如:节序(时节的次第);节物(应时节的风物景色);节和(节令和顺);节分(季节的分际)
(12) 节度
寝食违节。——清· 方苞《狱中杂记》
(13) 又如:节宣(一种养生的方法。指身体的劳逸要有一定的节度,才能使体内郁气顺畅地宣泄)
(14) 礼节,有礼貌的行为
长功之节。——《论语·微子》
(15) 又如:节文(礼节;仪式);节法(礼节与法度)
(16) 符节,古代使者所持以作凭证
司马握节以死,故书以官。——《左传·文公八年》
持节云中,何日遣 冯唐?—— 苏轼《江城子》
持节送匈奴使。——《汉书·苏武传》
乘轺建节。——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幢节玲珑。——唐· 李朝威《柳毅传》
(17) 又如:节钺(符节与斧钺。古代授与官员或将帅,作为加重权力的标志);节帅(古代节度使的略称);节楼(节度使驻节办公的楼);节镇(即节度使);节印(符节和印信)
(18) 节拍,节奏
应节而舞。——《聊斋志异·促织》
(19) 又如:节会(音乐的段落节奏);节调(节拍和音调);节变(指乐曲的节奏变化)
(20) 由一整体分成的部分、段、区、片段或章节
冲至第节。——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21) 又如:章节;音节;季节;时节;第二章第一节;节旨(文章的段落大意);节本(节录的本子)
(22) 乐器名。拍板一类的乐器
击节碎。——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3) 又如:节鼓(古乐器。形状似博局,中开圆孔,恰容其鼓,击之以节乐)
动词
(1) 减省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子·无论》
节器用。——《左传·成公十八年》
谨身节用。——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裁节邮传冗费。——清· 张廷玉《明史》
(2) 又如:节啬(吝啬);节限(节约限制);节养(自奉俭省);节缩(节俭紧缩);节简(节俭简朴)
(3) 节制;管束
不以礼节之。——《论论》
种树节四时之适。——《韩非子·难二》
好廉自克曰节。——《周书·谥法》
(4) 又如:节性(节制性情);节矜(节制约束而又刚毅坚强)
(5) 调节
节其流,开其源。——《荀子·富国》
量词
(1) 用于分段的事物。如:两节车厢;三节课
(2) 另见
形容词
高峻的样子
节彼南山,维石岩岩。(山石满满。)——《诗·小雅·节南山》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zak4 旧读:zat4 ,zoih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