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偶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失去同伴。
南朝 宋 颜延之 《庭诰文》:“适值尊朋临座,稠览博论,而言不入於高听,人见弃於众视,则慌若迷涂失偶,黶如深夜撤烛。”
死了配偶。
宋 梅尧臣 《初冬夜坐忆桐城山行》诗:“老大官虽暇,失偶泪满睫。”《花城》1981年第2期:“那个晚年失偶的老先生娶的是夫人,于是女人所带来的孩子便成了多余的东西。”
引证解释
⒈ 失去同伴。
引南朝宋颜延之《庭诰文》:“适值尊朋临座,稠览博论,而言不入於高听,人见弃於众视,则慌若迷涂失偶,黶如深夜撤烛。”
⒉ 死了配偶。
引宋梅尧臣《初冬夜坐忆桐城山行》诗:“老大官虽暇,失偶泪满睫。”
《花城》1981年第2期:“那个晚年失偶的老先生娶的是夫人,于是女人所带来的孩子便成了多余的东西。”
失偶的网络释义
失偶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乙声。表示从手中丢失。小篆字形。本义:失掉;丢失)
(2) 同本义
失,纵也。——《说文》。段注:“在手而逸去为失。”
失得勿恤。——《易·晋》
故人情不失。——《礼记·礼运》。注:“犹去也。”
君子不失足于人。——《礼记·表记》。注:“失其容止之节也。”
掌国中失之事。——《周礼·师氏》。注:“失,失礼者也。”
塞翁失马,今未足悲。——魏泰《东轩笔录》
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下》
累官故不失州郡也。——《资治通鉴》
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告子上》
(3) 又如:失状(丢失财物的清单);失脱(丢失;失掉);失国(丧失国家);失鉴(失去检点);失瞻(失敬);失翁马(比喻暂时遭受损失,却因此得到好处);失民(丧失民心);失本(失去根本);失正(失其正道);失名(丧失名节);失合(失去配偶);失偶(丧失配偶);失鹿(失去天下);失道(失去准则;违背道义);失众(失去民心;失去众心);失柄(丧失统治权力)
(4) 错过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孟子·梁惠王上》
奉不可失,敌不可纵。——《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5) 又如:失眼(没有看准;看错了);失人(错过人才;错用人才);失候(错过适当的时刻)
(6) 不自禁,忍不住
庄公失言。——《谷梁传·庄公二十五年》
丞相何故失惊?——《三国演义》
(7) 又如:失喜(喜欢到极点,不能自禁);失手;失笑;失足;失惊(吃惊)
(8) 违背
论功计劳,未尝失法律。——章炳麟《原法》
(9) 又如:失礼;失约;失命(违误命令)
(10) 遗漏
细过不失。——《商君书·开塞》
(11) 又如:失恩(不顾恩义);失脱(疏忽失误)
(12) 迷失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王勃《滕王阁序》
(13) 又如:失心风(神经错乱;精神病);失志(心地糊涂)
(14) 不知 。如:失觉(认不出);失望(记不得;忘记);失晓(不知道天已亮);失忘(忘记)
(15) 消失;消灭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清· 姚鼐《登泰山记》
(16) 通“佚”或“泆”。淫泆,放荡,放纵
秦穆公出游而车败,右服失,野人得之。——《淮南子·汜论》。 王念孙云:“失,同佚。”
非吾敢横失能尽之难也。——《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德薄而位尊者谓之失。——《管子·立政》
虞于湛乐,淫失其身。——《国语·周语下》
名词
(1) 过错,错误
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史记·魏公子列传》
帝知其冤而宥其失。——唐· 李朝威《柳毅传》
(2) 又如:失误(过失,过错);失闪(差错;意外事故);失花儿(差错)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shit7 [客语拼音字汇] sid5 [客英字典] shit7 [台湾四县腔] siit7 [沙头角腔] sit7 [海陆丰腔] shit7 [东莞腔] sit7 [宝安腔] sit7 [陆丰腔] shit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失 | 式質 | 書 | 質A | 入聲 | 質 | 開口三等 | 臻 | 眞A | ɕĭĕt | sjit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人,禺声。禺,通常读
,又音 。本义:仿人形制成的木偶)(2) 同本义
偶,相人也。——《说文》。按,相人者,像人也。一名俑。
鲁以偶人,而 孔子叹。——《淮南子·缪称》
见偶人与偶人相与语。——《史记·孟尝君列传》
(3) 又如:头偶;偶戏(木偶戏)
(4) 伙伴;同伴;与人共处
乃率其曹偶,亡之江中。——《史记·黥布列传》
(5) 又如:偶行(结伴同行);偶攻(结伙攻击);偶耕(两人并耕);偶影(与影为偶,形容孤独);偶寝(同睡)
(6) 对偶 。如:偶句(对偶的句子);偶对(指诗文的对偶);偶辞(对偶的词语);偶俪(骈体;对偶);偶属(连缀句子使成对偶);偶章(指偶句形式为主的诗章);偶倡(可以比并的歌词)
(7) ∶偶方(中药方剂名称,七方之一。指药味合于双数或两味药合成的方剂。亦指两方相合而成的复方)
动词
(1) 配合
汝明勗偶王,在亶,乘兹大命。——《书·君奭》
(2) 匹对;配偶
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偶,动词。与…为配偶,这里作“嫁”字解释。)——清· 林觉民《与妻书》
(3) 又如:良偶;丧偶;偶成(配成婚姻);偶配(结成配偶);偶婚(即对偶婚)
(4) 迎合;投合;适应 。如:偶世(投合时世);偶俗(迎合世俗);偶时(适应时势);偶变投隙(投机取巧)
(5) 假借为“遇”。遇合,得到赏识
然士亦有遇合,贤者多如此二子,不得尽意,岂可胜道哉!——《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赞》
形容词
通“耦”。双数。与“奇”相对 。如:奇偶检查;偶年(逢双的年纪)
副词
(1) 相对
偶视也先俯。——《荀子·脩身》
有敢偶言《诗》《书》者弃市。——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2) 又如:偶视(相对而视);偶坐(相对而坐;同坐;陪坐);偶言(相聚议论)
(3) 偶然;偶尔
偶命厨者。——清· 周容《芋老人传》
偶陈戏乐。——清· 张廷玉《明史》
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聊斋志异·促织》
(4) 又如:偶兴(偶然产生的意趣);偶一(偶或;偶然);偶成(偶然成功);偶发(偶然发生);偶题(偶然而题)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ngeu3 [台湾四县腔] ngieu3 ngeu3 [客语拼音字汇] ngiau3 ngieu3 [东莞腔] ngeu3 [客英字典] ngieu3 ngiau3 [宝安腔] ngiu3 [海陆丰腔] ngieu3 ngeu3 [陆丰腔] ngeu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藕 | 五口 | 疑 | 侯 | 上聲 | 有 | 開口一等 | 侯 | 流 | ngux/ngov | ŋə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