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释放7万亿
词语释义
上周末,中央银行释放7万亿的消息开始各处流传。而后,人民银行在其官网发布一则300多字的消息,试点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没想到却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各路媒体都相继贴出了自己的解读。
词语解释
央行释放7万亿不靠谱 标题党过度解读
上周,央行释放7万亿消息在各个圈子里流传。10日,人民银行在其官网挂出一则300余字的消息,却引发了轩然大波。有媒体解读称央行释放多达7万亿元的流动性,更是称其为“中国版”的QE。央行释放7万亿,“中国版”QE到来?仔细一看,其实只是个别媒体误导的谣言。可以称为标题党的胜利而已。
上周六(10日),人民银行在其官网挂出通知称在前期山东、广东开展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形成可复制经验的基础上,决定在上海、天津、辽宁、江苏、湖北、四川、陕西、北京、重庆等9省(市)推广试点。
一则300余字的消息,却引发了轩然大波,原因就在于有媒体解读称此次央行的这一举措不仅能够替代降准,释放多达7万亿元的流动性,更是称其为“中国版”的QE。
所谓的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指的是银行可以用现有的信贷资产(也就是已经放出去的贷款),到央行去质押,获得新的资金。而美国的QE是美联储印钞票去直接购买有毒资产。二者不可同日而语。
此次的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业务流程是银行将达标企业的全部信贷资产打包建立质押品资产池,向央行申请预先备案;央行从银行备案的信贷资产池中选择适当的信贷资产,按照一定比例折扣后用于质押,给银行发放再贷款资金,注入流动性。而增加市场流动性,功效与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相当,客观上有利于股市,如银行、资源类板块。
2014年下半年以来,为了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央行连续降息、降准,不仅直接释放流动性,同时通过国债逆回购等途径引导市场资金利率下降。今年5月底上海同业拆借7天Shibor利率一度下降到2%以下。不过,7天Shibor利率在8月中下旬上冲到2.6%附近。有分析认为,为了维护人民币汇率稳定,央行通过一定的渠道令人民币被动回笼,使得市场资金成本在降准降息背景下持续维持相对高位。
有券商人士认为“信贷资产抵押再贷款最明显的作用,一方面是释放更多的流动性,相当于降准;另一方面,市场基础货币增加,流动性提升,也会使得市场资金利率下降,有利于提升风险资产价格。因此,央行这个措施对股市是个利好。”
在A股历史上,多数时段,资金成本与A股指数成反相关,2013年6月资金成本飙升,A股因此出现断崖式下跌。
放量约500亿 中国版QE言过其实
民生固收分析师李奇霖则认为,央行人民银行推广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实际上是中国版微刺激再现。
他表示“此时,推广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总量上是为对冲地产和传统经济下行压力,结构上是为经济转型:通过设定不同信贷资产折扣率,比如将符合经济转型要求的小微和三农信贷资产设置更高的折价率,折价率越高的信贷资产可获得更多的基础货币,为金融机构向小微三农贷款提供正向激励。”
中信建投黄文涛团队也认为将“信贷质押再贷款”称为QE有点言过其实,降准依然必要。
他表示“由于新增外汇占款持续减少,在不断降准以提高货币乘数之外,央行需要创设新的工具提供基础货币,PSL、MLF等新工具都具有这种作用,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也是如此。从长期看,央行完全可以通过新的工具创造基础货币而避免外汇占款收缩带来的流动性紧缩。”
他认为从短期来看,并不适宜将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的推广作为央行实质性放松流动性的举措。因为并非只要有合格的可质押的信贷资产,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再贷款,央行有额度控制,在已经试点的山东、广东的额度都不高;其次,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在今年地方置换债券大规模发行、赤字增加国债增发的情形下,金融机构的合格抵押品已经大为扩容。
在两个最早进行试点的地区中,广东今年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的试点总规模将突破50亿元,山东的规模预计也大体如此。因此,业内人士估计,在扩至9省(市)后,今年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的规模乐观的预计在500亿元左右。
效果有待观察 10月降准仍有可能
不过,该政策是否能够有效激励商业银行信用派生行为还需观察,民生固投李奇霖指出对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旨在发挥政策定向宽松功能,通过不同折价率确实可以引导信贷投放小微三农,一边补充基础货币,一边鼓励银行加快信用派生,一定程度上能实现稳增长并降低特定领域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但政策难度在于三农小微类资产风险溢价较高,是否能够有效激励商业银行信用派生行为还需观察,如果过度激励银行投放到风险溢价较高的资产,则可能会产生坏账风险。”李奇霖表示。
在财经评论人士刘晓博看来,尽管“央行信贷资产抵押再贷款”的推出,如同资产证券化、央行直接购买地方债等量化宽松跑道一样,如果火力全开,威力能比上扔一个原子弹。但核心问题是,高层如何兼顾稳增长和促改革的关系。我们不仅要看央行在做什么,还要看最终的结果。
最核心的指标是,广义货币M2的增速是多少。只要不超过14%,就难说有大规模放水。要知道,2009年的M2增速是27.7%。而2011年以来的这5年,按照年度计算都没有超过14%。
因此,“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在短期内还构不成大的影响,判断央行放水力度仍然要看M2的增速。“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推广,不足以解决目前的流动性问题,因此10月降准仍然有较大可能性。
7万亿大放水和中国式QE?仅是央行完善工具箱
7万亿大放水?只在深深的脑洞里
10月11日晚,一些自媒体以题为《重磅突发:七万亿来了,中国式量化宽松来啦!》、《忘掉降息吧,央行已拔出倚天屠龙剑》等文章在微信朋友圈、微博上被疯转。
所谓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指的是银行可以用现有的信贷资产(也就是已经放出去的贷款),到央行去质押,获得新的资金。央行在去年4月在广东和山东开始了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的试点。试点地区对于质押的信贷资产范围会存在限制,对产能过剩和高风险产业将审慎投放;并通过再贷款资金投向的监控,引导资金更多流入三农和小微企业。再加上此次推广的9个省市,目前参加“信贷质押再贷款”的省市已经多达11个。
实际上,通读被疯传的文章可以发现,“7万亿”一说只是文章用存贷比松绑来阐述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的引子。“7万亿信贷投放的测算的逻辑来源于存款基数乘以存贷比,比如说100元存款理论上最大放贷为75元,那么100余万亿的一般性存款理论则可以投放7万亿信贷,然后这部分钱可以进入股市楼市。”民生证券固收分析师李奇霖对此发布研报称。
业内人士认为,商业银行的贷款限制,不只有存贷比一个指标,还包括资本充足率、杠杆率、流动性覆盖率等,所谓“7万亿贷款资金”的说法并不靠谱。“当前制约银行信用投放的并非存贷比。”李奇霖对记者表示,商业银行整体的存贷比大约为65.8%。“真正制约银行信贷投放的是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和银行风险偏好不强。”
中国版QE?三个条件均不符
对于消息被部分媒体分析为7万亿强刺激和中国版QE,国金证券银行业分析师马鲲鹏则认为不等于7万亿强刺激和QE。
“并非只要有合格的可质押的信贷资产,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再贷款,央行在信贷资产再贷款方面亦有额度控制,在已经试点的山东、广东的额度都不高。” 中信建投黄文涛团队认为。
数据显示,2014年,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在山东和广东试点,至2014年底,山东发放9单、广东发放3单。“当前的核心矛盾是有效信贷需求偏弱而非银行可贷资金不足。”国金证券银行业分析师马鲲鹏认为,银行把存量信贷资金质押给央行、释放额度再进行信贷投放的动力并不强,当前可供银行投放的项目本就不足。
“目前,中国经济虽有下行压力,但并未发生不可控风险,传统货币工具也未用尽,并不会急于走入量宽。”李奇霖即表示,对比真正QE的央行的主动性、资金期限永久性、资金成本几乎为0等三个特点,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均不满足。“信贷质押再贷款释放的规模由银行需求量决定,主动权在银行,而非央行,而QE是央行预先确定的规模,具有强制性;资金期限永久性。信贷质押再贷款释放的基础货币具有到期期限,央行资产负债表不是永久扩张,而QE是永久性的;资金成本几乎为0。信贷质押再贷款是有资金成本的,其资金成本会视当时的市场利率和银行抵押物的情况决定,而QE释放的资金成本几乎是0。”
仅是正向刺激,增加货币投放渠道
“事实上,央行可以通过这种再贷款,将自己对贷款的偏好传递给商业银行;也可以把自己对市场利率的影响,通过再贷款利率传递给市场。央行也称此举是引导扩大“三农”、小微企业信贷投放,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央行通过设定不同信贷资产折扣率,比如将符合经济转型要求的小微和三农信贷资产设置更高的折价率,折价率越高的信贷资产可获得更多的基础货币,为金融机构向小微三农贷款提供正向激励。”李奇霖表示。
“平稳市场资金利率的政策意图却是真的。”李奇霖表示,811中间价汇改后,资金利率运行中枢上了一个台阶。信贷质押再贷款给了银行选择权,当流动性紧张时银行可以将信贷资产质押在央行换取流动性,起到平稳资金面的政策意图。
马鲲鹏认为,这是着眼中长期的机制建设,这是盘活存量之举,是创新性的基础货币投放新渠道(尽管主动权不在央行手里),同时,也为未来财政刺激加码背景下商业银行潜在的额度压力先进行制度性松绑。
“从货币政策层面,这是工具箱的完善,具有长期意义;同时也具有结构调整的作用,可以有针对性地对金融机构提供差别化的激励。”中信建投黄文涛团队认为,但其并不认为其可以替代传统货币政策的放松,年内有降准的必要性和较高概率。
三问央行“输血”新工具:释放7万亿的中国版QE?
央行上周末突发“大招”,扩围“资产质押再贷款”。10月12日,沪指高开高走,收盘大涨3.27%报3287.66点,创一个半月新高。同时,沪深两市成交量突破9000亿元,创下一个半月新高。有分析认为,四季度沪指预计将反弹30%。
政策利好刺激成交量
截至昨日收盘,两市近2300只个股飘红,量能显著放大,两市共成交9252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55%,较9月30日成交量大涨150%。
国庆节前A股进一步走低,成交量低位徘徊。其中9月30日,沪深两市成交额仅为3711.98亿元,创下自2014年11月底以来新低,尚不足今年5月28日成交峰值2.42万亿元的零头。不过,国庆节后的A股持续发力,实现三连涨,成交量也迅速回升。
上周五沪指午后上涨,市场传闻称央行或于周末降准降息。不过,没有等来央行的直接降准或降息,而是于上周六迎来了被市场喻为“中国版QE”的大招。
10月10日,央行出台《人民银行推广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决定在前期山东、广东开展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形成可复制经验的基础上,在上海、天津、北京、重庆等9省(市)推广试点。
所谓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指的是银行可以用现有的信贷资产(即已放出去的贷款),到央行去质押,获得低息贷款。这也被市场认为是中国版的量化宽松政策,可以大大增加场外的增量资金。
昨日,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杨德龙表示,A股昨日普遍大涨的主要原因是受到央行政策利好的提振。央行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扩围,相当于给商业银行更多的贷款额度,银行可以向客户发放更多贷款,增加更多的流动性。
沪指三日累计涨8%
事实上,国庆节后沪指已经三连涨,相比9月30日的3052.78点,涨幅近8%。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国庆节前的沪指跌跌不休,包括京东方A、安阳钢铁、华菱钢铁、攀钢钒钛、山东钢铁等在内的多只个股回到“2元”时代。不过,随着国庆节后的三连涨,2元股几乎绝迹,京东方A昨日收涨4.83%报3.04元。
杨德龙分析,进入十月份,三季度很多利空因素逐渐消除,清查场外配资接近尾声,去杠杆过程基本结束;9月官方PMI指数小幅反弹,经济初现弱企稳信号,投资者情绪继续改善;“四季度有望触底回升30%左右,预计年底大盘重返4000点不是梦”。
昨日大摩也发布报告称,央行政策释放流动性,沪指突破箱体顶部3200点。中期来看,市场流动性将持续宽松,操作上预计短期市场的反弹仍将持续。
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七连涨
新京报讯 (记者陈杨)10月12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6.3406,较10月9日再次上调87个基点,创8月12日来新高。这也是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连续第七个交易日上涨。
同日,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价盘初跳涨超百点报6.3346,较10月9日收盘价6.3453涨107个点;被认为更能反映人民币真实汇率的离岸人民币开盘后也小幅上涨,一度接近6.3348。离岸、在岸人民币报价接近平衡水平。
新加坡大华银行在研报中表示,央行将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增加至更多的省份和城市的举动表明,央行正在扩大其政策工具箱,其意在提供定向流动性,将银行贷款引导向被认为重要的行业,同时影响贷款利率而非通过降准向市场释放大量流动性。大华银行预计,接下来几个月,人民币持续贬值的可能性很低。
另有分析认为,人民币目前处在加入IMF特别提款权(SDR)的冲刺阶段,稳定人民币汇率波幅以及收窄离岸、在岸人民币汇率价差都将成为助力,因此监管部门有动力维持其稳定。
10月8日,中国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曾表示,中国外汇政策的目标并非人民币贬值,人民币并不存在持续贬值的基础,8月11日中间价市场化改革后人民币的下跌是对市场做出的回应。他指出,最近中国央行已采取措施稳定汇率。
三问央行“输血”新工具
Q1:为银行留一条输血管?
10月10日,央行发布关于扩大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的公告。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工具试点的扩围,有利于提高货币政策操作的有效性和灵活性,有助于解决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合格抵押品相对不足的问题,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支持实体经济。
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相当于商业银行留了一条输血管。一旦银行出现“差钱”等症状并且影响到对实体经济的供血功能时,央行可以通过实行再贷款直接借助商业银行的手给企业放款,并且央行可以在合格抵押品门槛、抵押品折价率和质押再贷款额度上“定向”调整。
早在2014年央行总行就在山东、广东开展信贷资产质押和央行内部评级试点,将经人民银行内部评级的金融机构优质信贷资产纳入央行合格抵押品范围。
华创证券宏观经济研究主管钟正生认为,央行此举,旨在盘活商业银行存量资金,增加货币市场流动性,通过为银行提供稳定而廉价的融资渠道,压低银行负债成本,进而有效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Q2:释放7万亿的中国版QE?
对于市场解读该工具是“中国版QE”、“即将放水7万亿”等说法,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姚余栋表示,这是抵押品试点扩大,与流动性无直接关系,更不是QE。
QE即量化宽松政策,主要指各国央行通过公开市场直接购买政府债券、银行金融资产等做法,具有央行作为发起人、属于永久性扩张资产负债表、资金成本极低等特点。
民生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李奇霖指出,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的主动权在银行而非央行;且通过信贷质押再贷款释放的基础货币具有到期期限;信贷质押再贷款的资金成本由市场利率和银行抵押物的情况决定。从以上三点看来,并不满足QE的条件。
对于本次扩围“放水”规模,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预计,今年11省份总规模在500亿元左右,但仍远未达到所谓“万亿”水平。他认为,信贷质押再贷款并不能替代传统货币政策,现阶段基础货币投放缺口仍需降准对冲。
一位银行人士告诉记者:“银行主动去申请这个额度的动力不大,我们今年贷款放得不太多;其他银行的情况类似,对大客户信贷投放还好,但是对中型、小型企业放款比较少。”
Q3:刺激楼市股市大涨?
市场有不少声音认为,未来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有可能会将住房信贷也纳入抵押品框架,且其本身作为流动性宽松的信号,会对房市产生一定利好。
对此,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再贷款扩围、盘活一部分资产等预期,从短期来看将对市场心理带来一定影响,对10月楼市将有一定刺激。
而股市方面,华泰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薛鹤翔认为,当前反弹由场内资金加仓而非增量入场促成。国内政策“托底式”维稳仅支持主板区间波动,扩大信贷质押再贷款不是“中国式刺激”。
中国式宽松到来:央行释放“7万亿”会刺激到谁?
这个周末,一个被称为核弹级的消息在网络流传。10月10日,央妈低调释放的一则信息,因其想象空间巨大,可释放的能量比核弹还猛烈,以至于有市场人士惊呼:“忘掉降息吧,央行已拔出倚天屠龙剑!”、“央行释放七万亿,中国式量化宽松到来!”
7万亿这个数字让人很自然想到08年后的4万亿大刺激计划。该计划至今影响甚深。
央行放水,自然首先利好股市楼市。今日市场也给予了足够配合,上证指数最高时上涨4.25%。
但我们看到,对于这个政策,诸多公号的解读完全是标题党路数,夸大其辞,耸人听闻。这个政策的真实信号究竟是什么?
一、先来看看央行的挙措,消息称:人民银行在前期山东、广东开展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形成可复制经验的基础上,决定在上海、天津、辽宁、江苏、湖北、四川、陕西、北京、重庆等9省(市)推广试点。
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这是什么鬼?之前大家听都没说过!想必又是类似“逆回购RR、短期流动性调节 SLO、常备借贷便利SLF、抵押补充贷款 PSL等”让人看不懂的非常规名目,小动作而已。
但是,有人却因为“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这几个字而吓出了一身冷汗。里面有几个意思呢?就是说,以前商业银行向央行贷款,抵押品是国债、央行票据、高等级信用债等,如果合格的抵押品不足,商业银行就没办法从央行获得更多贷款,市场流动性会减少;这个新政策出来后,商业银行凭借地方政府或企业的信贷证明,就可以作为抵押品,从央行获得新贷款。
举例说,商业银行借贷给企业一百万,企业目前还不上,商业银行钱袋收紧,想要从央行获得资金注入,它可以将企业的债务作为抵押品,央行同意后便开动印钞机,再借给商业银行几十万。
从货币政策角度观察,这种“再贷款”无疑增加了基础货币,可以通过货币乘数放大,形成更高的广义货币( M2),其效果等同于降准。如果再贷款利率比较低,又带来接近于降息的效果。
二、央行由此在降准降息的传统工具盒之外,开辟了另一条增加流动性的新渠道。但是,市场上此后却出现了诸如“中国式量化宽松到来了”、“类似08年的温式刺激卷土重来”等声音,这些判断缺乏事实根据,在语不惊人死不惊的道路上狂奔到底。
这些人对央行举措的误读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点:
1.印钱,再印钱。中国如果搞量宽,当量会非常大。中国光需要置换的地方政府债务就在十万亿以上,还有银行系统和影子银行的房地产相关债务也有数十万亿,由此推算,一旦中国搞量化宽松,规模至少在10万亿以上。相比之下,2008年的 4万亿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了。
2.人民币马上贬值2%。多7万亿,按比例货币马上贬值2%。二千万马上少了一辆宝马。央行此次变相 QE,是为了借商业银行之手购买地方政府债,这是一次拯救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的行动。由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巨大,因此这场投放基础货币的大规模印钞,将会产生严重的后果,人民币贬值的压力加大。
3.大刺激重出江湖。三季度GDP数据即将公布,一定会跌破 7%,四季度不能再差了!这将倒逼中央出招, 类似08年的温式刺激卷土重来。用新一轮货币大放水来延缓 “房地产+ 地方债+企业破产 ”危机,是不得以而为之的 “托底” 之举。
三、真实情况如何?
根据华泰证券分析师罗毅测算,试点范围推广到11个省区,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保守估计投放规模不会超过230亿元。
格隆汇刊发署名青朴山的文章,我们认为较为中肯,对央行举动的几个关键问题做了解答,摘要如下:
是放水吗?
这么理解,对,也不对。
从形式上看,央行发放再贷款,这是金融教科书上经典的放水行为,所以理解成放水,我是没办法反驳你的。
但请注意三点:
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只是央行提供给商行的一个权力。该行为的发起方,或者说主动权在商业银行而非央行。商业银行如果不去行使这个权力,央行一厢情愿放水是放不出来的。
在对经济一致预期越来越差的情况下,可供银行信贷投放的优质项目极端不足,商业银行惜贷严重。目前的情况是商业银行根本不愿贷款,而不是没钱可贷。这种情况下,银行把存量信贷资产质押给央行、释放额度再进行信贷投放的动力有多大?2014年,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在山东和广东试点,至2014年底,山东发放了9单、广东只发放3单。
央行在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方面,一样有额度控制,在已经试点的山东、广东的额度都不高。而且,并非所有的企业贷款都可作为质押品,例如房地产企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银行贷款,是不能拿去央行抵押的。
所以,这个东东形式上完全符合放水的金融特征,但,它真的、真的不是放水,更不可能有梦呓般的7万亿。
是中国式QE的开始吗?
这么理解的人,除了金融没学好,应该英文也没学好。所谓QE(Quantitative Easing,量化宽松),是一种新型货币政策,是指央行通过公开市场购买政府债券、商业银行金融资产等做法。QE会直接导致市场的货币供应量增加,降低市场利率,从而为实体经济复苏提供支撑。
美联储是QE的始祖,其做法是央行主动、直接购买商业银行表内的次贷资产、缓释银行有毒资产压力。而我们的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是商业银行主动,以信贷资产向央行质押,获取资金。两者在方向、因果关系上截然相反。除非哪天我们的央行直接购买商行的债券,或者购买地方政府债券,那才是中国“QE”的开始。
简而言之,这东东只让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篮子里多了一个类似PSL的工具,商业银行则多了一项盘活存量信贷资产的选择权。与增加货币供应、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或许有一线关系,但确定没有很毛线的关系。
能优化商业银行与地方政府的资产负债表吗?
绝对不能。
对商业银行而言,可供质押的信贷资产是优质资产而非不良贷款,此举与解决银行坏账问题完全没有关系。除非央行直接购买商业银行的有毒信贷资产,否则央行的这种撩拨行为对商业银行的不良率只是隔靴搔痒。
但问题在于:从根本上改变商业银行的惜贷情绪,理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商业银行不良率的实质性下降是必要前提。唯有如此,商业银行的风险偏好才有望获得实质提升,才更有动力向包括中小企业在内的实体经济发放贷款。
所以,最多能帮助盘活信贷资产,没法优化。优化的根本,还是经济形势不错,借钱的人有钱还。
对实体经济就没帮助?
当然还是有的。在银行惜贷严重,一批企业还贷困难重重的情况下,这个东东至少能起到变相展期的作用。至于央行官方说的引导商行扩大“三农”、小微企业信贷投放,用呵呵回答比较精准。
能替代外汇占款的基础货币投放功能,替代降准降息?
这个说法多少有点靠谱,但也不尽然,尤其后半部分。
从货币创造机制来看,再贷款的确能填补基础货币缺口,但由于再贷款不能直接增加商业银行存款,其对M2的扩张作用是会明显弱于外汇占款的。
外汇占款被动投放基础货币时,首先商业银行收到外币现钞(汇),使得银行存款扩张;随后,商业银行与央行进行结售汇,央行的国外资产和备付金账户(超额准备金)增加,商业银行的外币资产减少,而存放央行准备金增加。
再贷款投放基础货币则是另一回事:央行资产端“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增加,负债端备付金账户增加;商业银行资产端的存放央行准备金增加,同时负债端的“向中央银行借款”增加,但“吸收存款”科目没有变动。
因此,外汇占款投放基础货币,首先带来的就是商业银行存款的增加,即广义货币M2的增加,接下来通过商业银行与央行结售汇使得基础货币增加;而再贷款能带来基础货币的增加,却无法直接扩张M2。
所以,在外占不断下滑的情况下,实现宽松的最根本办法除了直接买债,剩下最有效的还是降准降息,甚至要干脆利落,加速降准,一次性降息,而不是婆婆妈妈,羞羞答答。
央行释放7万亿 影响:楼市大利好 暴涨不可能
周末,央行在官网上宣布将在前期山东、广东开展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形成可复制经验的基础上,决定在9省市推广试点。一石激起千层浪,央行的消息发布后,就有声音称央行此举相当于释放7万亿元的流动性,等于一次变相的量化宽松(QE)。更有文章称一旦这7万亿元释放出来,就相当于人民币贬值2%,我们手上的钱就更不值钱了。
昨日,羊城晚报记者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则表示,网传的7万亿元有点言过其实了,但是央行的宽松意图仍然明显,不排除年内继续降准的可能性。
A 推广试点并非“强刺激”
上周六(10日),人民银行在其官网挂出通知称在前期山东、广东开展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形成可复制经验的基础上,决定在上海、天津、辽宁、江苏、湖北、四川、陕西、北京、重庆等9省(市)推广试点。
一则300余字的消息,却引发了轩然大波,原因就在于有媒体解读称此次央行的这一举措不仅能够替代降准,释放多达7万亿元的流动性,更是称其为“中国版”的QE。
然而,昨日,羊城晚报记者采访多位业内人士都表示,有关于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能够释放高达7万亿元的资金其实言过其实了。有业内人士表示,7万亿元的说法并非第一次出现,而是早在取消存贷比的消息传出后,就有人通过基础乘数的计算表明将释放7万亿元,而此次只是借着新消息再次“炒”了一把,也有业内人士向羊城晚报记者直言“看不懂这7万亿元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存贷比取消和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扩大被部分机构解读为7万亿大放水和中国版的量化宽松,这一判断缺乏逻辑上的严谨性与事实也有不相符之处”,民生固收团队的李奇霖指出,“信贷质押再贷款释放的规模由银行需求量决定,主动权在银行,而非央行,而QE是央行预先确定的规模,具有强制性。”他认为,QE资金成本几乎为0,而信贷质押再贷款是有资金成本的,其资金成本会视当时的市场利率和银行抵押物的情况决定。当前国内并没实施QE的必要,也不能理解为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就相当于一次“强刺激”。
B 试点具体数据暂未披露
到底什么是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所谓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指的是银行可以用现有的信贷资产(即已经放出去的贷款),到央行去质押,获得新的资金。
而对于什么样的信贷资产才能成为抵押品,根据央行官方的口径则表述为: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地区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对辖内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部分贷款企业进行央行内部评级,将评级结果符合标准的信贷资产纳入人民银行发放再贷款可接受的合格抵押品范围。
昨日,也有广东省内的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虽然信贷资产再质押试点已经在广东进行试点,但是一些具体的细节和数据均没有明确向外界披露过。而根据国金证券马鲲鹏的一篇调研报告里的显示,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在山东和广东试点,至2014年底,山东发放9单、广东发放3单。
羊城晚报记者试图联系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并未获得数据和试点情况的回复。昨日,记者试图联系广东省内的多家银行,均未获得有关于信贷资产再贷款的具体利率情况。
同样,记者多渠道查询山东的试点情况,也没有相关的数据显示。一位地方人行的相关人士则表示,所有的数据披露必须经过总行的同意,“而央行目前看来较为谨慎,但也不排除统一就此事作出回应。”
C 年内央行仍有降准可能
不过虽然业内人士均认为,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算不上强刺激,但是仍然看得出央行宽松意图未改。
“虽然信贷资产再抵押贷款算不上强刺激,但是央行维系资金面宽松的意图却没有改变”,昨日,招商银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就表示,央行此次扩大试点范围在于扩充货币投放渠道,以对冲外汇占款下滑,“与此前的PSL(抵押补充贷款)、SLO(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和SLF(常设借贷便利)等形成组合工具,以平稳市场资金利率”。
但是对于央行此举究竟将有多大的效果,多位业内人士直言并不确定,因此年内降准并非完全没有可能。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就表示,年内是否降准,具体还要看央行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的实施情况,“从逻辑上看,信贷通过抵押盘活,对银行盘活流动性有好处,但短期内会不会有这样的效果还需要观察。”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央行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扩围体现了当下的政策导向,即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比如小微企业发债困难,可接受贷款作为抵押以获得资金。”不过这是否意味着中小微企业的融资就会更加容易?昨日一位不愿意具名的业内人士就表明,当前真正影响银行信贷投放的因素是银行分风险偏好,“即便是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也要求的是优质贷款资源,因此也不能笼统的就说中小微企业借钱更容易,但是确实在政策引导上,有利于为金融机构向小微三农贷款提供正向激励。”
影响
楼市大利好暴涨不可能
羊城晚报讯记者赵燕华报道:对于央行推广“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业内普遍认为将对楼市构成利好,因为这相当于降准。不过由此幻想楼市会暴涨,那可能“你想太多了”!
专家解读,商业银行可以把央行认为合格的信贷资产,向央行质押换取低价的再贷款,然后贷款给企业,赚取差价。这相当于增加了基础货币供应,可以有效提高市场流动性。虽然给开发商的贷款,未必能获得再贷款,但银行整体上资金会变得充裕,这样有利于市场利率走低。
不过,业内人士指出,带来万亿级的信贷增量,对楼市无疑是有益的,但影响有限。原因有四:首先,目前楼市并不差钱。房地产融资渠道已经大为放宽。其二,贷币目前暂时不是决定楼市运行的主要因素。其三,目前,宏观经济仍未稳定,企业盈利没有改善,投资性需求持续观望。其四,房价已在高位,很难全面大涨。
股市
补血实体经济 A股反弹百点
羊城晚报讯记者莫谨榕报道:周末,市场翘首以盼的降准降息等预期并未成真,但央行又从货币政策工具箱中拿出新的调节利器——扩大信贷资产抵押再贷款范围,这在一定程度上有类似的宽松效果。对流动性极为敏感的A股在昨日行情火爆,全日高开高走,一举收复3200点整数关口,收盘大涨逾3%,行业、个股呈现普涨态势。
央行进一步加大货币政策宽松的力度,新政一方面为实体经济提供信贷资金支持,另一方面降低了社会融资成本,促进各类经济活动,既对实体经济“输血”,同时也让股市的流动性获得进一步的改善,形成利好。恒泰证券分析师认为,利用这种新渠道,商业银行可以将优质的存量信贷资产质押给央行,获得央行的再贷款,从而达到盘活存量信贷资产的效果,中小机构抵押品不足的问题将得到一定程度解决,对相关上市公司形成较大利好。
货币新政的实施有望为煤炭、有色、房地产、钢铁等行业注资新的活力。从盘面表现上看,昨日有色金属、煤炭等泛资源类板块受到利好提振上涨明显,有色板块涨逾4.46%领先大盘,钢铁板块也大涨近4%,而银行板块昨日涨幅偏弱,仅为1.75%。
多数市场分析认为,尽管该政策不是直接刺激股市,但政策出台对市场流动性的乐观预期形成了支撑。一位不愿具名的私募人士对羊城晚报记者表示,该政策对流动性有一定的利好作用,虽然政策目的不是为了直接刺激股市,更多是扶持实体经济,但对股市来说仍偏利好,表明宽松政策是未来的大方向。
央行释放7万亿的网络释义
10月10日,人民银行在其官网挂出一则300余字的消息,试点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此举被部分媒体解读称央行央行释放7万亿流动性,更是称其为中国版QE。随后多位业内人士澄清,把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是过度解读,降准仍有必要,此举也有利于刺激中国股市。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小篆字形。从大,在冂(
)之内。上像物体(冂),一个人(大)站在它的当中。本义:中心)(2) 同本义
央,中央也。——《说文》
宛在水中央。——《诗·秦风·蒹葭》
中央土。——《礼记·月令》
今人或入其央渎,窃其猪彘。——《荀子·正论》。注:“中渎也。”
惜蕃华之未央。——《汉书·外戚传》。注:“犹未半也。”
方六里,名之曰社,有邑焉,名之曰央。——《管子》
(3) 又如:央渎(出水沟)
(4) 通“殃”。灾祸
经设三命,君获其央。——汉《严訢碑》
年寿未究,而遭祸央。——汉《故民吴仲山碑》
形容词
(1) 远;久
央,一曰久也。——《说文》
(2) 又如:央央(广大的样子)
动词
(1) 恳求,请求
抚台央出文案老爷来请进去谈谈,这面子有多大!——《老残游记》
(2) 又如:央烦(央求烦劳。请人办事的客气话);央连(烦劳);央人(求人;请人);央央(央求);央倩(邀请);央中(请某人做中人);央靠(央求,请托,依靠);央请(请托);央属(请托)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jong1 [海陆丰腔] rong1 ong1 [客英字典] jong1 [东莞腔] jong1 [客语拼音字汇] yong1 [陆丰腔] jong1 [沙头角腔] jong1 [宝安腔] jong1 [台湾四县腔] jong1 ong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央 | 於良 | 影 | 陽開 | 平聲 | 陽 | 開口三等 | 陽 | 宕 | qiang/iang | ʔĭaŋ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采(
),睪( )声。采,有辨别、分析义。本义:脱掉,解下)(2) 同本义
释,解也。从采,取其分别物也。睪声。——《说文》
释获。——《仪礼·大射仪》
释左骖,以公命赠孟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昭公出奔,民如释重负。——《谷梁传·昭公二十九年》
主人释服。——《仪礼》
(3) 又如:释绂(解下印绶。指致仕罢官);释褐(除去平民的衣服,换上官服。即“作官”)
(4) 解释
乃使行人 奚斯释言于 齐。——《国语·吴语》
(5) 又如:释情消迹(消除误会;予以和解);释言(以言语自作解释);释例(说明所著书的凡例)
(6) 释放;赦免
怀王竟听 郑袖,复释去 张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豪民气尽,以额叩头,谢不敢。乃释之。——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7) 舍弃;抛弃
故释先王之法,而法其所以为法。——《吕氏春秋·察今》
乃请释子服何于吴。——《左传·哀公八年》
君其释申生也。——《国语·晋语》。注:“释,舍也。”
(8) 又如:释法(舍弃法令而不施用)
(9) 放下;放开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宋· 欧阳修《归田录》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庄子·养生主》
(10) 又如:力叮不释(用力叮住不放)
(11) 消失
虽欲爱君,惑不释也。——《国语·晋语》
(12) 溶化;消融
涣兮其若冰之将释。——《老子》
(13) 又如:如冰之将释(就像冰将消融那样)
(14) 泡在水里或其他液体里
欲濡肉,则释而煎之以醢。——《礼记·内则》
(15) 发,射出
若虞机张,往省括于度,则释。——《书·太甲上》
(16) 解除;免除
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清· 黄宗羲《原君》
(17) 又如:释去仔肩(卸掉责任;放下重担);释憾(解除心中的怨恨。指报复);释难(解除困难);释闷(解闷儿;排遣烦闷);释四增美(除去邪僻之念,增加美善的质性)
(18) 淘米
释之叟叟,烝之浮浮。——《诗·大雅·生民》
名词
中国佛教用作释迦牟尼的简称 。是佛陀的姓氏;自东晋以后,佛教出家人自称释子,对外人而言称释氏。如:释厄(唐僧遭受的魔难);释老(指释伽牟尼与老子。即佛家与道家。也叫“释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攴(
),方声。本义:驱逐,流放)(2) 同本义
放,逐也。——《说文》
见伯夷之放迹。——《楚辞·悲回风》
卿大夫外淫者放。——刘向《列女传》
放驩兜于 崇山。——《虞书》
放弑其君则残之。——《周礼·大司马》
放其大夫。——《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齐放其大臣 孟尝君于诸侯。——《战国策·齐策》
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 怀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 又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4) 又如:流放(把犯人驱逐到边远地方去);放伐(以武力讨伐并放逐暴君);放徒(放野。放逐于野);放远(远逐);放废(放逐罢黜);放迁(放逐)
(5) 舍弃;废置
放,弃也。——《小尔雅》
惟威惟虐,大放王命。——《书·康诰》
(6) 又如:放丢(扔,丢放);放绝(废弃);放蔑(废弃蔑视)
(7) 解除约束;释放
昔毛宝放龟而得渡。—— 马中锡《中山狼传》
休放往来人闲走。——元· 关汉卿《窦娥冤》
(8) 又如:把俘虏放回去;放赦(宽赦;赦免);放脱(放走);放免(放赦。释放,赦免);放遣(释放;遣散);放释(释放)
(9) 免去;免除
任事者知不足以治职,则放官收。——《韩非子·八经》
(10) 又如:放良(官府或主人放免奴婢脱籍,使之成平民);放官(免职);放退(免职,退职);放税(免税)
(11) 放纵,恣纵
无使放悖。——《吕氏春秋·审分》
益增其放。——《绝交书》。注:“放荡。”
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孟子·梁惠王上》
(12) 又如:放弛(放纵);放玩(纵情游玩);放傲(放纵自傲);放醉(纵情醉酒);放横(恣意蛮横);放浊(放纵邪行);放怀(纵意,放纵情怀)
(13) 做;干 。如:放歹(干坏事,作恶);放短(做手脚);放线(做眼线;当坐探)
(14) 发放
月钱放过了不曾?——《红楼梦》
(15) 又如:放赏(发放赏钱);放高利贷;放官吏债(宋代富家将银钱放与候补京官使用,待京官得到实缺时,可得加倍利息)
(16) 搁置;放下
放,置也。——《广雅》
无放饭。——《礼记·曲礼》
隐居放言。——《论语》。包注:“置也。”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17) 又如:放着(放置,搁置);放桌子(摆餐具);放顿(安放);放仗(放下兵器)
(18) 委任;外放(旧指京官调任外地)
既而胡即放 宁夏知府。——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19) 又如:放缺(委任官职;做官)
(20) 从圈栏或禁闭中释放出来
放牛于桃林之野。——《伪武成》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唐· 柳宗元《三戒》
且放白鹿山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1) 又如:放牛;放羊拾柴(指老人娶妻,有意不加管束,冀能怀孕,从而得到名份上的儿子)
(22) 要求对方采取某种态度 。如:放尊重些;放明白些
(23) 放映,放送 。如:放电影;放幻灯片
(24) 扩展,加大 。如:腰身放肥一点;裤腿再放一寸
(25) 使停留在原来的地方或状态,不加处理 。如:鲜肉不能放太久;这个问题得放几天再说
(26) 搁进去,加进去 。如:先给锅里放点水;汤里放点盐
(27) 为达到某种状态迅速控制速度、态度等 。如:汽车的速度放慢了;做事放谨慎点;放低声音
(28) 开放 。如:花开花放;心花怒放;百花齐放
(29) 舒展 。如:放眉;放体
(30) 通“方”。并船
不放舟,不避风,则不可涉也。——《荀子·子道》
(31) 又如:落日放船好,轻风生浪迟
(32) 发射;放射;发出
由屋顶放光入室。——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33) 又如:有的放矢;放电;放光
(34) 点燃 如:放爆竹;放焰火
(35) 在规定的时间内停止学习或工作 如:放寒假;放学
(36) 通“妨”(
)。阻碍不利作土工之事,放农焉。——《管子·度地》
(37) 通“仿”(
)(38) 模拟
宾之礼事,放上而动,咨也。——《国语·周语下》
有放而不致也。——《礼记·礼器》
心难而行易,好友同志,仕不择地。浊操伤行,世何效放?——《论衡·自纪》
(39) 又如:放物(模拟事物);放效(模拟仿效)
(40) 相似
有人治道若相放,可不可,然不然。——《庄子·天地》
副词
通“方”。正当
桓公放春三月观于野。——《管子·小问》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宝安腔] fong5 [东莞腔] fong5 [陆丰腔] piong5 fong5 [梅县腔] fong5 biong5 [海陆丰腔] fong5 piong5 [客英字典] fong5 piong5 [台湾四县腔] fong5 piong5 [客语拼音字汇] biong4 fong4 [沙头角腔] fong5 bong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昉 | 分网 | 幫 | 陽合 | 上聲 | 養 | 合口三等 | 陽 | 宕 | pyangx/pvank | pĭwaŋ |
详细解释
wàn
名词
(1) (形声。“萬”,甲骨文呈蝎子形。本义:蝎)
(2) 虫名。蝎。
万,虫也。——《说文》
(3) 千的十倍;十个一千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唐· 元稹《遣悲怀》
(4) 又如:万寿(称皇帝、皇后的生日);万劫(即万世。形容极长的时间);万井(古代以地方一里为一井,万井即一万平方里);万夫(万人);万户(一万户);万户侯(食邑万户之侯);万顷(百万亩。百亩为一顷)
(5) 古代的一种舞名 。如:万舞(古代的舞名。先是武舞,舞者手拿兵器;后是文舞,舞者手拿鸟羽和乐器。亦泛指舞蹈)
(6) 古州名
(7) 南朝梁大同二年置。治所在石城(今四川省达县)
(8) 唐贞观八年改浦州置。治所在南浦(今四川省万县市)
(9) 明洪武元年置。治所在万安(今广东省万宁县)
(10) 县名 。在四川省东部长江北岸。三国吴置羊渠县,蜀汉改南浦县,元入万州,明改万县
(11) 倍
悲苦之怀,必万常人。——宋· 苏轼《与滕达道二十三首》
(12) 姓
形容词
(1) 极言其多
高万仞。——《列子·汤问》
万里赴戎机。——《乐府诗集·木兰诗》
一片孤城万仞山。——唐· 王之涣《凉州词》
千朵万朵压枝低。——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2) 又如:万几(指全国政务);万人敌(能敌万人的兵法或谋略);万生院(动物园);万乘(万辆马车);万机(万几);万仞(形容极高);万年草料(骂人话。饮食寿命);万国(各方诸侯。引申为全国各地;天下);万寿圣节(皇帝的生日);万剐凌迟(剐刑。将人断肢割喉,剔肉离骨);万乘之躯(指天子;帝王)
(3) 极言各不相同
勃兴得李杜,万类困陵暴。—— 韩愈《荐士》
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4) 又如:万化(各种变化);万劫(种种灾难);万殊(各不相同。亦指各种不同的现象、事物)
副词
(1) 绝对;一定 。如:万无(绝无)
(2) 另见
mò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wan5 [台湾四县腔] wan5 [海陆丰腔] wan6 [客英字典] van5
◎ 潮州话:bhuang7(būang 旧时:būan) mog8(môk)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万 | 無販 | 明 | 元合 | 去聲 | 願 | 合口三等 | 臻 | 元 | mĭwɐn | myanh/mvann |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左形,右声。本义:安宁)
(2) 安宁;安定
亿,安也。——《说文》
不能供亿。——《左传·隐公十年》
心亿则乐。——《左传·昭公二十一年》
我盍姑亿吾鬼神。——《左传·昭公三十年》
亿其上下。——《国语·楚语》
心亿则乐。——《左传·昭公二十一年》
(3) 又如:共亿(相安);亿康(安康);亿福(安宁幸福)
(4) 极多;极大
据亿丈之城。——汉· 贾谊《过秦论》
(5) 又如:亿兆(比喻很多,难以计数);亿庶(亿众。亿万众庶)
(6) 满
不可亿逞。——《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7) 又如:亿盈(淆溢);亿廪(亿庾。满仓)
(8) 姓
数量词
(1) 数目的名称。古代有时把十万叫亿。今以万万为亿,即以阿拉伯数字100000000标记的可数量
三百亿兮。——《诗·魏风·伐檀》
亿丧贝。——《易·震》。郑注:“十万曰亿。”
为田九十亿亩。——《礼记·王制》
(2) 又如:亿劫(佛家说从天地形成到毁灭为“一劫”。意指时间极其久远);亿载(亿年);亿年(万万年)
动词
(1) 通“臆”。臆测,预料
亿在屡中。——《论语·先进》
策虑幅亿。——《汉书·陈汤传》
不可亿度。——《旧唐书·李道宗传》
(2) 又如:亿中(料事能中);亿出(凭臆想而得出);亿度(测度;揣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