夭殂

yāo cú [ yao cu]
注音 一ㄠ ㄘㄨˊ

词语释义

犹夭殁。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犹夭殁。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聂小倩》:“ 小倩 ,姓 聂氏 ,十八夭殂。” 清 曾国藩 《<欧阳生文集>序》:“老者牵於人事,或遭乱不得竟其学;少者或中道夭殂。”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制度未定,太后夭殂。”

引证解释

⒈ 犹夭殁。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聂小倩》:“小倩,姓聂氏,十八夭殂。”
清曾国藩《<欧阳生文集>序》:“老者牵於人事,或遭乱不得竟其学;少者或中道夭殂。”
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制度未定,太后夭殂。”

夭殂的国语词典

短命、早死。

夭殂的网络释义

夭殂

  • 夭殂,是汉语词汇,拼音yāo cú,解释为夭殁。
  • 汉字详情

    yāo [yao]
    部首: 308
    笔画: 4
    五笔: TDI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HK
    四角: 20804

    详细解释

    动词

    (1) (象形。小篆字形,象头部屈曲的样子。本义:屈,摧折) 同本义

    夭,屈也。——《说文》。按,从大而屈其首,指事,申者,腰之直,夭者头之曲。

    申申如也,夭夭如也。——《论语》

    毋伐木,毋夭英,毋附竿。——《管子·禁藏》

    (2) 又如:夭英(折断幼苗)

    动词

    (1) 短命,早死。未成年而死

    少壮而死曰夭。——《释名》

    不殀夭。——《礼记·王制》

    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孟子·尽心上》

    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庄子·齐物论》

    夭其稚枝。——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夭梅病梅。

    (2) 又如:夭札(遭疫病而早死);夭死(早死。又称作:夭枉;夭殁;夭命;夭殂;夭促;夭逝;夭绝;夭昏;夭谢;夭短);夭厉(因遭疾疫而早死)

    形容词

    (1) 茂盛

    厥草惟夭,厥木惟乔。——《书·禹贡》

    (2) 又如:夭秀(秀丽);夭桃秾李(茂盛艳丽的桃花、李花)

    (3) 幼嫩;矫好

    夭之沃沃,乐子之无知。——《诗·桧风·隰有苌楚》

    (4) 又如:夭年(盛年);夭夭一对(好端端一对);夭娇(夭矫);夭夭折折(弯弯曲曲);夭绍(轻盈多姿的样子;曲折的样子);夭妍(美丽妩媚);夭桃(喻少女容颜美丽);夭秾(指美貌的女子);夭夭灼灼(形容茂盛而艳丽鲜明的样子);夭娜(婀娜。轻盈艳丽的样子);夭丽(娇艳美丽);夭饶(夭娆,娇艳美好);夭娆(娇艳妩媚);夭冶(艳丽)

    (5) 通“杳”( yǎo)。昏暗

    色夭不泽,谓之难已。——《素问·玉机真藏论》。《定声》:“夭,借为杳。”

    五藏已败,其色必夭,夭必死矣。——《素问·三部九候论》

    英文翻译

    young, fresh-looking; die young

    方言集汇

    ◎ 粤语:jiu1 jiu2
    ◎ 客家话:[梅县腔] jau1 [台湾四县腔] jeu1 [客英字典] jau1 [海陆丰腔] rau1 [客语拼音字汇] yau1 yeu1 [陆丰腔] jau1 [宝安腔] ja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四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於喬宵B平聲開口三等宵Bʔĭɛuqieu/yeu
    [cu]
    部首: 406
    笔画: 9
    五笔: GQEG
    五行:
    仓颉: MNBM
    四角: 1721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歹( è),且声。从“歹”,表示与死亡有关。本义:死亡) 同本义

    殂,往死也。——《说文》

    帝乃殂落。——《书·舜典》。传:殂落,死也。”

    放勋乃殂落。——《孟子·万章上》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诸葛亮《出师表》

    (2) 又如:殂谢(死亡);殂夭(夭亡);殂化(逝世);殂没(死亡)

    英文翻译

    to die

    方言集汇

    ◎ 粤语:cou4
    ◎ 客家话:[梅县腔] zii1 [宝安腔] cu2 [客英字典] zih1 [台湾四县腔] zu1 [客语拼音字汇] cu2 [海陆丰腔] z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一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昨胡平聲開口一等zo/dzudzʰu

    夭殂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