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疱疮

tiān pào chuāng [tian pao chuang]

词语释义

天疱疮是一种慢性、复发性、严重的表皮内棘刺松解性大疱性皮肤病。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皮肤病,症状为皮肤表面发生水疱,疱皮薄而透明,内有浆液,化脓糜烂,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分,病因不明。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目的:分析天疱疮的临床和病理特性。
2、目的:探讨来氟米特在皮质激素减量困难的寻常型天疱疮治疗过程中的作用及安全性。
3、我们的结论是虽然寻常性天疱疮是儿童期少见的疾病,但在看到儿童有口腔溃肠合并有皮卢病变时,必须把它列入鑑别诊断之一。
4、本研究的结果发现,两组病人在发病年龄、类固醇使用之起始剂量、治疗天疱疮之药物总数,以及并发症比例有显著差异。
5、寻常型天疱疮伴发口腔黏膜受累多见(73.1%)。
6、目的探讨疱疹样天疱疮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特点。
7、目的:探讨免疫组化技术在天疱疮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8、目的了解天疱疮抗体亚类在天疱疮发病中的作用。
9、目的:探讨HLA-A、B单倍型与中国东北地区汉族人寻常型天疱疮的相关性。
10、天疱疮抗体滴度下降。
11、目的:探讨HLA-DR、DQ基因单倍型与中国东北地区汉族人寻常型天疱疮的相关性。
12、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天疱疮的可能性。
13、到目前为止,除了可溶性IL-2受体外,国内外关于天疱疮患者细胞因子受体表达的研究较少。
14、目的报告我国首例伴发恶性胸腺瘤的副肿瘤性天疱疮(PNP)临床及免疫学特征。
15、目的探讨以非水疱为初发皮疹的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特点。
16、疱疹样天疱疮为天疱疮的一种变异型。
17、诊断为副肿瘤性天疱疮。
18、此研究据报道是第一项关于大疱性类天疱疮复发危险因素评价的前瞻性研究。
19、副肿瘤性天疱疮是累及多系统的与肿瘤伴发的一种自身免疫综合征。
20、类天疱疮是最常见好发于老年人的自体免疫水泡皮肤病。
21、复查切片考虑是寻常天疱疮,随之的临床信息和组织活检得到了证实。
22、文中报告首例婴儿湿疹合并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有效。
23、目的研究副肿瘤性天疱疮患者的免疫学特点。
24、结果:天疱疮和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瘦素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01);
25、目的探讨HLADR、DQB1位点基因在红斑型天疱疮(PE)易感性中的作用。
26、结论口腔黏膜慢性增殖性天疱疮的上述病理变化特点对于该病的病理学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27、目的探讨副肿瘤性天疱疮(PNP)患者血清中抗桥粒芯蛋白(DSG)抗体与头皮脱发之间的关系。
28、天疱疮器官模型中尿激酶抗原表达增强;

天疱疮造句

目的:分析天疱疮的临床和病理特性。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在皮质激素减量困难的寻常型天疱疮治疗过程中的作用及安全性。
我们的结论是虽然寻常性天疱疮是儿童期少见的疾病,但在看到儿童有口腔溃肠合并有皮卢病变时,必须把它列入鑑别诊断之一。
本研究的结果发现,两组病人在发病年龄、类固醇使用之起始剂量、治疗天疱疮之药物总数,以及并发症比例有显著差异。
目的探讨疱疹样天疱疮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特点。
目的:探讨免疫组化技术在天疱疮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了解天疱疮抗体亚类在天疱疮发病中的作用。
天疱疮抗体滴度下降。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天疱疮的可能性。
目的探讨以非水疱为初发皮疹的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特点。
疱疹样天疱疮为天疱疮的一种变异型。
诊断为副肿瘤性天疱疮。
此研究据报道是第一项关于大疱性类天疱疮复发危险因素评价的前瞻性研究。
副肿瘤性天疱疮是累及多系统的与肿瘤伴发的一种自身免疫综合征。
类天疱疮是最常见好发于老年人的自体免疫水泡皮肤病。
复查切片考虑是寻常天疱疮,随之的临床信息和组织活检得到了证实。
文中报告首例婴儿湿疹合并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有效。
目的研究副肿瘤性天疱疮患者的免疫学特点。
结论口腔黏膜慢性增殖性天疱疮的上述病理变化特点对于该病的病理学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天疱疮器官模型中尿激酶抗原表达增强;

汉字详情

tiān [tian]
部首: 308
笔画: 4
五笔: GD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MK
四角: 108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2) 同本义

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说文解字注》

(3) 又如:天灵(人或其他动物的头顶骨);天灵盖(头顶骨)

(4) 古代的墨刑。在额头上刺字的刑罚

天,刑名。剠凿其额曰天。——《集韵》

(5) 《其人天且劓。——《易·睽卦》。 虞注:“黥额为天。”

(6) 天空

天,至高无上。——《说文》

天,气也。——《论衡·谈天》

形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神话四则·形天》

天似穹庐。——《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

天苍苍。

接天莲叶无穷碧。——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仰视天。——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7) 又如:天澄澄(天色澄清的样子);天色(天空色);天宇(天空);天日(天空与太阳);天角(天之一隅);天盘(天际);天弩(天空;天空高远)

(8) 天帝,上天。古人以天为万物主宰者

休祲降于天。——《战国策·魏策》

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书·商书》

天下所启。——《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天赐也。

天其或者将逮诸。

天将兴之,谁能废之。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史记·项羽本纪》

天将降大任。——《孟子·告子下》

天以卿二人赞孤也。——《资治通鉴》

(9) 又如:天可怜见(上天救助,老天保佑);天庖(天帝的庖厨);天马(神马;骏马的美称);天丁(天兵);天功(天的职任;天然形成的工巧);天打雷劈;天休(天赐福佑);天佑(上天佑助)

(10) 天堂 。

(11) 如:天居(住在天上);天陛(天宫台阶)

(12) 一昼夜 。

(13) 如:天把(一两天,一天半天);夏天天长夜短;今天;明天

(14) 比人类品质更高尚和能力更强大的存在

违天不祥。——《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此乃天也。——《资治通鉴》

(15) 又如:天晓得;我的天

(16) 自然所生成的事物

与天不老。——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17) 又如:巧夺天工;天性如此;天衣无缝;文章天成;天演(自然进化);天巧(自然工巧);天式(自然法式);天光(自然的智慧之光);天财(自然财富)

(18) 一年里的特定时候 。

(19) 如:天中节(端午节);夏天;黄梅天

(20) 气象状态

秋天漠漠向昏黑。——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天阴雨湿声啾啾。——唐· 杜甫《兵车行》

心忧炭贱愿天寒。——唐· 白居易《卖炭翁》

天阴黑。——《资治通鉴·唐纪》。

(21) 又如:天风馋(冷风袭人,易使人生病);天变了

(22) 丈夫 。

(23) 如:失其所天

(24) 指先天不足

此天之所不足也。——《灵枢》

(25) 古代指君王 。

(26) 如:天颜(皇帝之面);天表(天子的仪表);天恩;天邑(帝王之都);天位(天子之位)

(27) 头等大事

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28) 人的额部 。

(29) 如:天炙(朱水点额)

(30) 姓

形容词

(1) 天然的;天生的

依乎天理,批大卻,导大窾。——《庄子·庖丁解牛》

(2) 又如:天性;天资

(3) 顶上的;架空的 。

(4) 如:天桥;天窗;天棚

英文翻译

sky, heaven; god, celestial

方言集汇

◎ 粤语:tin1
◎ 客家话:[梅县腔] tien1 [台湾四县腔] tien1 [客英字典] tien1 [陆丰腔] tian1 [客语拼音字汇] tian1 [东莞腔] ten1 [沙头角腔] tien1 [宝安腔] ten1 [海陆丰腔] tien1
◎ 潮州话:tiang1 [潮州]tiêng1 ,tin1 (thiang thi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一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他前先開平聲開口四等tʰienthen
pào [pao]
部首: 513
笔画: 10
五笔: UQNV
五行:
仓颉: KPRU
四角: 001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面部所生的小疮,俗称粉刺

脸上的小疱一个一个都红而且亮起来。——茅盾《子夜》

(2) 皮肤上长的像水泡的小疙瘩 。如:手上烫起了一个疱;小水疱;小脓疱

英文翻译

acne

方言集汇

◎ 粤语:paau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pau5 [海陆丰腔] pau5 [台湾四县腔] pau5
◎ 潮州话:pa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六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匹皃去聲開口二等pʰauphrauh/pheaw
chuāng [chuang]
部首: 513
笔画: 9
五笔: UWBV
五行:
仓颉: KOSU
四角: 001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疒( chuáng),仓声。本义:皮肤上肿烂溃疡的病)

(2) 痈、瘫、疽、疖等的总称

疮,疮痍也。——《玉篇》

所恶成疮痏。——张衡《西京赋》。 薛注:“疮痏,谓瘢痕也。”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聂夷中《咏田家》

(3) 又如:疮毒(诸疮毒肿);疮疹(指疹子);疮疾(泛指疥癣痈疽等皮肤及外科疾患)

(4) 伤口;外伤。也作“创” 。如:疮害(伤害);疮家(治疗疮疾的医生);疮瘢(创伤、瘢痕,指民生疾苦)

(5) 喻指伤痛;痛苦 。如:疮疥之疾(比喻轻微的祸患;比喻痛苦的经历);疮痛(疮口或伤口痛;疮伤病痛)

英文翻译

tumor, boil, sore, wound

方言集汇

◎ 粤语:cong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