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边

wài bian [wai bian]
繁体 外邊
注音 ㄨㄞˋ ㄅ一ㄢ
词性 形容词

词语释义

外边 wàibian

(1) 超出某一范围的地方

到外边去
outside

(2) 指外地

a place other than where one lives or works

词语解释

  1. 指物件靠外的边沿。

    《元史·天文志一》:“其上衡两端,自长窍外边至衡首底,厚倍之。”

  2. 指超出某一范围的地方。

    唐 吴融 《华清宫》诗:“緑树碧簷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金瓶梅词话》第七四回:“你们里边与外边怎的,打偏别也是一般,一个不愤一个,那一个有些时道儿,就要躧下去。” 茅盾 《林家铺子》六:“ 林先生 是被党部扣住了,为的外边谣言 林先生 打算卷款逃走。”

  3. 外地。

    《西游记》第四四回:“你老人家想是个外边来的,不知我这里利害。”

  4. 表面。如:行李卷儿外边再加一层布。

引证解释

⒈ 指物件靠外的边沿。

《元史·天文志一》:“其上衡两端,自长窍外边至衡首底,厚倍之。”

⒉ 指超出某一范围的地方。

唐吴融《华清宫》诗:“緑树碧簷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金瓶梅词话》第七四回:“你们里边与外边怎的,打偏别也是一般,一个不愤一个,那一个有些时道儿,就要躧下去。”
茅盾《林家铺子》六:“林先生是被党部扣住了,为的外边谣言林先生打算卷款逃走。”

⒊ 外地。

《西游记》第四四回:“你老人家想是个外边来的,不知我这里利害。”

⒋ 表面。

如:行李卷儿外边再加一层布。

外边的国语词典

外面、外头。《儒林外史.第一回》:「只见外边走进一个人来,头带瓦楞帽,身穿青布衣服。」《红楼梦.第六三回》:「说著,走至外边,因见无人,便问五儿之事。」也作「外面」。

外边的网络释义

外边

  • 外边,指外面,一定范围以外;外地。
  • 1、指物件靠外的边沿。2、指超出某一范围的地方。3、外地。4、表面。
  • 外边造句

    你可以在外边花花世界,我不可能天天跟着你,但不要跟她发生情感关系!这是一个聪明女人的说法。
    我能理解我妈,因为我跟我弟弟都不在老家,不在他们身边,我又离婚了,我弟弟也外边,事业不稳定,也没有结婚,加上我妈妈手的事情,对我妈妈真的打击很大,她又担心我和我弟弟,所以她现在这样,我能理解,但是我真的不是妈妈所想的我恨她,说实话,我不恨她,我很爱她
    我们天天住在乡下,犹如坐井观天一般,外边的事情,一点也不知道。
    那一定会感觉特别温暖,也特别想念母亲,感恩母亲,同时也会激励自己在外边打拼更加有勇气更加努力。
    长大了,去了一个大城市打工,在那里我更加感觉到自己的渺小,我看那些每天花钱如流水的同事,自己就在想,什么时候我也可以跟他们一样呢!但跟农村的很多孩子比,父母从来不跟我算计我花了多少钱,他们怕我一个人在外边苦了自己,所以宁愿自己苦着。
    我希望无论我在外边经历了什么,我都可以有个可以停靠的港湾,可以有个人给我一个温暖的拥抱。
    小林总爱在外边惹祸,经常给父母带来麻烦。
    大山里的人们对外边的世界充满了向往,翻山越岭的来到城中,然而现实中的城市生活往往不是他们想象中的美好。
    妈妈嘱咐我在外边要好好读书,家里的事不必牵挂。
    早点回来。一个人在外边不用担心家里,这边有兄弟们照顾着。好好加油,在那边别亏着自己,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我们了打个电话回来,我们二十四小时待机等着。
    吃苹果不吃一切每斤超过一元钱的东西就是为了换来今天这样的场面。教室里满满一屋子孩子,他们目光呆滞地看着教师嘴里上下翻滚的红色的舌头。教室外边是期待着孩子成为二十年后的书法家协会主席的家长们。
    舱里的窗户外边挡着一堵湿漉漉的墙,舱里黑黑的,行李好像都大了一圈儿,挤得我喘不过气来。
    外边挺冷的,进去暖和暖和吧。
    候你是多么可爱,在外边每次受了什么委屈都会躲在妈妈这里哭好久,可自从你长大了以后就再也不像当初那个爱哭的小公主喽。
    他为人放荡,常在外边匿影藏形。
    封建时代的士大夫拥有三妻四妾是司空见惯的平常事,而他们在外边的寻花问柳,也并非太丢脸的举动。
    最近天气气温上升了,记得多喝水,饮食要清淡,少吃外边的食物,学会照顾好自己。
    孙子们个个装的跟爷似的,爷在外边天天给人装孙子!
    一句话刚完,外边钟声大震,开市了!
    酒喝醉了,晕晕糊糊地回家,回家不久就吐了。第二天早上老婆说:在外边吃就吃了喝就喝了,就不要来家汇报吃得啥东西了。

    汉字详情

    wài [wai]
    部首: 337
    笔画: 5
    五笔: QH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NIY
    四角: 232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夕,从卜。通常在白天占卜,如在夜里占卜,表明边疆(外)有事。又有人说,因为要在外过夜,故要卜问吉凶。本义:外面;外部)

    (2) 同本义。与“内”或“里”相对

    外,远也。——《说文》

    凡卜筮日旬之外曰远。——《礼记·曲礼》

    外骨内骨。——《周礼·考工记·梓人》

    夜来城外一尺雪。——唐· 白居易《卖炭翁》

    竹外桃花三两枝。——宋·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中通外直。——宋· 周敦颐《爱莲说》

    身外即战场。——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3) 又如:外户(从外面关闭的大门);外祟(指外来的危害);外槨(棺材外的套棺);外好里枒槎(对外人好,对自己人苛刻);外藩(外部屏藩);外廓(外城);外见(显现于外);外求(求之于外);外舍(在外住宿)

    (4) 外表;仪表

    吉凶见乎外。——《易·系辞》

    外托服从之名。——《资治通鉴》

    (5) 又如:外象包皮(指善恶美丑表现在身上,行动语言表现在外表上);外表(人的外貌仪表);外秀(外表俊秀);外和(外表和气);外化(外表的变化);外方内圆(谓外表正直,内心圆滑);外视(外观、外表)

    (6) 表面

    无非是三等喻品,外像皮毛。——明·佚名《梼杌闲评——明珠缘》

    (7) 又如:外刑(施于身体表面的刑罚);外像(表面现象);外局(表面上);外合里表(表里不一);外见(显现于外);外扬(显现于外);外意(文字描绘的表面意义);外营(外层营垒)

    (8) 古代妻子对丈夫的称呼

    夫妇相称曰外内,晋、 魏以前无之。—— 清· 钱大昕《恒言录》

    (9) 外国 。如:外为中用

    (10) 外地;异乡

    上年老太太生日,曾有一个外路和尚来孝敬一个蜡油冻的佛手。——《红楼梦》

    (11) 又如:外役(在外服役);外奔(逃亡国外,逃离本阵营,投奔他方);外府(外地);外路和尚(从外地来的和尚。即行脚僧)

    (12) 外物。亦谓视为外物。身外之物,多指利欲功名之类;亦指外界的人或事物 。如:外欲(指外界的诱惑);外情(受外界事物触动而生之情);外盖衣服(穿在外面的罩衣);外境(指外界事物);外诱(外界事物的诱惑);外论(外界的议论);外议(外界的舆论)

    (13) 指男子。亦指男宠,男色 。如:外色(男色);外子(旧时妻称夫为外子);外言(男子所说有关公务之言);外嬖(指宫禁外的宠臣,亦指男宠);外宠(指宠臣;亦指娈童,男色)

    (14) 母亲、妻子、姐妹或儿女方面的(指亲属)

    周三不合图财杀害外父外母。——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15) 又如:外氏(外祖父母家);外祖(外祖父);外外(外甥);外外姐姐(外甥媳妇);外家(岳父家);外孝(属于母族、妻族或出嫁姐妹等方面的);外大父(外祖父);外王父(外祖父);外王母(外祖母)

    (16) 指外廷臣僚

    一个外郎,叫做丘三。——《初刻拍案惊奇》

    (17) 又如:外郎(官名。宋元时亦称衙门书吏);外朝(指在外朝参政诸官。后泛指朝臣)

    (18) 指地方官。亦谓京官调任地方官

    厥初防其淫,明敕内外臣。——白居易《重赋》

    (19) 又如:外班(指分发到外省任职的班次);外吏(外臣。指地方官);外镇(镇守边关要塞的将帅);外藩(有封地的诸侯王);外补(道员的缺分,原则上由中央任命,但也规定了几个缺位,由外省督抚呈请任用)

    (20) 指吏役人等 。如:外委总把(清代武官名。地位低于总把);外委(额外委派的低级武官);外场(打杂跑街的人)

    (21) 以外

    其外之文。——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秦以攻取之外。—— 宋· 苏洵《六国论》

    付之度外。——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22) 又如:外作(正业之外的事);外郡(京都以外的州郡);外埠(本地以外的城镇);外境(国境以外的地区)

    (23) 以前 。如:外者(从前,以往)

    (24) 外来的

    这一起外祟何日是了!——《红楼梦》

    (25) 又如:外寇(外来的敌兵);外祟(外来的鬼怪、祸祟);外忧(外来的忧患);外比(外附,勾结外乱)

    (26) 佛教称其他宗教、思想为外,自称为内 。如:外道(佛教称本教以外的宗教及思想)

    (27) 传统戏曲脚色行当

    外扮监斩官上。——元· 关汉卿《窦娥冤》

    动词

    (1) 疏远。关系、感情上保持距离

    内小人而外君子。——《易·否》

    (2) 又如:勿外(不要见外);外我(视我为外人;疏远我);外道(作客时,显得很疏远)

    (3) 背离

    骤令不行,民心乃外。——《管子·版法》

    (4) 排斥

    坚、白、石不相外,藏三可乎?——《公孙龙子》

    (5) 抛弃

    有所通,则贪污之利外矣。——《吕氏春秋》

    形容词

    (1) 另外;其他;别的

    令居外宅。——《史记·衡山王列传》

    (2) 又如:外教(外央。外行);外来钱(外快。额外的财利);外转(外输;外快);外慕(犹言他求;别有喜好);外第(别宅);外累(谓身外事物的烦扰、拖累)

    (3) 异;不一 。如:外意(二心;异志);外道(见外;客气)

    (4) 非正式的,非正规的,不正当的

    齐悼惠王肥,其母,高祖微时外妇也。——《汉书·齐悼惠王传》

    (5) 又如:外四路(指远亲);外务(份外的事;外遇);外宅(外妇;外室。指与男子无妻妾关系而同居的妇女);外名(外号);外妇(外妻;指男子于正妻以外在别处另娶的妾或私通之妇);外道(歪门邪道,搞不正当的活动)

    英文翻译

    out, outside, external; foreign

    方言集汇

    ◎ 粤语:ngoi6 oi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ngoi5 [海陆丰腔] ngoi6 ngo6 no6 mo6 [梅县腔] ngoe.3 [宝安腔] ngoi3 [客英字典] ngoi5 [台湾四县腔] ngoi5 ngo5 no5 mo5 [客语拼音字汇] ngoi4 [东莞腔] ngoi3 [陆丰腔] ngoi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四泰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五會泰合去聲合口一等nguad/nguayŋuɑi
    biān,bian [bian,bian]
    部首: 306
    笔画: 5
    五笔: LPV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YKS
    四角: 34302

    详细解释

    biān

    名词

    (1) (形声。从辵( chuò),臱( mián)声。本义:山崖的边缘)

    (2) 同本义

    边,行垂崖也。——《说文》

    边,垂也。——《尔雅》

    白帝城边足风波, 瞿塘五月谁敢过。—— 唐· 李白《荆州歌》

    (3) 又如:崖边;岸边;水池边;边侧(边沿,旁侧);边涯(边际;边缘)

    (4) 边境

    其在边邑。——《礼记·玉藻》。注:“九洲之外。”

    顿颡于边。——《国语·吴语》。注:“边,边境也。”

    臣闻五大不在边,五细不在庭。(五大:一种大人物。)——《左传·昭公十一年》

    思念北边之末安。——《盐铁论·利议》

    归来头白还戍边。——唐· 杜甫《兵车行》诗

    (5) 又如:边人(边境的人);边民(边境的人民);边缺(边远地区官职的空缺);边任(驻守边远地区的重要职位);边庭(边疆);边夷(泛指边疆的少数民族);边功(在边境抗敌所建立的功劳)

    (6) 旁边

    边,方也。——《广雅》

    续衽钩边。——《礼记·深衣》

    齐衰不以边坐。——《礼记·檀弓》

    鸟宿池边树。——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7) 又如:左边;右边;边厢(旁边);边邦(邻邦);边近(旁边,附近)

    (8) 尽头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 杜甫《登高》

    (9) 又如:无边;无边无际;边梢(树枝的末梢)

    (10) 边区的省称 。如:边府(边区政府);边币

    (11) 方位词的后缀

    故垒西边。——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2) 又如:东边;西边;后边;前边

    (13) 姓

    动词

    (1) 靠近

    齐边 楚。——《史记·高祖本纪》。集解:“近也。”

    (2) 又如:边鄙(靠近边界的地方);边海(靠海,临海;海边);边带(邻接,毗连)

    bian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edge, margin, side, border

    方言集汇

    ◎ 粤语:bin1
    ◎ 潮州话:biang1(piang)[潮州]biêng1 , bin1(piⁿ)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