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

wài yǔ [ wai yu]
繁体 外語
注音 ㄨㄞˋ ㄩˇ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外语 wàiyǔ

(1) 外国语言

foreign language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外国语。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他的主要乐趣集中在学习外语上。
2、她借助语法书和词典掌握了一门外语。
3、他们当中没有谁能用所学的外语进行即便(是)最简单的会话。
4、幻想在一天早晨就把外语学好,那只是白日作梦。
5、他在外国都能这样创造一个母语环境,我们在家为什么就不能自己创造一个外语环境呢?
6、把你的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到立即使用外语。
7、如果你在你的教授的谈话时间是造访他或者在授课后与他谈话请一定使用那门外语。
8、但是你还没准备好与他交谈,因为你对自己的外语能力没有自信。
9、除开英语,你还能说另一种外语吗?
10、我喜欢运用一门外语所带来的智力挑战。
11、直到最近,学习一门外语(如果你的母语为英语)还被认为是那些立志于翻译、教学、外交的必备技能。
12、因为我不仅帮助了美国朋友,而且也认识到学好外语的重要性。
13、特别是他们在寻找外语测试员,所以如果你可以讲英语以外的其它语言,请不要犹豫,快点申请成为暴雪娱乐的职业人吧。
14、这些技能中最首要的就是流畅的外语和对外国文化的了解。
15、他说,根本上说,这是因为学习一门第二外语是人文科学教育的奠基石,它打开了通往其他文化的大门。
16、对于许多人来说,尤其是儿童,阅读国王詹姆斯版本就像读一门外语。
17、我在一个月后收到下一封电子邮件,这是外语的。
18、绝缘完成后已有收益得到巩固,但新的收益(比如学习第二外语)就会受到妨碍。
19、此外,信息技术和外语培训,以及到农村和工厂参加50个小时的志愿劳动也在该项目之列。
20、如果处理不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可能就永远也学不好外语写作。
21、这样的练习,会让你的学习侧重于在日常生活中真正的使用外语,而不像一般的学习课程那样侧重于理论上的应用。
22、像学习一门外语一样,这将需要练习、时间和耐心。
23、他们能成功吗,特别是在外语方面?
24、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如果你能保持自己积极的态度,这会让你的学习变得更加容易。
25、此外,居住于美国大陆内地的人,较少与其它语言族群接触,因此外语能力更显得无关紧要。
26、诸如此类的模型在诊断语言疾病时会非常有用,它同样可以帮助学生们学习外语。
27、另外也有说他是因为对外语障碍的担忧。
28、然后,机器翻译引擎将英语文本翻译为外语文本。
29、通过网上聊天,学生们可以更自由地表达他们的情感和自己的观点,甚至可以帮助学习外语。

外语的国语词典

外国的语言。

外语的网络释义

外语

  • 外语,指外国语,即非本国人使用的语言。指某一地区的本土居民不使用的语言:例如,英语在中国就是一种外语。它也指某人所属国家不使用的语言,也即,对一名生活在中国的英语使用者来说,中文也是一门外语。
  • 外语造句

    这里是外语系“星源”师生文化节开幕式现场。
    读文吧?教育科学?外语学习?在国外有专门为名门贵族搭配衣服的职业,英文是什么?
    学习外语没有什么诀窍,只有靠日久天长地积累。
    外语图书资料建设是促进高等学校外语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该校对于学生的基本功训练,从传统的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及普通话这“三字一话”的老项目到现在的计算机、外语等都紧抓不放。
    下面,我宣布秋韵伊人外语系“星源”师生英语文化节开幕式正式开始。
    首先,我很庆幸自己完成了一个学习英语的决定,也很庆幸走进了洋话连篇外语学校。
    在过去几十年里,人们对其在外语教学领域的认识几经反复。
    读文吧?教育科学?外语学习?让我们不要为我们的问题耽忧。相反,让我们面对这些挑战吧!
    我们在外语学院门口的火锅店碰面,杏子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脱个性,从她的脸上和行为完全看不出到底是在热恋还是已经七年之痒。
    深圳商报广州讯】近日,记者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获悉,今年秋季该校将新增马来语和乌尔都语两个专业。
    开学不久,在外语学院的一个朋友跟我说:男少女多,她们班极惨,就俩男的,更惨的是,那俩男的好上了!
    要有耐心,并且享受英语带来的乐趣!学习外语只不过是小菜一碟。
    四川双流棠中外语学校爱心社团成员代表与五星小学师生。
    部领导高瞻远瞩,并作出英明决策,加强干部外语培训。
    不锈钢厂的厂长叫王文树,一直很高慢,看不起外贸员,特别是年轻的“这些家伙懂个屁,就是会讲几句外语,什么专业知识都不懂!”。
    研究对象为嘉应学院外语系英语教育专业的三年级本科生。
    概言之,学习外语对于拓宽本民族语言研究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放松点!要有耐性,并让自己快乐!学习外语应该是乐趣无穷的。
    学外语,写了又说才能学得活,说了又写才能学得深。

    汉字详情

    wài [wai]
    部首: 337
    笔画: 5
    五笔: QH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NIY
    四角: 232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夕,从卜。通常在白天占卜,如在夜里占卜,表明边疆(外)有事。又有人说,因为要在外过夜,故要卜问吉凶。本义:外面;外部)

    (2) 同本义。与“内”或“里”相对

    外,远也。——《说文》

    凡卜筮日旬之外曰远。——《礼记·曲礼》

    外骨内骨。——《周礼·考工记·梓人》

    夜来城外一尺雪。——唐· 白居易《卖炭翁》

    竹外桃花三两枝。——宋·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中通外直。——宋· 周敦颐《爱莲说》

    身外即战场。——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3) 又如:外户(从外面关闭的大门);外祟(指外来的危害);外槨(棺材外的套棺);外好里枒槎(对外人好,对自己人苛刻);外藩(外部屏藩);外廓(外城);外见(显现于外);外求(求之于外);外舍(在外住宿)

    (4) 外表;仪表

    吉凶见乎外。——《易·系辞》

    外托服从之名。——《资治通鉴》

    (5) 又如:外象包皮(指善恶美丑表现在身上,行动语言表现在外表上);外表(人的外貌仪表);外秀(外表俊秀);外和(外表和气);外化(外表的变化);外方内圆(谓外表正直,内心圆滑);外视(外观、外表)

    (6) 表面

    无非是三等喻品,外像皮毛。——明·佚名《梼杌闲评——明珠缘》

    (7) 又如:外刑(施于身体表面的刑罚);外像(表面现象);外局(表面上);外合里表(表里不一);外见(显现于外);外扬(显现于外);外意(文字描绘的表面意义);外营(外层营垒)

    (8) 古代妻子对丈夫的称呼

    夫妇相称曰外内,晋、 魏以前无之。—— 清· 钱大昕《恒言录》

    (9) 外国 。如:外为中用

    (10) 外地;异乡

    上年老太太生日,曾有一个外路和尚来孝敬一个蜡油冻的佛手。——《红楼梦》

    (11) 又如:外役(在外服役);外奔(逃亡国外,逃离本阵营,投奔他方);外府(外地);外路和尚(从外地来的和尚。即行脚僧)

    (12) 外物。亦谓视为外物。身外之物,多指利欲功名之类;亦指外界的人或事物 。如:外欲(指外界的诱惑);外情(受外界事物触动而生之情);外盖衣服(穿在外面的罩衣);外境(指外界事物);外诱(外界事物的诱惑);外论(外界的议论);外议(外界的舆论)

    (13) 指男子。亦指男宠,男色 。如:外色(男色);外子(旧时妻称夫为外子);外言(男子所说有关公务之言);外嬖(指宫禁外的宠臣,亦指男宠);外宠(指宠臣;亦指娈童,男色)

    (14) 母亲、妻子、姐妹或儿女方面的(指亲属)

    周三不合图财杀害外父外母。——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15) 又如:外氏(外祖父母家);外祖(外祖父);外外(外甥);外外姐姐(外甥媳妇);外家(岳父家);外孝(属于母族、妻族或出嫁姐妹等方面的);外大父(外祖父);外王父(外祖父);外王母(外祖母)

    (16) 指外廷臣僚

    一个外郎,叫做丘三。——《初刻拍案惊奇》

    (17) 又如:外郎(官名。宋元时亦称衙门书吏);外朝(指在外朝参政诸官。后泛指朝臣)

    (18) 指地方官。亦谓京官调任地方官

    厥初防其淫,明敕内外臣。——白居易《重赋》

    (19) 又如:外班(指分发到外省任职的班次);外吏(外臣。指地方官);外镇(镇守边关要塞的将帅);外藩(有封地的诸侯王);外补(道员的缺分,原则上由中央任命,但也规定了几个缺位,由外省督抚呈请任用)

    (20) 指吏役人等 。如:外委总把(清代武官名。地位低于总把);外委(额外委派的低级武官);外场(打杂跑街的人)

    (21) 以外

    其外之文。——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秦以攻取之外。—— 宋· 苏洵《六国论》

    付之度外。——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22) 又如:外作(正业之外的事);外郡(京都以外的州郡);外埠(本地以外的城镇);外境(国境以外的地区)

    (23) 以前 。如:外者(从前,以往)

    (24) 外来的

    这一起外祟何日是了!——《红楼梦》

    (25) 又如:外寇(外来的敌兵);外祟(外来的鬼怪、祸祟);外忧(外来的忧患);外比(外附,勾结外乱)

    (26) 佛教称其他宗教、思想为外,自称为内 。如:外道(佛教称本教以外的宗教及思想)

    (27) 传统戏曲脚色行当

    外扮监斩官上。——元· 关汉卿《窦娥冤》

    动词

    (1) 疏远。关系、感情上保持距离

    内小人而外君子。——《易·否》

    (2) 又如:勿外(不要见外);外我(视我为外人;疏远我);外道(作客时,显得很疏远)

    (3) 背离

    骤令不行,民心乃外。——《管子·版法》

    (4) 排斥

    坚、白、石不相外,藏三可乎?——《公孙龙子》

    (5) 抛弃

    有所通,则贪污之利外矣。——《吕氏春秋》

    形容词

    (1) 另外;其他;别的

    令居外宅。——《史记·衡山王列传》

    (2) 又如:外教(外央。外行);外来钱(外快。额外的财利);外转(外输;外快);外慕(犹言他求;别有喜好);外第(别宅);外累(谓身外事物的烦扰、拖累)

    (3) 异;不一 。如:外意(二心;异志);外道(见外;客气)

    (4) 非正式的,非正规的,不正当的

    齐悼惠王肥,其母,高祖微时外妇也。——《汉书·齐悼惠王传》

    (5) 又如:外四路(指远亲);外务(份外的事;外遇);外宅(外妇;外室。指与男子无妻妾关系而同居的妇女);外名(外号);外妇(外妻;指男子于正妻以外在别处另娶的妾或私通之妇);外道(歪门邪道,搞不正当的活动)

    英文翻译

    out, outside, external; foreign

    方言集汇

    ◎ 粤语:ngoi6 oi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ngoi5 [海陆丰腔] ngoi6 ngo6 no6 mo6 [梅县腔] ngoe.3 [宝安腔] ngoi3 [客英字典] ngoi5 [台湾四县腔] ngoi5 ngo5 no5 mo5 [客语拼音字汇] ngoi4 [东莞腔] ngoi3 [陆丰腔] ngoi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四泰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五會泰合去聲合口一等nguad/nguayŋuɑi
    yǔ,yù [yu]
    部首: 226
    笔画: 9
    五笔: YGK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IVMMR
    四角: 3176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吾声。本义:谈论;议论;辩论)

    (2) 同本义

    语,论也。——《说文》

    于时语语。——《诗·大雅·公刘》。传:“论难曰语。”

    旦日,卒中往往语。——《史记》

    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

    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庄子·秋水》

    (3) 又如:语怪(谈论怪物);语冰(谈论冰);语议(言谈议论)

    (4) 交谈,说话

    语,言也。——《广雅》

    语使能也。——《礼记·文王世子》。注:“语,言也。”

    (5) 又

    既歌而语。

    可与晤语。——《诗·陈风·东门之池》

    笑语卒获。——《诗·小雅·楚茨》

    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庄子·秋水》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史记·陈涉世家》

    食不语,寝不言。——《论语·乡党》

    乃向西北奋头,喃喃细语。——《北史》

    (6) 又如:语涩(说话艰难,不流利);语薄言轻(语言轻薄;说话轻佻,不稳重);语吐珠玑(说话、语言像珠玑般优美);语不间歇;语冰(比喻人的识量受到时、地所拘束,见识不广);语语(语其所当语。即说所该说的话)

    (7) 鸟兽虫类鸣叫

    君裙香暖金泥凤,画梁语燕惊残梦。——前蜀· 牛峤《菩萨蛮》

    (8) 又如:语风(在风中鸣叫);语燕(会说话的燕子);语鸟(会说话的鸟);语关关(形容鸟儿鸣叫之声)

    名词

    (1) 说的话

    张胜闻之,恐前语发。——《汉书·李广苏建传》

    语曰:“唇亡则齿寒。”——《谷梁传·僖公二年》

    齐君之语偷。——《左传·文公十七年》

    (2) 又如:语体诗(用口语写的诗);语话(话语;言语);土语(土话);评语(评论的话)

    (3) 特指谚语、古语或成语 。如:语例(用语的惯例);口头语;熟语;韵语;妙语;俚语;豪语

    (4) 词语

    为人性僻躭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唐· 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5) 又如:语惊四座;语泄(密语外泄);语义(也称词义。指词语的意义);语妙天下(言语精妙,无人可及)

    (6) 语言

    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 齐语也。——《孟子·滕文公下》

    (7) 又如:语支(语言学。依谱系分类法分出的比语族小的语言系统);语言文字(语言学与文字学的合称);语简意赅(语言简练,意思完备);语学(研究言语、文字的性质及用法的学问)

    (8) 用以示意的动作或信号 。如:目语;手语;灯语

    (9) 语法学科用来表示句子成人的术语 。如:主语;谓语;宾语、表语、状语

    (10) 另见

    动词

    (1) 告诉,使知道

    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左传·隐公元年》

    吾语女。——《论语·阳货》

    若引其许,若至,语人。——《三国志·方使传》

    夫语妻曰:“为王作剑,三年乃成…往必杀我。”——晋· 干宝《搜神记》

    贫者语于富者曰…——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2) 又如:语言(告诉);语其友;不以语人

    (3) 另见

    英文翻译

    language, words; saying, expression

    方言集汇

    ◎ 粤语:jyu5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