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勤

wài qín [wai qin]
注音 ㄨㄞˋ ㄑ一ㄣˊ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外勤 wàiqín

(1) 某些单位经常在外面进行的工作,如采访、采购、勘探等

work done outside the office or in the field

(2) 被雇用做外勤工作的人

outworker

词语解释

  1. 部队以及某些机关、企业如报社、测量队、贸易公司等,经常在外面进行的工作。亦指从事外勤工作的人。

引证解释

⒈ 部队以及某些机关、企业如报社、测量队、贸易公司等,经常在外面进行的工作。亦指从事外勤工作的人。

外勤的国语词典

称在外的工作为「外勤」。相对于内勤而言。如外勤警察、外勤记者等。

外勤的网络释义

外勤

  • 外勤,与“内勤”相对,顾名思义是部门外部的勤务和事物,它是领导的参谋助手。也就是说,除要干好自己份内工作外,还要协助领导完成场面上迎来送往的工作,当好领导外交的参谋助手。
  • 相对内勤来说,外勤一般需要出差或者在市内外出办公。
  • 外勤的翻译

    英语: field work, field personnel, any occupation that involves a great deal of field work
    德语: Außendienst (S)​
    法语: service, travail fait au dehors, celui qui travaille sur le terrain

    外勤造句

    一般说来,在注册会计师未掌握报告公司弄虚作假的真凭实据情况下,不太可能出具与外勤审计结果不一致的审计报告,因为公司管理层会通过与注册会计师的交流来避免这一现象发现。
    企业外勤人员管理的最佳武器。
    柜台内勤人员以及外勤邮递业务人员则是此次招考需求的最大宗。
    如果款未到,催销售外勤向客户收货款。
    罗伯特贝尔前中情局外勤人员分配到中东,是作者“看不出有什么邪恶”和“魔鬼我们知道:与伊朗新的超级大国处理。
    在商业使用上,很适合那些整天开会的管理层和顾问们,还有那些和消费者们往来互动而又不在桌子旁办公的外勤人员。
    龙马精神马年到,心情愉悦身体好。扭扭脖子扭扭腰,早睡早起经常笑。做事积极人低调,飞黄腾达少不了。屋里屋外勤打扫,窗明几净全家好。马年到了,祝你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他今天干活分外勤快,像换了个人似的。
    关键要件之一,就是扩大合格外勤服务工作人员的储备库并使之多样化。
    昨天,宝山交巡警支队一外勤民警介绍,车辆途经此立交桥时只得打开大光灯,两车交汇霎间,双方司机眼睛发生目眩,发生交通事故。
    为安全公司聘雇,负责专门向保户收取保费的内勤人员。有些安全公司会将收费员归入外勤单位,收费同时也兼做业务…
    外勤人员定位的管理软件有哪些?
    不知不觉间,沈超已经成为第三梯队外勤特工中的优秀一员。
    车队随后就到了,其中“有摩托车和警车护卫,防弹高级轿车,几台外勤特工的标准坐驾雪佛兰和其他各式车辆,一台救护车,以及更多的摩托车和警车”。
    昨天,宝山交巡警支队一外勤民警介绍,车辆途经此立交桥时只得打开大光灯,两车交汇霎间,双方司机眼睛发生目眩,发生交通事故已成家常便饭了。
    “外勤人员能否减少打卡次数?”昨日,博罗县相关县领导带队来到公庄镇党代表工作室,听取基层党员群众对开展群众路线的意见和建议,并逐一耐心回应。
    随时随地,帮助每个用户与部门同事和项目协同的外勤销售随时沟通,畅谈无忧,提升打单效率,增强团队凝聚力。
    在外勤觅食工离开蚁巢之前,它们通常会等零时的巡逻工回来之后才出去。
    目前我们有一支由名外勤推销员组成的推销队在途中,每人有他自己的推销领域。
    是的,大部分是办公室工作,可有时跑外勤。

    汉字详情

    wài [wai]
    部首: 337
    笔画: 5
    五笔: QH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NIY
    四角: 232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夕,从卜。通常在白天占卜,如在夜里占卜,表明边疆(外)有事。又有人说,因为要在外过夜,故要卜问吉凶。本义:外面;外部)

    (2) 同本义。与“内”或“里”相对

    外,远也。——《说文》

    凡卜筮日旬之外曰远。——《礼记·曲礼》

    外骨内骨。——《周礼·考工记·梓人》

    夜来城外一尺雪。——唐· 白居易《卖炭翁》

    竹外桃花三两枝。——宋·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中通外直。——宋· 周敦颐《爱莲说》

    身外即战场。——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3) 又如:外户(从外面关闭的大门);外祟(指外来的危害);外槨(棺材外的套棺);外好里枒槎(对外人好,对自己人苛刻);外藩(外部屏藩);外廓(外城);外见(显现于外);外求(求之于外);外舍(在外住宿)

    (4) 外表;仪表

    吉凶见乎外。——《易·系辞》

    外托服从之名。——《资治通鉴》

    (5) 又如:外象包皮(指善恶美丑表现在身上,行动语言表现在外表上);外表(人的外貌仪表);外秀(外表俊秀);外和(外表和气);外化(外表的变化);外方内圆(谓外表正直,内心圆滑);外视(外观、外表)

    (6) 表面

    无非是三等喻品,外像皮毛。——明·佚名《梼杌闲评——明珠缘》

    (7) 又如:外刑(施于身体表面的刑罚);外像(表面现象);外局(表面上);外合里表(表里不一);外见(显现于外);外扬(显现于外);外意(文字描绘的表面意义);外营(外层营垒)

    (8) 古代妻子对丈夫的称呼

    夫妇相称曰外内,晋、 魏以前无之。—— 清· 钱大昕《恒言录》

    (9) 外国 。如:外为中用

    (10) 外地;异乡

    上年老太太生日,曾有一个外路和尚来孝敬一个蜡油冻的佛手。——《红楼梦》

    (11) 又如:外役(在外服役);外奔(逃亡国外,逃离本阵营,投奔他方);外府(外地);外路和尚(从外地来的和尚。即行脚僧)

    (12) 外物。亦谓视为外物。身外之物,多指利欲功名之类;亦指外界的人或事物 。如:外欲(指外界的诱惑);外情(受外界事物触动而生之情);外盖衣服(穿在外面的罩衣);外境(指外界事物);外诱(外界事物的诱惑);外论(外界的议论);外议(外界的舆论)

    (13) 指男子。亦指男宠,男色 。如:外色(男色);外子(旧时妻称夫为外子);外言(男子所说有关公务之言);外嬖(指宫禁外的宠臣,亦指男宠);外宠(指宠臣;亦指娈童,男色)

    (14) 母亲、妻子、姐妹或儿女方面的(指亲属)

    周三不合图财杀害外父外母。——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15) 又如:外氏(外祖父母家);外祖(外祖父);外外(外甥);外外姐姐(外甥媳妇);外家(岳父家);外孝(属于母族、妻族或出嫁姐妹等方面的);外大父(外祖父);外王父(外祖父);外王母(外祖母)

    (16) 指外廷臣僚

    一个外郎,叫做丘三。——《初刻拍案惊奇》

    (17) 又如:外郎(官名。宋元时亦称衙门书吏);外朝(指在外朝参政诸官。后泛指朝臣)

    (18) 指地方官。亦谓京官调任地方官

    厥初防其淫,明敕内外臣。——白居易《重赋》

    (19) 又如:外班(指分发到外省任职的班次);外吏(外臣。指地方官);外镇(镇守边关要塞的将帅);外藩(有封地的诸侯王);外补(道员的缺分,原则上由中央任命,但也规定了几个缺位,由外省督抚呈请任用)

    (20) 指吏役人等 。如:外委总把(清代武官名。地位低于总把);外委(额外委派的低级武官);外场(打杂跑街的人)

    (21) 以外

    其外之文。——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秦以攻取之外。—— 宋· 苏洵《六国论》

    付之度外。——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22) 又如:外作(正业之外的事);外郡(京都以外的州郡);外埠(本地以外的城镇);外境(国境以外的地区)

    (23) 以前 。如:外者(从前,以往)

    (24) 外来的

    这一起外祟何日是了!——《红楼梦》

    (25) 又如:外寇(外来的敌兵);外祟(外来的鬼怪、祸祟);外忧(外来的忧患);外比(外附,勾结外乱)

    (26) 佛教称其他宗教、思想为外,自称为内 。如:外道(佛教称本教以外的宗教及思想)

    (27) 传统戏曲脚色行当

    外扮监斩官上。——元· 关汉卿《窦娥冤》

    动词

    (1) 疏远。关系、感情上保持距离

    内小人而外君子。——《易·否》

    (2) 又如:勿外(不要见外);外我(视我为外人;疏远我);外道(作客时,显得很疏远)

    (3) 背离

    骤令不行,民心乃外。——《管子·版法》

    (4) 排斥

    坚、白、石不相外,藏三可乎?——《公孙龙子》

    (5) 抛弃

    有所通,则贪污之利外矣。——《吕氏春秋》

    形容词

    (1) 另外;其他;别的

    令居外宅。——《史记·衡山王列传》

    (2) 又如:外教(外央。外行);外来钱(外快。额外的财利);外转(外输;外快);外慕(犹言他求;别有喜好);外第(别宅);外累(谓身外事物的烦扰、拖累)

    (3) 异;不一 。如:外意(二心;异志);外道(见外;客气)

    (4) 非正式的,非正规的,不正当的

    齐悼惠王肥,其母,高祖微时外妇也。——《汉书·齐悼惠王传》

    (5) 又如:外四路(指远亲);外务(份外的事;外遇);外宅(外妇;外室。指与男子无妻妾关系而同居的妇女);外名(外号);外妇(外妻;指男子于正妻以外在别处另娶的妾或私通之妇);外道(歪门邪道,搞不正当的活动)

    英文翻译

    out, outside, external; foreign

    方言集汇

    ◎ 粤语:ngoi6 oi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ngoi5 [海陆丰腔] ngoi6 ngo6 no6 mo6 [梅县腔] ngoe.3 [宝安腔] ngoi3 [客英字典] ngoi5 [台湾四县腔] ngoi5 ngo5 no5 mo5 [客语拼音字汇] ngoi4 [东莞腔] ngoi3 [陆丰腔] ngoi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四泰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五會泰合去聲合口一等nguad/nguayŋuɑi
    qín [qin]
    部首: 217
    笔画: 13
    五笔: AKGL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TMKS
    四角: 441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右形,左声。本义:劳累,劳苦)

    (2) 尽力多做,不断地做

    勤,劳也。——《说文》

    文王既勤止。——《诗·周颂·赍》

    勤者,有事则收之。——《礼记·玉藻》。注:“执劳辱之事也。”

    厥父母勤劳稼穑。——《书·天逸》

    何勤子屠母,而死兮竟地?——《楚辞·天问》

    会数而礼勤。——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勤且艰若此。——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忧勤国事。——《明史》

    好学而不勤问。——《国语·晋语》

    四体不勤。——《论语·微子》

    勤而无所。——《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以贪勤民。

    昼夜勤作息。——《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如:勤力得(勤劳的人);勤儿(能手);勤紧(勤劳);勤学(努力学习);勤勤(劳苦的样子);勤能(勤勉而又有才能)

    (4) 为某人某事尽力;帮助

    秦人勤我也。——《国语·晋语》

    今君其不勤民。——《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注:“尽心尽力,无所爱惜为勤。”

    勤天子之难。——《吕氏春秋·不广》

    (5) 又如:勤民(尽心尽力于民事);勤事(尽心尽力于职事)

    (6) 忙于;致力于 。如:勤兵(率兵出征);勤苦(勤劳辛苦);勤属(勤于职守);勤人(操劳政事,致力于百姓)

    (7) 通“尽”。竭,完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老子·六章》

    力勤则匮。——《淮南子·主术》

    形容词

    (1) 劳倦,辛苦

    或问民听勤。——《法言·先知》。注:“苦也。”

    万民多有勤苦冻馁。——《墨子·兼爱下》

    (2) 又如:勤心苦胝(辛苦劳作);勤动(辛勤劳动);勤辱(辛勤)

    (3) 殷勤 。如:勤恳(殷勤恳切);勤心(殷勤的心意);勤企(殷切的思念);勤伫(殷切思念)

    副词

    (1) 次数多,经常

    愿得勤来看,无令便逐风。——唐· 韩愈《木芙蓉》

    (2) 又如:勤洗澡;他来得很勤

    名词

    (1) 在规定的时间内准时到班的劳动 。如:出勤;考勤;满勤

    (2) 勤务 。如:内勤;外勤

    英文翻译

    industrious, diligent, attentive

    方言集汇

    ◎ 粤语:kan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kiun2 kin2 [梅县腔] kin2 kiun2 [客语拼音字汇] kiun2 [客英字典] kiun2 [东莞腔] kiun2 [沙头角腔] kiun2 [宝安腔] kiun2 [海陆丰腔] kiun2 kin2 [陆丰腔] kiu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一欣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巨斤平聲開口三等giongʰĭən

    外勤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