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夕惕危

xī xī tì wēi [xi xi ti wei]

词语释义

惕,小心谨慎。形容人为求自保而过度谨小慎微,自己吓自己。

汉字详情

[xi]
部首: 337
笔画: 3
五笔: QTN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NI
四角: 272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指事。从月半见。本义:黄昏,傍晚)

(2) 同本义

夕,莫也。——《说文》

日之夕矣。——《诗·王风·君子于役》

日东则景夕多风。——《周礼·大司徒》。司农注:“谓日跌景乃中立表之处,大东近日也。”

初昏为夕。——《书·洪范·五行》注

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 ——《周礼·地官·司市》

瘦影写微月,疏枝横夕烟。——宋· 陆游《置酒梅花下作短歌》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范仲淹《岳阳楼记》

(3) 又如:夕晖(夕阳的余晖);朝发夕至;夕霭(黄昏的云气);夕市(傍晚进行的集市贸易)

(4) 夜

今夕何夕。——《诗·唐风·绸缪》

以永今夕。——《诗·小雅·白驹》

朝而不夕。——《左传·成公十二年》

以朝夕燕出入。——《周礼·道仆》

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易·乾》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苏轼《水调歌头》

(5) 又如:朝乾夕惕(形容终日勤奋工作,戒勉不已);终夕不寝;通夕不寐;终夕;风雨之夕;住宿一夕;除夕(一年最后一天的夜晚);前夕

(6) 指一年的最后一季或一个月的下旬

晡时至黄昏为日之夕;下旬为月之夕;自九月尽至十二月为岁之夕。——《洪范·五行传》注

月夕卜宅。——《荀子·礼论》

(7) 通“汐”。晚潮

官赋轨符,乘四时之朝夕。——《管子·国蓄》

动词

傍晚朝见君主

古者旦见曰朝,暮见曰夕。——柳宗元《朝日说》

百官承事,朝而不夕。——《左传·成公十二年》

英文翻译

evening, night, dusk; slanted

方言集汇

◎ 粤语:zik6
◎ 客家话:[梅县腔] sip8 [宝安腔] sip8 [客英字典] sip8 [海陆丰腔] sip8 [沙头角腔] sip8 [客语拼音字汇] qid6 xid6 [台湾四县腔] sip8 [东莞腔] sit8 [陆丰腔] sip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二昔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祥易昔開入聲開口三等zĭɛkzsiek/sziek
[xi]
部首: 337
笔画: 3
五笔: QTN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NI
四角: 272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指事。从月半见。本义:黄昏,傍晚)

(2) 同本义

夕,莫也。——《说文》

日之夕矣。——《诗·王风·君子于役》

日东则景夕多风。——《周礼·大司徒》。司农注:“谓日跌景乃中立表之处,大东近日也。”

初昏为夕。——《书·洪范·五行》注

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 ——《周礼·地官·司市》

瘦影写微月,疏枝横夕烟。——宋· 陆游《置酒梅花下作短歌》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范仲淹《岳阳楼记》

(3) 又如:夕晖(夕阳的余晖);朝发夕至;夕霭(黄昏的云气);夕市(傍晚进行的集市贸易)

(4) 夜

今夕何夕。——《诗·唐风·绸缪》

以永今夕。——《诗·小雅·白驹》

朝而不夕。——《左传·成公十二年》

以朝夕燕出入。——《周礼·道仆》

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易·乾》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苏轼《水调歌头》

(5) 又如:朝乾夕惕(形容终日勤奋工作,戒勉不已);终夕不寝;通夕不寐;终夕;风雨之夕;住宿一夕;除夕(一年最后一天的夜晚);前夕

(6) 指一年的最后一季或一个月的下旬

晡时至黄昏为日之夕;下旬为月之夕;自九月尽至十二月为岁之夕。——《洪范·五行传》注

月夕卜宅。——《荀子·礼论》

(7) 通“汐”。晚潮

官赋轨符,乘四时之朝夕。——《管子·国蓄》

动词

傍晚朝见君主

古者旦见曰朝,暮见曰夕。——柳宗元《朝日说》

百官承事,朝而不夕。——《左传·成公十二年》

英文翻译

evening, night, dusk; slanted

方言集汇

◎ 粤语:zik6
◎ 客家话:[梅县腔] sip8 [宝安腔] sip8 [客英字典] sip8 [海陆丰腔] sip8 [沙头角腔] sip8 [客语拼音字汇] qid6 xid6 [台湾四县腔] sip8 [东莞腔] sit8 [陆丰腔] sip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二昔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祥易昔開入聲開口三等zĭɛkzsiek/sziek
[ti]
部首: 339
笔画: 11
五笔: NJQR
五行:
仓颉: PAPH
四角: 960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易声。本义:害怕,放心不下)

(2) 同本义

惕,惧也。——《玉篇》

惕,敬也。——《说文》

夕惕若厉。——《易·乾》。郑注:“惧也。”

岂不使诸侯之心惕惕焉。——《国语·楚语》。注:“惧也。”

无日不惕,岂敢忘职?——《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行人皆怵惕。——李白《古风五十九首》

愧惕惭惧。——唐· 李朝威《柳毅传》

(3) 又如:惕息(忧心戒惧,不敢喘息。形容恐惧到了极点);惕惕(忧心戒惧;忧劳);惕 虑(戒慎谋虑);惕心(心有所惧)

(4) 忧伤

血去惕出。——《易·小畜》。虞注:“忧也。”

抱拙终身,以死谁惕。——柳宗元《乞巧文》

(5) 又如:惕然(忧虑的样子);惕想(忧思)

英文翻译

be cautious, careful, alert

方言集汇

◎ 粤语:tik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it7 [梅县腔] tit7 [宝安腔] tit7 [客英字典] tit7 [台湾四县腔] tit7 [客语拼音字汇] tid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三錫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他歷錫開入聲開口四等dʰieithek
wēi [wei]
部首: 230
笔画: 6
五笔: QDBB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NMSU
四角: 2721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人,中间是山崖,下面腿骨节形。人站在山崖上,表示很高。本义:在高处而畏惧)

(2) 同本义

危,在高而惧也。——《说文》

决危而美名者。——《鬼谷子》。注:“山高也。”

榣木不生危。——《国语·晋语》。注:“高险也。”

高而不危。——《孝经》。郑注:“殆也。”

(3) 恐惧;忧惧

窃为君危之。——《战国策·西周策》

(4) 又如:人人自危;危心(心存戒惧);危怖(恐惧不安);危栗(恐惧战栗);危气(气馁;危惧);危悚(危悰,危惧);危视(惊视);危睇(俯视而感到惊恐)

(5) 威胁,摧败

能危山东者,强 秦也。——《战国策·齐策一》

(6) 使危险;伤害;损伤

今先生之立法术,设度数,臣窃以为危于身而殆于躯。——《韩非子·问田》

危士臣,构怨于诸侯。——《孟子·梁惠王上》

(7) 又如:危国(危害国家)

(8) 败亡,灭亡

魏必危。——《战国策·秦策四》

(9) 怀疑,疑虑

夫妻相冒,日以相危。——《吕氏春秋·明理》

形容词

(1) 高

危冠广袖楚宫妆,独步闲庭逐夜凉。——唐· 高适《听张立本女吟》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李白《夜宿山寺》

断壁危楼。——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2) 又如:危楼(高楼);危巧(高峻而精巧);危邪(高而偏斜);危岑(高峻的山峰);危砌(高墙);危柯(高枝);危亭(耸立于高处的亭子);危冠(古时的高冠);危台(高台)

(3) 危险; 危难

法不信,则君行危矣。——《韩非子·有度》

亡弗不能存,危弗能安。——《韩非子·十过》

危而不持。——《论语·李氏》

安危不可知。——《汉书·李广苏建传》

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危急存亡。

(4) 又如:危地(危险的地方);危急存亡之秋(危险急迫到了决定生死存亡的关头);危道(危险的措施);危行(危险的行动);危危(极其危险);危困(危急困穷);危脆(危险脆弱)

(5) 很陡峭的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唐· 王维《过香积寺》

(6) 又如:危径(险峻的山路);危狭(险峻狭窄);危峭(高峻峭拔);危峨(高峻的山岭);危峰(高峻的山峰);危崖(高峻的悬崖);危朗(高峻而开朗);危峦(险峻的山峦);危壁(陡峭的山崖)

(7) 特指人将死

形盛脉细,少气不足以息者危。——《素问》。王冰注:“危者,言其近死犹有生者也。”

(8) 又如:病危;垂危

(9) 绷得紧;强劲

丰肉而短,宽缓以荼,若是者为之危弓,危弓为之安矢。——《周礼》

(10) 端正

危然处其所而反其性。——《庄子》

(11) 又如:危坐(端坐;正坐)

(12) 不正

故薄薄之地,不得履之,非地不安也,危足无所履者,凡在言也。——《荀子》

名词

(1) 屋脊

痤( 范痤)因上屋骑危。——《史记·魏世家》

(2) 艰难困苦

十年携手共艰危,以沫相濡亦可哀。——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

(3) 姓

副词

几乎;差点儿

我危得之。——《汉书》。颜师古注: 孟康曰:“危,殆也。我殆得为天子也。”

英文翻译

dangerous, precarious; high

方言集汇

◎ 粤语:ngai4
◎ 客家话:[沙头角腔] ngui2 [东莞腔] ngui2 [梅县腔] ngui2 [台湾四县腔] ngui2 [客英字典] ngui2 [陆丰腔] ngui3 [客语拼音字汇] ngui2 [宝安腔] ngui2 [海陆丰腔] ngui2
◎ 潮州话:ngui5 (ngûi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魚爲支B合平聲合口三等支Bŋĭwengye/ngw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