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于

chǔ yú [chu yu]
繁体 處于
注音 ㄔㄨˇ ㄩˊ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处于 chǔyú

(1) 居于某种地位或状态

处于有利的地位
be (in a certain condition);stand in;find oneself in

词语解释

  1. 亦作“ 处於 ”。处在某种地位或状态。

    宋 苏轼 《上富丞相书》:“今也处於至足之势,则是明公无復有所羡慕於天下之功名也。” 刘半农 《扬鞭集·耻辱的门》:“预料今后的你和我,已处于相异的世界了。” 毛泽东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我们必须和一切爱好和平自由的国家和人民团结在一起……使我们的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和反对内外敌人复辟阴谋的斗争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2. 见“ 处于 ”。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处於”。处在某种地位或状态。见“处于”。

宋苏轼《上富丞相书》:“今也处於至足之势,则是明公无復有所羡慕於天下之功名也。”
刘半农《扬鞭集·耻辱的门》:“预料今后的你和我,已处于相异的世界了。”
毛泽东《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我们必须和一切爱好和平自由的国家和人民团结在一起……使我们的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和反对内外敌人复辟阴谋的斗争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处于的网络释义

处于

  • 处于,是一个汉语词汇,出自《上富丞相书》,解释为立足于某种地位或状态。
  • 处于造句

    他现在正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我国改革开放的伟业正处于日升月恒的阶段。
    人在睡眠时,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
    不努力学习,在竞争中就会处于劣势。
    住院的柴老师几天来一直处于半昏迷状态。
    我们处于进退维谷的境地,不知该去还是该留。
    奶奶的病还处于危险状态,不可掉以轻心。
    已经三天了,病人一直处于昏迷状态。
    现在我国正处于经济建设的高潮。
    他虽然长期处于困境,但始终自强不息。
    失道寡助,得不到人民的人往往处于不利的境地。
    这座边城处于战略要地,是我国的北门锁钥。
    看见一团战士处于敌人包围之中,他却按兵不动。
    从双方的攻势看,客队处于主动地位。
    我们要伸出友爱之手,援助那些处于困境的人。
    青少年处于身体发育时期,饮食要注意营养。
    马吕斯长期处于不死不活的状态。
    清朝末年,列强加速对华侵略,祖国的大好河山处于瓜剖豆分的危险之中。
    中国的武装部队如今正处于焦头烂额之中。
    南斯拉夫正处于内外交困之中。

    汉字详情

    chǔ,chù [chu]
    部首: 343
    笔画: 5
    五笔: THI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HEO
    四角: 23400

    详细解释

    chǔ

    形容词

    (1) 定,常

    喜怒无处。——《吕氏春秋·诬徒》。注:“处,常也。”

    犹思故处。——《吕氏春秋·音初》

    (2) 另见 chù

    chù

    名词

    (1) 处所;地方。人或物所在的地方

    处,所也。——《广韵》

    五刑三次,是无隐也。——《国语·鲁语上》。注:“次,处也。三处,野朝市。”

    迁徙往来无常处。——《史记·五帝纪》

    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迹指示兽处者人也。——《史记·萧相国世家》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晓看红湿处,花重饰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2) 又如:住处;别处;停车处

    (3) 部分;方面 。如:好处;益处

    (4) 行政机关或行政机关里的一级单位、一个部门 。如:业务处;办事处;政策处

    (5) 另见 chǔ

    英文翻译

    place, locale; department

    方言集汇

    ◎ 粤语:cyu3

    宋本广韵

    [yu]
    部首: 105
    笔画: 3
    五笔: GFK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D
    四角: 104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超过)

    (2) 往;去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周南·桃夭》。毛传:“于,往也。”

    予惟以尔庶邦于伐殷,逋播臣。——《书·大诰》

    (3) 取

    昼尔于茅,宵尔索陶。——《诗·豳风·七月》

    (4) 如;好像

    《易》曰:“介于石,不终日,贞吉。”介如石焉,宁用终日,断可识矣。——《易·系辞下》

    (5) 又如:于何(如何)

    介词

    (1) 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意义相当于“在”、“到”或“在…方面(上、中)”

    捐金于野。——《后汉书·列女传》

    (2) 又

    成于机杼。

    射于家圃。——宋· 欧阳修《归田录》

    (3) 又

    葫芦置于地。

    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于:介词,到。)—— 清· 姚鼐《登泰山记》

    (4) 又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14年;于以(在何处);于兹(在此);于时(在此)

    (5) 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相当于“向”、“对”、“对于”

    告之于帝。——《列子·汤问》

    何有于我。——《论语》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唐· 韩愈《师说》

    言于李愬。——《资治通鉴·唐纪》

    语于富者。——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6) 又如:他做的事于人民有益

    (7) 表示动作、行为的所从,意义相当于“从”或“自”、“由” 。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8) 在被动句中,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相当于“被”

    不拘于时。——唐· 韩愈《师说》

    苦于多疾。——宋· 苏轼《教战守》

    伤于缚者。——清· 方苞《狱中杂记》

    择于自然。——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9) 又如:我限于水平,未能对这篇文章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

    (10) 引进比较对象,意思相当于“比”

    甚于妇人。——《战国策·赵策》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同于真。——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11) 又

    同于幻。

    近于自然。——蔡元培《图画》

    (12) 又如: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13) 表示把动作、行为加给对方,相当于“给” 。如:荣誉归于教练

    (14) 表示相对的位置 。如:垂直于肋板的脊柱

    (15) 姓

    (16) 词缀。嵌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不必译出

    以至于寸。——《后汉书·列女传》

    越于诸侯。——《国语·晋语》

    (17) 又

    以免于难。

    可以免于难。

    (18) “於”

    英文翻译

    in, on, at; go to;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jyu1 jyu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i1 wu1 [台湾四县腔] ji1 wu1 [梅县腔] j1 [宝安腔] ji1 [客英字典] ji1 [东莞腔] ji1 [客语拼音字汇] yi1 [陆丰腔] ji3 ji1
    ◎ 潮州话:i1 [澄海]e1(ur) [潮阳]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羽俱平聲合口三等yo/hiuĭu

    处于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