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感

dòng gǎn [ dong gan]
繁体 動感
注音 ㄉㄨㄥˋ ㄍㄢˇ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形容人活泼热烈、魅力十足。

词语解释

基本内容

《动感》杂志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中国出版期刊中心创办的城市系列时尚杂志,2004年8月正式面市。中国出版期刊中心是隶属中国出版集团的期刊管理部门,肩负着“创期刊品牌、造媒体精品”的使命。《动感》杂志是中国出版期刊中心的旗舰产品,也是中国出版集团在期刊领域战略发展的重大里程碑。

动感的国语词典

形容人活泼热烈、魅力十足。

如:「动感巨星」、「动感女郎」。

动感的网络释义

动感 (汉语词语)

  • 动感,汉语词语,拼音为dòng gǎn。
  • 动感造句

    有人说,青春是一幅动感的画,画里展现着希望,飞扬着憧憬;有人说,青春是一首激昂的诗,诗中跳动着活力,洋溢着朝气;也有人说,青春是一曲澎湃的歌,歌中飘荡着热情,摇曳着向往。是啊,青春真好,年轻的心时时涌动着一股壮志豪情,飞舞着一个美丽的梦想。
    快乐的秘诀就是不要太执着,随时把自己看作是一无所有的人,这样每得到一样事物,就会自动感到快乐。
    青年是一首歌,旋律欢快,动感无限。
    穿上帅气的衣服,动感的球鞋,带上怪异的假发,脚步踏上了大街。
    假如没有风,树叶便不会飞舞,湖面便一片死寂,美景便少了动感。
    她很有肌肉动感的表现了她的一些具体经历,这种方式引起了她的疼痛。
    全诗句句嵌“一”,欢畅明快,富有动感,使人读后心清神舒。
    祝你元宵节家人团圆,朋友欢聚,情人浪漫,手舞足蹈,动感十足,早晚笑脸,欣慰的表情上演节日的异彩纷呈。
    为了创造出动感的幻觉,每幅画都与其之前的画面有稍微的不同。
    拟人作为一种重要的修辞方法,广泛运用于言语交际中,以增加表现对象的形象感和生动感。
    风淋室有红外线光电自动感应开关控制吹淋,避免风淋室无人空吹。
    品牌物件自动感应式生产管理。
    藉助于一个运动感应器,性急的酒客还可挥动塑胶杯垫,吸引酒吧员工的注意。
    人一大,就不敢轻易地动感情,因为动不起。年轻的时候动感情要泪,老了动感情是要命的。自由极光 
    享受人文的课堂,享受动感的课堂,享受智慧的课堂。
    没有跑步机,也可以用其他方式以维持跑步的锻炼效果,比如椭圆机、踏步机、动感单车等等。
    古代圣君贤相,流传下来多少生动感人的故事。
    流线型跑车模型设计,采用汽车金属漆表面处理,时尚动感。
    十分钟的大笑瑜伽练习相当于骑半小时动感单车。
    动感单车:号称“脂肪杀手”,在灯光音乐的配合下,让你轻松减肥。

    汉字详情

    dòng [dong]
    部首: 217
    笔画: 6
    五笔: FCL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MIKS
    四角: 147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力,重声。《说文》古文从“辵”。本义:行动;发作)

    (2) 同本义

    动,作也。——《说文》

    动而健。——《易·彖传》。虞注:“震也。”

    效天下之动者也。——《易·系辞》。虞注:“发也,变动不居。”

    将终岁勤动。——《孟子》。注:“作也。”

    度义而后动。——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寨中人蜷伏不少动。——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如:按兵不动;动着(开始下棋);动止(行动和静止;训练调度);动烦(爆发战乱);动转(行动,活动)

    (4) 摇动,震动,移动。与“静”相对

    风移影动。——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秋风之动容兮。——《楚辞·抽思》

    物莫之能动。——《吕氏春秋·论威》

    夜间,大鱼动。——《韩非子·内储说上》

    (5) 又如:动耽(动弹);动履(走动);动展(伸展;活动);动息(动静;消息);动惮(动静);动程(动身;起程);风吹草动;别动人家的东西;振动;活动;动起(方言。动不动);动移(移动);动步(迈步前行);动不得;不能动

    (6) 动摇;震撼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李白《梦游天姥呤留别》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风雨不动安如山。——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7) 触动感应;感动

    明则动。——《礼记·中庸》。注:“动,动人心也。”

    乡园多故,不能不动客子之愁。——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8) 又如:动性(动心);动心(遇事而心志动摇;感动人心)

    (9) 萌动

    春气动,鲜不疫矣。——清· 方苞《狱中杂记》

    (10) 做;操作;劳作

    (11) 又如:动作(劳动;耕作);动乖(动不动就违反);动事(兴办事业;日常应用的器具)

    (12) 使用 。如:大动干戈;动支(动用支取);动使(动事。用具;器皿);动筷子;动文

    (13) 改变 。如:动色(脸色改变);动意(改变意向);动一两个字

    (14) 〈方〉∶吃 。如:她向来不动鱼虾;动啖(吃东西)

    副词

    动不动,常常

    曹公,豺虎也,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资治通鉴》

    英文翻译

    move, happen; movement, ac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dung6
    ◎ 潮州话:dong6 (tǒng)

    宋本广韵

    gǎn [gan]
    部首: 440
    笔画: 13
    五笔: DGK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IRP
    四角: 5333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咸声。本义:感动)

    (2) 同本义。思想感情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激动

    感,动人心也。——《说文》

    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易·系辞》。虞注:“动也。”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列子·汤问》

    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后汉书·列女传》

    (3) 又如:感格(感动,感化);感咽(受感动而悲伤,泣不成声);感涕(感动而涕泪俱下);感慕(感动而思慕);感悦(感动悦服);感人肺腑(使人的内心深受感动);感天动地(感动天地);感哽(感动得泣不成声)

    (4) 感应,影响

    (5) 又如:感制(感应制约);感会(感应会合);感验(应验);感变(感应变动)

    (6) 感触;触动感慨

    天地感而万物化生。——《易·成》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也。——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7) 又如:感目(触目);感事(受外界事物的触动);感逆(触犯,冒犯);感悔(受到触动而悔改)

    (8) 感谢;感激

    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感荷君子德,恍若乘朽栈。——韩愈《赠张籍》

    远辱专人惠书,辅以药物,极济所乏,衰疾有赖矣,感刻,感刻。——宋· 苏轼《与张元明书》

    (9) 又如:感刻(深深感激);感荷(感谢,感佩);感篆(感激而铭记在心);感仰(感戴敬仰);感喜(感激喜悦);感颂(感激颂扬)

    (10) 感慨,感伤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唐· 杜甫《春望》

    至于长者之抱才而困,则又令我怆然有感。——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11) 又如:感忾(感叹。同“感慨”);感切(伤感凄切);感时(感慨时事的变迁或时势的变化);感悼(感伤哀悼,伤感);感恻(感伤悲痛)

    (12) 思念

    感物众而思深。——何晏《景福殿赋》。注:“犹思也。”

    (13) 又如:感思(思念);感逝(感念往昔);感逝山阳(表示对亡友的哀念)

    (14) 感染,感受。多用于疾病

    太夫人并无别症,偶感了些风寒。——《红楼梦》

    (15) 又如:感风(谓中风;宋代太学诸生请假外宿,例以“感风”为辞);感疾(染病);感通(有感于此而通于彼)

    (16) 迷惑

    使人不能执一者,物感之也。——《吕氏春秋》

    (17) 通“减”( jiǎn)。减损,减少

    其满为感,其虚为亡。——《管子·侈靡》

    名词

    (1) 感触;情绪;意念 。如:善感;伤感;百感交集;多愁善感;美感;预感;手感;颇有所感;读后感;杂感;观感

    英文翻译

    feel, perceive, emo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gam2
    ◎ 客家话:[梅县腔] gam1 gam3 [陆丰腔] gam3 [客英字典] gam3 [沙头角腔] gam3 [客语拼音字汇] gam3 [台湾四县腔] gam3 [宝安腔] gam3 [东莞腔] gam3 [海陆丰腔] gam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八感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禫上聲開口一等kɒmkomx/ko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