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士,爿(
)声。本义:人体高大,肌肉壮实)(2) 同本义
壮,大也。——《说文》
壮,健也。——《广雅》
秦晋之间凡人之大谓之奘,或谓之壮。——《方言》
三十曰壮。——《礼记·曲礼》
壮士,赐之卮酒。——《史记·项羽本纪》
右贤王惊,夜逃,独与其爱妾一人,壮骑数百驰。——《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男气壮力。——《逸周书》
壮哉我中国少年。—— 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三小姐长远勿见,好像壮仔点哉。——清· 韩邦庆《海上花列传》
(3) 又如:壮浪(健壮);壮盛(强壮旺盛);壮勇(强壮而勇敢);壮武(强壮勇武);年轻力壮;兵强马壮;壮健(强壮,强健)
(4) 豪壮;豪迈
彼不知惧,而学壮语,此之不武,何能为也。——《晋书·谯刚王逊传》
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杜甫《壮游》
(5) 又如:壮夫(豪壮之士,豪杰);壮思(豪壮的情思);壮情(豪壮的情怀、抱负);壮意(豪壮的意气)
(6) 勇壮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魏策三》
(7) 又如:壮武(勇壮,雄武);壮悍(勇壮强悍);壮毅(勇壮刚毅);壮辞(勇壮的言辞)
(8) 宏伟
克壮其犹。——《诗·小雅·采芑》
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史记·高祖纪》
(9) 又如:壮丽(雄伟华丽);壮制(宏伟的制作);壮图(伟大的志愿、计划)
(10) 坚实,坚牢
金绳铁索纽壮,古鼎跃水龙腾梭。——韩愈《石鼓歌》
动词
(1) 增强
《唐史拾遗》曰:“汝阳王王进尝于上前醉,不能下殿,上遣人掖出之。” 王进谢罪曰:“臣以三斗壮胆,不觉至此。”—— 杜甫《饮中八仙歌·注》
(2) 又如:给他壮胆;壮声势
(3) 长成年,长大
男女当壮,扶辇推舆,相赌树下,戏笑超距,终日不归。——《管子》
(4) 以…为壮美;赞赏
单于壮其本。——《汉书·李广苏建传》
何其壮也。——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甚可壮也。——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识者壮之。——《明史》
(5) 伤。通“戕”(
)姤,女壮,勿用取女。——《易·姤》
韩安国 壮趾, 王恢兵首,彼若天命,此近人咎。——《汉书》
名词
(1) 壮年 。中国古代称男子三十为壮
少壮不努力。——《乐府诗集·长歌行》
比后壮乃问其母。(壮:成年。名词在句中作动词用。长大成人。)——晋· 干宝《搜神记》
(2) 灸法术语
(3) 指艾炷灸中的计数单位。每灸一个艾炷,称为一壮
(4) 指艾炷。如大壮灸,即指用较大的艾炷施灸,小壮灸即指用较小的艾炷施灸
(5) 壮族的省称 。原作“僮”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zong5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本义:箭头)
(2) 同本义
族,矢锋也。束之族族也。——《说文》。
(3) 家族,氏族
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书·尧典》。陆德明释文:“上自高祖,下至玄孙,凡九族。”
(4) 又如:大族(人口多、分支繁的家族);族氏(宗族姓氏);族正(清时聚族而居的地方;挑选族中地位名望最高的人主持和裁决本族事务,名为“族正”)
(5) 姓氏,表明家族、宗族系统的称号
亡秦族矣。—— 汉· 贾谊《过秦论》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收:聚,团结)——宋· 王安石《伤仲永》
繁衍之族。——清· 洪亮吉《治平篇》
(6) 又如:族地(一姓一族的土地);族姓(同姓的亲族;家族姓氏;世族大姓)
(7) 民族 。如:汉族;回族;维吾尔族
(8) 古代百家为一族
四闾为族,使之相葬。——《周礼》。郑玄注:“闾,二十五家;族,百家。”
(9) 又如:族长
(10) 品类,种类
士大夫之族。——唐· 韩愈《师说》
莫不族布。——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11) 动植物分类学中相当于亚群或子群,或在此之下,但经常次于亚科的单位;亦指不按分类学的自然群 。如:猫族;玫瑰族
(12) 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
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庄子·养生主》
动词
(1) 灭族。把 家族成员全部处死
族秦者, 秦也,非天下也。—— 唐· 杜牧《阿房宫赋》
(2) 又如:族诛(族灭。一人犯罪,整个家族、亲属被诛灭)
(3) 丛聚
云气不待族而雨,草木不待黄而落。——《庄子》
(4) 又如:族生(丛生);族居(群居;聚居);族云(凝聚的云气)
形容词
(1) 众多
行久之物,族必起于少——《韩非子·喻老》
(2) 又如:族庖(众庖。指一般的厨师)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东莞腔] cuk8 [陆丰腔] cuk8 [梅县腔] cuk8 [宝安腔] cuk8 [客英字典] cuk8 [台湾四县腔] cuk8 [客语拼音字汇] cug6 [海陆丰腔] cuk8 [沙头角腔] cuk8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族 | 昨木 | 從 | 屋一 | 入聲 | 屋 | 開口一等 | 通 | 東 | dzʰuk | zuk/dzuk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番声。本义:撒种)
(2) 同本义
播,种也。——《说文》
其始播百谷。——《诗·豳风 ·七月》
播时百谷,——《书·舜典》
周弃能播殖百谷蔬。——《国语·郑语》
(3) 又如:条播;夏播;播田(种田;种植);播植(播种;种植);播谷(播种谷物)
(4) 散布开去,散布得开而远;传布
播于诸侯。——《左传·昭公四年》
道大名播。——柳宗元《三戒》
(5) 又如:广播;播音;播名(传扬名声)
(6) 分佈;散布
又北播为九河。——《书·禹贡》
播余香而莫闻。——张衡《思玄赋》
蒸灵液以播云。——《文选·嵇康·琴赋》
(7) 又如:播糠眯目(撒布糠屑,以迷人目。比喻外物虽小,加在自己身上,会伤害本性);播洒(洒水喷地);播馨(散布芳香)
(8) 逃亡
身播国屯。——《后汉书·献帝纪》
成公播荡。——《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注:“流移失所。”
(9) 又如:播越(到处流亡);播奔(奔逃)
(10) 迁徙
彼凌江而建国,始播迁于吾祖。——庾信《哀江南赋》
(11) 又如:播迁(迁徙,迁移);播徙(流亡迁移)
(12) 背弃,舍弃
播规矩以背度兮,错权衡而任意。——刘向《思古》
(13) 又如:播弃(抛弃,背弃)
(14) 通“簸”。摇动;簸扬
播鼗武入于汉。——《论语·微子》
鼓筴播精。——《庄子·人间世》
(15) 布设 。如:播食(布设食物);播授(布置安插)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bo5 [宝安腔] bo5 [客英字典] bo5 [台湾四县腔] bo5 [客语拼音字汇] bo4 [海陆丰腔] bo5
◎ 潮州话:bua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播 | 補過 | 幫 | 戈一合 | 去聲 | 箇 | 合口一等 | 果 | 戈 | puɑ | puah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其声。本义:古时通称博奕的子为棋) 同本义
棊,博棊也。——《说文》
五簙或谓之棊。——《方言》
故行棊者。——《淮南子·泰族》。注:“谓六博也。”
休与之山,其上有石焉,名曰帝台之棋。——《山海经·中山经》。注;“博棋也。”
尧造围棊,以教子丹朱,或云 舜以 子商均愚,故作围棊教之。——《博物志》
山出棋置。——《史记·货殖列传》
(2) 又如:棋枰(棋盘);棋子(一种干粮);象棋;国际象棋;围棋;跳棋
动词
下棋 。如:棋功(下棋造诣);棋仙(指棋艺高超,以弈棋为乐的人);棋名(棋艺卓越的名声)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ki2 [沙头角腔] ki2 [客语拼音字汇] ki2 [陆丰腔] ki3 [客英字典] ki2 [台湾四县腔] ki2 [东莞腔] ki2 [宝安腔] ki2 [海陆丰腔] ki2
◎ 潮州话:gi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罗马字 |
其 | 渠之 | 羣 | 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止 | 之 | gi/gi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