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迫

yā pò [ ya po]
繁体 压迫

词语释义

压迫 yāpò

(1) 强制;用权力压制;使别人服从

无剥削,无压迫的社会
oppress;repress

(2) 用力压

青蛙被顽童用手压迫至死
constrict

词语解释

词语简介

(1) [oppress;repress]∶强制;用权力压制;使别人服从
无剥削,无压迫的社会
(2) [constrict]∶用力压
青蛙被顽童用手压迫至死

引用解释

1.以权力或势力强制别人服从。 巴金 《家》九:“起初他觉得非常不安,似乎满屋子的空气都在压迫他。”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六章:“家庭压迫我,我逃到社会;可是社会和家庭一样,依然到处发着腐朽霉烂的臭味,黑漆一团。”

壓迫的国语词典

压制逼迫。

如:「对于他的压迫,她决定予以反击,不再忍气吞声。」

壓迫的网络释义

压迫

  • 压迫,汉语词语。用权势强制别人服从或者是对有机体的某部分加上压力。
  • 壓迫的翻译

    英语: tooppress,torepress,toconstrict,oppression,stress(physics)
    德语: Druck(S),beklemmen(V),unterdrücken(V)
    法语: opprimer,comprimer

    汉字详情

    yā,yà [ya]
    部首: 334
    笔画: 17
    五笔: DJEF
    仓颉: MKG
    四角: 71214

    详细解释

    動詞

    (1) (形聲。從土,厭聲。本義:崩壞)

    (2) 同本義

    壓,壞也。——《説文》

    僑將壓焉。——《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吾懼壓焉。——《國語·魯語》。注:“笮也。”

    壤壓之變。——歐陽修《新唐書》

    (3) 又如:壓溺(土崩和水淹)

    (4) 從上往下增加重力,加壓

    千朵萬朵壓枝低。——唐·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黑雲壓城城欲摧。——李賀《雁門太守行》

    (5) 又如:壓肩叠背(肩靠肩背挨背,形容人群擁擠);壓山探海(形容人數衆多);壓尺(用金屬或玉石做成的壓紙用的尺狀文具);壓枝(果實多,把樹枝壓低)

    (6) 壓抑,壓製;逼迫

    舉杰壓陛。——《楚辭·大招》

    予以大國壓之。——《公羊傳·文公十四年》

    剋壓帝心。——《繁陽令楊君碑》

    陵壓百姓。——宋· 蘇、囌軾《教戰守》

    (7) 又如:壓倒(壓服;製服);壓良爲賤(掠買平民子女爲奴婢)

    (8) 殺

    且臣聞齊、 衛先君刑馬壓羊。——《戰國策》

    (9) 又如:壓羊(殺羊)

    (10) 逼近

    楚晨壓 晋軍而陳。——《左傳·襄公二十六年》

    (11) 又如:壓黑(臨近天黑的時候);壓山(方言,謂日將落山)

    (12) 超越;勝于

    聲不能壓當、噹世。——柳宗元《與蕭翰林俛書》

    (13) 又如:壓倒元白(指詩文超過著名詩人白居易和元禛);壓軸戲(亦稱壓台戲,壓軸子,指一次戲曲演出中的倒數第二個節目(最後的一出戲叫大軸子);現多指一台戲中放在最後的一出,謂其質量最高,錶演最精彩,足以壓住全台)

    (14) 覆蓋,籠罩

    覆壓三百余裏。——杜牧《阿房宫賦》

    (15) 又如:壓紐(覆壓在璧紐上);壓覆(埋没;睏頓);壓蔓,壓青(把緑肥作物或采集的野草、樹葉埋在田地裏做肥料)

    (16) 鎮住

    就安排筵席,一者與夫人壓驚,二者慶賀這玉梳。——《古金雜劇》

    (17) 又如:壓物(鎮壓邪魔之物);壓鎮(鎮服);壓車(謂隨車保護或堅守)

    (18) 同“押” 。如:壓契(做抵押憑證的文契)

    (19) 蓋印 。如:壓腳圖書(壓腳章);壓腳章(蓋在字畫下角的印章)

    (20) 預付 。如:壓禮(事成之前預付的財禮)

    (21) 下 。如:壓寶

    名詞

    (1) 壓力

    (2) 某物作用于其直接接觸的另一物上的力。如:水壓

    (3) 一切對相反力的衝力;分布在地麵上的一種衝力。如:血壓;氣壓

    (4) 另見

    (2) 另見

    英文翻译

    press; oppress; crush; pressure

    方言集汇

    ◎ 粤语:aat3 ngaat3
    ◎ 客家话:[梅县腔] a2 ap7 [海陆丰腔] ap7 a1 [客英字典] ap7 [陆丰腔] ap7 [客语拼音字汇] ab5 eb5 [东莞腔] ap7 [台湾四县腔] ap7 a1 [宝安腔] ap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三十二狎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烏甲入聲開口二等ʔapqrap/eap
    pò,pǎi [po,pai]
    部首: 306
    笔画: 8
    五笔: RP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YHA
    四角: 363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辵( chuò),白声。本义:逼近)

    (2) 同本义

    迫,近也。——《说文》

    迫,逼也,近也。——《广韵》

    望崦嵫而勿迫。——《离骚》。注:“附也。”

    而侮所迫之国者,可亡也。——《韩非子·亡征》

    涉旬月,迫季冬。——司马迁《报任安书》

    时北兵已迫修门外。——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3) 又如:迫措(犹逼近)

    (4) 硬逼,逼迫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里胥迫我纳。——白居易《重赋》

    (5) 又如:胁迫(威胁强迫);强迫(施加压力使服从);迫劫(逼迫);迫蹙(逼迫强制);迫阨(逼迫;胁迫);迫弄(逼迫并戏耍);迫拶(逼迫);迫索(强迫索取);迫胁(逼迫、威胁);迫勒(强迫)

    (6) 催促

    迫生而下。——《吕氏春秋·贵生》

    迫孔悝于厕,强盟之。——《左传·哀公十五年》

    能事不受相促迫。——唐· 杜甫《戏题画山水图歌》

    (7) 又如:迫催(催逼,催促)

    形容词

    (1) 紧迫;急迫

    迫而动。——《淮南子·精神》。注:“切也。”

    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史记·项羽本纪》

    (2) 又如:迫促(匆忙);迫急(迫切);迫划(紧急筹划);迫遽(急促);迫守(急切收捕);迫究(紧逼追问);迫亟(急促;急迫);迫速(急迫);迫猝(急迫;仓促)

    (3) 狭窄

    西州地势局迫。——《后汉书·窦融列传》

    (4) 又如:迫隘(狭窄;险阻);迫小(狭小);迫隘(狭窄,险阻);迫束(束缚,不得伸展);迫迮(狭窄);迫胁(迫窄;狭陋);迫唶(狭窄)

    (5) 困厄;窘迫 。如:迫厄(犹困厄);迫迮(困厄);迫怵(窘迫恐惧);迫胁(局促;困厄);迫戚(困厄的样子);迫猝(窘迫,困顿)

    (6) 另见 pǎi

    pǎi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coerce, force, compel; urgent

    方言集汇

    ◎ 粤语:baak1 baak3 bik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bet7 [台湾四县腔] bet7 [梅县腔] bit7 bet7 [陆丰腔] bet7 [东莞腔] pek7 bet7 [宝安腔] bet7 [客英字典] bet7 [客语拼音字汇] bed5 bid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博陌陌二開入聲開口二等pɐkprak/peak

    壓迫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