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卿

mò qīng [ mo qing]
注音 ㄇㄛˋ ㄑ一ㄥ

词语释义

文人的别称。 墨的戏称。

词语解释

  1. 文人的别称。

    唐 孟浩然 《送袁太祝尉豫章》诗:“随牒牵黄綬,离羣会墨卿。” 宋 叶适 《徐道晖墓志铭》:“发今人未悟之机,回百年已废之学,使后復言 唐 诗自君始,不亦词人墨卿之一快也!” 清 王夫之 《南岳赋》:“墨卿韵留于金石,琴客曲写其猗兰。”

  2. 墨的戏称。

    宋 苏轼 《万石君罗文传》:“是时 墨卿 、 楮先生 ,皆以能文得幸。而四人同心,相得欢甚,时人以为文苑四贵。”按,文中的四人为毛纯、罗文、墨卿、楮先生,各指笔、砚、墨、纸。

引证解释

⒈ 文人的别称。

唐孟浩然《送袁太祝尉豫章》诗:“随牒牵黄綬,离羣会墨卿。”
宋叶适《徐道晖墓志铭》:“发今人未悟之机,回百年已废之学,使后復言唐诗自君始,不亦词人墨卿之一快也!”
清王夫之《南岳赋》:“墨卿韵留于金石,琴客曲写其猗兰。”

⒉ 墨的戏称。按,文中的四人为毛纯、罗文、墨卿、楮先生,各指笔、砚、墨、纸。

宋苏轼《万石君罗文传》:“是时墨卿、楮先生,皆以能文得幸。而四人同心,相得欢甚,时人以为文苑四贵。”

墨卿的网络释义

墨卿

  • 周昊,字墨卿。1981年出生于福建,祖籍江西临川。
  • 中国当代著名山水画家。2001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后进修于中央美院国画系研究生班。现为中国美协会员,一级美术师,任中央美院及首都师大美术系客座教授。为当代中国画家傅抱石的再传弟子,定居北京。
  • 汉字详情

    [mo]
    部首: 334
    笔画: 15
    五笔: LFO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WGFG
    四角: 601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兼形声。从土,从黑,黑亦声。本义:书画所用的黑色颜料,用松烟等原料制成)

    (2) 同本义

    墨,书墨也。——《说文》

    舐笔和墨。——《庄子·田子方》

    史占墨。——《周礼·占人》

    致其墨。——《周礼·卜师》。注:“熟灼之,明其兆。”

    (3) 又如:墨丸(古墨的一种);墨本(碑帖的拓本);墨工(制墨的工匠);墨妆(脸部以墨化妆);墨路(墨线)

    (4) 指诗文或书画

    墨客降席,再拜稽首。——扬雄《长杨赋》

    (5) 又如:墨君竹(墨绘之竹);文墨;遗墨;墨兵(指史书;指书画诗文);墨妙(精妙的文章、书法和绘画);墨帖(法帖。指名家法书的拓本或印本)

    (6) 绳墨。木工用以校正曲直的墨斗线

    墨丈寻常之间。——《国语·周语》

    物仰其墨。——《太玄·法》。注:“谓绳墨也。”

    (7) 又如:墨斗(木工画直线的工具);墨路(墨线。木工画在木料上用以校正曲直的线)

    (8) 中国古代五刑之一。刺刻面额,染以黑色,作为惩罚的标记。商周叫“墨刑”,秦汉叫“黥刑”

    墨者,墨其额也。——《白虎通·五刑》

    墨罪五百。——《周礼·司刑》。注:“黥也。先刻其面,以墨窒之。”

    (9) 指墨家。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九流之一,墨翟所创 。如:墨者(墨家的门徒和学者)

    (10) 通“纆”。绳索

    徽以纠墨。——扬雄《解嘲》

    形容词

    (1) 黑色

    墨,黑也。——《广雅·释器》

    面深墨。——《孟子·滕文公上》

    臣观吴王之色类有大忧。——《国语·吴语》。注:“传曰:‘肉食者无墨。’今 吴王有墨。墨,黑气也。”

    其色墨。——明· 魏学洢《核舟记》

    俄倾风定云墨色。——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墨以葬文公。——《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于是始墨。——《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2) 又如:墨绖(黑色的丧服);墨面(形容面容黑瘦);墨玉(黑色玉石);墨衣(黑衣,指丧服);墨灰(黑灰色)

    (3) 贪污,不廉洁

    贪以败官为墨。——《左传·昭公十四年》

    墨者多自免去。——清· 张廷玉等《明史》

    (4) 又如:墨臣(贪赃不法的臣子);墨吏(贪官污吏)

    (5) 通“默”。不语

    故口可劫而使墨云。——《荀子·解蔽》

    孔静幽墨,冤结纡轸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英文翻译

    ink; writing

    方言集汇

    ◎ 粤语:mak6
    ◎ 客家话:[宝安腔] met8 [梅县腔] met8 [陆丰腔] met8 [客英字典] met8 [东莞腔] met8 [客语拼音字汇] med6 [海陆丰腔] met8 [沙头角腔] miet8 [台湾四县腔] met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五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莫北德開入聲開口一等mokmək
    qīng [qing]
    部首: 215
    笔画: 10
    五笔: QTVB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HHAIL
    四角: 77720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像二人向食之形。《说文》:“从卯,皂( )声。”“卯,事之制也。”本义:飨食)

    (2) 古时高级长官或爵位的称谓。汉以前有六卿,汉设九卿,北魏在正卿下还有少卿。以后历代相沿,清末始废

    卿,六卿。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也。——《说文》

    诸侯之上大夫卿。——《礼记·王制》。注:“上大夫曰卿。”

    卿大夫豹饰。——《管子·揆度》

    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一卿命于其君;小国二卿,皆命于其君。——《礼记·王制》

    有卿之名。——《国语·晋语》

    五大夫三卿。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史记》

    荐笏言于卿士。——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王公卿相。——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有卿士。——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又如:卿相(指中央行政机构的长官);卿贰(侍郎的别称;次于九卿的少卿。清代一般为三品到五品的虚衔)

    (4) 古代用为第二人称,表尊敬或爱意

    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同。——《资治通鉴》

    卿今当塗。——《资治通鉴·汉纪 》

    岂欲卿治经。

    卿言多务。

    卿今者不略。

    (5) 古代君对臣的称谓 。如:爱卿

    (6) 古代朋友、夫妇间的爱称

    卿子冠军。——《汉书·高帝纪》。集注:“卿子,时人相褒尊之辞。”

    卫人谓之庆卿。——《史记·刺客传》。索隐:“时人尊重之号。”

    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7) 将领。秦以前天子、诸侯之将帅皆以卿为之

    卿无共御,立军尉以摄之。——《左传》

    (8) 通“庆”。祥瑞,福泽

    百工相和而歌卿云,帝乃倡之曰:卿云烂兮,糺缦缦兮。——《尚书大传·虞夏传》

    (9) 姓

    英文翻译

    noble, high officer

    方言集汇

    ◎ 粤语:hing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in1 [梅县腔] kin1 [东莞腔] kin1 [客英字典] kin1 [宝安腔] kin1 [客语拼音字汇] kin1 [台湾四县腔] kin1 [陆丰腔] kin1
    ◎ 潮州话:kêng1 (khe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二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去京庚三開平聲開口三等kʰĭɐŋkhieng/qyang

    墨卿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