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报

qiáng bào [ qiang bao]
繁体 牆報
注音 ㄑ一ㄤˊ ㄅㄠ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墙报 qiángbào

(1) 一种常用手写或打字机打的单张报纸,通常贴在布告栏内或墙上

在每个工厂、机关和农场都有墙报
wall newspaper

词语解释

  1. 亦作“墻报”。单位或集体编辑的成组宣传文字,以墙头张贴形式公布,有短小、灵活、及时等特点。

    周扬 《谈文艺问题》:“连队文艺活动也是活跃的,战士们把自己的生活和斗争反映在墙报、歌咏、快板、绘画、戏剧上。”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墻报”。单位或集体编辑的成组宣传文字,以墙头张贴形式公布,有短小、灵活、及时等特点。

周扬《谈文艺问题》:“连队文艺活动也是活跃的,战士们把自己的生活和斗争反映在墙报、歌咏、快板、绘画、戏剧上。”

墙报的网络释义

墙报

  • 墙报是一个词语,拼音是qiáng bào,通常贴在布告栏内或墙上。
  • 墙报造句

    在校内、班内张贴或悬挂英文标语、办英语墙报、用英语标出室内各种物品的名称,给学校各教室配挂中英文对照标牌。
    他们推着小车,带着简单道具,沿途演出街头剧,教唱歌曲,出墙报、小报等进行抗日宣传,并携带常用药品,给群众医治小伤小病。
    结论:需考虑采用广播、电视、墙报和宣传画等综合宣教方式,提高人群日常防鼠灭鼠知识和能力。
    我们要充分利用墙报,及时把厂里的好消息宣传给大家。
    教室后面还有一个绿色的墙报,墙报上贴满了同学们们的画。
    连队的板报、墙报和《浪花岛周末》小报,朱军利成了名副其实的“第一主编”。
    我们鼓励所有的学员参与墙报活动,展示自己的研究工作,为与其他学员交流和将来进行合作研究创造机会。
    令人兴奋的不光是那些各式各样的实验室、研究工作和展品,还包括了博物馆里的奇特角落、走廊、墙报和一堆堆的杂物,正是这些不起眼之处赋予了博物馆幕后工作的特殊性。
    我们的文学专门家应该注意群众的墙报,注意军队和农村中的通讯文学。
    墙报将给你们提供了练习用英语写作的机会。
    学校版报、各班级墙报均争相报导含笑的事迹。
    耐老化性好,适用于胶袋封口,墙报粘贴及纸张接驳等。
    昨天去原来的课室把墙报上学生的照片撕下来,保存在纸袋里,发现自己舍不得那班学生。
    我们班教室的墙报上画着一个个充满浓郁民族特色的红灯笼。
    你也许会感到有点不舒服,如果老板读你的墙报(日志?),特别是如果你的朋友有时会搞一些恶作剧。
    费城纪念活动将包括儿童联欢会、医疗和健身交流会、墙报画展、游行、普世教合一仪式及文化活动。
    俱乐部下面分设:伙食、管理、墙报、戏剧和歌咏以及活动检查委员会。
    我的同学想让我做墙报工作。
    “墙报”是一种在公共场合展示的报纸,一般印在墙上。
    墙报交流是深入交流论文的很好途径;体育自然科学是历届体育科学大会的重点,其科学性不断提高;

    汉字详情

    qiáng [qiang]
    部首: 334
    笔画: 14
    五笔: FFUK
    五行:
    仓颉: GGCW
    四角: 44161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啬,从土。“啬”有节俭收藏的意思。垒土为墙,意在收藏。本义:房屋或园场周围的障壁)

    (2) 同本义

    墙,垣蔽也。——《说文》

    无逾我墙。——《诗·郑风·将仲子》

    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论语·公冶长》

    止如堵墙。——《尉缭子·战威》

    老翁逾墙走。——唐· 杜甫《石壕吏》诗

    (3) 又如:墙阙(院落;门庭);墙宇(房舍,住宅;喻指人的气度);墙篱(藩篱,篱笆);墙东(比喻隐居不仕,以避乱世);墙茨(墙上生长蒺藜,意欲清除,又恐墙坏家毁。比喻阖门淫乱,家丑难除);土墙;围墙

    (4) 门屏

    而在萧墙之内也。——《论语·季氏》。按:萧墙之内,指国君塞门之内,喻内忧

    (5) 又如: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

    (6) 古代出殡时柩车上覆棺的装饰性帷幔 。如:墙合(即官悬);墙柳(出殡时覆盖在柩车上的装饰性帷幔)

    英文翻译

    wall

    方言集汇

    ◎ 粤语:coeng4

    宋本广韵

    bào [bao]
    部首: 330
    笔画: 7
    五笔: RBC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QSLE
    四角: 57047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帇,从阜,金文字形,左边象刑具形,即“帇( niè)”。右象手按人使之跽跪意,即“阜”,读 。组合在一起表示治人罪之意。本义:断狱,判决罪人)

    (2) 同本义

    辟报故不穷审。——《汉书·胡建传》

    报囚。——《后汉书·鲁恭传》。注:“谓奏请报决也。”

    报而罪之。——《韩非子·五蠹》

    (3) 又

    闻死刑之报,君为流涕。

    (4) 又如:报囚(判决囚犯);报当(判罪)

    (5) 报答,报酬

    欲报之于陛下也。——诸葛亮《出师表》

    欲略上报。——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6) 又如:报本(报答;回报);报称(报答恩德);报命(报答恩情;执行命令);报捐(捐钱买官);报塞(报答;报效);报谢(报答;答谢)

    (7) 报告,答复

    列子行泣报 壶子。——《淮南子·精神》

    荀息操璧牵马而报。——《吕氏春秋·权勋》

    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请为张唐先报 赵。——《战国策·秦策五》

    求人可使报秦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日晌午,谍报敌骑至。——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具以沛公言报 项王。——《史记·项羽本记》

    (8) 又如:报录人(专门向升了官或考中了科的人家里送喜报的人);报辜(报案状子);报喜;报数;报春(报告春天的到来)

    (9) 祭祀 。如:报岁(每年收获后祭神);报赛(祭祀神灵,答谢保佑)

    (10) 报复

    睚眦之怨必报。——《史记·范雎传》

    日夜思欲报楚王。—— 晋· 干宝《搜神记》

    欲求报其父仇。——《史记·魏公子列传》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汉· 贾谊《过秦论》

    (11) 又如:报恨(报仇雪恨);报雪(报仇雪恨);报怨(埋怨;抱怨)

    (12) 详细申报 。如:报税;报关

    (13) 批复 。如:报可,报允(批复照准;许可)

    (14) 通“赴”( )。奔赴

    毋拔来,毋报往。——《礼记·少仪》

    报葬者报虞。——《礼记·丧服小记》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5) 报应

    夫造物者之报人也,不报其人而报其人之天。——《庄子·列御寇》

    前后造业后人报,如是我闻佛亦狂。——董必武《和叶参谋长过五台山》

    名词

    (1) 报纸 。如:报房(发送邸报、书信的处所);报丁(卖报的人);报差(送报的人);晨报;晚报;日报

    (2) 文字报道或墙报 。如:战报;海报;黑板报;大字报;喜报

    (3) 刊物 。如:学报;科学通报

    (4) 电报 。如:发报;送报员;发报机

    (5) 传达消息的文件或信号

    而抄捕南海馆之报(消息)忽至。——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6) 又如:情报;警报

    英文翻译

    report, tell, announce

    方言集汇

    ◎ 粤语:bou3
    ◎ 潮州话:bo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