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像

sù xiàng [ su xiang]
注音 ㄙㄨˋ ㄒ一ㄤ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塑像 sùxiàng

(1) 为纪念、宣传等目的,用石膏、花岗岩、铜等材料塑造、雕刻的人(或物)的形象

青铜塑像
statue

词语解释

  1. 用泥土或石膏等塑造的人像。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 北邙山 玄玄观 南,有老君庙……神仙塑像,皆 开元 中 杨惠之 所制。”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七:“若塑像面貌衣冠,又逾于影。” 徐迟 《祁连山下》一:“还有那些巍峨的教堂里的壁画、塑像和建筑艺术……我们的画家都去看了。”

引证解释

⒈ 用泥土或石膏等塑造的人像。

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一》:“北邙山玄玄观南,有老君庙……神仙塑像,皆开元中杨惠之所制。”
清周亮工《书影》卷七:“若塑像面貌衣冠,又逾于影。”
徐迟《祁连山下》一:“还有那些巍峨的教堂里的壁画、塑像和建筑艺术……我们的画家都去看了。”

塑像的国语词典

以黏土、油土或蜡等材料塑造而成的作品,称为「塑像」。

塑像的网络释义

塑像 (汉语词语)

  • 塑像,指用泥土或石膏等材料塑造的人像。
  • 塑像的翻译

    英语: (molded or modeled)​ statue
    德语: Standbild (S)​, Statue (S)​
    法语: statue

    塑像造句

    我们约好在公园门口的塑像前会合。
    然后,赶快朝已经变成了金塑像的小女儿跑去。
    你不是雄姿英发的塑像,而是塑像下的一块垫石。
    关公的金面塑像威武雄壮,气宇轩昂。
    我第一次看到如此栩栩如生的塑像屹立在这个广场上的。
    大殿内尘封土积,蛛网纵横,塑像已残缺不全,壁画因受风雪的侵袭,也色彩斑驳模糊不清了。
    我看着面前宏伟的烈士塑像,一股崇敬之清油然而生。
    那尊塑像表现的是他的侧面。
    冰山是圣洁的。看上去像一尊塑像。
    在油画的后面,跳动着画家的脉膊,在塑像之中,呼吸着雕刻家的灵魂。
    人们为那些在事业上彪炳千古的人立碑塑像,永远瞻仰。
    释遵牟尼旁边站立着俩协侍塑像是他的两大弟子,右侧两于抱拳,老成持重的是迦叶。
    我看着面前宏伟的烈士塑像,一股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迈达斯走到河边洗了双手。然后,赶快朝变成金塑像的小女儿跑去。
    印尼人已经把在一个雅加达公共公园给奥巴马树立的塑像拆除。
    这些或清逸或隽永或质朴或高贵的人物塑像,有的是朋友送的,有的是他们游历的纪念品。
    柏树将整个公园围成了一个正方形,而中心就是耸立在平台上的塑像。
    "一"劳动节,我们一家去苏州博物馆瞻仰了古代民族英雄塑像,一路上我的心嘭嘭直跳。
    自头一回“接案”以来,本德已再造了约40个暴力犯罪受害者的半身雕塑像。
    这些是由一个德国艺术家制作的水泥塑像的青铜铸模。

    汉字详情

    [su]
    部首: 334
    笔画: 13
    五笔: UBTF
    五行:
    仓颉: TBG
    四角: 8710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土,朔( )声。本义:用泥土抟成人物形象)

    (2) 同本义

    明道先生(程颢)坐如泥塑人。——《二程全书·传闻杂记》

    ——宋· 苏轼《凤翔八观维摩像唐杨惠之塑在天柱寺》

    (3) 又如:塑人;塑像;泥塑;面塑

    (4) 呆愣

    把个公子如同泥塑一般,塑在那里。——《儿女英雄传》

    (5) 垒砌

    但奇妙的是在那堂屋的天井边上塑着一个一连有三口锅的长灶头。——郭沫若《革命春秋》

    英文翻译

    model in clay, sculpt; plastics

    方言集汇

    ◎ 粤语:sok3 sou3
    ◎ 客家话:[梅县腔] zok7 sok7 [陆丰腔] sok8 [客英字典] sii5 sok7 zok7 [海陆丰腔] zok7 sok7 su5 [客语拼音字汇] sog5 [东莞腔] sok7 [台湾四县腔] zok7 sok7 su5 [宝安腔] sok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一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桑故去聲開口一等susoh/suh
    xiàng [xiang]
    部首: 221
    笔画: 13
    五笔: WQJE
    五行:
    仓颉: ONAO
    四角: 2723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人,从象,象亦声。本义:相貌相似)

    (2) 同本义

    像,似也。——《说文》。段注:“然 韩非之前只有象字,无像字。 韩非以后小篆即作像。 许断不以象释似,复以象释像矣。系辞曰,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像此者也。又曰,象也者,像也。…盖象为古文,圣人以像释之。虽他本像亦作象。然 郑康成、 王辅本非不可信也。凡形像、图像、想像字皆当从人,而学者多作象,象行而像废矣。”

    影之像形也。——《荀子·富国》

    女必像汝,我心甚慰。——林觉民《与妻书》

    以情乃一人之情,说张三要像 张三,难通融于 李四。—— 清· 李渔《闲情偶寄》

    脸上处处像他哥哥,可是那种神气又不完全像他的哥哥。——老舍《黑白李》

    (3) 又如:像形(与某事物形状相似);像似(好像);像形奇名(比拟其形状而讹易本名);像煞(活像,好像);像姑(男妓)

    (4) 模拟

    于是民人被发文身以像鳞虫。——《淮南子·原道训》

    (5) 仿效

    中立君树,前植群树,以像朝班。——《辽史》

    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楚辞·九章》

    (6) 依随,顺遂

    像了他意,再无妒忌。——《古今小说》

    (7) 又如:像心如意(顺心如意);像心称意(称心满意);像心适意(随心所欲);像心像意(顺遂心愿)

    (8) 立像,或比照人物形象绘画或雕塑图像

    邑先大夫皆像于两傍。——宋· 叶适文

    遂合塑工像之。——《茶香室续钞》

    名词

    (1) 形象;容貌 。如:像生儿(模样);像表(指人的容貌、恣态、风度);像赞(为人物画像或人的相貌所作的赞辞);像貌(长相,容貌姿态);像胎(像态。模样儿)

    (2) 雕像

    有彭郎像。—— 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有小姑像

    想古宗庙,既无像主,又藏于寝,盖不禁人游观。——清· 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

    (3) 又如:像主(图绘或塑刻的神主像);像座;像塔(佛像与佛塔);像铭(石刻的画像铭文)

    (4) 图像 。如:像素;像点

    (5) 法式

    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楚辞》

    (6) 照片 。如:像片(照片);像夹

    英文翻译

    a picture, image, figure; to resemble

    方言集汇

    ◎ 粤语:zoeng6
    ◎ 客家话:[梅县腔] siong5 cam5 ciong5 [宝安腔] siong5 | ciong5 [客英字典] siong5 [台湾四县腔] ciong5 siong5 cam5 [沙头角腔] siong5 ciong5 [客语拼音字汇] qiong4 xiong4 [海陆丰腔] ciong5 siong5 cam5 [东莞腔] ziong5 [陆丰腔] siong5
    ◎ 潮州话:siên3/sion3(sìeⁿ) ciên6/cion6(chhĩe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六養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徐兩陽開上聲開口三等zĭaŋzsiangx/szi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