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叠

duī dié [dui die]
繁体 堆疊
注音 ㄉㄨㄟ ㄉ一ㄝˊ

词语释义

堆叠 duīdié

(1) 一层一层地码起来

案上堆叠着一摞新教材
pile up

词语解释

  1. 一层层堆积起来。

    宋 王灼 《糖霜谱》五:“凡霜,一瓮中品色亦自不同,堆叠如假山者为上,团枝次之。” 明 李东阳 《诗话》:“观其所自作,则堆叠餖飣,殊乏兴调。” 冰心 《寄小读者》十一:“果点和玩具和书,都堆迭在桌上。”

引证解释

⒈ 一层层堆积起来。

宋王灼《糖霜谱》五:“凡霜,一瓮中品色亦自不同,堆叠如假山者为上,团枝次之。”
明李东阳《诗话》:“观其所自作,则堆叠餖飣,殊乏兴调。”
冰心《寄小读者》十一:“果点和玩具和书,都堆迭在桌上。”

堆叠的国语词典

一层一层的堆积起来。

如:「他桌上堆叠著很多书。」

堆叠造句

我厌恶所有谎言,你却将谎言堆叠。
您把知识的力量盈满我们人生的行囊,您用温馨的叮咛温暖我们纯真的笑脸,您任手中的粉笔化作漫天爱的灰屑。愿我的祝福化为你身边的一缕清风,吹落您眼角堆叠的皱纹,教师节快乐。
门巴喇嘛回头看看经堂里的壁画。门廊上最宽大的一副就画着天上、人间、地狱三个世界。而这三个各自又有看好多层次的世界都像一座宝塔一样堆叠在一个水中怪兽身上。那个怪兽眨一下眼睛,大地就会摇晃,要是它打个滚,这个世界的过去、现在、未来都没有了。
气压式抬纸机构,在纸板堆叠到预定高度时,接纸托板自动打开,支座托住纸板。
托盘或衬纸形式平台赖以主纸箱堆叠。
但是在发行的组建中,则预设为暂存器参数不会写入至堆叠,而写入已经为参数提供的空间中。
在生肉区,肉堆叠在铁托盘中,因而在人们拿走或是放回肉制品的时候,都会听到金属碰撞的声音。
成长是数字的童话,拿刻度标示足迹,让页码堆叠出成长纪念册,用公式计算所有成长的记忆。亲爱的,要快乐奥!
该组定子叠片被布置成层叠或堆叠。
老爷爷满头花白头发,黄褐色的脸皮皱纹堆叠,眼睛成了一条线,似乎要花很大的力气才能睁开。
在上述过程中,玩家都不会获得优先权,所以触发式异能不会进入堆叠。
装甲维修值现在和护盾增效值一样有堆叠惩罚。
一个接着一个的,盥洗室外延伸出的鸟笼堆叠的有点像塔楼,有着湿软青苔的盥洗室,位于底端。
叶绿体内的一种堆叠状的膜结构,其中含有叶绿素,是光合作用中光反应的场所。
由近而远堆叠的山峦,“折落有势”,山下寒树苍劲坚挺,势如铁帚,显示出范宽“写山真骨”,“与山传神”的精湛技艺。
在巴拿马加通湖的堤道上,每隔几小时就会驶来一列柴油机车,满载着堆叠成两层的集装箱。
时间一分钟一分钟地过去,药瓶在餐桌碗盘堆叠的转盘上转了一圈又一圈,大师枯坐那里,表情木然,眼神冷漠。
其独特的曲线形伸缩式动臂设计可以提供额外的堆叠空间。
那些不甘、失望、彷徨、担心、委屈,一点儿一点儿地堆叠在一起,似乎要从眼睛里喷涌出来。
不过,我们最好把这些投资看成是堆叠在一起的条形图。

汉字详情

duī [dui]
部首: 334
笔画: 11
五笔: FWYG
五行:
仓颉: GOG
四角: 40115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从土,隹( zhuī)声。本义:土堆)

(2) 土墩,沙墩或水中聚集的礁石

逾陇堆兮渡漠。——《楚辞·疾世》

激堆埼。——司马相如《上林赋》

呼水中沙堆为墠。——《尔雅·释水》注

(3) 又如:堆阜(小丘);堆埼(曲折的岸边)——多用于地名。如:滟滪堆(在四川长江中);双堆集(在安徽)

(4) 常为排列的整齐有序的叠堆 。如:草堆;柴火堆;堆云(形容密集众多);堆堆(久久不动的样子;形容累积得很多的样子)

动词

(1) 堆积

堆,聚土。——《说文》

(2) 又如:堆堵(堆积堵塞);堆绢(堆纱花。用彩绢制成花鸟人物形状,缀附于屏障上);堆山塞海(形容财物极为丰富);堆红(漆器上所堆成的朱色花纹);堆案(累积案头。指积压很多文书)

量词

(1) 用来计量成堆的东西

卷起千堆雪。——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 又如:一堆垃圾;一堆谷子

英文翻译

heap, pile, crowd; pile up

方言集汇

◎ 粤语:deoi1 zeoi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doi1 [海陆丰腔] doi1 doi3 doi5 [梅县腔] doi1 doi3 [宝安腔] doi1 [客英字典] doi1 [东莞腔] doi1 [台湾四县腔] doi1 doi3 doi5 [客语拼音字汇] doi1 [陆丰腔] do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五灰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都回平聲合口一等tuai/tuoituɒi
dié [die]
部首: 228
笔画: 13
五笔: CCC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EEEM
四角: 7710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金文字形,象物体叠放在“俎”上。本义:重叠)

(2) 同本义

曡,重也,积也。——《苍颉篇》

阳始出奥舒、曡。——《书·太元乐》。注:“积也。”

虽累叶百叠,而富强相继。——《文选·左思·吴都赋》

(3) 又如:叠石为山;叠暴(显露;指人激动时青筋鼓出来);叠字(单字的重叠);叠雪(重叠飞扬的雪花)

(4) 折,折叠,交叠,指用对折或交叠的方法减少长度或宽度 。如:叠被子;叠衣服

(5) 振作

只好叠着精神,稳着步儿,探着腰儿,挺着胸儿…望前而行。——《镜花缘》

(6) 轻击 。如:叠鼓(轻轻地连续击鼓)

(7) 惧怕

莫不震叠。——《诗·周颂·时迈》

副词

连续;接连 。如:叠次(迭次。一次又一次);叠连(重复;连接);叠接(连续收到)

量词

(1) 堆在一起或逐个堆放的大量东西 。如:一叠纸;一叠钞票

(2) 一簇结合着的但并非捆在一起的相似的条状物 。如:她的手中拿着一叠信

英文翻译

pile; be piled up; fold up

方言集汇

◎ 粤语:dip6
◎ 潮州话:tah8 (thâh)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