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堆砌
(1) 垒积砖石并用泥灰黏合,比喻写文章使用大量华丽而无用的词语,以扩大或加长篇幅(如书籍、杂志的文章、讲话)
词语解释
垒积砖石并用泥灰粘合。
《红楼梦》第五十回:“鏤檀鐫梓一层层,岂不良工堆砌成?” 萧三 《节孝坊》:“这几块顽石,堆砌起一级、二级、三级,不知压死了多少女人!”
犹堆积。
前蜀 魏承班 《谒金门》词:“春欲半,堆砌落花千片。” 明 崔时佩 等《西厢记·尺素缄愁》:“去时节黄叶乱飞,到如今落红堆砌。”
比喻在诗文中使用大量华丽无用的词藻。
《红楼梦》第七五回:“只不许用这些‘水’、‘晶’、‘冰’、‘玉’、‘银’、‘彩’、‘光’、‘明’、‘素’等堆砌字样。”
引证解释
⒈ 垒积砖石并用泥灰粘合。
引《红楼梦》第五十回:“鏤檀鐫梓一层层,岂不良工堆砌成?”
萧三《节孝坊》:“这几块顽石,堆砌起一级、二级、三级,不知压死了多少女人!”
⒉ 犹堆积。
引前蜀魏承班《谒金门》词:“春欲半,堆砌落花千片。”
明崔时佩等《西厢记·尺素缄愁》:“去时节黄叶乱飞,到如今落红堆砌。”
⒊ 比喻在诗文中使用大量华丽无用的词藻。
引《红楼梦》第七五回:“只不许用这些‘水’、‘晶’、‘冰’、‘玉’、‘银’、‘彩’、‘光’、‘明’、‘素’等堆砌字样。”
堆砌的国语词典
层叠累积。
如:「那公园里一列嶙峋的假山,人工堆砌得可真精巧!」
堆砌的网络释义
堆砌
堆砌的翻译
堆砌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从土,隹(
)声。本义:土堆)(2) 土墩,沙墩或水中聚集的礁石
逾陇堆兮渡漠。——《楚辞·疾世》
激堆埼。——司马相如《上林赋》
呼水中沙堆为墠。——《尔雅·释水》注
(3) 又如:堆阜(小丘);堆埼(曲折的岸边)——多用于地名。如:滟滪堆(在四川长江中);双堆集(在安徽)
(4) 常为排列的整齐有序的叠堆 。如:草堆;柴火堆;堆云(形容密集众多);堆堆(久久不动的样子;形容累积得很多的样子)
动词
(1) 堆积
堆,聚土。——《说文》
(2) 又如:堆堵(堆积堵塞);堆绢(堆纱花。用彩绢制成花鸟人物形状,缀附于屏障上);堆山塞海(形容财物极为丰富);堆红(漆器上所堆成的朱色花纹);堆案(累积案头。指积压很多文书)
量词
(1) 用来计量成堆的东西
卷起千堆雪。——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 又如:一堆垃圾;一堆谷子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doi1 [海陆丰腔] doi1 doi3 doi5 [梅县腔] doi1 doi3 [宝安腔] doi1 [客英字典] doi1 [东莞腔] doi1 [台湾四县腔] doi1 doi3 doi5 [客语拼音字汇] doi1 [陆丰腔] doi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磓 | 都回 | 端 | 灰 | 平聲 | 灰 | 合口一等 | 灰 | 蟹 | tuai/tuoi | tuɒi |
详细解释
qì
名词
(1) (形声。从石,切声。本义:台阶)
(2) 同本义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词
砌水(滴在台阶上的雨水);砌石(阶石);砌阶(台阶)
(3) 门限,门槛
于是玄墀釦砌,玉阶彤庭。——汉· 班固《西都赋》
动词
(1) 放置砖或石料以及粘结料(如砂浆)造墙或扶壁 。如:砌叠(堆叠;垒造);砌垒(垒起,叠起);砌填(堆砌填塞);砌砖
(2) 堆砌
砌 以青玉。——《战国策·魏策》
砌石为磴。——清· 姚鼐《登泰山记》
砌红砌绿(形容春日花木繁荣的景象)
(3) 连缀 。如:砌里搭撒(形容衣服破烂);砌合(堆砌拼凑)
(4) 拼凑捏造 。如:砌词(拼凑编造不实之词);砌累(拼凑堆砌)
(5) 另见
qiè
名词
指戏剧
诸杂砌:《摸石江》、《梅妃》…。——陶宗仪《辍耕录》
动词
(1) 串演
俺怕不占场儿砌一个《锦西湖上马娇》。——汤显祖《牡丹亭》
(2)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tche.5 chii5 ci5 [陆丰腔] che5 [客英字典] ci5 [海陆丰腔] ci5 [东莞腔] ci5 [台湾四县腔] ci5 [客语拼音字汇] qi4 [宝安腔] ci5
◎ 潮州话:gih4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砌 | 七計 | 清 | 齊開 | 去聲 | 霽 | 開口四等 | 齊 | 蟹 | cheh/cey | tsʰie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