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塿

péi lǒu [pei lou]
注音 ㄆㄟˊ ㄌㄡˇ

词语释义

本作“部娄”。小土丘。

词语解释

  1. 本作“部娄”。小土丘。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部娄无松柏。” 杜预 注:“部娄,小阜。” 汉 应劭 《风俗通·山泽·培》引《左传》作“培塿”。《晋书·刘元海载记》:“当为崇冈峻阜,何能为培塿乎。”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眺望三峯,壁立与天接,众山皆成培娄。”

引证解释

⒈ 本作“部娄”。小土丘。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部娄无松柏。”
杜预注:“部娄,小阜。”
汉应劭《风俗通·山泽·培》引《左传》作“培塿”。 《晋书·刘元海载记》:“当为崇冈峻阜,何能为培塿乎。”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三:“眺望三峯,壁立与天接,众山皆成培娄。”

培塿的网络释义

培塿

  • 培塿,读音:póu lǒu,汉语词语,本作“部娄。
  • 汉字详情

    péi [pei]
    部首: 334
    笔画: 11
    五笔: FUK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GYTR
    四角: 4016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土,咅( pǒu)声。本义:给植物或墙堤等的根基垒土)

    (2) 同本义

    培,培敦土田山川也。——《说文》。按,垒土也。

    若见垒培。——《国语·晋语》。注:“垒墼曰培。”

    故栽者培之。——《礼记·中庸》

    凿培而遁之。——《淮南子·齐俗》。注:“培屋后墙也。”

    高培则拔。——《吕氏春秋·辨土》。注:“培田侧也。”

    (3) 又如:培户(昆虫把土堆在洞穴周围)

    (4) 增益;增添 。如:培敦(增加其封地);培堆(层层叠起;堆高)

    (5) 培养,教育 。如:栽培(种植;培养);培壅(培养)

    (6) 把东西埋在灰、沙中保存 。如:以灰培瓜子;放在沙中培着

    (7) 通“凭”( píng)

    动词

    凭借、依靠

    而后乃今培风。——《庄子·逍遥游》

    英文翻译

    bank up with dirt; cultivate

    方言集汇

    ◎ 粤语:pui4
    ◎ 客家话:[梅县腔] pi2 pui2 [台湾四县腔] pi2 [客英字典] pui2 [海陆丰腔] poi2 pui2 [客语拼音字汇] pi2 pui2 [东莞腔] pui2 [宝安腔] pu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五灰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薄回平聲合口一等bʰuɒibuai/buoi
    lǒu [lou]
    部首: 334
    笔画: 14
    五笔: FKGV
    仓颉: GLLV
    四角: 45144

    英文翻译

    small mound

    方言集汇

    ◎ 粤语:lau5
    ◎ 客家话:[梅县腔] leu3 [海陆丰腔] leu3 [客英字典] leu3 [台湾四县腔] leu3
    ◎ 潮州话:la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五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郎斗上聲開口一等ləulux/lo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