埴垆

zhí lú [ zhi lu]
繁体 埴壚
注音 ㄓˊ ㄌㄨˊ

词语释义

稍粘而较疏松的土壤。

词语解释

  1. 稍粘而较疏松的土壤。

    《周礼·地官·草人》:“勃壤用狐,埴壚用豕。” 郑玄 注:“埴壚,黏疏者。” 贾公彦 疏:“以埴为黏,以壚为疏,故云黏疏也。”

引证解释

⒈ 稍粘而较疏松的土壤。

《周礼·地官·草人》:“勃壤用狐,埴壚用豕。”
郑玄注:“埴壚,黏疏者。”
贾公彦疏:“以埴为黏,以壚为疏,故云黏疏也。”

埴垆的网络释义

埴垆

  • 埴垆,拼音为zhí lú ,指稍粘而较疏松的土壤。
  • 汉字详情

    zhí [zhi]
    部首: 334
    笔画: 11
    五笔: FFHG
    五行:
    仓颉: GJBM
    四角: 441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细腻的黄粘土

    埴,黏土也。从土,直声。——《说文》

    厥土赤埴坟。——《书·禹贡》

    博埴之工二。——《考工记》

    我善治埴。——《庄子·马蹄》

    若玺之抑埴。——《淮南子·齐俗》

    桴木负埴,载流于。——《湘源二妃庙碑》

    (2) 土地

    埴索涂,冥行而己矣。——《法言·修身》

    英文翻译

    soil with large clay content

    方言集汇

    ◎ 粤语:zik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chit7 shit7 [台湾四县腔] tsiit7 siit7 [客语拼音字汇] cid6 [海陆丰腔] chit7 shi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七志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昌志去聲開口三等chjih/tciohtɕʰĭə
    [lu]
    部首: 334
    笔画: 8
    五笔: FHNT
    五行:
    仓颉: GYS
    四角: 41107

    详细解释

    名词

    (1) 黑色坚实的土壤

    垆,刚土也。从土,卢声。——《说文》

    埴垆用豕。——《周礼·草人》

    垆土人大。——《淮南子·地形》

    下土坟垆。——《书·禹贡》

    (2) 又如:垆土(黑色坚硬而质粗不粘的土壤)

    (3) 通“罏”。古时酒店里安放酒瓮的土台子

    诣道边酒垆。——《南史·谢几卿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唐· 韦庄《菩萨蛮》

    (4) 借指酒店 。如:垆肆(垆邸。酒店);垆头(酒坊)

    英文翻译

    black clods of earth; shop, hut

    方言集汇

    ◎ 粤语:lou4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