垢污

gòu wū [ gou wu]
注音 ㄍㄡˋ ㄨ

词语释义

(名)不干净的东西;污垢。

词语解释

  1. 肮脏;污浊。

    《汉书·万石卫直周张传赞》:“至 石建 之澣衣, 周仁 为垢污,君子讥之。” 三国 魏 阮籍 《东平赋》:“ 叔氏 婚族,实在其湄,背险向水,垢污多私。”《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太守﹞见 安石 头面垢污,知未盥漱,疑其夜饮,劝以勤学。” 明 方孝孺 《题杨先生墓铭后》:“而 白鹿子 独能操志篤行,不湼乎世之垢污。”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进而一观,则见 太炎先生 手写影印之《文始》四本,黯淡垢污,在无聊之群书中。”

引证解释

⒈ 肮脏;污浊。

《汉书·万石卫直周张传赞》:“至石建之澣衣, 周仁为垢污,君子讥之。”
三国魏阮籍《东平赋》:“叔氏婚族,实在其湄,背险向水,垢污多私。”
《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太守﹞见安石头面垢污,知未盥漱,疑其夜饮,劝以勤学。”
明方孝孺《题杨先生墓铭后》:“而白鹿子独能操志篤行,不湼乎世之垢污。”
鲁迅《书信集·致许寿裳》:“进而一观,则见太炎先生手写影印之《文始》四本,黯淡垢污,在无聊之群书中。”

垢污的国语词典

污垢,污秽物。

垢污的网络释义

垢污

  • 垢污,汉语词汇。
  • 拼音:gòu wū
  • 释义:肮脏;污浊。
  • 《汉书·万石卫直周张传赞》:“至石建之澣衣,周仁为垢污,君子讥之。”
  • 垢污造句

    国人衣服之,若有垢污,以灰汁浣之,终不洁净。
    垢污遮面,发髻凌乱,双唇在这毒辣的阳光曝晒下开出道道裂纹,鲜血直流。
    商品特性:。本品能快速有效地清除木质、塑胶家具表层的污渍、油渍和垢污,使家具表层亮光如新。
    四周和天花板的墙壁已变得昏黄暗淡,上面充满了油腻腻的垢污和黑黑的手印、脚印,以及烟头掐灭的痕迹。
    凡一日饮食之毒,积于齿缝,当于每晚刷洗,则垢污尽去,齿自不坏。
    叶好龙在怀中拿出一锭银子递给老板,那老板看着沉甸甸的银子,右手在衣服上搓了一下,好像手上有什么垢污会弄脏了那锭银子。
    一股腥臭之气传来,石长啸皱着眉头,发现手上身上尽是青黑色垢污,散发着极臭的气味,石长啸顾不得地上的金塔,慌忙的冲出房间,脱掉衣服钻入水中。
    这终秀峰表面却是千百年积累下的杂质垢污,那些龙凤战车等等什么的都是在百年之内动用过的,哪里有终秀峰这般。
    遇到表层有严重垢污时,可重复开展一下。
    邢无极醒来之后,并没有马上坐起身去抹掉脸上白泡沫凝固的垢污,他的眼中竟是难以置信的表情。
    槟榔汁垢污染黑唇缘齿颊,影响观瞻,且损害味觉神经与唾液分泌,妨碍消化机能,槟榔渣刺激胃壁,导致胃黏膜发炎甚至穿孔,影响营养吸收,造成营养不良。
    用已经脏兮兮的衣袖管,擦了擦嘴角,拭去垢污。
    牢房只有一个简易的地铺,角落还有一个方便用的便池,没有挡板,甚至粗糙的水泥板上一大块因为长年累月的垢污的堆积,发人体发泄物特有的恶臭。
    修炼成绿色初期以上的火鼠‘重百斤,毛长二尺余,取其毛,织以作布,用之如垢污,以火烧之,即清洁也。
    一分钟后,徐一鸣把何忠荣托起来,对方的脸上已经沾沾一坨恶心的黄色垢污,像人物排泄物。
    我不愿意让他的名声受到尘沾垢污。
    就在这时候,原本等在外面的瘦猴,不知道什么原因突然冲了进来,当他看到被血泊染红的地板,以及一些汉子都肠子都伴随着血液流出里面的垢污。
    七曲环流涤垢污,淘开慧性见真吾。

    汉字详情

    gòu [gou]
    部首: 334
    笔画: 9
    五笔: FRGK
    五行:
    仓颉: GHMR
    四角: 4216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土,后声。本义:污秽,尘土一类的脏东西)

    (2) 同本义

    垢,浊也。——《说文》

    茫然彷徨乎尘垢之外。——《庄子·大宗师》

    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韩非子·大体》

    爬罗剔块,刮垢磨光。——韩愈《进学解》

    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 又如:积垢;尘垢;泥垢;牙垢;污垢;耳垢

    (4) 耻辱,因不名誉而产生的羞耻感

    受天下之垢。——《庄子·让王》

    国君含垢。——《左传·宣公十五年》

    (5) 沉积的水垢,尤指烧水器皿(如锅炉)内部的 。如:锅垢;水垢

    (6) 蒙受屈辱或贬抑的实例 。如:忍辱含垢;垢辱;垢耻(耻辱);垢误(蒙耻受害)

    (7) 邪恶,邪恶的人或事 。如:藏垢纳污

    形容词

    (1) 污秽不洁

    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2) 又如:蓬头垢面;垢氛(污浊的气氛);垢尘;垢俗(尘俗);垢染(污染);垢玩(污浊混乱,玩忽荒怠)

    (3) 通“诟”。耻辱

    维彼不顺,征以中垢。——《诗·大雅·桑柔》

    人皆取先,己独取后,曰受天下之垢。——《庄子·天下》

    (4) 又如:含垢(忍受耻辱);忍垢(忍受耻辱)

    英文翻译

    dirt, filth, stains; dirty

    方言集汇

    ◎ 粤语:gau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kieu5 [梅县腔] geu5 [海陆丰腔] kieu5 [客英字典] geu5 [宝安腔] giu3 [客语拼音字汇] geu4
    ◎ 潮州话:哥乌3(购)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五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厚上聲開口一等kux/kovkəu
    [wu]
    部首: 331
    笔画: 6
    五笔: IFNN
    五行:
    仓颉: EMMS
    四角: 311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于声。本义:停积不流的水)

    (2) 浊水池。一说小水坑

    污,秽也,一曰小池为污。——《说文》

    (3) 字亦作汙

    潢汙行潦之水。——《左传·隐公三年》。服注:“水不流谓之汙。”

    故水郁则为汙。——《吕氏春秋·达郁》

    (4) 又如:污池(蓄水的池子)

    (5) 污垢,脏东西

    污,秽也。——《一切经音义》

    川泽纳污。——《左传·宣公十五年》

    尽怀其余肉持去,衣尽污。——《史记·滑稽列传》

    血色罗裙翻酒污。——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6) 又如:粪污;去污粉;去污剂;污涂(泥泞;污泥);污腻(污垢,肮脏)

    (7) 劳苦之事

    若子之群吏,处不辟污。——《左传》

    形容词

    (1) 不清洁,肮脏

    汙,浊也。——《广雅·释诂三》

    濯淖污泥。——《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2) 又如:污手垢面(手脸都很脏);污面(面部污黑);污乱(污秽淫乱);污慢(污秽怠忽);污言(脏话);污邪(污秽邪恶);污史(污秽的史 实);污世(污浊混乱的世道)

    (3) 卑污 。如:污德(卑污的品德);污伪(污邪诈伪);污杂(卑污混杂);污贱(卑污下贱);污佞(卑污奸佞);污卑(卑污);污行(卑污的品行或行径);污口横蔑(用污秽的言论肆意污蔑);污暴(污滥暴虐);污僻(污滥邪僻)

    (4) 腐败的;社会风气、个人道德等恶劣、败坏的

    污吏。——《孟子·暴君》

    (5) 又如:贪官污吏;污道(污邪之道);污俗(恶习;坏风气);污官(脏官)

    (6) 低洼的 。如:污洼(洼坑);污庳(低洼之地);污淖(泥淖);污坳(低洼);污下(低洼)

    (7) 地位低下的 。如:污劣(低劣)

    (8) 衰微的

    道隆则从而隆,道污则从而污。——《礼记》

    动词

    (1) 玷污

    殊不沾污。——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蔑污使君。——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2) 又如:污闻(玷污耳朵的听闻);污累(玷污连累);血污其衣;污坏(污染败坏);污眼(弄脏眼睛)

    (3) 污辱,在言词或举动上傲慢地、无礼地或轻蔑地对待 。如:污伤(诬毁中伤)

    (4) 涂抹 。如:污墁(涂饰,粉刷)

    (5) 洗去污垢

    风吹云露火,雪污玉关泥。——李贺《送秦光禄北征》

    (6) 漫出,水超过约束物高限而流出

    …忽震一声,瓮悉列于梁上,都无滴污于外。——康骈《剧谈录》

    (7) 贪污

    以污贿不饬罢。——清· 周容《芋老人传》

    英文翻译

    filthy, dirty, impure, polluted

    方言集汇

    ◎ 粤语:wu1
    ◎ 客家话:[东莞腔] wu1 [宝安腔] wu1 [客语拼音字汇] vu1 vu1 [陆丰腔] wu1 [沙头角腔] w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一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哀都平聲開口一等ʔuq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