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垂危
(1) 接近死亡
(2) 国家、民族临近危亡
词语解释
接近死亡。
明 袁宏道 《答沉伯函书》:“垂危之病,而加之以毒, 荆 人岂有命哉?” 清 顾炎武 《病起与蓟门当事书》:“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故一病垂危,神思不乱。” 袁静 《伏虎记》第四八回:“望着这位生命垂危的战友,她的心里活象烧着一把火,两条肿得挺粗的腿儿全麻木了。”
谓极其危险。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关于民清军交战情况》:“大局垂危,急宜攻克 武昌 。”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三章三:“﹝《武汉永远是我们的》一文﹞说得真是好听:‘ 武汉 临到垂危,但于整个战局也无多大影响!’”
引证解释
⒈ 接近死亡。
引明袁宏道《答沉伯函书》:“垂危之病,而加之以毒, 荆人岂有命哉?”
清顾炎武《病起与蓟门当事书》:“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故一病垂危,神思不乱。”
袁静《伏虎记》第四八回:“望着这位生命垂危的战友,她的心里活象烧着一把火,两条肿得挺粗的腿儿全麻木了。”
⒉ 谓极其危险。
引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关于民清军交战情况》:“大局垂危,急宜攻克武昌。”
郭沫若《洪波曲》第十三章三:“﹝《武汉永远是我们的》一文﹞说得真是好听:‘ 武汉临到垂危,但于整个战局也无多大影响!’”
垂危的国语词典
非常危险。
垂危的网络释义
垂危
垂危的翻译
垂危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土,(
)声。本义:边疆)(2) 通“陲”。边疆;边境
垂,远边也。——《说文》。按,下垂的垂,说文作垂。
垂,疆也。——《广韵》
寡人无良边垂之臣。——《公羊传·宣公十二年》
今大国之地,半天下有二垂。——《战国策·秦策四》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曹植《白马篇》
边境之臣处,则疆垂不丧。——《荀子·臣道》
(3) 堂檐下靠阶的地方
(4) 又如:垂堂(堂边近阶处屋檐下)
动词
(1) 垂挂
垂带悸兮。——《诗·卫风·芄兰》
垂发。——《后汉书·邓禹传》
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每至手足无可着处,澄源必先登垂接。——《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2) 又如:垂垂(形容下垂的样子);垂丝(垂下发丝);垂梢(马尾长而下垂);垂涕(哭泣);垂髫(童子未行冠礼前,头发下垂,用以指童年或儿童)
(3) 敬语,多用于尊称长辈、上级对自己的行动 。如:垂音(垂示于文辞);垂则,垂法(垂示法则);垂训(垂示教训)
(4) 赐予 。如:垂盼(优待);垂佑(赐予保佑)
(5) 留传
舍则传诸其徒,垂诸文而为后世法。——韩愈《答李诩书》
(6) 又如:垂名竹帛(名载史册;流芳后世);垂教(留传教训于后世);永垂不朽
(7) 注意;留意 。 如:垂青(看重;见爱);垂顾(看重;宠爱)
(8) 低下,放低 。如:垂意(降意;垂念);垂光(光辉下照)
形容词
(1) 垂直的,与地平面成九十度角度的 。如:垂面
(2) 细长下挂的——多用于树 。如:垂柳;垂丝(下垂的丝状枝条);垂云(低垂的云彩)
副词
接近,快要 。如:垂及(将至);垂毙(垂死):垂没(将死);垂年(晚年,将死之年)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ui2 [海陆丰腔] sui2 [梅县腔] shui2 shui5 chui2 [宝安腔] sui2 [沙头角腔] sui2 [客语拼音字汇] se2 sui2 [台湾四县腔] sui2 [东莞腔] sui2 [陆丰腔] sui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
详细解释动词 (1)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人,中间是山崖,下面腿骨节形。人站在山崖上,表示很高。本义:在高处而畏惧) (2) 同本义 危,在高而惧也。——《说文》 决危而美名者。——《鬼谷子》。注:“山高也。” 榣木不生危。——《国语·晋语》。注:“高险也。” 高而不危。——《孝经》。郑注:“殆也。” (3) 恐惧;忧惧 窃为君危之。——《战国策·西周策》 (4) 又如:人人自危;危心(心存戒惧);危怖(恐惧不安);危栗(恐惧战栗);危气(气馁;危惧);危悚(危悰,危惧);危视(惊视);危睇(俯视而感到惊恐) (5) 威胁,摧败 能危山东者,强 秦也。——《战国策·齐策一》 (6) 使危险;伤害;损伤 今先生之立法术,设度数,臣窃以为危于身而殆于躯。——《韩非子·问田》 危士臣,构怨于诸侯。——《孟子·梁惠王上》 (7) 又如:危国(危害国家) (8) 败亡,灭亡 魏必危。——《战国策·秦策四》 (9) 怀疑,疑虑 夫妻相冒,日以相危。——《吕氏春秋·明理》 形容词 (1) 高 危冠广袖楚宫妆,独步闲庭逐夜凉。——唐· 高适《听张立本女吟》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李白《夜宿山寺》 断壁危楼。——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2) 又如:危楼(高楼);危巧(高峻而精巧);危邪(高而偏斜);危岑(高峻的山峰);危砌(高墙);危柯(高枝);危亭(耸立于高处的亭子);危冠(古时的高冠);危台(高台) (3) 危险; 危难 法不信,则君行危矣。——《韩非子·有度》 亡弗不能存,危弗能安。——《韩非子·十过》 危而不持。——《论语·李氏》 安危不可知。——《汉书·李广苏建传》 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危急存亡。 (4) 又如:危地(危险的地方);危急存亡之秋(危险急迫到了决定生死存亡的关头);危道(危险的措施);危行(危险的行动);危危(极其危险);危困(危急困穷);危脆(危险脆弱) (5) 很陡峭的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唐· 王维《过香积寺》 (6) 又如:危径(险峻的山路);危狭(险峻狭窄);危峭(高峻峭拔);危峨(高峻的山岭);危峰(高峻的山峰);危崖(高峻的悬崖);危朗(高峻而开朗);危峦(险峻的山峦);危壁(陡峭的山崖) (7) 特指人将死 形盛脉细,少气不足以息者危。——《素问》。王冰注:“危者,言其近死犹有生者也。” (8) 又如:病危;垂危 (9) 绷得紧;强劲 丰肉而短,宽缓以荼,若是者为之危弓,危弓为之安矢。——《周礼》 (10) 端正 危然处其所而反其性。——《庄子》 (11) 又如:危坐(端坐;正坐) (12) 不正 故薄薄之地,不得履之,非地不安也,危足无所履者,凡在言也。——《荀子》 名词 (1) 屋脊 痤( 范痤)因上屋骑危。——《史记·魏世家》 (2) 艰难困苦 十年携手共艰危,以沫相濡亦可哀。——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 (3) 姓 副词 几乎;差点儿 我危得之。——《汉书》。颜师古注: 孟康曰:“危,殆也。我殆得为天子也。” 英文翻译dangerous, precarious; high
方言集汇◎ 粤语:ngai4
◎ 客家话:[沙头角腔] ngui2 [东莞腔] ngui2 [梅县腔] ngui2 [台湾四县腔] ngui2 [客英字典] ngui2 [陆丰腔] ngui3 [客语拼音字汇] ngui2 [宝安腔] ngui2 [海陆丰腔] ngui2 ◎ 潮州话:ngui5 (ngûiⁿ)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意思相近分类信息词性分类字数分类含数字词语含十二生肖词语描写人物的词语描写颜色的词语描写月份的词语描写季节的词语描写二十四节气的词语拼音首字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