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

shèng jīng [ sheng jing]
繁体 聖經
注音 ㄕㄥˋ ㄐ一ㄥ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圣经 Shèngjīng

(1) 由《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组成的基督教的经典

the Bible

(2) 指儒家的经书

圣经云:“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西游记》
Confusian classics

词语解释

  1. 旧指儒家经典。

    隋 王通 《中说·天地》:“ 范宁 有志於《春秋》,徵圣经而詰众传。”《新唐书·艺文志一》:“自 孔子 在时,方脩明圣经,以絀繆异。” 宋 王安石 《兼并》诗:“礼义日已偷,圣经久堙埃。” 明 宋濂 《故宋迪功郎庆元府学教授魏府君墓志铭》:“先生之言其於圣经深有合哉。” 梁启超 《致伍秩庸星使书》:“今宜倡义劝捐,凡 华 市繁盛之地,皆设建孔庙,立主陈器,使 华 工每值西人礼拜日,咸诣堂瞻仰拜謁,并听讲圣经大义,然后安息。”

  2. 对佛教或其他宗教经典的泛称。

    元 萨都剌 《赠别鹫峰上人》诗:“圣经佛偈通宵读,苜蓿堆盘胜食肉。” 黄人 《<小说林>发刊词》:“一若国家之法典,宗教之圣经,学校之科本,家庭社会之标準方式,无一不儩於小説者。”

  3. 特指犹太教的经典。包括《律法书》、《先知书》、《圣录》三个部分。主要内容为关于世界和人类起源的故事传说,犹太民族古代历史的宗教叙述和犹太教的法典、先知书、诗歌、格言等作品。

  4. 特指基督教的经典。包括《旧约圣经》和《新约圣经》。

    《旧约圣经》即犹太教的《圣经》,系从犹太教承受而来。《新约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包括《福音书》、《使徒行传》、《书信》和《启示录》。 巴金 《春天里的秋天》三:“ 许 说话时没有一点迟疑,他相信母亲就像相信圣经。”

引证解释

⒈ 旧指儒家经典。

隋王通《中说·天地》:“范宁有志於《春秋》,徵圣经而詰众传。”
《新唐书·艺文志一》:“自孔子在时,方脩明圣经,以絀繆异。”
宋王安石《兼并》诗:“礼义日已偷,圣经久堙埃。”
明宋濂《故宋迪功郎庆元府学教授魏府君墓志铭》:“先生之言其於圣经深有合哉。”
梁启超《致伍秩庸星使书》:“今宜倡义劝捐,凡华市繁盛之地,皆设建孔庙,立主陈器,使华工每值西人礼拜日,咸诣堂瞻仰拜謁,并听讲圣经大义,然后安息。”

⒉ 对佛教或其他宗教经典的泛称。

元萨都剌《赠别鹫峰上人》诗:“圣经佛偈通宵读,苜蓿堆盘胜食肉。”
黄人《<小说林>发刊词》:“一若国家之法典,宗教之圣经,学校之科本,家庭社会之标準方式,无一不儩於小説者。”

⒊ 特指犹太教的经典。包括《律法书》、《先知书》、《圣录》三个部分。主要内容为关于世界和人类起源的故事传说,犹太民族古代历史的宗教叙述和犹太教的法典、先知书、诗歌、格言等作品。

⒋ 特指基督教的经典。包括《旧约圣经》和《新约圣经》。 《旧约圣经》即犹太教的《圣经》,系从犹太教承受而来。 《新约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包括《福音书》、《使徒行传》、《书信》和《启示录》。

巴金《春天里的秋天》三:“许说话时没有一点迟疑,他相信母亲就像相信圣经。”

圣经的国语词典

圣贤所著的经典。指儒家奉为典范的著作。

圣经的网络释义

圣经 (圣经)

  • 《圣经》(Bible)是神所默示的,是犹太教、基督教的经典。最初出于希伯来文kethubhim,原意为“文章”,后衍意为“经”;希腊文作graphai,拉丁文作Scripturoe,汉译作“经”。
  • 圣经是犹太人和欧洲人的信仰经典,讲述古时犹太人、耶和华的历史,并记录先知预言。当犹太教经典大量译成希腊文本后,希腊文ta biblia(复数,原意为“诸书”)遂被用以专指这些经典;拉丁文衍为单数词Biblia,后成为犹太教、基督教正式经典的专称,汉译作“圣经”。
  • 《圣经》是一本相当厚的书,页数跟字典差不多,但其实《圣经》不只是一本书,而可以说是一套有66本的丛书。其中有长有短;有古老的作品,也有较近期的作品,内容包括:历史、诗歌、哲学,甚至私人信件和讲章。
  • 犹太教的正式经典,包括律法书5卷、先知书8卷、圣录11卷三个部分,故通称《泰纳克》(Tanak,系Torah、Neviim、Ketuvim三部分的首字母组成),又称“二十四书”。
  • 基督教的经典,包括《旧约圣经》和《新约圣经》。《旧约圣经》即犹太教的《圣经》,是从犹太教传承下来的。全书卷数和次序,基督教各派略有不同。《新约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共27卷,包括记载耶稣生平、言行的“福音书”,叙述早期教会情况的《使徒行传》,传为使徒们所写的《书信》和《启示录》。《旧约圣经》里面有39卷,《新约圣经》里有27卷。
  • 圣经造句

    圣经教导我们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圣经中患难的句子很多,这不一一写出。
    圣经中没有这样的句子。因为心静自然凉是唯心的观点,因为热是事实,只是心静是人理性的对待热的事实的方式,让自己不被环境所影响而变得急躁和不安,并不可能心静真的热的情况就转变为凉快了。而且,佛学是哲学,圣经不是哲学,不可比的。
    一个读圣经的人,在神面前是一个仔细的人,不是粗鲁的人。一个读圣经的人,是不掺杂的人。神的话语这样说,就是这样。神的话一说出来,你就能知道神的那一个着重的地方。有许多人读神的话,像听话一样听不来。神的话,着重在哪里,读不出来。那一个窍在哪里,读不出来。所以,你们要学习找出事实来。
    真理不光是道理,真理也是真相,圣经里不仅记载神说的话,也记载人说的话,甚至有鬼有牲畜说的话,圣经不仅有正面成功的人,也有反面失败的人物,这就是历史真相,叫人们可以从中得到教训和借鉴。
    圣经是一本神启示他自己的书,我曾经说过要认识神必须借着神的话,好比说我要认识某一个人,如果他不说话我就永远不能认识他。同样,我们要认识神,必须借着神的话;我们越亲近神,就越认识他。
    圣经上说,耶稣使一切焕然一新。
    因为大多数人活着很多时候得找一个理由或者说一个信仰,而人写的圣经说是神的话才更具信服力,同时圣经也是一些人用以统治和约束另一些人的的工具,或者也可以说是相互制约。所以无信仰活着的人才是真正自由的,当然这类人被大多数正常人认为是异类或精神病。我也是精神病中的一员,哈哈。
    此外还有圣经填彩书、贴纸书以及地板拼图。
    生命也作圆周运动,完美无缺,没有问题。庄子说到那个能不用圆规画圆的米倚。你需要圆规是因为你对生活没有自信,你需要道德、告诫、原则、《圣经》、《可兰经》或者《吉它经》来指导你的生活,因为你对自己内心的力量缺乏信心。这就是你的生活。
    这使我想起旧约圣经箴言篇中的诗节:“好名胜于巨万财富,善行强于金银财宝。”而我是听着这句箴言长大的。
    《圣经》上说,“你的手创造我,造就我的四肢百体”。
    魔鬼也会引证圣经来替自己辩护。莎士比亚。
    事实上,基督徒是可以逃过一死的,只要他们上缴基督书藉和圣经就行了,政府就会把书藉销毁。
    丢失的圣经可能是我最大的财产损失。
    哥哥我听不清,哥哥我听不清,我只听到风中有魔鬼在唱圣经。
    一个研读圣经逾半世纪的人,还未及深深进入其中涌流的活泉。
    生活没有彩排的机会,你将不得不即兴发挥,演好每一场戏。唯一可以做的准备是你们也已做过的那些事情:受尽可能好的教育,不断从文学、《圣经》和历史中吸收知识,尽力去了解人类的经验。这样你才会有真正明确的路标,引导你朝着正确的抉择前进。
    这些课程促进了学生对某方面的理解,其包括希伯来书圣经及其评注传统、犹太哲学和伦理、礼拜式传统、心理咨询及说教术。
    跟我说这句话之前,他刚刚跟弗莱明主教通了两个小时的电话,不厌其详地讨论了圣经中的各个章节。

    汉字详情

    shèng [sheng]
    部首: 334
    笔画: 5
    五笔: CF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EG
    四角: 77104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耳,呈声。甲骨文字形。左边是耳朵,右边是口字。即善用耳,又会用口。本义:通达事理)

    (2) 同本义

    圣,通也。——《说文》。按:耳顺之谓圣。彼教所言耳根圆通亦此意。

    听信之谓圣。——《管子·四时》

    睿作圣。——《书·洪范》。传:“于事无不通谓之圣。”

    母氏圣善。——《诗·邶风·凯风》

    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 又如:圣功(神灵的功力);圣子(超凡入圣的儿子);圣意(神灵的旨意);圣明(英明)

    (4) 聪明;才智胜人

    圣人莫之。——《诗·小雅·巧言》

    是故圣愈圣,愚益愚。——韩愈《师说》

    (5) 又如:圣相(德智才能出众的宰相);圣童(智力特优的儿童);圣通(圣明通达);圣智(亦作“圣知”。聪明睿智,无所不通);圣善(聪明贤良);圣时(圣明之时);圣子(超凡入圣的儿子或登帝位的儿子)

    (6) 神圣的。封建时代称颂帝王或与帝王有关的事物之词。亦为宗教圣徒对所崇拜事物的尊称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诸葛亮《出师表》

    (7) 又如:圣虑(帝王的思虑);圣裁(皇上的决定;皇帝的裁决);圣治(皇帝的治理);圣眷(皇帝的爱护);圣聪(帝王的听闻);圣朝无阙事(指当代朝廷没有过失);圣寿节(皇帝诞辰纪念日);圣眷隆重(皇帝的深切关怀);圣驾(皇帝或临朝皇后的车乘);圣鉴(指帝王或临朝太后的鉴察);圣子神孙(称皇帝的子孙)

    (8) 刁钻;精灵、乖觉或敏锐、迅速之意 。如:圣觉(犹灵感);圣得知(谓迅速灵敏地知道)

    名词

    (1) 精通一事,对某门学问、技艺有特高成就的人 。如:棋圣;诗圣

    (2) 圣人。指儒家所称道德智能极高超的理想人物

    或圣或否。——《诗·小雅·小宛》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唐· 韩愈《师说》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3) 又如:圣曹(神圣之辈);圣贤(指神佛);圣讳(圣人的名讳);圣经(圣人的经典);圣文(指圣人的文章典籍);圣心(圣人的心怀);圣臣(指德行智能超群出众之臣);圣法、圣制(古代圣人的法则);圣则(圣人所定的法则);圣轨(圣人的规范);圣神(泛称古代的圣人)

    (4) 指传说中的神仙等 。如:圣诞(泛指神、仙、佛、菩萨的生日);圣贤爷(天上的神灵);圣姑(传说中称得道成仙的女子);圣女(贤慧而有德行的女子;女神)

    (5) 神通 。如:斗圣;显圣

    (6) 清酒的代称。亦泛指酒 古时称清酒为圣人,简称“圣”。如:圣贤

    (7) 古之王天下者。亦为对于帝王或太后的极称

    是故有天下七十一圣,其法皆不同。——《吕氏春秋·察今》

    (8) 又如:圣父(对太上皇的尊称指上帝);圣主(对当代皇帝的尊称);圣帝(犹圣主、圣君);圣皇(对皇帝的尊称);圣国(称皇帝)

    英文翻译

    holy, sacred

    方言集汇

    ◎ 粤语:sing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一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苦骨入聲合口一等kʰuətkhuot/quot
    jīng,jìng [jing]
    部首: 332
    笔画: 8
    五笔: XCAG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VMNOM
    四角: 27112

    详细解释

    jīng

    名词

    (1) (古字为“巠”。形声。从糸( ),表示与线丝有关,巠声。本义: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

    (2) 同本义

    经,织也。——《说文》。按,从丝为经,衡丝为纬,凡织,经静而纬动。

    经,经纬以成缯帛也。——《玉篇》

    毋失经纪。——《礼记·月令》

    经正而后纬成。——刘勰《文心雕龙》

    (3) 又如:经布(来回穿梭织布)

    (4) 南北纵贯的道路或土地

    凡地东西为纬,南北为经。——《大戴礼记·易本命》

    国中九经九纬。——《考工记·匠人》

    (5) 又如:经途(南北向的道路);经涂(南北向的道路)

    (6) 常道。指常行的义理、准则、法制

    经,常也。——《广雅》

    拂经。——《易·颐》

    武之美经也。——《左传·宣公十二年》

    王之大经也。——《左传·昭公十五年》。疏:“经者,纲纪之言也。”

    经也者,常也;权也者,达经也。——柳宗元《断刑论》

    (7) 又如:经权(原则与权宜);经榜(旧时为死者做法事时张贴的榜文);经事(经典规定的常道)

    (8) 经典

    (9) 历来被尊奉为典范的著作

    五经何谓?谓易、尚书、诗、礼、春秋也。——《白虎通·五经》

    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 李白《嘲鲁儒》

    辛苦遭逢起一经。——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治经为博士。——《资治通鉴·汉纪》

    执经叩问。——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先生授经。——清· 袁枚《祭妹文》

    (10) 又如:《道德经》;《十三经》;诵经;引经注典;博古通经

    (11) 特指宗教典籍。如:《佛经》;《圣经》;《古兰经》;经纸(写佛经的黄纸);经堂(佛堂);经资(僧道为人诵经得到的钱);经折(折装的佛经小本或用以记事的小本子);经偈(佛经和偈子)

    (12) 指某一学科的专门著作。如:《山海经》;《水经》;《茶经》

    (13) 月经 。如:痛经;经前;经后;调经;经水;经信(妇女月经)

    (14) 中医称经脉,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

    技经肯綮。——《庄子·养生主》

    (15) 又如:经穴;经络

    (16) 中国古代图书目录四部(经、史、子、集)分类法中指儒家经典及小学(文学、音韵、训诂)方面的书

    诸子及经史。——明· 顾炎武《复庵记》

    (17) 中国古地名 。在今河北省巨鹿县东北

    (18) 通“径”。小路,途径

    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荀子·劝学》

    邪心胜则事经绝,事经绝则祸难生。——《韩非子·解老》

    动词

    (1) 治理

    经世之条理。——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经邦(治国);经国济民(治理国家,普济万民);经济之才(治理济世的志向);经济之才(经邦济世;治理国家的才干);经维之才(治理国家的才能)

    (3) 经过,经历

    经德不回。——《孟子》

    经日乃厌倦。——三国魏· 邯郸淳《笑林》

    经三日三夜。——《世说新语·自新》

    其所已经者。——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其所未经者。

    (4) 又如:经练(经历;经验);经涉(途中跋涉);经经眼(过目;看看);经行(行程中经过);经见(经历和见识);经官起诉(到官府起诉)

    (5) 经营;料理

    为夫妇外内,以经二物。——《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经理宇内。——《史记·秦始皇本纪》

    经国之大业。——曹丕《典论论文》

    (6) 又如:经催(负责催收租税);经划(经营筹划);经画(经营筹划);经量(清查丈量,经营规划);经账(旧时出卖田产时,写明田产的亩数、边界、价格等内容的账单)

    (7) 量度;筹划

    经始灵台,经之营之。——《诗·大雅·灵台》

    古者经井田。——《盐铁论·相刺》

    (8) 又如:经治(筹划治理);经远(长远谋划);经筭(筹划谋算)

    (9) 上吊,缢死

    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论语·宪问》

    灵王经而死。——《公羊传·昭公十三年》

    经其颈于树枝。——《史记·田单传》

    (10) 又如:经死(上吊而死)

    形容词

    (1) 正常;经常

    其语闳大不经。——《史记》

    (2) 又如:经入(指常规赋税收入);经用(经常用度);经惯(老练,有经验);经赋(常规赋税)

    (3) 另见 jìng

    jìng

    动词

    (1) 纺织,把纤维拧成纱

    吾始经之而不可更也。——《韩非子》

    叔叔伯伯来经布,廿五个筒子满一车。——《中国歌谣资料》

    (2) 〈方〉∶织布之前,把纺好的纱或线密密地绷起来,来回梳整,使成为经纱或经线 。如:经纱

    (3) 另见 jīng

    英文翻译

    classic works; pass through

    方言集汇

    ◎ 粤语:ging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