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徒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耳,呈声。甲骨文字形。左边是耳朵,右边是口字。即善用耳,又会用口。本义:通达事理)
(2) 同本义
圣,通也。——《说文》。按:耳顺之谓圣。彼教所言耳根圆通亦此意。
听信之谓圣。——《管子·四时》
睿作圣。——《书·洪范》。传:“于事无不通谓之圣。”
母氏圣善。——《诗·邶风·凯风》
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 又如:圣功(神灵的功力);圣子(超凡入圣的儿子);圣意(神灵的旨意);圣明(英明)
(4) 聪明;才智胜人
圣人莫之。——《诗·小雅·巧言》
是故圣愈圣,愚益愚。——韩愈《师说》
(5) 又如:圣相(德智才能出众的宰相);圣童(智力特优的儿童);圣通(圣明通达);圣智(亦作“圣知”。聪明睿智,无所不通);圣善(聪明贤良);圣时(圣明之时);圣子(超凡入圣的儿子或登帝位的儿子)
(6) 神圣的。封建时代称颂帝王或与帝王有关的事物之词。亦为宗教圣徒对所崇拜事物的尊称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诸葛亮《出师表》
(7) 又如:圣虑(帝王的思虑);圣裁(皇上的决定;皇帝的裁决);圣治(皇帝的治理);圣眷(皇帝的爱护);圣聪(帝王的听闻);圣朝无阙事(指当代朝廷没有过失);圣寿节(皇帝诞辰纪念日);圣眷隆重(皇帝的深切关怀);圣驾(皇帝或临朝皇后的车乘);圣鉴(指帝王或临朝太后的鉴察);圣子神孙(称皇帝的子孙)
(8) 刁钻;精灵、乖觉或敏锐、迅速之意 。如:圣觉(犹灵感);圣得知(谓迅速灵敏地知道)
名词
(1) 精通一事,对某门学问、技艺有特高成就的人 。如:棋圣;诗圣
(2) 圣人。指儒家所称道德智能极高超的理想人物
或圣或否。——《诗·小雅·小宛》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唐· 韩愈《师说》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3) 又如:圣曹(神圣之辈);圣贤(指神佛);圣讳(圣人的名讳);圣经(圣人的经典);圣文(指圣人的文章典籍);圣心(圣人的心怀);圣臣(指德行智能超群出众之臣);圣法、圣制(古代圣人的法则);圣则(圣人所定的法则);圣轨(圣人的规范);圣神(泛称古代的圣人)
(4) 指传说中的神仙等 。如:圣诞(泛指神、仙、佛、菩萨的生日);圣贤爷(天上的神灵);圣姑(传说中称得道成仙的女子);圣女(贤慧而有德行的女子;女神)
(5) 神通 。如:斗圣;显圣
(6) 清酒的代称。亦泛指酒 古时称清酒为圣人,简称“圣”。如:圣贤
(7) 古之王天下者。亦为对于帝王或太后的极称
是故有天下七十一圣,其法皆不同。——《吕氏春秋·察今》
(8) 又如:圣父(对太上皇的尊称指上帝);圣主(对当代皇帝的尊称);圣帝(犹圣主、圣君);圣皇(对皇帝的尊称);圣国(称皇帝)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窟 | 苦骨 | 溪 | 沒 | 入聲 | 月 | 合口一等 | 臻 | 魂 | kʰuət | khuot/quot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辵(
),土声。本义:步行) 同本义徒,步行也。——《说文》
我徒我御。——《诗·小雅·黍苗》
君子耆老不徒行。——《礼记·王制》
徒递来告。——《国语·吴语》
无徒骥于锱坛之宫。——《庄子·徐无鬼》
败其徒兵于洧上。——《左传·襄公元年》
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论语·先进》
贲其趾,舍车而徒。——《易·贲》
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顾炎武《复庵记》
(2) 又如:徒徙(无舟船乘载而徒步过水);徒跣(赤足步行);徒践(赤足步行);徒杠(供徒步行走的小桥);徒负(徒步负荷);徒行(步行;无事闲行)
名词
(1) 步兵,兵卒(周代盛行车战,车上的兵称“甲士”,车后跟着步行的兵叫“徒”)
帅徒以往。——《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2) 又如:徒骥(步兵与骑兵);徒兵,徒卒(步兵);徒士(步兵。没有兵器、铠甲装备的战士);徒甲(徒卒和甲士);徒卫(卫兵);徒侯(徒卒侯吏);徒师(步卒,步军)
(3) 徒党,同一类或同一派别的人
原屏咎之徒也。——《左传·宣公十二年》
岂为我徒。——《左传·襄公三十年》
圣人之徒也。——《孟子·滕文公下》
外之有徒,祸乃始牙。——《管子·版法》
郯子之徒。—— 唐· 韩愈《师说》
佞誉诬谀之徒。——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得志之徒。——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与其徒置酒酣歌。——清· 方苞《狱中杂记》
(4) 又如:党徒;僧徒;教徒;徒属(随从人员);徒侣(徒伴,朋辈;同伴)
(5) 服徭役的人
迁徙之徒。——汉· 贾谊《过秦论》
(6) 又如:徒御(拉车和驾车的人);徒役(服劳役的人);徒奴(服劳役的罪犯和奴隶);徒夫(服劳役的罪人);徒士(服役的人);徒隶(服劳役的犯人);徒孥(泛指罪犯,犯人)
(7) 门徒,弟子
仲尼之徒。——《孟子·梁惠王上》
传诸其徒。——唐· 韩愈《朱文昌校昌黎先生集》
(8) 又如:徒侣(门徒;学生);徒友(门徒和朋友);徒羽(门徒;党羽);徒党(门徒;党羽);徒属(门徒;部属);门徒
(9) 地位低的人 。多指坏人。如:奸徒(奸险的人);无耻之徒;匪徒
(10) 奴仆
时望甚崇,家徒甚殷。——白行简《李娃传》
(11) 徒刑,古代刑法名。即拘禁使服劳役 。如:徒罪(徒刑之罪);徒系(囚犯);徒流(徒刑与流刑)
(12) 众,很多的人 。如:徒舆(众人);徒众(属下群众;门徒,弟子);徒附(依附于豪门、权势人家的人众);徒庶(民众)
(13) 姓
副词
(1) 独,仅仅
徒以喏。——《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徒以吾两人在。
徒慕君之高义。
徒见操书。——《资治通鉴》
(2) 又如:不徒无益,反而有害;徒有其表
(3) 徒然,枉然
徒留无所施。——《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老大徒伤悲。——《乐府诗集·长歌行》
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列传》
徒糜弹药。——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4) 又如:徒苦(徒然受苦;白吃苦);徒恨(徒然抱恨);徒食(空坐以食而无所事事);徒善(空有善心);徒尔;徒说(白说;空说);徒语(徒言,白说);徒处(无所为);徒设(虚设)
形容词
(1) 光,裸 。如:徒裼(赤足露体);徒倮(光身);徒首(空首。身无甲胄)
(2) 空 。如:徒手(空手);徒话(空话);徒法(空有法制)
(3) 单纯 。如:徒奏(单纯的器乐合奏);徒马(备用而不施鞍辔的马)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tu2 [东莞腔] tu2 [梅县腔] tu2 [陆丰腔] tu3 [客语拼音字汇] tu2 [宝安腔] tu2 [海陆丰腔] tu2 [沙头角腔] tu2 [台湾四县腔] tu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徒 | 同都 | 定 | 模 | 平聲 | 虞 | 開口一等 | 模 | 遇 | do/du | dʰ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