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地

shèng dì [ sheng di]
繁体 聖地
注音 ㄕㄥˋ ㄉ一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圣地 shèngdì

(1) 宗教徒称与教主生平事迹有重大关系的地方。如基督教徒称“耶路撒冷”,伊斯兰教徒称“麦加”

the Holy Land (City)

(2) 指在某方面有特殊意义和作用的地方

革命圣地
shrine

(3) 被当作或引人感兴趣的中心或一项活动的目标地

Mecca

词语解释

  1. 神圣的境界。

    明 王守仁 《谏迎佛疏》:“一尘不动,弹指之间可以立躋圣地。”

  2. 指祖国的土地或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及纪念意义的地方。

    马君武 《自由》诗:“圣地百年沦异族,夕阳独自弔神州。” 郭沫若 《洪波曲》第一章一:“有的北赴革命圣地-- 延安 ,有的则转移到大后方去继续工作。” 徐迟 《三峡记》:“ 北京 ,人民的首都; 北京 ,革命的圣地--不觉我已居住了十一个冬春。”

  3. 宗教徒称与教主生平事迹有重大关系的地方,如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 耶路撒冷 ,伊斯兰教的 麦加 、 麦地那 等。亦称与某种宗教有关,被其信徒视为神圣的地方。

    艾芜 《游成都文殊院有感》:“人烟稠密、街市繁荣的 成都市 内,有一风景优美的佛教圣地-- 文殊院 。”

引证解释

⒈ 神圣的境界。

明王守仁《谏迎佛疏》:“一尘不动,弹指之间可以立躋圣地。”

⒉ 指祖国的土地或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及纪念意义的地方。

马君武《自由》诗:“圣地百年沦异族,夕阳独自弔神州。”
郭沫若《洪波曲》第一章一:“有的北赴革命圣地-- 延安,有的则转移到大后方去继续工作。”
徐迟《三峡记》:“北京,人民的首都; 北京,革命的圣地--不觉我已居住了十一个冬春。”

⒊ 宗教徒称与教主生平事迹有重大关系的地方,如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耶路撒冷,伊斯兰教的麦加、麦地那等。亦称与某种宗教有关,被其信徒视为神圣的地方。

艾芜《游成都文殊院有感》:“人烟稠密、街市繁荣的成都市内,有一风景优美的佛教圣地-- 文殊院。”

圣地的国语词典

教徒对其创教者出生地、葬地或悟道地的尊称。如耶路撒冷、麦加等。

圣地的网络释义

圣地 (宗教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地方)

  • 圣地是指教徒队其创教者出生地、葬地或悟道地的尊称。如鹿野苑、蓝毗尼、菩提伽耶、耶路撒冷、麦加等。
  • 圣地 (汉语释义)

  • 宗教徒称与教主生平事迹有重大关系的地方,如道教的武当山,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耶路撒冷 ,伊斯兰教的麦加、麦地那,佛教的发源地蓝毗尼。亦称与某种宗教有关,被其信徒视为神圣的地方。
  • 圣地造句

    我向往延安,因为它是革命的圣地。
    中国工农红军跨越千山万水,胜利到达革命圣地延安。
    希腊是奥运的圣地,是一个魅力的国家。
    诗人笔下的那片树林,成为供世人凭吊瞻仰的圣地。
    奥运会在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占据着相当重的份量,它绝不仅仅是一项简单的体育竞技比赛,而是一种坚定的信念。奥运就像是一块圣地,自始至终都有圣火相伴,它意味着一种永恒。正因为这样,我自愿为它付出,尽我的力量让这片圣地更加富有魅力。
    望清白的风洗涤世人的心灵,请记住我在世间的痕迹,这唯一一块的圣地,含着我的泪水,与我洁白的心。
    流零在一个茂密的森林里醒来,四周苍郁一片,鸟鸣蝶舞,空气清新,草香扑鼻。幽静,平和,美如圣地。
    麦加是伊斯兰教徒的圣地,每年各地前往朝圣的人络绎不绝。
    学校是纯洁的圣地,学校是幸福的花园,学校是真正的天堂哈哈。
    大海就是一块晶莹剔透的宝石;一块孕育丰富宝藏的圣地;一幅浓淡相交的画卷。
    在藏语中,拉萨是圣地的意思,那么,这湛蓝的天就是圣地的窗帘了。
    师生之间心与心的交汇之处是爱的圣地。
    大海就是一张流动的画,一片埋藏宝藏的圣地,一个慈祥的母亲……
    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令人敬仰,他所到之处即成圣地。
    保护学校环境,共创学生圣地!
    在藏语中,拉萨是圣地的意思,那么,这湛蓝的天即是圣地的窗布了。
    大海就是一块天然的蓝宝石,就是一块孕育丰富资源的宝藏,就是一块文明发源的圣地。
    圣井山风景名胜区,以浙南宗教圣地圣井山定名。
    而通往神圣地窟的两个入口承袭了他们不变的形式。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平型关战役遗址是闻名中外的革命旅游圣地。

    汉字详情

    shèng [sheng]
    部首: 334
    笔画: 5
    五笔: CF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EG
    四角: 77104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耳,呈声。甲骨文字形。左边是耳朵,右边是口字。即善用耳,又会用口。本义:通达事理)

    (2) 同本义

    圣,通也。——《说文》。按:耳顺之谓圣。彼教所言耳根圆通亦此意。

    听信之谓圣。——《管子·四时》

    睿作圣。——《书·洪范》。传:“于事无不通谓之圣。”

    母氏圣善。——《诗·邶风·凯风》

    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 又如:圣功(神灵的功力);圣子(超凡入圣的儿子);圣意(神灵的旨意);圣明(英明)

    (4) 聪明;才智胜人

    圣人莫之。——《诗·小雅·巧言》

    是故圣愈圣,愚益愚。——韩愈《师说》

    (5) 又如:圣相(德智才能出众的宰相);圣童(智力特优的儿童);圣通(圣明通达);圣智(亦作“圣知”。聪明睿智,无所不通);圣善(聪明贤良);圣时(圣明之时);圣子(超凡入圣的儿子或登帝位的儿子)

    (6) 神圣的。封建时代称颂帝王或与帝王有关的事物之词。亦为宗教圣徒对所崇拜事物的尊称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诸葛亮《出师表》

    (7) 又如:圣虑(帝王的思虑);圣裁(皇上的决定;皇帝的裁决);圣治(皇帝的治理);圣眷(皇帝的爱护);圣聪(帝王的听闻);圣朝无阙事(指当代朝廷没有过失);圣寿节(皇帝诞辰纪念日);圣眷隆重(皇帝的深切关怀);圣驾(皇帝或临朝皇后的车乘);圣鉴(指帝王或临朝太后的鉴察);圣子神孙(称皇帝的子孙)

    (8) 刁钻;精灵、乖觉或敏锐、迅速之意 。如:圣觉(犹灵感);圣得知(谓迅速灵敏地知道)

    名词

    (1) 精通一事,对某门学问、技艺有特高成就的人 。如:棋圣;诗圣

    (2) 圣人。指儒家所称道德智能极高超的理想人物

    或圣或否。——《诗·小雅·小宛》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唐· 韩愈《师说》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3) 又如:圣曹(神圣之辈);圣贤(指神佛);圣讳(圣人的名讳);圣经(圣人的经典);圣文(指圣人的文章典籍);圣心(圣人的心怀);圣臣(指德行智能超群出众之臣);圣法、圣制(古代圣人的法则);圣则(圣人所定的法则);圣轨(圣人的规范);圣神(泛称古代的圣人)

    (4) 指传说中的神仙等 。如:圣诞(泛指神、仙、佛、菩萨的生日);圣贤爷(天上的神灵);圣姑(传说中称得道成仙的女子);圣女(贤慧而有德行的女子;女神)

    (5) 神通 。如:斗圣;显圣

    (6) 清酒的代称。亦泛指酒 古时称清酒为圣人,简称“圣”。如:圣贤

    (7) 古之王天下者。亦为对于帝王或太后的极称

    是故有天下七十一圣,其法皆不同。——《吕氏春秋·察今》

    (8) 又如:圣父(对太上皇的尊称指上帝);圣主(对当代皇帝的尊称);圣帝(犹圣主、圣君);圣皇(对皇帝的尊称);圣国(称皇帝)

    英文翻译

    holy, sacred

    方言集汇

    ◎ 粤语:sing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一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苦骨入聲合口一等kʰuətkhuot/quot
    dì,de [di,de]
    部首: 334
    笔画: 6
    五笔: FBN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GPD
    四角: 44112

    详细解释

    de

    助词

    (1) 用在状语和中心词之间 。如:他认真地学习;天气渐渐地冷了;有计划地安排生活。又表示动态,相当于“着”。常附在立、卧、坐等不及物动词的后头

    后妻向床上卧地不起。——《舜子变文》

    (2) 还用于状语后或补语前

    相看月未坠,白地断肝肠。——唐· 杜甫《越女词》

    (3) 另见

    名词

    (1) (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2) 同本义,与“天”相对

    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春秋·元命苞》

    土乙力为地。——《尔雅·释地》

    地生养万物。——《管子·形势解》

    (3) 如:落地;天地;地角(地的末端。多比喻极僻远的地方);地宫(帝王墓地放置棺材的地下建筑);地府(阴间);地脉(风水);地遁(隐入地下;入土而逃)

    (4) 地面;陆地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乐府诗集·木兰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唐· 李白《静夜思》

    (5) 又如:地文(地面山岳河海丘陵平原之形);地藏(地下深处);地市(地下的市镇);地平(地面平坦)

    (6) 土地;田地

    殚其地之出。——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7) 又如:湿地;好地;下地干活儿;地头(地上,与天上相对;方面);地灵(土地山川的灵秀之气)

    (8) 领土,属地;地区 。

    而安陵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战国策·魏策》

    (9) 又如:各地;内地;本地;割地(割让领土);

    (10) 地方;场所

    此地空余黄鹤楼。——唐· 崔颢《黄鹤楼》

    英雄无用武之地。——《资治通鉴》

    (11) 又如:各地文化站;产地(物品出产的地方);坟地;原地;地著(久居其地不迁移的人);地棍(地方上的流氓无赖)

    (12) 地位 。如:地业(地位与事业);地望(地位和声望);地寒(指人的出身微贱,地位低下)

    (13) 心意活动的领域 。如:心地;见地;识地

    (14) 路程;面积

    那轿夫抬进去,走了一射之地。——《红楼梦》

    (15) 又如:十里地

    (16) 居住地 。如:地址;地邻(邻居;邻里)

    (17) 花纹图案或文字的衬托面;底子 。如:地子(衬底;花纹的衬托面)

    (18) 地区,中国省、自治区以下,县以上设置的行政区域 。如:省地县三级

    (19) 地主的简称 。如:地富(地主与富农)

    (20) 言语和行动可以回旋的地方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养生主》

    (21) 另见 de

    英文翻译

    earth; soil, ground; region

    方言集汇

    ◎ 粤语:dei6 deng6
    ◎ 客家话:[梅县腔] ti5 [台湾四县腔] ti5 [客英字典] ti5 [东莞腔] ti3 [客语拼音字汇] ti4 [宝安腔] ti3 [沙头角腔] ti5 [陆丰腔] ti5 [海陆丰腔] ti6
    ◎ 潮州话:di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徒四脂A開去聲開口三等脂Adiih/dihdʰ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