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业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谓帝王之业。
《汉书·宣帝纪》:“朕蒙遗德,奉承圣业。”《后汉书·明帝纪》:“予末小子,奉承圣业,夙夜震畏,不敢荒寧。” 宋 叶适 《法度总论·制科》:“今夫求天下豪杰特起之士,所以恢圣业而共治功。”
佛家对修行成就之称。
南朝 宋 颜延之 《庭诰文》:“治心之术,必辞亲偶,闭身性,师浄觉,信缘命,所以反壹无生,尅成圣业。”
引证解释
⒈ 谓帝王之业。
引《汉书·宣帝纪》:“朕蒙遗德,奉承圣业。”
《后汉书·明帝纪》:“予末小子,奉承圣业,夙夜震畏,不敢荒寧。”
宋叶适《法度总论·制科》:“今夫求天下豪杰特起之士,所以恢圣业而共治功。”
⒉ 佛家对修行成就之称。
引南朝宋颜延之《庭诰文》:“治心之术,必辞亲偶,闭身性,师浄觉,信缘命,所以反壹无生,尅成圣业。”
圣业的网络释义
圣业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耳,呈声。甲骨文字形。左边是耳朵,右边是口字。即善用耳,又会用口。本义:通达事理)
(2) 同本义
圣,通也。——《说文》。按:耳顺之谓圣。彼教所言耳根圆通亦此意。
听信之谓圣。——《管子·四时》
睿作圣。——《书·洪范》。传:“于事无不通谓之圣。”
母氏圣善。——《诗·邶风·凯风》
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 又如:圣功(神灵的功力);圣子(超凡入圣的儿子);圣意(神灵的旨意);圣明(英明)
(4) 聪明;才智胜人
圣人莫之。——《诗·小雅·巧言》
是故圣愈圣,愚益愚。——韩愈《师说》
(5) 又如:圣相(德智才能出众的宰相);圣童(智力特优的儿童);圣通(圣明通达);圣智(亦作“圣知”。聪明睿智,无所不通);圣善(聪明贤良);圣时(圣明之时);圣子(超凡入圣的儿子或登帝位的儿子)
(6) 神圣的。封建时代称颂帝王或与帝王有关的事物之词。亦为宗教圣徒对所崇拜事物的尊称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诸葛亮《出师表》
(7) 又如:圣虑(帝王的思虑);圣裁(皇上的决定;皇帝的裁决);圣治(皇帝的治理);圣眷(皇帝的爱护);圣聪(帝王的听闻);圣朝无阙事(指当代朝廷没有过失);圣寿节(皇帝诞辰纪念日);圣眷隆重(皇帝的深切关怀);圣驾(皇帝或临朝皇后的车乘);圣鉴(指帝王或临朝太后的鉴察);圣子神孙(称皇帝的子孙)
(8) 刁钻;精灵、乖觉或敏锐、迅速之意 。如:圣觉(犹灵感);圣得知(谓迅速灵敏地知道)
名词
(1) 精通一事,对某门学问、技艺有特高成就的人 。如:棋圣;诗圣
(2) 圣人。指儒家所称道德智能极高超的理想人物
或圣或否。——《诗·小雅·小宛》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唐· 韩愈《师说》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3) 又如:圣曹(神圣之辈);圣贤(指神佛);圣讳(圣人的名讳);圣经(圣人的经典);圣文(指圣人的文章典籍);圣心(圣人的心怀);圣臣(指德行智能超群出众之臣);圣法、圣制(古代圣人的法则);圣则(圣人所定的法则);圣轨(圣人的规范);圣神(泛称古代的圣人)
(4) 指传说中的神仙等 。如:圣诞(泛指神、仙、佛、菩萨的生日);圣贤爷(天上的神灵);圣姑(传说中称得道成仙的女子);圣女(贤慧而有德行的女子;女神)
(5) 神通 。如:斗圣;显圣
(6) 清酒的代称。亦泛指酒 古时称清酒为圣人,简称“圣”。如:圣贤
(7) 古之王天下者。亦为对于帝王或太后的极称
是故有天下七十一圣,其法皆不同。——《吕氏春秋·察今》
(8) 又如:圣父(对太上皇的尊称指上帝);圣主(对当代皇帝的尊称);圣帝(犹圣主、圣君);圣皇(对皇帝的尊称);圣国(称皇帝)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窟 | 苦骨 | 溪 | 沒 | 入聲 | 月 | 合口一等 | 臻 | 魂 | kʰuət | khuot/quot |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从丵(
),从巾丛生草。巾象版。本义:古时乐器架子横木上的大版,刻如锯齿状,用来悬挂钟磬)(2) 版,大版
(3) 古代覆在悬挂钟、鼓等乐器架横木上的装饰物,刻如锯齿形,涂以白色
業,大版也。所以覆县钟鼓之栒,捷业如锯齿,以白画之。从丵,象其鉏鋙相承也。——《说文》
有瞽有瞽,在周之庭。设业,崇牙树羽。——《诗·周颂·有瞽》。 毛传:“业,大板也,所以饰栒为县也…植者为虚,衡者为栒。”
(4) 筑墙版
大版谓之业。绳之,谓之缩之。——《尔雅》。郭璞注:“筑墙版也。”
(5) 古代书册之版
先生问焉,终则对,请业则起,请益则起。——《礼记》。郑玄注:“业,谓篇卷也。”
古人写书用方版,《尔雅》:“大版谓之业”,故书版谓之业
(6) 亦指写字用的业版
(7) 学业
复不终业。——《后汉书·列女传》
术业有专攻。——唐· 韩愈《师说》
业有不精。——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某业所就。——清· 黄宗羲《原君》
(8) 又如:卒业;修业;毕业;业行(学业与德行);业精于勤(学业的精进在于勤奋)
(9) 事业;功业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诸葛亮《出师表》
共济世业。——《资治通鉴》
子孙创业。——清· 黄宗羲《原君》
伊皋之业。—— 明· 刘基《卖柑者言》
(10) 又如:业祚(帝业王位);业峻绩鸿(功业高,成绩大)
(11) 家业,产业
受赏者甘利,未赏者慕业。——《韩非子》
(12) 又如:创业;家大业大;业户(不动产的所有者)
(13) 职业
各劝其业。——《史记·货殖列传》
捕鱼为业。——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业是有年。(以是为业)——明· 刘基《卖柑者言》
为业以求钱。——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14) 又如:正业;副业;就业;业余;业命(国事与政令)
(15) 罪孽
把业龙擒捉,猛虎拖倒。——《西厢记诸官调》
(16) 又如:业罐子满了(恶贯满盈);业缘病症(因前世罪孽而致今世得的病症);业畜(造孽的畜生;作恶多端的坏蛋。骂人话);业冤(冤孽;冤家)
(17) 行业 。如:工业;农业;手工业;汽车制造业;旅游业;航空运输业
动词
(1) 使从事于,以…为职业
民卖茶资衣食,与农夫业田无异。——脱脱《宋史》
(2) 又如:业贼(以偷为业);业网(以打鱼为业);业儒(以儒学为业);业缝(以做衣鞋等手艺为业);业文(从事文学);业武(从事武事);业商(经商,从事商业);业厚(从善)
(3) 使成业或乐业
曹公闻 权以土地业 备,方作书,落笔于地。——《三国志》
副词
已经
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史记·留侯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