嚬蛾

pín é [ pin e]
注音 ㄆ一ㄣˊ ㄜˊ

词语释义

1.微皱的眉头。 2.皱眉头。

词语解释

  1. 微皱的眉头。

    南朝 梁 萧纪 《同萧长史看妓》诗:“迴羞出慢脸,送态入嚬蛾。”

  2. 皱眉头。

    唐 李白 《捣衣篇》诗:“闺里佳人年十餘,嚬蛾对影恨离居。” 唐 刘方平 《铜雀妓》诗:“遗令奉君王,嚬蛾强一妆。”按,蛾,蛾眉,指女子之眉。

引证解释

⒈ 微皱的眉头。

南朝梁萧纪《同萧长史看妓》诗:“迴羞出慢脸,送态入嚬蛾。”

⒉ 皱眉头。按,蛾,蛾眉,指女子之眉。

唐李白《捣衣篇》诗:“闺里佳人年十餘,嚬蛾对影恨离居。”
唐刘方平《铜雀妓》诗:“遗令奉君王,嚬蛾强一妆。”

嚬蛾的网络释义

嚬蛾

  • 嚬蛾是汉语词汇,拼音为pín é,指微皱的眉头。
  • 汉字详情

    pín [pin]
    部首: 319
    笔画: 19
    五笔: KHIM
    仓颉: RYHC
    四角: 61086

    详细解释

    (1) 一种开花植物 。亦称“四叶菜”、“田字草”。蕨类植物,生在浅水中,茎横生在泥中,质柔软,有分枝,叶有长柄

    动词

    (1) 同“颦”。本义:皱眉

    侯乘驹兮入庙,慰我民兮,不嚬以笑。——韩愈《柳州罗池庙诗》

    (2) 又如:嚬眉(皱眉头);嚬笑(皱眉和欢笑);嚬瘁(皱眉而忧伤);嚬呻(蹙眉呻吟;苦吟)

    (3) 张口 。如:嚬伸(欠伸,打呵欠)

    英文翻译

    frown

    方言集汇

    ◎ 粤语:pan4
    ◎ 客家话:[梅县腔] pin2 [海陆丰腔] pin2 [客英字典] pin2 [台湾四县腔] pin2 [宝安腔] pi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七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符眞眞A平聲開口三等眞Abjin/binbʰĭĕn
    é,yǐ [e,yi]
    部首: 603
    笔画: 13
    五笔: JTRT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LIHQI
    四角: 53150

    详细解释

    é

    名词

    (1) (形声。从虫,我声。本义:蛾子。昆虫。形似蝴蝶,体躯一般粗大,四翅,静止时平放体侧。多在夜间飞行)

    (2) 同本义

    禽兽虫蛾。——《列子·黄帝》

    朱蛾其状如蛾。——《山海经·海内北经》

    (3) 又如:蛾罗(即蛾子);蛾蝶(指飞蛾);蛾眉(指飞蛾)

    (4) 蛾眉的简称

    扬蛾微眺。——魏· 曹丕《答繁钦书》

    (5) 又如:蛾黄(淡黄色);蛾黛(女子画眉用的青黑色颜料)

    (6) 形似蛾的某些高等菌类植物 。如:木耳,桑耳,亦称为木蛾,桑蛾

    (7) 另见

    名词

    (1) 蚂蚁。后作“蚁”

    扶服蛾伏。——《文选·扬雄》

    蜂蛾微命,力何固?——《楚辞》

    (2) 又如:蛾子(幼蚁);蛾附蜂屯(像蚂蚁和蜜蜂一样聚集);蛾封(蚂蚁衔土于穴外堆成的小丘);蛾斗(蚂蚁争斗)

    (3) 另见 é

    英文翻译

    moth

    方言集汇

    ◎ 粤语:ngai5 ngo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ngo2 [宝安腔] ngo2 [海陆丰腔] ngo2 [客语拼音字汇] ngo2 [梅县腔] ngo2 [客英字典] ngo2 [东莞腔] ngo2
    ◎ 潮州话:ngo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七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五何平聲開口一等ngaŋ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