嚣怨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喧嚣怨怒。
《后汉书·宦者传序》:“ 竇武 、 何进 位崇戚近,乘九服之嚣怨,协羣英之埶力,而以疑留不断,至於殄败。”
引证解释
⒈ 喧嚣怨怒。
引《后汉书·宦者传序》:“竇武、何进位崇戚近,乘九服之嚣怨,协羣英之埶力,而以疑留不断,至於殄败。”
嚣怨的网络释义
嚣怨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áo
◎ 嚣
嚻
动词
(1) (会意。从棘,从页。棘(
),众口。页,人头。表示众口喧嚣。本义:喧哗,声音响而闹哄)(2) 同本义
嚣,嚣声也。气出头上。——《说文》
禁其门嚣者。——《周礼·司武虎》
在陈而嚣。——《左传·成公十六年》
湫隘嚣尘。——《左传·昭公三年》
而以金石匏竹之昌大嚣庶为乐。——《国语·楚语》
选徒嚣嚣。——《诗·小雅·车攻》
甚嚣,且尘上矣。——《左传·成公十六年》
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3) 又如:嚣争(吵闹;争夺);嚣湫(尘嚣渊隘);嚣鄙(喧闹鄙俗);嚣号(喧嚷)
(4) 害臊;害羞
店主起来作揖,说与谭绍闻道喜, 绍闻嚣的耳朵稍都是红的。——《歧路灯》
xiāo
形容词
(1) 轻浮;轻薄
形色嚣然,自矜得遇滋甚。——《三国志》
(2) 又如:嚣幸(轻怠);嚣了头(薄了面子;搁不住脸)
(3) 饥饿
农业有废,百姓嚣然。——《三国志》
(4) 又如:嚣然(饥饿的样子)
(5) 嚣张;强悍
秦恶其嚣而坑儒,师吏以重抑之。——《宋讼》
(6) 又如:嚣然(神态轻狂、高傲的样子);嚣威(指母亲对子女凶悍暴虐的态度)
(7) 悠闲自得
嚣然而乐世。——《南轩记》
(8) 又如:嚣人(闲人);嚣嚣(自得无欲的样子)
(9)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ngau1 [潮阳]hau1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夗(
)声。本义:怨恨;仇恨)(2) 同本义
怨,恚也。——《说文》
曰怨乎。——《论语》。皇疏:“恨也。”
施行得理,谓之德。反德为怨。——《贾子道术》
不怨人取之。——《淮南子·说山》
天子甚怨。——《汉书·李广苏建传》
人怨恶其君。——清· 黄宗羲《原君》
怨颇兴。——清· 张廷玉《明史》
怨愤所积。——孙文《序》
(3) 又如:怨怅(怨畅。怨恨);怨谤(怨恨诽谤);怨恶(怨恨憎恶);怨艾(悔恨自己的错误);怨詈(怨恨并咒骂);恩怨(恩惠和仇恨);宿怨(旧有的怨恨);怨痛(怨恨哀痛)
(4) 责怪;埋怨
羌笛何须怨杨柳。——唐· 王之涣《凉州词》
天下怨谤。——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5) 又
胥怨者民也。
盘庚不为怨者故
(6) 又如:抱怨(埋怨);怨咎(埋怨责备);怨思(抱怨迂居,怀念故土);怨责(埋怨责怪)
(7) 讥讽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
(8) 又如:怨刺(讽刺);怨讥(讥讽)
(9) 别离 。如:怨旷(长期别离;女无夫,男无妻);怨妇(丧夫或丈夫别离很久的妇人)
(10) 哀怨
乐不乐者,其民必怨,其生必伤。——《吕氏春秋》。高诱注:“怨,悲。”
痛灵根之夙陨,怨具尔之多丧。——晋· 陆机《叹逝赋》
(11) 又如:怨切(悲切);怨咽(哀伤呜咽);怨秋(悲秋);怨切(悲切);怨笛(哀怨幽咽的笛声);怨情(悲怨的情怀);怨调(哀怨的曲调);怨惜(悲怨惋惜)
名词
(1) 仇恨,怨仇
此百世之怨。——《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是积怨畜祸也。——《史记·商君列书》
举公义,辟私怨。——《墨子·尚贤》
(2) 怨家
外举不辟怨。——《礼记·儒行》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jen5 [宝安腔] jen5 [梅县腔] jan5 [陆丰腔] jan5 [客语拼音字汇] yan4 [台湾四县腔] jen5 [海陆丰腔] ren5 [东莞腔] jen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鴛 | 於袁 | 影 | 元合 | 平聲 | 元 | 合口三等 | 元 | 臻 | qyan/van | ʔĭwɐ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