噬肤

shì fū [ shi fu]
繁体 噬膚
注音 ㄕˋ ㄈㄨ

词语释义

施刑恰当。 比喻关系亲近。

词语解释

  1. 施刑恰当。

    《易·噬嗑》:“噬肤灭鼻,无咎。” 王弼 注:“噬,啮也。啮者,刑克之谓也。处中得位,所刑者当,故曰噬肤也。” 孔颖达 疏:“肤,是柔脆之物,以喻服罪受刑之人也。”

  2. 比喻关系亲近。

    《汉书·佞幸传·董贤》:“﹝ 哀帝 ﹞遂册免 明 ( 丁明 )曰:‘……有司致法将军请狱治,朕惟噬肤之恩未忍。’” 颜师古 注:“噬肤者,言自啮其肌肤。詔云,为 明 是 恭后 之亲,有肌肤之爱,是以不忍加法。”

引证解释

⒈ 施刑恰当。

《易·噬嗑》:“噬肤灭鼻,无咎。”
王弼注:“噬,啮也。啮者,刑克之谓也。处中得位,所刑者当,故曰噬肤也。”
孔颖达疏:“肤,是柔脆之物,以喻服罪受刑之人也。”

⒉ 比喻关系亲近。

《汉书·佞幸传·董贤》:“﹝哀帝﹞遂册免明(丁明 )曰:‘……有司致法将军请狱治,朕惟噬肤之恩未忍。’”
颜师古注:“噬肤者,言自啮其肌肤。詔云,为明是恭后之亲,有肌肤之爱,是以不忍加法。”

噬肤的国语词典

像咬啮柔嫩的皮肤一样。比喻用刑恰当、顺利无碍。

噬肤的网络释义

噬肤

  • 词语释义
  • (1).施刑恰当。《易·噬嗑》:“噬肤灭鼻,无咎。” 王弼 注:“噬,啮也。啮者,刑克之谓也。处中得位,所刑者当,故曰噬肤也。” 孔颖达 疏:“肤,是柔脆之物,以喻服罪受刑之人也。”
  • (2).比喻关系亲近。“﹝ 哀帝 ﹞遂册免 明 ( 丁明 )曰:‘……有司致法将军请狱治,朕惟噬肤之恩未忍。’” 颜师古 注:“噬肤者,言自啮其肌肤。诏云,为 明 是 恭后 之亲,有肌肤之爱,是以不忍加法。”
  • 汉字详情

    shì [shi]
    部首: 319
    笔画: 16
    五笔: KTAW
    仓颉: RHMO
    四角: 68018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口,筮( shì)声。本义:咬)

    (2) 同本义

    噬,嗂也。喙也。——《说文》

    噬嗑食也。——《易·杂卦》

    国狗之瘈,无不噬也。——《左传·哀公十二年》

    欋杀援筮(噬)。——《考工记·梓人》

    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唐· 柳宗元《三戒》

    康乃甘心鹰犬,搏噬善类,其罪又浮于高拱。——《明史·海瑞传》

    (3) 又如:噬指(畏惧地咬着手指头);噬脐(自己用嘴咬肚脐,够不着。比喻后悔不及);噬犬,噬狗(凶猛咬人的狗);噬搏(咬啮搏击)

    (4) 吞

    竟横噬于虎口。——潘岳《西征赋》

    (5) 如:噬肥混赖(占了便宜还耍赖);噬攫(侵吞掠夺)

    助词

    无义

    彼君子兮,噬肯适我?——《诗·唐风·有杕之杜》

    英文翻译

    bite; gnaw; snap at

    方言集汇

    ◎ 粤语:sai6
    ◎ 客家话:[梅县腔] chii3 chi3 [客语拼音字汇] si4 [客英字典] chi3 [台湾四县腔] cih1 cih3 [海陆丰腔] chi1 chi3 [宝安腔] si5 ci3
    ◎ 潮州话:si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三祭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時制祭A開去聲開口三等祭Azjed/zjeyʑĭɛi
    [fu]
    部首: 444
    笔画: 8
    五笔: EFWY
    五行:
    仓颉: BQO
    四角: 7528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肉,盧省声。本义:人的皮肤)

    (2) 同本义

    肤受之愬。——《论语·颜渊》

    衣不暖肤。——《商君书·算地》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诗·卫风·硕人》

    (3) 又如:肌肤(肌肉皮肤);肤革(皮肤的表皮和真皮;外面,表面);肤不生毛(皮肤上长满了厚茧而长不出毛)

    (4) 树木、果实的表皮 。如:肤部(表皮);肤果(可连皮吃的果实)

    (5) 某些像皮层那样的东西

    纸光洁如玉,肤如卵膜。——宋· 陈师道《后山谈丛》

    (6) 又如:草皮;纸张

    (7) 古代用于祭祀或供食用的肉类

    麋肤,鱼醢。——《礼记》。郑玄注:“肤,切肉也。”

    (8) 古代长度单位,一指为寸,四指为肤 。如:肤寸(古长度单位。一指宽为寸,四指宽为肤)

    (9) 较短的距离 。如:肤寸之地无得

    (10) 外表

    而短小精悍者,游侠之徒也。人何足以知之?此皆其肤也。——宋· 苏轼《王定国真赞》

    (11) 通“簠”( )。古祭祀燕享,以盛稻粱的器皿

    剥床以肤,凶。——《易·剥卦》

    形容词

    (1) 浅薄

    所谓末学肤受,贵耳而贱目者也。——汉· 张衡《东京赋》

    (2) 又如:肤见(浅陋的见解);肤学(浅学,所学浅陋);肤俗(肤浅庸俗);肤庸(浅薄平庸);肤语(肤辞,肤浅空泛的言语)

    (3) 大

    薄伐猃狁,以奏肤公。——《诗·小雅·六月》

    (4) 又如:肤功(大功)

    (5) 肥美,美

    公孙硕肤。——《诗·豳风·狼跋》

    (6) 又如:肤美(优美敏捷);肤敏(德行美好,行事敏捷)

    英文翻译

    skin; superficial, shallow

    方言集汇

    ◎ 粤语:f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甫無平聲合口三等pyo/piupĭ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