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崩脆

gā bēng cuì [ga beng cui]

词语释义

吃硬脆的东西,口腔发出的声音,后来也形容东西好吃,或办事儿利索。

汉字详情

gā,gá,gǎ [ga]
部首: 319
笔画: 14
五笔: KDHA
五行:
仓颉: RMUI
四角: 61053

详细解释

(1) (形声。从口,戛( jiá)声。象声词) 形容短促而响亮的声音 。如:嘎支;嘎嘎笑声;鸭叫声;嘎杂子(蛮不讲理的人)

(2) 另见 gá;gǎ

形容词

(1) 儿童聪明乖巧而调皮的。常含有喜爱的意味 。如:又淘又嘎又皮的小孩

(2) 脾气坏,乖僻 。也写作“玍”。如:嘎小子;嘎子;嘎家伙

动词

(1) 卡。夹在中间

似鳔胶粘住口角,似鱼刺嘎了喉咙。——元· 纪君祥《赵氏孤儿》。又如:鱼刺嘎了喉咙

(2) 另见 gā;gá

英文翻译

sound of laughter; bad, malevolent

方言集汇

◎ 粤语:gaa1 gaa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kat7 [台湾四县腔] kat7 [客语拼音字汇] ga1 [宝安腔] ga1 [海陆丰腔] ka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四黠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黠鎋開入聲開口二等kret/kaetkæt
bēng [beng]
部首: 325
笔画: 11
五笔: MEE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UBB
四角: 222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山,朋声。本义:山倒塌)

(2) 同本义

梁山崩。——《左传·成公五年》

(3) 又如:山崩地裂

(4) 崩裂;倒塌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5) 又如:崩拆(倒塌断裂);崩陷(倒塌陷落);崩陨(塌陷);崩损(崩塌损坏);崩坠(倒塌坠落)

(6) 古代把天子的死看得很重,常用山塌下来比喻,由此从周代开始帝王死称“崩”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诸葛亮《出师表》

越二月,帝崩。——《明史·海瑞传》

(7) 又如:崩驾(帝王之死);崩殂(崩背,崩逝。又指帝王之死)

(8) 崩溃;垮台;败坏

不义不昵,厚将崩。——《左传·隐公元年》

三年不为乐,乐必崩。——《论语·阳货》

(9) 又如:崩阙(败坏);崩动(煽动败坏)

(10) 破裂,迸裂

天崩地塌壮士死。——吴士玉《玉带生歌奉和漫堂先生》

(11) 又如:谈崩了;崩裂(物体突然破裂);崩云(破裂的云彩);把气球吹崩了

(12) 炸伤;枪毙 。如:爆竹崩了他的手;咋不崩了他?

(13) 血崩,指妇科“崩症”

英文翻译

rupture, split apart, collapse

方言集汇

◎ 粤语:bang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ben1 [陆丰腔] ben1 [梅县腔] ben1 [海陆丰腔] ben1 [客语拼音字汇] ben1 [东莞腔] ben1 [沙头角腔] bien1 [宝安腔] ben1 [台湾四县腔] be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七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北滕登開平聲開口一等pəŋpong
cuì [cui]
部首: 444
笔画: 10
五笔: EQDB
五行:
仓颉: BNMU
四角: 7721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肉,绝省声。本义:易折断)

(2) 同本义

其脃易泮。——《老子》

脃薄。——《后汉书·许荆传》

华而不实,脆而不坚。——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

(3) 又如:脆断(脆而折断);脆薄(不坚牢);脆帮根儿咬(比喻做事应抓住主要矛盾);脆促(生命脆弱而短暂)

(4) 鲜嫩爽口的 。如:这种苹果又甜又脆;脆生生(松脆。多指食物)

(5) 声音清爽(高音);清脆 。如:听她的嗓音多脆!脆生生(清脆悦耳)

(6) 〈方〉∶说话做事爽利痛快的 。如:干脆(直截了当;爽快);脆快

英文翻译

crisp; fragile, frail; brittle

方言集汇

◎ 粤语:ceoi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hoi5 cui5 ce5 [客语拼音字汇] coi4 [台湾四县腔] coi5 cui5 ce5 [梅县腔] coi5 cioi5 [宝安腔] coi5 [客英字典] cui5 tsioi5 ce5 coi5 [东莞腔] co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三祭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此芮祭A合去聲合口三等祭Achyed/cveytsʰĭwɛi

嘎崩脆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