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ㄨㄚˋ ㄨㄚˋ
词性
拟声词
词语释义
1.象声词。水流动的声音。 2.象声词。反胃欲呕的声音。
词语解释
象声词。水流动的声音。
唐 元稹 《景申秋》诗之三:“嗢嗢簷霤凝,丁丁窗雨繁。”
象声词。反胃欲呕的声音。
汉 张仲景 《伤寒论·太阳病中》:“诸邪入胸府,阻遏阳气,不得宣达,以致胸满痞硬,热气上衝,燥渴心烦,嗢嗢欲吐。”
引证解释
⒈ 象声词。水流动的声音。
引唐元稹《景申秋》诗之三:“嗢嗢簷霤凝,丁丁窗雨繁。”
⒉ 象声词。反胃欲呕的声音。
引汉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中》:“诸邪入胸府,阻遏阳气,不得宣达,以致胸满痞硬,热气上衝,燥渴心烦,嗢嗢欲吐。”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口,昷声。本义:咽)
(2) 咽,通过口和喉关入胃内
嗢,咽也。——《说文》
(3) 又如:嗢咽(吞咽,饮吞)
(4) 笑
乐不胜谓之嗢噱。——《通俗文》
嗢噱终日。——《琴赋》
(5) 又如:嗢呼(笑呼)
(6) 吐出 。如:嗢嗢(反胃欲呕的声音)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一沒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
详细解释动词 (1) (形声。从口,昷声。本义:咽) (2) 咽,通过口和喉关入胃内 嗢,咽也。——《说文》 (3) 又如:嗢咽(吞咽,饮吞) (4) 笑 乐不胜谓之嗢噱。——《通俗文》 嗢噱终日。——《琴赋》 (5) 又如:嗢呼(笑呼) (6) 吐出 。如:嗢嗢(反胃欲呕的声音)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入十一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