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孟子·梁惠王上》:“‘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成语用法
嗜杀成性作谓语、定语;指人好战。
嗜杀成性的国语词典
将杀人成为一种嗜好。形容极端残忍、凶暴。
如:「这种嗜杀成性的凶手,就算多判几个死刑,亦不足以弥补他的罪行。」
嗜杀成性的网络释义
嗜杀成性
嗜杀成性的翻译
反义词
嗜杀成性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口,耆(
)声。本义:爱好)(2) 同本义
嗜,嗜欲,喜之也。——《说文》
屈到嗜芰。——《韩非子·难四》
性嗜酒。——《世说新语·简傲》
余幼时即嗜学。——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 又如:嗜学(非常好学);嗜癖(嗜好而入迷);嗜胆(嗜食苦胆。比喻特异的习性);嗜茗(爱好喝茶);嗜古(好古);嗜书(爱好读书);嗜杀(喜好杀戮);嗜枣(指特殊的嗜好);嗜爱(嗜欲;爱好)
(4) 贪求
吾闻国家败政,必用奸人而嗜其疾味。——《国语·楚语下》
邠人偷嗜暴恶者。——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柳宗元《蝜蝂传》
(5) 又如:嗜利(贪求私利;贪图钱财);嗜血(猛兽贪于血食,后亦用以形容人凶残成性)
名词
贪求的东西
嗜欲无限。——《韩非子·解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hi5 [海陆丰腔] shi5 [梅县腔] she5 [台湾四县腔] sii5 [客语拼音字汇] si4 [宝安腔] si5 [东莞腔] si5
◎ 潮州话:ci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嗜 | 常利 | 常 | 脂A開 | 去聲 | 寘 | 開口三等 | 脂A | 止 | zjiih/zjih | ʑi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殳,杀声。古字作“杀”,甲骨文字形,在人(大)的下方做上一个被剁的记号,表示杀。殳(
):兵器。从殳表示与杀有关。本义:杀戮)(2) 同本义
殺,戮也。——《说文》
武王胜殷杀 纣。——《墨子·三辩》
杀气浸盛。——《吕氏春秋·仲秋》
为杀矢。——《考工记·冶氏》
杀其君,虔于乾溪。——《谷梁传·昭公十三年》
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孟子·梁惠王上》
子罕杀 宋君而夺政。——《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设酒杀鸡作食。——陶潜《桃花源记》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3) 又如:杀猪;杀鸡;杀戒(佛教指禁止杀生的戒律);杀坏(杀死);杀落(被杀;杀死);杀坯(骂人话。该杀的东西);杀鸡扯脖(杀鸡扯腿,杀鸡抹脖。形容十分情急的样子);杀人灭口(怕走漏风声而将人处死)
(4) 攻杀,激战
二将合兵一处,大杀一阵。魏兵方退。—— 罗贯中《三国演义》
(5) 又如:杀并(厮杀,火并)
(6) 凋落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黄巢《赋菊》
(7) 又如:风势稍杀;杀敛(万物凋落敛藏)
(8) 终止;收束 。如:杀住;杀字(书法中草书的收笔);杀收(收束);杀止(截止,停止);杀笔;杀尾
(9) 抑制,压抑 。如:杀内(节制性欲)
(10) 败坏;衰败
为报年来杀风景,连江梦雨不知春。——苏轼《次韵林子中春日新堤书事》
(11) 又如:杀人威风
(12) 取出、挤出 。如:白菜馅要加点盐杀一杀水
(13) 棋类术语。指围死或击败对方。亦指对弈 。如:杀一盘
(14) 缚紧,勒紧 。如:杀缚(束缚;约束;训斥);杀担(束紧担子)
(15) 〈方〉∶刺激
汗水流遍了全身,杀痛了脊背,杀痛了脸颊。——王蒙《火之歌》
(16) 压低 。如:杀巧(买东西时趁机压低价格);杀价
(17) 通“弑”(
)。旧称臣杀君,子杀父母为弑里克杀 奚齐于 次。——《左传·僖公九年》
项羽为无道放杀其主。——《汉书·高帝纪》
名词
猎获物
禀王爷,众将献杀。——清· 洪昇《长生殿》
形容词
(1) 死板,不可变动 。如:杀定(死规定,硬行规定);杀断(断定、定死)
(2) ∶该死的 。如:杀千万,杀才(不得好死的,该杀的);杀坏(该死的)
(3) 寒的;阴森的 。如:杀节(阴冷肃杀时节)
(4) 〈方〉∶接近…的 。如:杀黑(天刚黑的时侯)
副词
(1) 用在谓语后面,表示程度之深
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文选·古诗十九首·其十四》
孩儿,痛杀我也。——元· 关汉卿《窦娥冤》
(2) 又如:将他气杀也;笑杀人;杀死个(方言。死命地;拼命地)
(3) 很,甚 。用在谓语前。如:杀毛树孔(形容极度疼痛恐惧时发出的喊叫);杀狠(狠命)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即“杵”)。“斧”、“杵”具备就可以做成事情。本义:完成,成就)
(2) 同本义
成,就也。——《说文》
成德之终也。——《国语·周语》
成者功就不可易也。——《太元元错》
箫韶九成。——《书·益稷》
祝告曰利成。——《仪礼·少牢礼》
及事成。——《周礼·司书》
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后汉书·列女传》
(3) 又如:落成(建筑物完工)
(4) 变成;成为
累寸不已,遂成丈匹。——《后汉书·列女传》
(5) 又如:成习(成为习惯);成精;成仙(成为神仙)
(6) 成全 。如:成持(帮助,扶持);玉成其事
(7) 形成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吴均《与朱元思书》
(8) 又如:成市(形成市场);成列(形成队列);成体(构成形体)
(9) 事物生长到一定的状态;长成
五谷萎败不成。——《吕氏春秋·明理》
用实者成实时采。——宋· 沈括《梦溪笔谈》
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 清· 林觉民《与妻书》
(10) 树立
以成伯王之名。——《战国策·秦策》。注:“立也。”。又如:成名成家(树立名声,成为专家);成果(造就,创建)
(11) 订立 。如:成言(订约);成券(订立契约);成约,成说(订约)
(12) 平定;讲和
会于稷,以成 宋乱。——《左传·成公十一年》
遂使之行成于吴。——《国语·越语》
(13) 成家 。如:成亲;成房头(有二房、三房等名份的);成室
名词
(1) 成功
成败之机,在于今日。——《资治通鉴》
(2) 又如:成败
(3) 成果;成就 。如:坐享其成;一事无成
(4) 十分之一;比率 。如:增产三成
形容词
(1) 现成的 。如:成证,成辞(现成的文章);成基(现成的基础)
(2) 既定的 。如:成旨;成科(既定的法律条文)
(3) 整,全 。如:成天际(一天到晚);成年家(一年到头);成天家(一天到晚);成日(整天);成批;成夜;成篇
(4) 纯的 。如:成金
(5) 表示有能力 。如:他可真成!
副词
(1) 表示答应、许可 。如:成,就这么办;成不的(不成;不行)
(2) 表示达到一个单位(强调数量多或时间长) 。如:成年累月;成何济(有何用处,待如何)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hin2 sang2 [梅县腔] shang2 shin2 zhang5 [沙头角腔] sin2 siang2 [客英字典] shin2 sang2 [宝安腔] sin2 [客语拼音字汇] sang2 sin2 [东莞腔] sin2 [陆丰腔] shin3 [台湾四县腔] siin2 sang2
◎ 潮州话:sêng5(sêng) zian5(chiâⁿ) sian5(siâⁿ)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成 | 是征 | 常 | 清開 | 平聲 | 庚 | 開口三等 | 清 | 梗 | zjeng | ʑĭɛŋ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心,生声。本义:人的本性)
(2) 同本义
性,人之阳气性善者也。——《说文》
性,质也。——《广雅》
天命之谓性。——《礼记·中庸》
自诚明谓之性。
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荀子·性恶篇》
五性者何?仁义礼智信也。——《白虎通》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
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荀子·正名篇》
(3) 又如:性根(根性;本性);性行(人的禀性和行为);性气(人的个性和脾气);个性(人的本性;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感情或理性);禀性(本性);性尚(本性的爱好和崇尚)
(4) 事物的性质或性能
则天之明,因地之性。——《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物性之苦。——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物性之不同。——宋· 沈括《梦溪笔谈》
(5) 又如:性力(指药性和药力);性状;共性(共同具有的性质)
(6) 通“生”(
生命;生机莫保其性。——《左传·昭公八年》
民乐其性,而无寇雠。——《左传·昭公十九年》
为炮烙以伤民性。——《韩非子·难势》
性命寿长,终其天年而不夭伤。——《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以治气养性,则身后彭祖。——《韩诗外传·卷一》
(7) 又如:性理(谓生命之原理);性类(犹生类,指有生命的物类)
(8) 性情;脾气
动心忍性。——《孟子·告子下》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晋· 陶潜《归园田居》
吾性不喜华靡。——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性悖妄。——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尊德性。——清· 刘开《问说》
(9) 又如:性行淑均(性格和善,品行端正);性耽隐癖(秉性迟钝,甘子寂寞);性起(发脾气);性理(性情和理智)
(10) 性别 。如:男性;女性;雄性;雌性
(11) 语法中词的属性 。如:阳性、阴性、中性
(12) 指与生殖、性欲有关的 。如:性感;性欲
(13) 佛教语。指事物的本质 。与“相”相对。如:性心(佛教语。真心。即自性清净心);性火(佛教语。谓遍布于一切物质现象的火性);性宗(道家的一宗派,主张以修性为本);性相(性指事物的本性;相指事物的表相)
(14) 内心 。如:性地(聪慧;修养);性窦(心窍);性识(天分,悟性)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xiang4 xin4 [宝安腔] sin5 [客英字典] siang5 sin5 [陆丰腔] sin5 [梅县腔] siang5 sin5 [台湾四县腔] sin5 siang5 [沙头角腔] sin5 [海陆丰腔] sin5 siang5 [东莞腔] sin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性 | 息正 | 心 | 清開 | 去聲 | 敬 | 開口三等 | 梗 | 清 | sĭɛŋ | siengh/sien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