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珠吐玉

pēn zhū tǔ yù [pen zhu tu yu]
注音 ㄆㄣ ㄓㄨ ㄊㄨˇ ㄩˋ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嘴里喷吐出珍珠美玉。形容博学多才,出口成章

词语解释

成语用法

喷珠吐玉作谓语、定语;指人文才好。

喷珠吐玉造句

;环湖四周有多处温泉常年喷珠吐玉,其中半汤、香泉、汤池三大温泉已建成疗养度假胜地,被誉称“三串珍珠”。
她宛若下凡的仙子,纤尘不染,喷珠吐玉。
就在市民担心趵突泉喷涌能否持续到“五一”的时候,位于“小泉城”章丘的百脉泉却依旧喷珠吐玉,泉涌成河。
百泉湖“喷珠吐玉”的景观至少可持续一年。
卫成如这人一站到讲台就如鱼得水,喷珠吐玉,口若悬河,深入浅出,娓娓道来。
笔者作为一个老济南,非常关注省城的护泉保泉工作,也时常光临此名泉,欣赏那黑虎喷珠吐玉的壮美景色。
笔者作为一个“老济南”,非常关注我市的护泉保泉工作,也时常前去观赏那喷珠吐玉的壮美景色。
百泉坑、达活泉、狗头泉等泉群终年喷珠吐玉。
昨日,在济南章丘市百脉泉群泉喷珠吐玉,泉涌成河。
园内,灌木如篱,绿树成荫,如垠草坪中有一水池,池中喷泉喷珠吐玉,高可数丈。
徜徉在河畔、湖岸、港湾时,举目抬头放眼望去,湖中的泉水喷珠吐玉、展翅飞扬,稻田、河塘、小溪、湖泊和湿地形映成趣沿途风景秀丽,令人流连忘返。
龙潭的上部泉水飞流直下,喷珠吐玉,河谷蜿蜒,声闻数里之遥;下部飞瀑成阶跌落,声若雷鸣,古称"雷溪春涛"。
仙人谷碧水清潭,流云飞瀑,仙人瀑喷珠吐玉,银光飞溅景色绝妙。
瀑布首先向刻有“太平飞瀑”的丈余巨石飞泻猛捣,簇簇水柱翻滚如喷珠吐玉,瀑水汇聚折西而行;又绕岩池回旋转后,顺山谷石涧二次折跌飞流直下。
畅游在龙潭丛林之中,首先会看到碧玉潭的瀑布水从小井山涧五神河溪水飞流直下,犹如一条白练凌空垂挂,喷珠吐玉,气势磅礴。
街边的喷水池在喷珠吐玉,无色的水珠在灯光的映衬下变成了金色。
在这里,高山峡谷、流泉飞瀑,喷珠吐玉,银光飞溅,彩虹如画,潭水碧绿,清爽宜人,让您充分领略水的真正含义。
龙潭的上部泉水飞流直下,喷珠吐玉,河谷蜿蜒,声闻数里之遥;下部飞。

汉字详情

pēn,pèn [pen]
部首: 319
笔画: 12
五笔: KFAM
五行:
仓颉: RJTO
四角: 64082

详细解释

pēn

动词

(1) (形声。从口,贲( bēn)声。本义:怒叱)

(2) 同本义

喷,咤也。——《说文》。徐灏注笺:“今俗语犹谓咤人曰喷。”

(3) 泉水自地下涌出;喷出,喷射

子不见夫唾者乎?喷则大者如珠,小者如雾,杂而下者不可胜数也。——《庄子》

(4) 又如:喷噀(喷出);喷沫(喷涌泡沫);喷沸(喷涌沸腾);喷筒(旧时装火药以喷射的火器);喷激(喷涌激荡);喷蛆(詈词。乱扯,胡说)

(5) 马嘘气或鼓鼻

其马喷沙。——《穆天子传》

(6) 又如:喷吼(吐气长鸣);喷振(谓禽兽鼓鼻喷气,振发。形容气势雄猛);喷嘶((马)嘘气嘶叫)

(7) 扯。胡扯;闲扯 。如:喷闲话

(8) 另见 pèn;pen

pèn

形容词

气味浓郁 。如:喷喷香(形容香味浓郁)

名词

(1) ∶果品、蔬菜、鱼虾等大量上市的时期 。如:西瓜正在喷儿上

(2) ∶开花结果的次数;成熟收割的次数 。如:头喷棉花

(3) 另见 pēn;pen

英文翻译

spurt, blow out, puff out

方言集汇

◎ 粤语:pan3

宋本广韵

zhū [zhu]
部首: 436
笔画: 10
五笔: GRI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MGHJD
四角: 1519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玉,朱声。本义:珍珠。蛤蚌壳内由分泌物结成的有光小圆体)

(2) 同本义

珠,蚌之阴精。——《说文》。按,水精也,或生于蚌,阴精所凝。

珠足以御火灾。——《国语·楚语》

水方折者有玉,员折者有珠。——《尸子》

渊生珠而岸不枯。——《淮南子·说山》

珠盘玉敦。——《周礼·玉府》

大珠四枚。——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3) 又

所货西洋珠。

(4) 又

公受珠。

(5) 又

出珠授之。

(6) 又如:珠户(采珠的民户;珠饰的门户);珠履(以珍珠为饰的鞋子);珠碧(珍珠与碧玉);珠英(美如珍珠的花);珠翠(珍珠与翠玉);珠市(买卖珍珠的集市)

(7) 珠玉

琴号珠柱,书名《玉杯》。——庾信《小园赋》

(8) 又如:珠椟(盛放珠宝的匣子);珠丸(用珠玉做的弹丸);珠箔(用珠子缀成的帘子)

(9) ∶形容事物的华美、光泽

珠林余露气,乳宝滴香泉。——陈吉疾《忆山中诗》

(10) 又如:珠林(美好的树林);珠泽(比喻文彩荟萃之处)

(11) 装饰用的有光的带孔小圆体 。如:珠履;珠帘

(12) 以球形或椭球形体滴下的液体

白雨跳珠乱入船。——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13) 又如:泪珠;汗珠;露珠

英文翻译

precious stone, gem, jewel, pearl

方言集汇

◎ 粤语:zyu1
◎ 客家话:[宝安腔] zu1 [客语拼音字汇] zu1 [海陆丰腔] zhu1 [东莞腔] zu1 [沙头角腔] zu1 [客英字典] zhu1 [陆丰腔] zhu1 [梅县腔] zu1 [台湾四县腔] z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章俱平聲合口三等cjyo/tjutɕĭu
tǔ,tù [tu]
部首: 319
笔画: 6
五笔: KFG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RG
四角: 6401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口,土声。本义:东西从口腔中涌出)

(2) 同本义

吐,写也。——《说文》

柔则茹之,刚则吐之。——《诗·大雅·烝民》

然我一沫三捉发,一饭三吐哺。——《史记·鲁周公世家》

血入乎牙,不肯吐口。——韩愈《元和圣德》

机发吐丸。——《后汉书·张衡传》

与风水相吞吐。——宋· 苏轼《石钟山记》

(3) 又如:吐气纳元(道家的一种练功修身之法。吐、纳是我国古人的一种养生之术);吐信(吐舌头);吞吐(吞进和吐出);吐沫(吐出沫子);吐茹,吐哺(吐出嘴里食物)

(4) 口说,陈说 。如:吐属;吐决(发表言论,断定事理);吐款(说出款曲。吐露真情);吐诚(说出真心话);吐肝露胆(赤诚相待,说出心里话);吐供(招供);吐言(说话);吐沥(倾诉)

(5) 显露,呈现 。如:吐口(露口风);吐白(显露白色);吐絮(露出棉絮);吐端(呈现端应);吐绿(呈现翠绿色)

(6) 发出;散发 。如:吐火(发出火光);吐曜;吐辉(发出光辉);吐焰(发出光焰);吐咬(吐音咬字);吐字;吐辞;吐音(发音);吐泄(发泄);吐绚(焕发光彩);吐发(焕发)

(7) 长出 。如:吐穗;吐芽

(8) 抒发;抒写 。如:吐文(写作。吐属);吐论(发议论);吐谈(谈吐)

(9) 由里向外伸 。指舌头。如:吐舌头

(10) 使能够迅速硬化的粘液从口中出来形成丝、网、茧 ——用于蜘蛛或蚕。如:蚕吐丝

(11) 摆出,亮出 。武术用语

把布衫脱将下来,吐个架子。——《水浒传》

(12) 开放 。如:吐葩(开花);吐花

(13) 出 。如:吐奇(出奇谋);吐决(出谋决策);吐故纳新;吐懑(发泄内心的愤懑)

名词

(1) 姓

(2) 另见

动词

(1) 呕吐。呕出胃内容物 。如:吐下(呕吐下泻);吐逆(呕吐而气逆);吐红(吐血);吐眩(呕吐眩晕);吐骂(唾骂);吐药(促使呕吐的药物);吐壶(唾壶);恶心要吐

(2) 不自主地从嘴里涌出 。如:如果把它们完整地吞下去的话,它们又会被吐出来

(3) 退还非法的或不义的收益 。如:吐赃

(4) 另见

英文翻译

vomit, spew out, cough up

方言集汇

◎ 粤语:tou2 tou3
◎ 客家话:[梅县腔] tu5 [梅县腔] tu5 [东莞腔] tu5 [宝安腔] tu5 [客英字典] tu5 [台湾四县腔] tu5 [客语拼音字汇] le4 tu4 [陆丰腔] tu5 [沙头角腔] tu5 [海陆丰腔] t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他魯上聲開口一等thox/thuutʰu
[yu]
部首: 527
笔画: 5
五笔: GY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GI
四角: 10103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根绳子,串着一些玉石。“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2) 同本义

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说文》

君无故玉不去身。——《礼记·曲记》。疏:“玉谓佩也。”

五玉。——《虞书》。郑注:“执之曰瑞,陈列曰玉。”

王齐则共食玉。——《周礼·王府》

惟辟玉食。——《书·洪范》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左传》

(3) 又如:玉情儿(玉石的质量、成色);玉墀(白玉台阶);玉阙(宝座;皇宫);玉虚(道教指玉帝的居处);玉树(指槐树);玉砚(玉石制的砚台);玉雕(玉石雕成的工艺品);玉栏(玉石制的栏杆)

(4) 泛指玉石的制品 。如:玉尺量才(考试);玉鉴(玉镜);玉斝(玉酒器);玉辇(君后坐的车);玉笈(玉饰的书籍)

(5) 指玉制的乐器

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孟子》

(6) 又如:玉徽(美玉装饰的琴);玉轸(琴上的玉制弦柱);玉振金声(演奏古乐,以钟发声,以罄收韵,集众音之大成。金指钟,玉指罄)

(7) 比喻色泽晶莹如玉之物 。如:玉色瑗姿(色泽如玉,姿态万行);玉溜(目光);玉箸(玉筯。死后垂下的鼻涕);玉笋(美女的手指);玉竹(一种竹,颜色青黄相间)

(8) 比喻美德、贤才

君子比德如玉。——《礼记》

(9) 又如:玉笋之班(人材行列。唐末朝士风貌优异有才华的人,称玉笋。得与其列者称玉笋班);玉堂金马(指翰林出身;亦指出身高贵,文武双全);玉堂(翰林院);玉音(帝王的话语)

形容词

(1) 敬辞。多用以尊称对方的身体言行等

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战国策》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白居易《长恨歌》

(2) 又如:玉文(对文字的美称);玉面(尊称人的容颜);玉札(对别人书信的敬称);玉躬(玉体);玉声(对他人言语的敬称)

(3) 形容美好 。如:玉蕴辉山(周身包含着耀人的光彩);玉女(美女;仙女)

(4) 形容洁白 。如:玉魄(月华);玉屑(喻洁白的雪花);玉珥(太阳两边的云气);玉羽(洁白的羽翼)

(5) 珍贵 。如:玉苗(珍贵的幼苗);玉编(珍贵的典籍)

英文翻译

jade, precious stone, gem

方言集汇

◎ 粤语:juk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ngiuk8 [陆丰腔] gniuk8 [东莞腔] ngiuk8 [海陆丰腔] ngiuk8 [梅县腔] niuk8 [沙头角腔] niuk8 [客语拼音字汇] ngiug6 [台湾四县腔] ngiuk8 [宝安腔] ngiuk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三燭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魚欲入聲開口三等ŋĭwokngyuk/ngiv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