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喷壶
(1) 盛水浇花的壶,喷水的部分像莲蓬,有许多小孔
词语解释
浇水的器具。壶状,喷水部分似莲蓬,有许多小孔。有的地方也叫喷桶。
《西清古鉴·壶·汉喷壶》:“右,高一尺一分,深九寸六分,腹围一尺五寸,重七十七两,有繫,壶口如莲房,俗谓之花,浇、洒、扫所用也。”《红楼梦》第二五回:“咱们的喷壶坏了,你到 林姑娘 那边借用一用。” 老舍 《骆驼祥子》十八:“有的屋顶漏得象个喷壶,把东西全淋湿。”
引证解释
⒈ 浇水的器具。壶状,喷水部分似莲蓬,有许多小孔。有的地方也叫喷桶。
引《西清古鉴·壶·汉喷壶》:“右,高一尺一分,深九寸六分,腹围一尺五寸,重七十七两,有繫,壶口如莲房,俗谓之花,浇、洒、扫所用也。”
《红楼梦》第二五回:“咱们的喷壶坏了,你到林姑娘那边借用一用。”
老舍《骆驼祥子》十八:“有的屋顶漏得象个喷壶,把东西全淋湿。”
喷壶的国语词典
用来盛水喷洒的器具。
如:「一般人用喷壶来盛水浇花。」
喷壶的网络释义
喷壶
喷壶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pēn
动词
(1) (形声。从口,贲(
或 )声。本义:怒叱)(2) 同本义
喷,咤也。——《说文》。徐灏注笺:“今俗语犹谓咤人曰喷。”
(3) 泉水自地下涌出;喷出,喷射
子不见夫唾者乎?喷则大者如珠,小者如雾,杂而下者不可胜数也。——《庄子》
(4) 又如:喷噀(喷出);喷沫(喷涌泡沫);喷沸(喷涌沸腾);喷筒(旧时装火药以喷射的火器);喷激(喷涌激荡);喷蛆(詈词。乱扯,胡说)
(5) 马嘘气或鼓鼻
其马喷沙。——《穆天子传》
(6) 又如:喷吼(吐气长鸣);喷振(谓禽兽鼓鼻喷气,振发。形容气势雄猛);喷嘶((马)嘘气嘶叫)
(7) 扯。胡扯;闲扯 。如:喷闲话
(8) 另见
pèn
形容词
气味浓郁 。如:喷喷香(形容香味浓郁)
名词
(1) ∶果品、蔬菜、鱼虾等大量上市的时期 。如:西瓜正在喷儿上
(2) ∶开花结果的次数;成熟收割的次数 。如:头喷棉花
(3)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壶形。本义:古代盛器)
(2) 同本义 。深腹,敛口,多为圆形,也有方形、椭圆等形制
壶,昆吾圆器也。——《说文》
国子执壶浆。——《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注:“礼器,腹方口圆曰壶,反之曰方壶,有爵饰。”
八壶设于西序。——《仪礼·聘礼》
引壶觞。——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箪食壶浆。——《三国志·诸葛亮传》
一片冰心在玉壶。——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炉上有壶。——明· 魏学洢《核舟记》
(3) 又如:壶瓶(盛酒器);壶滥(又名壶鉴。器皿的名称);壶尊(古代盛酒器);壶芦(指茶壶或酒壶)
(4) 古代滴水计时的器具
狄人出壶。——《礼记·丧大记》。注:“漏水之器也。
(5) 又如:壶漏(古代计时器的一种);壶郎(掌管刻漏计时的官员);壶人(管理刻漏掌报时的人)
(6) 古代宴饮时投壶的用具
投壶。壶脰脩七寸,口径二寸半,壶高尺二寸,受豆斗五升,壶腹脩五寸。——《大戴礼记》
(7) 又如:壶矢(壶与矢为投壶用具,因以称投壶);壶飧(用壶盛水泡饭)
(8) 通“瓠”。瓠瓜,也叫葫芦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诗·豳风·七月》
尝抱壶而度水者,抱而蒙火。——《淮南子·说林》
中流失船,一壶千金。——《鹖冠子·学问》
(9) 又如:壶庐(瓠、匏、蒲芦等瓜类的总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