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口

pēn kǒu [ pen kou]
繁体 噴口
注音 ㄆㄣ ㄎㄡˇ

词语释义

1.(液体﹑气体﹑粉粒状物体等)喷出的地方。 2.北平方言。

词语解释

  1. (液体、气体、粉粒状物体等)喷出的地方。

    李德复 《典型报告》:“那热情呀,就象那‘幸福泉’的喷口,止也止不住呵。”

引证解释

⒈ (液体、气体、粉粒状物体等)喷出的地方。

李德复《典型报告》:“那热情呀,就象那‘幸福泉’的喷口,止也止不住呵。”

喷口的国语词典

北平方言:(1)​ 开口说话。如:「这推销员一喷口就舌灿莲花。」(2)​ 在说唱中用力吐字。

喷口的网络释义

喷口

  • 喷口主要用于空调送风口与人员活动范围有较大距离的环境里,当公共场所如各种大厅及装配车间等,面积很大时利用天花板送风口不能将空气均匀送到或达不到效果时,这种情况下就要安装喷口在侧面送风。
  • 喷口造句

    空气幕装置的喷口送风量是一个与很多因素有关的变量,计算方法较多且计算结果相差也较大。
    因此,在某些潮湿的地区,也许是海底热泉喷口附近,或浅水池塘岸边的粘土中,有机分子开始了自我复制。
    然而,让许多科学家吃惊的是,矿物开采对热泉喷口附近的生物群所造成的威胁或许不及最初预想的那样大。
    正旦在表演上侧重朴实大方,在唱法上,咬字喷口都要有较大的力度,音色明亮、宽厚,音量也要求较大。
    所以如果由于观看了本书从而造成了比如,情绪激动,喷口水,拍砖,砸电脑等等的一系列不适的童鞋,表示深切的歉意!
    刘正风猝不及防,竟被一掌击中,忍不住后退数步,体内气血翻腾,一口鲜血喷口而出,显然已受极重内伤。
    锡炉采用外置式加热装置,近距离的双波峰;柔性波峰喷口;低氧化量设计。
    黑鬒鬒鬓儿,细弯弯眉儿,光溜溜眼儿,香喷喷口儿,直隆隆鼻儿,红乳乳腮儿,粉莹莹脸儿,轻袅袅身儿,玉纤纤手儿,一捻捻腰儿,软脓脓肚儿,翘尖尖脚儿,花蔟蔟鞋儿,肉奶奶胸儿,白生生腿儿。
    当节流阀进一步打开时,主喷口开始工作。
    当黑色火药燃烧时,炽热的气体,即燃气从喷口急速排出。
    只听嗤的一声,逃生舱四周喷口排出冷气,电磁振动器打开,开始给逃生舱内的陈川南活动肌肉,唤醒因为沉睡而略微萎靡痉挛的肌体。
    一口鲜血喷口而出,一击之下已然受了不轻的内伤。
    萧宇下达了一个指令,风神一号旁边,一个转向喷口喷出一道火焰,顿时,风神一号直接飞远,消失了踪影。喷口造句。
    听到这里,罗旭都忍不住想喷口水了,笑道老大爷,算了吧,你这台词也忒老土了。
    模拟结果表明,在灯光渡桥上加局部排风装置,喷口送风、下部回风为此类建筑的最佳空调方式。
    一口鲜血顿时喷口而出,里面的凶剑冲击太猛。
    最保险的方式就是仅对那些已经停止喷出热泉,而且生物系统已经死亡的“死喷口”进行开采。
    这些喷口因为向海洋喷射出黑色的硫化氢热柱而被称为黑烟囱。
    喷口基部的白色斑驳是原核生物丛聚。
    头盔枪在射击时像无坐力炮那样由喷口向后喷出火气体,所以没有后坐力。

    汉字详情

    pēn,pèn [pen]
    部首: 319
    笔画: 12
    五笔: KFAM
    五行:
    仓颉: RJTO
    四角: 64082

    详细解释

    pēn

    动词

    (1) (形声。从口,贲( bēn)声。本义:怒叱)

    (2) 同本义

    喷,咤也。——《说文》。徐灏注笺:“今俗语犹谓咤人曰喷。”

    (3) 泉水自地下涌出;喷出,喷射

    子不见夫唾者乎?喷则大者如珠,小者如雾,杂而下者不可胜数也。——《庄子》

    (4) 又如:喷噀(喷出);喷沫(喷涌泡沫);喷沸(喷涌沸腾);喷筒(旧时装火药以喷射的火器);喷激(喷涌激荡);喷蛆(詈词。乱扯,胡说)

    (5) 马嘘气或鼓鼻

    其马喷沙。——《穆天子传》

    (6) 又如:喷吼(吐气长鸣);喷振(谓禽兽鼓鼻喷气,振发。形容气势雄猛);喷嘶((马)嘘气嘶叫)

    (7) 扯。胡扯;闲扯 。如:喷闲话

    (8) 另见 pèn;pen

    pèn

    形容词

    气味浓郁 。如:喷喷香(形容香味浓郁)

    名词

    (1) ∶果品、蔬菜、鱼虾等大量上市的时期 。如:西瓜正在喷儿上

    (2) ∶开花结果的次数;成熟收割的次数 。如:头喷棉花

    (3) 另见 pēn;pen

    英文翻译

    spurt, blow out, puff out

    方言集汇

    ◎ 粤语:pan3

    宋本广韵

    kǒu [kou]
    部首: 319
    笔画: 3
    五笔: KKKK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R
    四角: 600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2) 同本义。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口,人所以言食也。——《说文》

    且夫口三五之门也。——《国语·晋语》

    口之为言达也。——《春秋·元命苞》

    口者心之门户。——《鬼谷子·捭阖》

    勺饮不入口七日。——《左传·定公四年》

    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后汉书·张衡传》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白居易《卖炭翁》

    (3) 又如:口腹(指饮食);口分(口福);口滑(指吃东西失去控制;说话不谨慎);口辅(面颊。辅:颊);口眼弗闭(放心不下;死不瞑目);口里摆菜碟儿(比喻嘴上说得很好,但无实惠)

    (4) 出入通过的地方

    山有小口。——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由接官亭至城门口。——《广东军务记》

    俱会大通口。——《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彭蠡之口有 石钟山焉。—— 宋· 苏轼《石钟山记》

    (5) 又如:井口;矿井口;火山口

    (6) 人口,人口数量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梁惠王上》

    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清· 洪亮吉《治平篇》

    (7) 又

    视高曾祖时口已不下五六十倍。

    (8) 又

    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也。

    (9) 又如:口赋(古时按人口征收的赋税);口合不敷(口粮不够,难以度日);口井(计口分田,实行井田制)

    (10) 言语 。如:口声(议论;舆论;口实;话柄);口重(言语太重,使人难以接受)

    (11) 口才

    王有女陵,慧有口。——《汉书·淮南王刘安传》

    (12) 又如:口沸(说话滔滔不绝,如水之沸腾);口困(说破了嘴);口稳(说话谨慎);口拙(不善言语);口卞(口才;能言善辩)口坠天花(比喻说话有声有色,非常动听)

    (13) 指牲口的年龄 。如:口小(牲口年龄小);口硬(指牲口年龄较小,较壮的)

    (14) 关口。指长城的关口 。如:口外(长城以北的地区。亦指关外);口内(泛指长城以内的地区)

    (15) ∶性质相同或相近单位的管理系统 。如:归口;农林口;丝毛织品的生产单位应归轻纺口儿管理

    (16) 通商码头,港口 。如:五口通商;口澳(港口)

    (17) 刃,武器或器具上刀片的切割边

    刀口不捲。——《水浒传》

    (18) 边、沿、圈,物的外缘或边界、常成弯形或圆形 。如:碗口;杯口

    形容词

    口头的。嘴说的,说话的,非书写的 。如:口词(案件中原告或被告的口供);口谈(口头禅;冠冕堂皇的话);口论(口头论说);口对(口头回答)

    量词

    (1) 用于某些物品、家畜及人等

    发炮数口。——《广东军务记》

    (2) 又如:三口之家;一口井;二口猪;一口钢刀

    英文翻译

    mouth; open end; entrance, gate

    方言集汇

    ◎ 粤语:hau2
    ◎ 客家话:[沙头角腔] kieu3 heu3 [宝安腔] kiu3 hiu3 [客语拼音字汇] heu3 keu3 [东莞腔] keu3 [梅县腔] heu5 keu3 [陆丰腔] keu3 [客英字典] keu3 heu3 [台湾四县腔] kieu3 heu3 [海陆丰腔] kieu3 heu3
    ◎ 潮州话:ka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五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苦后上聲開口一等kʰəukhux/qov

    喷口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