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心善缘

shàn xīn shàn yuán [shan xin shan yuan]

词语释义

现在的人与人的面对面对虚伪了。

汉字详情

shàn [shan]
部首: 319
笔画: 12
五笔: UDU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TGTR
四角: 80601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言,从羊。言是讲话。羊是吉祥的象征。本义:吉祥)

(2) 同本义

善,吉也。——《说文》

来者以善日邪时,孰与邪日善时?——《汉书·翼奉传》

(3) 又如:善时(吉时);善祥(吉祥;吉兆);善征(吉兆);善日(吉日)

(4) 好;美好

母氏圣善。——《诗·邶风·凯风》

善,德之建也。——《国语·晋语》

善人国之主也。——《左传·襄公三十年》

所以善代者乃万故。——《吕氏春秋·长攻》。注:“善好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岂人主之子孙则敢不善哉?——《战国策·赵策》

(5) 又如:善风(良好的风气);善言(美言;说好话);善处(好办法);善马(良马);善少(好少年);善秀(佳穗。比喻资质甚佳,才品出众)

(6) 善良;好心

供养三德为善。——《左传·昭公十二年》

又尽善也。——《论语·八佾》。皇疏:“善者,理事不恶之名。”

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汉书·苏武传》

(7) 又如:善熟(和善);善德(善良,以德待人);善善(犹“善罢干休”;顺顺当当);善觑(好心看待);善眉善眼(面孔和善);善模善样(模样和善);善性(善良的本性);善顺(善良和顺)

(8) 慈善

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善之利。一善易修也,一艺易能也。——唐· 韩愈《原毁》

(9) 又如:善事;善举;善友(佛教教友);善信(佛教称虔诚信仰佛教的人);善胜(非常善良;慈善信佛);善根(佛教用语。指人所以能为善的根性);善堂(旧指育婴堂、养老院等慈善机构)

(10) 表示应诺。对,好

王曰:“善!”——《战国策·齐策》

先主:“善?”——《三国志·诸葛亮传》

(11) 慎重 。如:善政(妥善的政策法令);善思(慎重地思考);善败(事情失败后的妥善措施)

(12) 高明,工巧

善闭,无关键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老子》

吹籁工为善声。——《论衡·逢遇》

(13) 又如:善手(高手,能手);善工(高手)

(14) 熟悉,经常看到或经历,易于辨认

识其品式,辨其条理;善其用,定其体,则“默而成之,不言而信”。——王夫之《周易外传》

(15) 又如:善便(善变。不费力,轻易);善查(好对付的人。又作“善荐八”)

动词

(1) 善于,擅长。有做好或处理好某事的才能或技巧

善戏谑兮。——《诗·卫风·淇奥》

大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

奕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孟子·告子上》

秦皇帝惜其善击筑。——《史记·刺客列传》

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明· 刘基《卖柑者言》

(2) 又如:善宽(善解;善于迎合);善丹青(擅长画画);善时(善于把握时机);善柔(善于阿谀奉承);善喻(善于教喻);善贷(善于施与);善渊(善于保持沉默);善诱(善于诱导);善贾(长于贸易,善于做生意);善富(善于保持富有地位);善文(擅长为文);善化(擅长教化)

(3) 通“缮”。修治

善刀而藏之。——《庄子·养生主》

故有善迩而远至。——《易·略例》。注:“善,修治也。”

(4) 又如:善刀(拭刀而加以收藏。比喻收敛自己的才华)

(5) 羡慕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陶渊明《归去来辞》

(6) 喜爱

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左传》

(7) 认为好

忌信道任数,不从下人,故为权势所不善。——《华阳国志》

(8) 赞许

使孔子欲表善 颜渊。—— 王充《论衡》

(9) 又如:善善(赞扬人家的优点、美德);善颂善祷(赞美能寓规劝于颂祷之中);善善从长(本是称道别人的善德渊源流长。后转为赞扬人家向善弃恶、舍短取长)

(10) 友好,亲善

余宗老涂山, 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 史公云。—— 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11) 又如:善气迎人

名词

(1) 好人;好事;好处

存抚良善。——宋· 沈括《梦溪笔谈》

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

(2) 姓

副词

(1) 好好地

今姑贷汝,后不善自改,且复妄言,我当焚汝庐,戕汝家矣!——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秦王必喜而善见臣。——《战国策·燕策》

(2) 多;常;易

风从北来者,大率不能甘而善苦。——明· 刘基《苦斋记》

(3) 又如:善变;善疑;善怀(多所怀思)

英文翻译

good, virtuous, charitable, kind

方言集汇

◎ 粤语:sin6
◎ 客家话:[陆丰腔] shan5 [梅县腔] shan5 [东莞腔] sen3 [客英字典] shen5 shan5 shan3 [台湾四县腔] sen5 [客语拼音字汇] san4 xian4 [宝安腔] sen3 [沙头角腔] sien5 [海陆丰腔] shan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八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常演仙A開上聲開口三等仙Azjenx/zjeenʑĭɛn
xīn [xin]
部首: 440
笔画: 4
五笔: NYN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P
四角: 330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2) 同本义

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

其祀中霤,祭先心。——《吕氏春秋》

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心腹之病(致命之祸;隐患);心上刃(“忍”字的拆写);心肝肐蒂(心肝宝贝);心气(中医指心脏的功能);心系(系悬心脏于胸腔中的筋脉);心脾(心脏与脾脏)

(4) 内心

日月阳止,女心伤止。——《诗·小雅·杕杜》

(5) 又如:心悦情服(真心乐意地情愿或服从);心香(敬事鬼神,心笃意诚,同于焚香);心苗(心意;心愿)

(6) 心中。心里 。如:心喻口,口喻心(自己反复思量、揣度);心肝道儿(心思。亦指财欲);心甜的(心爱);心丧(心里悼念)

(7) 古代人以心为思维器官,故后沿用为脑的代称

心之官则思。——《孟子》

(8) 又如:心猿智慧(喻头脑机敏灵活);心拙口夯(心笨口笨);心坌(愚笨);心知(心智)

(9) 思想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小雅·巧言》

心忧炭贱。——唐· 白居易《卖炭翁》

汝心之固。——《列子·汤问》

心乐之。——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用心专。——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10) 又如:心量(志气;抱负);心体(指思想);心识(意识);心想(思想;感情);心裁(指思想,主意);心用(思想行为)

(11) 精神 。如:心神惝恍(神志不清,迷迷糊糊);心神仿佛(心神恍惚不安);心猿(比喻心神如猿猴般变化难以控制);心体(精神与肉体)

(12) 心绪;心情 。如:心猿难系(喻人心思散乱,难于把握);心荒撩乱(心荒意乱);心惊骨软(神态惶恐);心持两端(分心,心绪不集中)

(13) 思虑;谋划 。如:心重(思虑太多);心趄(变心;不遵守诺言);心模(揣测;估量)

(14) 中心,中央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15) 又

当心画

波心荡。——宋· 姜夔《扬州慢》

(16) 又如:心号(兵卒上衣前后的标志符号);心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的简称。以其概括了《般若经》的核心,故称);心子;心脏;江心

英文翻译

heart; mind, intelligence; soul

方言集汇

◎ 粤语:sam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im1 [东莞腔] sim1 [梅县腔] sim1 [陆丰腔] sim1 [沙头角腔] sim1 [海陆丰腔] sim1 [宝安腔] sim1 [客语拼音字汇] xim1 [台湾四县腔] sim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一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息林侵A平聲開口三等侵Asĭĕmsim
shàn [shan]
部首: 319
笔画: 12
五笔: UDU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TGTR
四角: 80601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言,从羊。言是讲话。羊是吉祥的象征。本义:吉祥)

(2) 同本义

善,吉也。——《说文》

来者以善日邪时,孰与邪日善时?——《汉书·翼奉传》

(3) 又如:善时(吉时);善祥(吉祥;吉兆);善征(吉兆);善日(吉日)

(4) 好;美好

母氏圣善。——《诗·邶风·凯风》

善,德之建也。——《国语·晋语》

善人国之主也。——《左传·襄公三十年》

所以善代者乃万故。——《吕氏春秋·长攻》。注:“善好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岂人主之子孙则敢不善哉?——《战国策·赵策》

(5) 又如:善风(良好的风气);善言(美言;说好话);善处(好办法);善马(良马);善少(好少年);善秀(佳穗。比喻资质甚佳,才品出众)

(6) 善良;好心

供养三德为善。——《左传·昭公十二年》

又尽善也。——《论语·八佾》。皇疏:“善者,理事不恶之名。”

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汉书·苏武传》

(7) 又如:善熟(和善);善德(善良,以德待人);善善(犹“善罢干休”;顺顺当当);善觑(好心看待);善眉善眼(面孔和善);善模善样(模样和善);善性(善良的本性);善顺(善良和顺)

(8) 慈善

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善之利。一善易修也,一艺易能也。——唐· 韩愈《原毁》

(9) 又如:善事;善举;善友(佛教教友);善信(佛教称虔诚信仰佛教的人);善胜(非常善良;慈善信佛);善根(佛教用语。指人所以能为善的根性);善堂(旧指育婴堂、养老院等慈善机构)

(10) 表示应诺。对,好

王曰:“善!”——《战国策·齐策》

先主:“善?”——《三国志·诸葛亮传》

(11) 慎重 。如:善政(妥善的政策法令);善思(慎重地思考);善败(事情失败后的妥善措施)

(12) 高明,工巧

善闭,无关键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老子》

吹籁工为善声。——《论衡·逢遇》

(13) 又如:善手(高手,能手);善工(高手)

(14) 熟悉,经常看到或经历,易于辨认

识其品式,辨其条理;善其用,定其体,则“默而成之,不言而信”。——王夫之《周易外传》

(15) 又如:善便(善变。不费力,轻易);善查(好对付的人。又作“善荐八”)

动词

(1) 善于,擅长。有做好或处理好某事的才能或技巧

善戏谑兮。——《诗·卫风·淇奥》

大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

奕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孟子·告子上》

秦皇帝惜其善击筑。——《史记·刺客列传》

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明· 刘基《卖柑者言》

(2) 又如:善宽(善解;善于迎合);善丹青(擅长画画);善时(善于把握时机);善柔(善于阿谀奉承);善喻(善于教喻);善贷(善于施与);善渊(善于保持沉默);善诱(善于诱导);善贾(长于贸易,善于做生意);善富(善于保持富有地位);善文(擅长为文);善化(擅长教化)

(3) 通“缮”。修治

善刀而藏之。——《庄子·养生主》

故有善迩而远至。——《易·略例》。注:“善,修治也。”

(4) 又如:善刀(拭刀而加以收藏。比喻收敛自己的才华)

(5) 羡慕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陶渊明《归去来辞》

(6) 喜爱

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左传》

(7) 认为好

忌信道任数,不从下人,故为权势所不善。——《华阳国志》

(8) 赞许

使孔子欲表善 颜渊。—— 王充《论衡》

(9) 又如:善善(赞扬人家的优点、美德);善颂善祷(赞美能寓规劝于颂祷之中);善善从长(本是称道别人的善德渊源流长。后转为赞扬人家向善弃恶、舍短取长)

(10) 友好,亲善

余宗老涂山, 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 史公云。—— 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11) 又如:善气迎人

名词

(1) 好人;好事;好处

存抚良善。——宋· 沈括《梦溪笔谈》

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

(2) 姓

副词

(1) 好好地

今姑贷汝,后不善自改,且复妄言,我当焚汝庐,戕汝家矣!——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秦王必喜而善见臣。——《战国策·燕策》

(2) 多;常;易

风从北来者,大率不能甘而善苦。——明· 刘基《苦斋记》

(3) 又如:善变;善疑;善怀(多所怀思)

英文翻译

good, virtuous, charitable, kind

方言集汇

◎ 粤语:sin6
◎ 客家话:[陆丰腔] shan5 [梅县腔] shan5 [东莞腔] sen3 [客英字典] shen5 shan5 shan3 [台湾四县腔] sen5 [客语拼音字汇] san4 xian4 [宝安腔] sen3 [沙头角腔] sien5 [海陆丰腔] shan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八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常演仙A開上聲開口三等仙Azjenx/zjeenʑĭɛn
yuán [yuan]
部首: 332
笔画: 12
五笔: XXEY
五行: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VMVNO
四角: 271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器物的边沿

低下头去把嘴唇搁在杯缘。——茅盾《蚀·追求》

(2) 又如:缘石(砌筑在车行道与人行道之间的长条形石块或混凝土块,用以保护人行道并使车行道的路边水流通畅);缘海(边缘海;沿海,接海);缘边(沿边。指边境)

(3) 原故,理由

璞皆知其名姓及巧诈缘由。—— 沈约《宋书》

(4) 因缘;缘分

渠会永无缘。——《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5) 又

言谈大自缘。

画与书法为缘。——蔡元培《图画》

(6) 又

画与建筑雕刻为缘。

(7) 又如:缘悭(无缘分);缘业(姻缘);缘会(缘分);缘契(缘分);缘便(机缘便利);缘悭一面(无缘相见);缘悭分浅(缺少缘分)

(1) 因为;由于

缘物之情。——《吕氏春秋·慎行论》

缘愁似个长。——唐· 李白《秋浦歌》

缘土气有早晚。——宋· 沈括《梦溪笔谈》

(2) 又如:缘何(因何,为何);缘坐(因牵连而获罪。同连坐);缘底(因何;为什么)

动词

(1) 向上爬,攀援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孟子·梁惠王上》

(2) 又如:缘竿(杂技的一种。即爬竿的特技);缘木(爬树);缘心(攀援事物之心);缘竿(杂技中的爬竿节目);缘跻(攀登)

(3) 牵连

百姓有罪,皆案之以法,其缘坐则老幼不免。——《隋书·刑法志》

(4) 又如:缘坐(连坐。因牵连而获罪);缘累(牵累)

(5) 沿着;顺着

缘之以方城。——《荀子·议兵》

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畮,则畜积足。(南畮,泛指农田;畮,通“亩”。)——汉· 贾谊《论积贮疏》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晋· 陶潜《桃花源记》

(6) 又如:缘头上脸(借故寻事);缘例(沿袭惯例);缘情体物(顺导性情,描摹物状);缘手(随手;顺手);缘情(因循人情;顺乎人情);缘习(因袭)

介词

(1) 因凭借

则缘耳而知声可也,缘月而知形可也。——《荀子·正名》

(2) 又如:缘私(因公便私,假公济私);缘循(杖物而行,不能自立);缘附(攀附;依附);缘傅(缘附;依附);缘夤(夤缘。攀附上升。指拉拢关系)

英文翻译

hem, margin; reason, cause; fate

方言集汇

◎ 粤语:jyun4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