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喇昆仑山
词语释义
喀喇昆仑山
(1) 中国与克什米尔边界上的大山脉。主干延伸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克什米尔之间,东南部伸入西藏自治区境内,长约400公里,平均海拔6000米以上。主峰乔戈里峰海拔8611米,居世界第二。雪线海拔5000米左右,是世界中、低纬度最大的山岳冰川区。红其拉甫(山口)为中国、巴基斯坦间主要交通孔道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西起帕米尔高原,绵亘于新疆、西藏两自治区之间,东延到青海省,长约2,500公里。一般海拔6,000米。西段高峰有慕士塔格山(7,546米)、公格尔山(7,719米)等。新疆公路通过山地西部。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塔克拉玛干沙漠石中国面积最大、空气最干燥、海拔最高的沙漠,坐落于塔里木盆地,位处天山以北,昆仑山以南的中间。
2、从地质学角度上说,新疆大部分地区还是相当年轻的,是印度板块和亚欧大陆板块碰撞形成的,碰撞形成了天山、昆仑山和帕米尔山脉。
3、而分布于昆仑山北坡的亚沙土与黄土正是由塔里木盆地内部地面盛行的西北和东北风吹蚀沙区沉积物,经风力长期搬运分选形成的。
4、这对研究西昆仑山早前寒武纪陆壳增生及构造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地质资料。
5、本文利用中国数字地震台网的资料,对昆仑山—柴达木盆地—秦岭—大别山纬向构造带的地壳及上地幔构造进行了研究。
6、从浩瀚无垠的东海之滨到巍峨的昆仑山下。
7、厚(见进一步就厚,她的故事里),寻求永久的青年,得到了内丹术不朽的从西王母谁住在昆仑山。
8、位于欧亚大陆腹地的阿尔泰—天山—昆仑山山系所在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古生代造山带集中出露地区。
9、塔里木西缘帕米尔-西昆仑山北麓和西南天山南麓前陆盆地中巨厚的晚新生代磨拉石建造在岩石地层上包括阿图什组、西域组、乌苏组和戈壁组。
10、本文研究了新南藏北昆仑山南侧新生代火山岩的地质学、岩石学和主要元素、痕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11、评价结果,在塔里木河近现代冲积平原有古河道淡水可以利用,昆仑山山前冲洪积扇普遍赋存可以利用的咸水。
12、上面分布着昆仑山、冈底斯山和喜马拉雅山。
13、而昆仑山地块中部、鲜水河断裂带和云南中部地区,其应变速率最大,速度变化最快;
14、在这以往的六个月中﹐她到昆仑山上日以继夜地去采集那世上最稀罕的植物叶片用以制造特别的药丸来恢复他的健康。
15、在西昆仑山北部的调查区内,都有钙-碱性的深成岩体出露。
16、高原、严寒条件下的青藏铁路昆仑山隧道施工,在多年冻土隧道施工技术、合理支护结构形式以及人员健康等方面提出了严峻挑战。
17、据传他住在昆仑山光明顶。
18、柴达木盆地在中国大地构造格局中,处于阿尔金山、祁连山与昆仑山断褶带组成的三角区域。
19、首先通过现场连通试验,对昆仑山隧道渗漏水的水源、流径进行了试验研究;
20、进一步研究表明,西昆仑山地区西段中晚更新世至少经历了3次强烈的隆升。
21、目前,公司主要产品有“昆仑山”牌系列红枣,干,萄干和核桃等。
22、其他一些山脉,如祁连山和昆仑山,也具有类似的发展演化过程。
23、通过施工温度场监测,形成了昆仑山隧道工程开挖施工控制与预报系统;
24、沿吐浪哈吉河主流向西南继行,是昆仑山与藏北高原相连的古通道之一。
25、他们不了解宇宙运行之妙,也不清楚万物共同的源头,他们是无法越过昆仑山,在太虚中遨游的。
26、西昆仑山前柯克亚剖面晚新生代沉积记录了昆仑山乃至整个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
27、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受南缘昆仑山冰雪溶水的补给,地层水从南向北运移;
28、运用灾害链式规律的观点,揭示昆仑山隧道出现漏水灾害的链式机制;
29、黄羊岭锑矿床是新疆昆仑山腹地新发现的锑矿产地。
30、策勒县南倚昆仑山,北入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属极端干旱的荒漠地区。
喀喇昆仑山的国语词典
山名。位于新疆省和喀什米尔之间。山脉起自帕米尔高原,向东南延伸,入西藏,接冈底斯山;其西行一脉,入阿富汗,为兴都库什山。最高峰奥斯腾峰高八千六百一十一公尺,为世界第二高峰。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吐
弟偕行喀血,隐而不言,血气遂大耗。——清· 方苞《弟椒涂墓志铭》
象词
(1) 呕吐、咳嗽的声音
喀,吐声,又欬声。——《篇海类编》
两手据地而欧之不出,喀喀然遂伏而死。——《列子·说符》
(2) 笑声
二房东太太又鸭子叫似的笑起来了:“喀喀,张先生,莫怪。”—— 茅盾《第一阶段的故事》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宝安腔] kak8 [梅县腔] kak7 [海陆丰腔] kak7 hak7 [客英字典] kak7 [陆丰腔] ket7 [客语拼音字汇] kad5 kag5 [台湾四县腔] kak7 hak7
◎ 潮州话:kêh4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客 | 苦格 | 溪 | 陌二開 | 入聲 | 陌 | 開口二等 | 庚 | 梗 | khrak/qeak | ɣɒi |
详细解释
副词
(1) (会意。从日,从比。金文字形,表示二人在日光下并肩行走 。本义:一起,共同)
(2) 同本义
昆,同也。——《说文》
理生昆群。——《太玄·玄摛》
格也乖而昆也同。——《太玄·玄错》
昆仑旁薄幽。——《太玄中》
噍(
)噍昆鸣。—— 扬雄《羽猎赋》(3) 又如:昆群(同群)
(4) 后,然后
魂兮归徕,正始昆只。——《楚辞》
名词
(1) 哥哥,胞兄
昆,兄也。——《广韵》
终远兄弟,谓他人昆。——《诗·王风·葛藟》
昔有昆弟三人。——《列子》
(2) 又如:昆友(兄弟和朋友);昆仲(称呼别人兄弟的敬词);昆玉(对别人兄弟的敬称)
(3) 子孙,后代
虞、 魏之昆。—— 左思《吴都赋》
(4) 又如:昆仍(后代子孙);昆孙(第六代的子孙。后泛指远孙)
(5) 昆山 。古代传说中产玉之山
火炎昆冈,玉石俱焚。——《书·胤征》
(6) 姓
形容词
(1) 众多,诸多
昆小虫,抵蚳。昆,众也。——《大戴礼记》
(2) 通“焜”。盛明貌
樵蒸昆上,配藜四施。——《文选·扬雄·甘泉赋》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东莞腔] kun1 [宝安腔] kun1 [梅县腔] kun1 [海陆丰腔] kun1 [客英字典] kwun1 [陆丰腔] kun1 [客语拼音字汇] kun1 [沙头角腔] kun1 [台湾四县腔] kun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昆 | 古渾 | 見 | 魂 | 平聲 | 元 | 合口一等 | 魂 | 臻 | kuon | kuən |
详细解释
动词
(1) 思
仑,思也。——《说文》
(2) 自我反省检讨
浙江令人自反省者,曰肚里仑一仑。——《新方言·释言》
(2) ——见“昆仑”(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2) 同本义
山,土有石而高。——《说文》
山,土之聚也。——《国语·周语》
山人取之。——《左传·昭公四年》
夏后代山。——《礼记·明堂位》
太行、 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列子·汤问》
如山如阜,如冈如陵。——《诗·小雅·天保》
生于山阜,处于室堂。——《荀子·赋》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书·旅獒》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3) 又如:山霭(山上的云气);山灵(山神);山阿(山中凹曲的地方);山岩(山峰;山崖);山隈(山角);山啜(山岔);山落(山岔;山角落);山孤钉(小山包);山头(绿林好汉占据的山寨;坟地;山墙);山长(科举时代的书院主讲及总领院务者);山主(寺院的主持);山观(山中道观);山关(依山而建的城堡)
(4) 形状像山的东西
刃树剑山。——《南齐书·高逸传伦》
(5) 又如:冰山;鳌山;山枕(枕头。古代枕头多用木、瓷制作,中凹,形似山);山堆阜积(东西堆积得像山一样);山棚(结彩的牌楼;比武台,戏台);山家(佛寺)
(6) 特指“五岳”
奠高山大川。——《书·禹贡》。孔传:“高山,五岳。大川,四渎。”
(7) 又如:山斗(“泰山北斗”的缩略。借指卓有成就令人仰慕的人物);山右(指山西省,西在太行山之右);山左(山东的别称)
(8) 山墙 。如:山架(把几层木板镶嵌在墙里的架子)
(9) 指酒肆的楼上
酒阁名曰厅院,若楼上则又或名为山,一山、二山、三山之类。牌额写过山,非特有山,谓酒力高远也。——宋· 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
(10) 山中。指隐居之处 。如:山谷臣(隐士的自称);山谷之士(隐士);山囚(隐居山野不得志的士人);山巾(山野隐士的便帽)
(11) 坟 。如:山陵(帝王的陵墓);山园(坟地);山门(墓门)
(12) 蚕簇。由禾杆、油菜杆搭成的小簇 。如:蚕上山了
(13) 姓
形容词
(1) 大,巨大 。如:山嚷怪叫,太吵人了;山响
(2) 粗俗
你道山不山?中了状元一道烟。——《牡丹亭》
(3) 山野——谦称 。如:山妻(隐士之妻)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san1 [海陆丰腔] san1 [客语拼音字汇] san1 [台湾四县腔] san1 [客英字典] san1 [东莞腔] san1 [沙头角腔] san1 [陆丰腔] san1 [宝安腔] san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山 | 所閒 | 生 | 山開 | 平聲 | 刪 | 開口二等 | 山 | 山 | ʃæn | sren/sha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