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喀

kā kā [ ka ka]
注音 ㄎㄚ ㄎㄚ

词语释义

呕吐或吞饮的声音。

词语解释

  1. 呕吐或吞饮的声音。

    《列子·说符》:“两手据地而欧之,不出,喀喀然遂伏而死。”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喀喀死于道边,瞀瞀填于沟壑。” 清 袁枚 《新齐谐·折迭仙》:“必取山中至清之水徐徐而吞,使喉中喀喀有响,然后甘味纔出。”

引证解释

⒈ 呕吐或吞饮的声音。

《列子·说符》:“两手据地而欧之,不出,喀喀然遂伏而死。”
南朝梁何逊《七召》:“喀喀死于道边,瞀瞀填于沟壑。”
清袁枚《新齐谐·折迭仙》:“必取山中至清之水徐徐而吞,使喉中喀喀有响,然后甘味纔出。”

喀喀的国语词典

状声词。呕吐声。

汉字详情

[ka]
部首: 319
笔画: 12
五笔: KPTK
五行:
仓颉: RJHR
四角: 63064

详细解释

动词

弟偕行喀血,隐而不言,血气遂大耗。——清· 方苞《弟椒涂墓志铭》

象词

(1) 呕吐、咳嗽的声音

喀,吐声,又欬声。——《篇海类编》

两手据地而欧之不出,喀喀然遂伏而死。——《列子·说符》

(2) 笑声

二房东太太又鸭子叫似的笑起来了:“喀喀,张先生,莫怪。”—— 茅盾《第一阶段的故事》

英文翻译

vomit; used in transliterations

方言集汇

◎ 粤语:haak3 kaa1 kaa3 kak1
◎ 客家话:[宝安腔] kak8 [梅县腔] kak7 [海陆丰腔] kak7 hak7 [客英字典] kak7 [陆丰腔] ket7 [客语拼音字汇] kad5 kag5 [台湾四县腔] kak7 hak7
◎ 潮州话:kêh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苦格陌二開入聲開口二等khrak/qeakɣɒi
[ka]
部首: 319
笔画: 12
五笔: KPTK
五行:
仓颉: RJHR
四角: 63064

详细解释

动词

弟偕行喀血,隐而不言,血气遂大耗。——清· 方苞《弟椒涂墓志铭》

象词

(1) 呕吐、咳嗽的声音

喀,吐声,又欬声。——《篇海类编》

两手据地而欧之不出,喀喀然遂伏而死。——《列子·说符》

(2) 笑声

二房东太太又鸭子叫似的笑起来了:“喀喀,张先生,莫怪。”—— 茅盾《第一阶段的故事》

英文翻译

vomit; used in transliterations

方言集汇

◎ 粤语:haak3 kaa1 kaa3 kak1
◎ 客家话:[宝安腔] kak8 [梅县腔] kak7 [海陆丰腔] kak7 hak7 [客英字典] kak7 [陆丰腔] ket7 [客语拼音字汇] kad5 kag5 [台湾四县腔] kak7 hak7
◎ 潮州话:kêh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苦格陌二開入聲開口二等khrak/qeakɣɒi

喀喀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