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吧

kā bā [ka ba]
注音 ㄎㄚ ㄅㄚ
词性 拟声词

词语释义

喀吧 kābā

(1) 象声词

喀吧一声,铅笔尖断了
crack

词语解释

  1. 亦作“ 喀巴 ”。象声词。

    《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但听喀吧一声,哧,一箭早钉在那贼的左胯上。” 柳青 《狠透铁》:“﹝他﹞拳头捏得骨节喀巴喀巴响。”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喀巴”。象声词。

《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但听喀吧一声,哧,一箭早钉在那贼的左胯上。”
柳青《狠透铁》:“﹝他﹞拳头捏得骨节喀巴喀巴响。”

喀吧造句

重量很大把金属杆喀吧一声压成两截了。
当你弯曲或伸展膝盖的时候可以听见卡吧喀吧的响声。
在队伍最后的战士王乐,刚刚通过水沟,就听到“喀吧吧”的声音。
大熊猫吃起竹子来喀吧喀吧的,吃得可香了。
紧接着,“喀吧”一声,院门从外面被锁上了。
我边喀吧喀吧地活动手腕边宣言道。
由于尸体已经化冻,很难再装进去,孔坚和老刘只好使蛮力,就听见“喀吧喀吧”骨头断裂的声音。
当第一辆车滑到木桥上时,突然“喀吧”一声巨响,轨道车连同车上的三个人一起坠入深渊。
还有核桃呢,主人已经将核桃“喀吧喀吧”砸碎递上来,白莹莹的仁带着一股湿湿的甜。
喀吧一声响,瞬间,李淑蓉和丈夫杨传起被自家平房的屋顶砸在床上。

汉字详情

[ka]
部首: 319
笔画: 12
五笔: KPTK
五行:
仓颉: RJHR
四角: 63064

详细解释

动词

弟偕行喀血,隐而不言,血气遂大耗。——清· 方苞《弟椒涂墓志铭》

象词

(1) 呕吐、咳嗽的声音

喀,吐声,又欬声。——《篇海类编》

两手据地而欧之不出,喀喀然遂伏而死。——《列子·说符》

(2) 笑声

二房东太太又鸭子叫似的笑起来了:“喀喀,张先生,莫怪。”—— 茅盾《第一阶段的故事》

英文翻译

vomit; used in transliterations

方言集汇

◎ 粤语:haak3 kaa1 kaa3 kak1
◎ 客家话:[宝安腔] kak8 [梅县腔] kak7 [海陆丰腔] kak7 hak7 [客英字典] kak7 [陆丰腔] ket7 [客语拼音字汇] kad5 kag5 [台湾四县腔] kak7 hak7
◎ 潮州话:kêh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苦格陌二開入聲開口二等khrak/qeakɣɒi
bā,ba [ba]
部首: 319
笔画: 7
五笔: KCN
仓颉: RAU
四角: 67017

详细解释

象声词

像东西爆烈或撞击的声音 。如:吧吧两声枪响;吧的一声,弦断了;吧吧(嘴唇开合作声;形容说话多而响);吧唧;吧嗒;吧喳;吧哒

动词

(1) 〈方〉∶抽

三老爷只顾吧着他的杂拌烟。——《死水微澜》

(2) 又如:他吧了一口烟,才开始说明

名词

(1) 英语 bar 的译音,小酒馆,又称酒吧

(2) 另见 ba

英文翻译

emphatic final particle

方言集汇

◎ 粤语:baa1 baa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ba1 [陆丰腔] ba1 [梅县腔] ba1 [台湾四县腔] ba1 [客英字典] ba1 [宝安腔] pa3 | ba1 [客语拼音字汇] ba1 pa4 [海陆丰腔] ba1
◎ 潮州话:ba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九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普巴麻二開平聲開口二等pʰaphra/phea

喀吧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