啭喉
繁体
囀喉
注音
ㄓㄨㄢˋ ㄏㄡˊ
词语释义
谓婉转动听地歌唱。
犹言说话。
词语解释
谓婉转动听地歌唱。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 李袞 善歌,初于 江 外,而名动京师……及囀喉一发,乐人皆大惊曰:‘此必 李八郎 也。’遂罗拜阶下。” 清 吴伟业 《王郎曲》:“最是囀喉偷入破,殢人肠断脸波横。”
犹言说话。
唐 韩愈 《送穷文》:“私立名字,捩手覆羹,囀喉触讳。”
引证解释
⒈ 谓婉转动听地歌唱。
引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李袞善歌,初于江外,而名动京师……及囀喉一发,乐人皆大惊曰:‘此必李八郎也。’遂罗拜阶下。”
清吴伟业《王郎曲》:“最是囀喉偷入破,殢人肠断脸波横。”
⒉ 犹言说话。
引唐韩愈《送穷文》:“私立名字,捩手覆羹,囀喉触讳。”
啭喉的国语词典
善转折的喉音。
啭喉的网络释义
啭喉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转折发声
初仅 ho—ho 地略作尝试,试啭一二遍后始见调匀。——郭沫苦《归去来·鸡之归去来》
(2) 婉转的歌声 。如:啭喉(婉转动听地歌唱);啭呖呖(形容歌声婉转清脆)
(3) 鸟鸣
雁儿高啭,唤来彩云游天际。——郭小川《春暖花开》
英文翻译
sing, chirp, warble, twitter
方言集汇
◎ 粤语:zyun2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喉头
喉,咽也。——《说文》
喉咽者,量肠之府也。——《后汉书·马融传》
断其喉。——唐· 柳宗元《三戒》
(2) 又如:喉吻(喉头与嘴唇);喉头气 (因生气发怒而感到喉头憋闷);喉韵(饮茶后喉头产生的甘爽的回味)
(3) 喻要害之地;交通要道 。如:喉吭(犹咽喉。也喻交通要道);喉嗉(咽喉和食道。借指生命);喉衿(喻要害之地;也喻纲领,要领)
英文翻译
throat, gullet, larynx; guttural
方言集汇
◎ 粤语:hau4
◎ 客家话:[梅县腔] heu2 [陆丰腔] heu3 [客英字典] heu2 [东莞腔] heu2 [客语拼音字汇] heu2 [台湾四县腔] heu2 [沙头角腔] heu2 [宝安腔] hiu2 [海陆丰腔] heu2
◎ 潮州话:au5
◎ 客家话:[梅县腔] heu2 [陆丰腔] heu3 [客英字典] heu2 [东莞腔] heu2 [客语拼音字汇] heu2 [台湾四县腔] heu2 [沙头角腔] heu2 [宝安腔] hiu2 [海陆丰腔] heu2
◎ 潮州话:a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九侯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侯 | 戸鉤 | 匣 | 侯 | 平聲 | 尤 | 開口一等 | 流 | 侯 | ɣəu | ghu/h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