啞劇

yǎ jù [ ya ju]
繁体 哑剧

词语释义

哑剧 yǎjù

(1) 不用对话或歌唱而只以动作和表情表达剧情的戏剧

pantomime;mummery;dumb show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不用对话或歌唱而只以动作和表情表达剧情的戏剧。中世纪以后除独立表演外,又被即兴喜剧、假面剧、芭蕾等吸收为表演手段之一。 胡也频 《光明在我们的前面》九:“虽然大家都认识,却没有谁和谁谈话。仿佛这一间会议室,正在演着一幕苦闷的哑剧。”

啞劇的国语词典

起源于西元前五世纪南义大利的一种小型喜剧。多取材日常生活,有歌舞、对话、夸张的模仿动作,其中部分演变成今之哑剧。

啞劇的网络释义

哑剧 (戏剧)

  • 哑剧是以动作和表情表达剧情的戏剧。哑剧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哑剧”一词源出于希腊语,意思是“模仿者”。哑剧不用台词而凭借形体动作和表情表达剧情的戏剧形式。形体动作是哑剧的基本手段,它的准确性和节奏性不仅具有模仿性,还应具有内心的表现力和诗的意蕴。公元前3世纪,罗马已有哑剧演出。在英国和法国,古代丑角的无声表演多在大型戏剧演出之前进行。
  • 啞劇的翻译

    英语: tomime,adumbshow
    德语: Pantomime(S),pantomimisch(Adj)
    法语: mime,pantomime

    汉字详情

    yǎ,yā,è [ya,ya,e]
    部首: 319
    笔画: 11
    五笔: KGHG
    仓颉: RMLM
    四角: 61012

    英文翻译

    dumb, mute; become hoarse

    方言集汇

    ◎ 粤语:aa1 aa2 ak1
    ◎ 客家话:[梅县腔] a3 e3 [陆丰腔] a1 [客英字典] a3 [宝安腔] a3 | a1 [客语拼音字汇] a3 [台湾四县腔] a3 a1 [海陆丰腔] a3 a1 [东莞腔] a3
    ◎ 潮州话:ê2 , ê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五馬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烏下麻二開上聲開口二等qrax/eaaʔa
    [ju]
    部首: 208
    笔画: 15
    五笔: HAEJ
    仓颉: YOLN
    四角: 22200

    英文翻译

    theatrical plays, opera, drama

    方言集汇

    ◎ 粤语:kek6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kiak8 gi3 hiak7 [梅县腔] kiak7 [客语拼音字汇] hiag5 kiag5 [客英字典] kiak8 [宝安腔] kiak7 [海陆丰腔] kiak8 gi3 hiak7 [东莞腔] kiak7
    ◎ 潮州话:giah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奇逆陌三開入聲開口三等gʰĭɐkgiek/gya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