啄啄

zhuó zhuó [ zhuo zhuo]
注音 ㄓㄨㄛˊ ㄓㄨㄛˊ
词性 拟声词

词语释义

禽鸟取食貌。 象声词。叩门声。

词语解释

  1. 禽鸟取食貌。

    唐 韩愈 《嗟哉董生行》:“家有狗乳出求食,鸡来哺其儿,啄啄庭中拾虫蚁,哺之不食鸣声悲。” 明 高启 《三鸟》诗:“啄啄有餘粟,岁宴谅不飢。”

  2. 象声词。叩门声。

    唐 韩愈 《剥啄行》:“剥剥啄啄,有客至门。” 白华山人 《<十洲春语>序》:“予方畚掘拥土,周匝樊槿,啄啄然闻有叩柴荆者。”

引证解释

⒈ 禽鸟取食貌。

唐韩愈《嗟哉董生行》:“家有狗乳出求食,鸡来哺其儿,啄啄庭中拾虫蚁,哺之不食鸣声悲。”
明高启《三鸟》诗:“啄啄有餘粟,岁宴谅不飢。”

⒉ 象声词。叩门声。

唐韩愈《剥啄行》:“剥剥啄啄,有客至门。”
白华山人《<十洲春语>序》:“予方畚掘拥土,周匝樊槿,啄啄然闻有叩柴荆者。”

啄啄的国语词典

状声词:(1)​ 形容敲门声。唐.韩愈〈剥啄行〉:「剥剥啄啄,有客至门。」(2)​ 形容鸡啄食声。唐.韩愈〈嗟哉董生行〉:「啄啄庭中拾虫蚁,哺之不食鸣声悲。」

啄啄的网络释义

啄啄

  • 啄啄是汉语词汇,读音是zhuó zhuó,是指禽鸟取食。
  • 啄啄造句

    鸟儿啄啄翅膀下的绒毛。
    也没在附近的任何一家院子里抓抓啄啄。
    这只鸟眼疾嘴快,能准确地把空中的飞虫啄住。
    天鹅可能给你严重的一啄。
    当最后王子发现,灰姑娘才是他的命中注定,作为对邪恶的惩罚,鸟啄去了继母和姐姐们的眼睛。
    他或许在观察日记里增加了一只鸟,但是他错失了观看一只稀有的动物啄吃甲虫,伸展它美丽的翅膀,然后飞向另一棵树。
    一个很快的鸟啄式的吻?
    他迅速地踢了那只啄他的小鸡。
    原来我的阴谋被母鸡发现了,它狠狠地啄了我一口。
    在十三分钟内,这些秃鹫处于狂热的争啄中。
    「我以后会对啄羊鹦鹉另眼相看」,报导引述这名男子的说法。
    如果他企图在湖中游泳而没有付出代价的话,这三只神秘湖的大黑鸟将会啄下他的肉。
    女仆在花园里,晾着刚洗的衣服,来了只小黑鸫,突然啄下她的鼻子。
    乌鸦啄出了那头死羊的眼睛。
    然而,大家都没看见有什么东西在啄他。
    只有一只跟众神之王一样残暴的老鹰,每天用爪和嘴啄他。
    他会感到自豪,在他的朋友面前,如果你给他一个巧妙的性感信号,如啄他的面颊或抓住他的手臂。
    戏笑父亲,藐视而不听从母亲的,他的眼睛,必为谷中的乌鸦啄出来,为鹰雏所吃。
    众鸟儿聚拢来去吃剩下的饭菜,去啄陆龟扔在地上的骨头。
    首先,研究小组在受控环境中看着啄木鸟:两个慢动作摄像机捕获它们撞击力传感器的图像,后者是用于测量其啄力的。

    汉字详情

    zhuó [zhuo]
    部首: 319
    笔画: 11
    五笔: KEYY
    五行:
    仓颉: RMSO
    四角: 6103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口,豖( chù)声。本义:鸟用嘴取食)

    (2) 同本义

    啄,鸟食也。——《说文》

    啄啮也。——《广雅》

    谁家燕子啄春泥。——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檐牙高啄。——唐· 杜牧《阿房宫赋》

    径进以啄。——《聊斋志异·促织》

    (3) 又

    幸啄不中。

    (4) 又如:啄抱(禽鸟幼雏破壳而出);啄啄(禽鸟取食的样子);啄饮(啄食饮水);啄噪(啄食鸣叫);啄木

    (5) 用嘴理 。如:啄毛

    (6) 敲击

    归来残月窥窗角,星初落,几回欲把朱扉啄,人知觉。——潘必正《杨柳枝》

    (7) 咬

    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楚辞·宋玉·招魂》

    英文翻译

    to peck; (Cant.) to slander

    方言集汇

    ◎ 粤语:doek3 doeng1
    ◎ 客家话:[梅县腔] duk7 [台湾四县腔] duk7 dui3 dok7 [客英字典] dok7 [宝安腔] duk7 [海陆丰腔] duk7 dui3 dok7 [客语拼音字汇] dug5 [东莞腔] duk8 [陆丰腔] duk7
    ◎ 潮州话:doh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zhuó [zhuo]
    部首: 319
    笔画: 11
    五笔: KEYY
    五行:
    仓颉: RMSO
    四角: 6103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口,豖( chù)声。本义:鸟用嘴取食)

    (2) 同本义

    啄,鸟食也。——《说文》

    啄啮也。——《广雅》

    谁家燕子啄春泥。——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檐牙高啄。——唐· 杜牧《阿房宫赋》

    径进以啄。——《聊斋志异·促织》

    (3) 又

    幸啄不中。

    (4) 又如:啄抱(禽鸟幼雏破壳而出);啄啄(禽鸟取食的样子);啄饮(啄食饮水);啄噪(啄食鸣叫);啄木

    (5) 用嘴理 。如:啄毛

    (6) 敲击

    归来残月窥窗角,星初落,几回欲把朱扉啄,人知觉。——潘必正《杨柳枝》

    (7) 咬

    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楚辞·宋玉·招魂》

    英文翻译

    to peck; (Cant.) to slander

    方言集汇

    ◎ 粤语:doek3 doeng1
    ◎ 客家话:[梅县腔] duk7 [台湾四县腔] duk7 dui3 dok7 [客英字典] dok7 [宝安腔] duk7 [海陆丰腔] duk7 dui3 dok7 [客语拼音字汇] dug5 [东莞腔] duk8 [陆丰腔] duk7
    ◎ 潮州话:doh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