唏哩哗啦

xī lǐ huā lā [xi li hua la]
繁体 唏哩嘩啦
注音 ㄒ一 ㄌ一ˇ ㄏㄨㄚ ㄌㄚ
词性 拟声词

词语释义

象声词。亦以形容破败不堪的样子。

词语解释

  1. 象声词。

    曹禺 《日出》第四幕:“左面的屋子里面还在唏哩哗啦地打着牌。” 浩然 《艳阳天》第九三章:“后边又跟上一大串车马,唏哩哗啦,闯到大麦垛跟前。”亦以形容破败不堪的样子。 梁斌 《播火记》二六:“看我们把 日本 法西斯打它个唏哩哗啦。”

引证解释

⒈ 象声词。

曹禺《日出》第四幕:“左面的屋子里面还在唏哩哗啦地打着牌。”
浩然《艳阳天》第九三章:“后边又跟上一大串车马,唏哩哗啦,闯到大麦垛跟前。”
亦以形容破败不堪的样子。 梁斌《播火记》二六:“看我们把日本法西斯打它个唏哩哗啦。”

唏哩哗啦的网络释义

唏哩哗啦

  • 稀里哗啦,是一个形容词,也是拟声词,比如哭得稀里哗啦。
  • 汉字详情

    [xi]
    部首: 319
    笔画: 10
    五笔: KQDH
    五行:
    仓颉: RKKB
    四角: 640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发笑

    夸父揶揄 愚公唏。—— 陈士芑《甲辰二十八初度自述一百韵》

    (2) 又如:唏唏(笑声)

    (3) 哀叹

    纣为象箸而 箕子唏。——《淮南子》

    女仰天而唏。——苏曼殊《天涯红泪记》

    英文翻译

    weep or sob; grieve

    方言集汇

    ◎ 粤语:hei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hi1 [梅县腔] hi1 [宝安腔] hi1 [客英字典] hi1 [海陆丰腔] hi1
    ◎ 潮州话:h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七尾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虚豈微開上聲開口三等xĭəihioix/xioj
    li,lǐ,lī [li]
    部首: 319
    笔画: 10
    五笔: KJFG
    五行:
    仓颉: RWG
    四角: 66015

    详细解释

    li

    助词

    (1) 用在陈述句末,表示肯定、猜测、夸张、强调等语气。跟“呢”略同 。如:还早哩

    (2) 〈方〉∶用于句中并列成分之后,表示例举,跟“啦”相同 。如:笔哩,墨哩,都在桌上放着

    (3) 另见 lī;lǐ

    yīnglǐ

    名词

    英里的旧称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mile

    方言集汇

    ◎ 粤语:le1 lei5 li1
    ◎ 客家话:[梅县腔] li1 [海陆丰腔] li1 le1 li3 [客英字典] li3 | li1 [陆丰腔] li3 li3 [客语拼音字汇] le1 li1 [宝安腔] li1 [台湾四县腔] li1 le1 li3
    ◎ 潮州话:li7 ,li2

    宋本广韵

    huá,huā [hua]
    部首: 319
    笔画: 9
    五笔: KWXF
    五行:
    仓颉: ROPJ
    四角: 64041

    详细解释

    huā

    (1) (形声。从口,华声。本义:喧哗,声大而杂乱) 同本义 。如:铁门哗的一声拉上了;哗啷(象声词);哗拉拉(哗喇喇,哗啦啦。象声词)

    (2) 另见 huá

    huá

    动词

    (1) 人声嘈杂,喧闹

    哗然而骇者。——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有辄哗笑之。——唐·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无敢哗者。——《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2) 如:哗溃(喧闹中逃散);哗釦(大声欢呼);哗嚣(喧腾);哗乱(群起作乱)

    (3) 浮夸 。如:哗众取宠

    形容词

    (1) 形容很响的笑声的 。如:哗笑(众人放声大笑)

    (2) 另见 huā

    英文翻译

    rushing sound; gush forward

    方言集汇

    ◎ 粤语:waa1 waa4

    宋本广韵

    lā,la [la]
    部首: 319
    笔画: 11
    五笔: KRUG
    仓颉: RQYT
    四角: 60018

    详细解释

    动词

    (1) 同“拉”。闲扯,闲谈 。如:啦呱(闲聊);人人都愿意和他啦。

    (2) 另见 la

    la

    语气词

    (1) 是语气词“了”( le)和“啊”( a)的合音,兼有语气词“了”和“啊”的作用。

    (2) 用在句末表示喜悦、赞叹、惊奇、气愤。如:我们胜利地完成任务啦!这个比方妙极啦!这可使人感到奇怪啦!你瞧,他连优良作风都丢啦!

    (3) 用在句末,表示情况已经变化或将要出现新的情况。如:队长!我没找到老杨,他上工地去啦;他又要演出啦。

    (4) 用在句末,表示肯定、解释、劝止。如:你都听明白啦;有错,改了就行啦;这就别提啦。

    (5) 用在句末,表示疑问。如:你怎么啦?他往哪里走啦?

    (6) 用在列举的事项之后,表示停顿。如:口号声啦,锣鼓声啦,鞭炮声啦,响彻云霄;书啦,报纸啦,笔记本啦,钢笔啦,墨水啦,堆得满桌子都是。

    (7) 另见

    英文翻译

    final particle of asser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laa1
    ◎ 客家话:[梅县腔] la1 [宝安腔] la1 [客语拼音字汇] la1
    ◎ 潮州话:la1

    宋本广韵

    唏哩哗啦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