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嶷
注音
ㄓㄜˊ ㄋ一ˋ
词语释义
亦作'喆嶷'。
聪颖卓越。
词语解释
亦作“喆嶷”。聪颖卓越。
王旡生 《中国三大小说家论赞》:“特达之士,喆嶷之才,知人命之至速也,束身砥行,思树功伐,垂令名,劳思焦虑以赴之。”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喆嶷”。聪颖卓越。
引王旡生《中国三大小说家论赞》:“特达之士,喆嶷之才,知人命之至速也,束身砥行,思树功伐,垂令名,劳思焦虑以赴之。”
哲嶷的网络释义
哲嶷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口,折声。本义:聪明,有智慧) 同本义
哲,知也。——《说文》。古文从三吉(嚞),字亦作喆。作悊
哲,智也。——《尔雅》
世有哲王。——《诗·大雅·下武》
哲夫成城,哲妇倾诚。——《诗·大雅·瞻卬》
敷求哲人。——《书·伊训》
或悊或谋。——《汉书·叙传》
知人则哲,能官人。——《书·皋陶谟》
(2) 又如:哲士(聪明智慧、见识超常的人);哲子(贤明的人);哲艾(指明达的老人);哲母(贤明的母亲);哲匠(指明达而富有才能的大臣);哲明(贤明的宰相、辅臣);哲夫(足智多谋的人);哲思(精深敏捷的思虑);哲妇(多谋虑的妇人);哲圣(才德超群的人)
名词
(1) 贤明的人;有智慧的人
尔庶邦君,越尔御事;爽邦由哲。——《书·大诰》
(2) 又如:先哲;哲人其萎(哲人萎,哲萎。为贤者病逝之典,今亦常用作慰唁之词)
(3) 哲学的简称 。如:文史哲
(4) 对别人的尊称、敬称 。如:哲兄(对兄长的尊称。后多用以称他人之兄,犹言令兄,贤兄);哲昆(对他人之兄的敬称);哲嗣(敬称他人之子)
英文翻译
wise, sagacious; wise man, sage
方言集汇
◎ 粤语:zit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zat7 zet7 [梅县腔] zhat7 [客语拼音字汇] zad5 [客英字典] zhet7 [宝安腔] zet7 [海陆丰腔] zhat7 [东莞腔] zet7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zat7 zet7 [梅县腔] zhat7 [客语拼音字汇] zad5 [客英字典] zhet7 [宝安腔] zet7 [海陆丰腔] zhat7 [东莞腔] ze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七薛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哲 | 陟列 | 知 | 薛B開 | 入聲 | 屑 | 開口三等 | 仙B | 山 | triet/tyet | ţĭɛ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