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诉

kū sù [ ku su]
繁体 哭訴
注音 ㄎㄨ ㄙㄨ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哭诉 kūsù

(1) 哭着诉说或控诉

complain tearfully;accuse in tears

词语解释

基本内容

1. 哭诉[kūsù]2. 哭诉[kūsù]哭诉[kūsù][plaint] 可以听得见的悲哀苦怨之类的诉说声哭诉把娃娃玩偶丢了哭诉[kūsù][complain tearfully;accuse in tears] 哭着诉说或控诉 【词目 】哭诉 【释义】 1.可以听得见的悲哀苦怨之类的诉说声; 2. 哭着诉说或控诉 【示例】 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二回:“伍员把平王枉杀父兄之事,哭诉一遍。包胥闻之,恻然动容,问曰:‘子今何往?’” 哭诉把娃娃玩偶丢了。

哭诉的国语词典

哭著诉说。

哭诉的网络释义

哭诉

  • 哭诉,读音是kū sù,汉语词汇,解释为可以听得见的悲哀苦怨之类的诉说声。
  • 哭诉造句

    小姑娘的哭诉,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听了他的哭诉,一向严历的父亲也不由得动容了。
    每个人都有伤心难过的时候,有时我们会惊奇的发现,每次在你难过是听你哭诉,陪你伤心的总是那么几个人。在你快乐时,他们也许不会出现,但当你难过时,他们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你身旁。
    一偏荒芜的沙漠在向人类呼号,仿佛在哭诉它的遭遇。
    当我们受到委屈,能耐心听我们哭诉的人,是父母。
    雨还在下,好像一辈子也哭不够似的。老桥还立在那里静静的承受风吹雨打,听雨哭诉悲凄的经历。它那精美的花纹在雨水的洗涤下显得更加洁白如玉,他提拔的身躯屹立在。
    尘埃落定,他去她身边,她平静淡定,只字不提,不安慰,不怜悯,也不哭诉。
    闺蜜就是当你想哭诉的时候,她会把肩膀借给你靠,当你靠完的时候,她会让你帮她洗干净眼泪沾湿的衣服。身边有一个懂你的闺蜜,那么就是很幸福的一件事。喜欢跟你腻在一起的感觉,总是会有聊不完的话题。
    难过的时候,我想跟你哭诉……只不过我怕你取笑我像个爱哭鬼,所以往往我都不这麽做。
    朱涤非老泪纵横地哭诉着表达自己对女儿的歉意。
    “快下去救郑璞,要不是他,我就上不来啦!”惊魂未定的王志伟站在岸边向赶来的大人们哭诉着。
    于是在一次皇后的斥责杖刑后,万贞儿不失时机地向宪宗哭诉,眼见心爱的女人受苦,血气方刚的宪宗下令废后。
    他的男高音甜美、尖亮,不时穿插着切切的哭诉或意味深长的嘶吼,同时表演着令人眼花缭乱的机械舞步,他那标志性的“太空步”就像是在传送带上滑步。
    如可赎兮,人百其身,当明天的太阳升起,我们再也不能为小女孩背上书包,只有妈妈的哭诉,一遍又一遍“假如当时不去摆摊卖早餐,那就……”。
    据港媒报道,前港姐庄思明日前向媒体哭诉,称自己被陈慧琳弟弟陈司翰家暴,手脚淤青,伤痛心更痛。
    崖洞中只有刻意低沉的哭诉声,那个如遗世独立谪仙般的人物,静静的搂着怀中的女子。
    这夜,郑袖就向怀王哭诉:屈原在云梦地方对百姓说,那些阵亡的,都是我向大王进言而冤死的。
    偶然间,甜甜发现了,娇滴滴哭泣,嗔怨骆凯脚踩两只船,并向骆凯母亲哭诉此事。
    林小福:那迷离、厚重、仿佛从深深的地底下挣扎而出的悲鸣,像是正在老去的古堡在哀怨地哭诉。我们的爱,最终输给了时间,输给了命运,不能永远。只有那些优美如诗的爱,不断地,在夜晚繁衍与消亡。
    车毁人亡,后悔也只能跟阎王爷去哭诉了。

    汉字详情

    [ku]
    部首: 319
    笔画: 10
    五笔: KKDU
    五行:
    仓颉: RRIK
    四角: 66804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 xuān),表示号呼;中间象一人擗踊的样子。本义:悲痛出声,声泪俱下)

    (2) 同本义(有声有泪)

    哭,哀声也。——《说文》

    哭声震天动地。——张博《五人墓碑记》

    秦伯素服郊次,向师而哭。——《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苛政猛于虎》

    (3) 又如:哭哭嘶嘶(边哭边喊);哭唠叨(方言。边哭边诉说);哭踊(哭泣踊跳。为古代丧礼的一种仪节);哭临(到现场啼哭。古代帝王的丧事,往往集众举哀叫哭临)

    (4) 吊唁,祭奠死者并慰问家属

    则哭以厌之。——《汉书·王莽传》。注:“哭 者所以告哀也。”

    (5) 又如:哭先祖

    (6) 歌

    昔雍门子以哭见于 孟尝君。——《淮南子·览冥训》

    英文翻译

    weep, cry, wail

    方言集汇

    ◎ 粤语:huk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kuk7 [陆丰腔] kuk7 [梅县腔] kuk7 [宝安腔] kuk7 [客英字典] kwuk7 [东莞腔] kuk7 [客语拼音字汇] kug5 [海陆丰腔] kuk7 [台湾四县腔] kuk7
    ◎ 潮州话:kog4 kao3(khok khàu)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空谷屋一入聲開口一等kʰukkhuk/quk
    [su]
    部首: 226
    笔画: 7
    五笔: YRYY
    五行:
    仓颉: IVHMY
    四角: 3274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本义:告状;控告)

    (2) 同本义

    诉,告也。——《说文》

    负孝公之周愬天子。——《公羊传·昭公三十一年》

    必东愬于齐。——《战国策·齐策》

    即连楮为巨幅,广二丈,大书一“屈”字,以两竿夹揭之,走诉行御史台。——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3) 又如:起诉;上诉;公诉;诉呈(诉状);诉权(起诉和诉原的权利);诉辩(申诉并辩白);诉牒(诉状);诉告(上诉;告状)

    (4) 告诉,说给人听

    正遇延平二人,诉说前事。——《三国演义》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吾与并肩携长,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林觉民《与妻书》

    (5) 又如:诉怨(对人诉说怨愤之情);诉长道短(原原本本地向人诉说);诉事(陈诉事情);诉屈(申诉冤屈);诉言(诉说)

    (6) 求,求助 。如:诉诸武力

    (7) 有事实根据地说人坏话。通“愬

    取货于宣伯而诉公于 晋侯。——《左传·成公十六年》

    公伯寮愬 子路于 季孙——《论语·宪问》

    英文翻译

    accuse; sue; inform; narrate

    方言集汇

    ◎ 粤语:sou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