哨声

shào shēng [ shao sheng]
注音 ㄕㄠˋ ㄕㄥ

词语释义

哨声 shào shēng

1.  由口哨或犹如口哨发出的(警告或召唤的)声音。

他所有的追随者都等着他的哨声。
whistle;

2.  一种像口哨或汽笛声般的声音。

翅翼震动的哨声。

词语解释

基本内容

[whistle] 由口哨或犹如口哨发出的(警告或召唤的)声音他所有的追随者都等着他的哨声 一种像口哨或汽笛声般的声音翅翼震动的哨声 简介电离层和磁层中因磁场排列的电离不均匀性所形成的哨声。 极地哨声和地磁脉动关系密切,很早以来,人们就注意到哨声发生率与地磁活动的关系。在极区,哨声活动与地磁活动呈负相关,而在其余纬度上,哨声活动随地磁指数的升高而增加。 南极长城站夏季哨声活动与地磁指数也有密切关系,一般在磁扰后1~3天哨声发生率达到极大值,而此时的色散值则似有下降趋势。1正文雷电激发的电磁波的声频部分能以近似纵向的右旋非常波模式穿透电离层,并近似地沿地球磁场的磁力线在两个半球的磁共轭点之间传播(图1)。由于它处于音频范围(通常在500赫到10千赫),在地面或卫星上可接收到不同频率的、时延不同、类似口哨的声音,故称哨声…

哨声的网络释义

哨声 (雷电激发的电磁波的声频)

  • 哨声,雷电激发的电磁波的声频部分能以近似纵向的右旋非常波模式穿透电离层,并近似地沿地球磁场的磁力线在两个半球的磁共轭点之间传播。由于它处于音频范围(通常在500赫到10千赫),在地面或卫星上可接收到不同频率的、时延不同、类似口哨的声音,故称哨声。
  • 哨声造句

    冬天的一个平凡的早晨,按照往常的规矩,我们要跑间操,听到外面的吹哨声时,教室里一片怨声载道。
    有时候夜深了,忽然远远送来尖锐的吹哨声,原来是跑文书的人来了。
    过不多时,唿哨声东呼西应、南作北和,竟然四面八方都是哨声,似乎将兰陵团团围住了。
    为首的一名身材高大的老者被铁链锁住,抽人的家伙鞭子又快又狠,随着唿哨声一寸寸皮肉被抽开,一滴滴血珠四散迸溅。
    口哨声过后,刚才的那匹马扬起头来,耳朵风向标似的转了转,然后折身循着口哨声“咴咴”地叫着,从夕阳的那个方向跑向它的主人,跑到统万城的城头上。
    但是这些年轻人似乎根本没有听到哨声,只要没车,他们就跨步前进,有车就后退,在险象环生中穿过了斑马线。
    夜幕降临,麦迪奥冰场却是灯光如昼,在严寒和漫天飞雪中,鼓声、哨声和球迷们的欢呼呐喊声还在山谷响彻。
    非洲的客人,叫黑客,偷偷的情书,叫偷情,田径比赛的口哨声,叫生成奔驰,周末下班的狂奔声,叫脱缰野马,猪你脱缰了在周末的原野上肆意奔驰!猪你快乐!
    接着剧院暗下来,一盘胶片开开停停的一颤一颤的闪着光,密集在一起的不像人的轮廓和动作,观众中传来口哨声。
    管你淹死鬼、饿死鬼、吊死鬼、血糊鬼、落尸鬼、哨声鬼、无头鬼、哦痨子鬼、欠债鬼、还情鬼、影子鬼、死婴归、丧气鬼等等诸鬼,道长一一降服。
    哨声响起,大部分时间,孙雯在替补席的两根侧柱间活动,拿个小本子,不停思考着问题,很少说话。
    也有国安球迷十分抵制呜呜祖拉,“声音太吵,会影响球员发挥,也会盖掉裁判的吹哨声”。
    阿泰在场上的时候,大家都听不到裁判的哨声。大家听到的只是一个爵士粉在和阿泰照眼后的惊恐惨叫声。
    当科学家把收听设备装到海底,他们听到了大量各种各样的口哨声、嘟嘟声和哼哼声。
    本文利用全波解方法研究了低纬哨声通过低电离层传播的过程。
    拧开盖子,里面全是五颜六色的小泡泡,我用吹泡泡的小喇叭蘸了一点泡泡水,拿到嘴边轻轻地吹了吹,随着口哨声,一个个又大又圆的泡泡就形成了!
    邻居当久了,黎乃新可以从吹哨声、脚步声中听出当班民警是谁,工作闲暇听黎叔拉二胡,也成了民警们的保留节目。
    乘务员哨声一响,司机开动机车。
    而当天下午,反政府群体的集会人群由民主纪念碑一直蔓延至皇家田广场一带,集会现场的口哨声震耳欲聋。
    士官乔梁刚刚抓到树枝上岸,还未完全脱离险境,便沿岸焦急地寻找其他落水战友,顺着吹哨声,他发现了正抓住几根芦苇苦苦挣扎的刘兴凯。

    汉字详情

    shào [shao]
    部首: 319
    笔画: 10
    五笔: KIEG
    五行:
    仓颉: RFB
    四角: 6902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口,肖声。本义:口小不能容的,一说口歪不正的)

    (2) 同本义

    哨,不容也。——《说文》

    哨,口不容也。——《韵会》引《说文》

    某有枉矢哨壶。——礼记·投壶》

    (3) 又如:哨壶(口不正的壶)

    (4) 细狭尖锐

    哨,小也。——《后汉书·马融传》注

    大匈哨后。——马融《广成颂》

    (5) 又如:哨棒(行路防身的长木棍);哨腿(长腿。指高个子)

    动词

    (1) 巡逻

    质明,避哨竹林中。——《 指南录 后序》

    (2) 又如:哨口(巡逻了望的关卡、岗哨);哨船(在江中巡逻警戒的小兵船);哨骑(巡逻骑的马)

    (3) 侦察

    男亲哨见,当道并无寨栅,军皆屯于山上。——《三国演义》

    (4) 又如:哨路(探路);哨见(探见);哨军(侦察巡逻的士兵)

    (5) 设岗放哨 。如:哨线(警戒线)

    (6) 撮口或用哨子发出响声

    张顺略哨一声,只见江上渔船撑扰来到岸边。—— 施耐庵《水浒传》

    (7) 又如:哨聚(召集,聚集)

    (8) 吹;喷

    阴风飒飒,是神兵口内哨来烟;黑雾漫漫,是鬼祟暗中喷出气。——《西游记》

    (9) 叫;鸟叫

    行者又嚎, 沙弥又哨,你须不夺人之好。—— 元· 王实甫《西厢记》

    (10) 逗弄;哄弄 。如:哨哄(逗弄)

    名词

    (1) 岗哨,站岗放哨的地方 。如:哨卡;哨位;哨所;哨岗;哨官(管理一哨的武官);哨楼

    (2) 一队人马。古代军事术语。泛称战阵的两翼或军队的一支、一队

    宋江传令 李俊等领水兵六百,分为两哨。—— 施耐庵《水浒传》

    (3) 古代军队编制单位 。明永乐时分步骑军为中军、左右掖、左右哨,合为五军。清咸丰后立勇营,其制以百人为哨,三哨为一旗,五哨为一营

    而营、哨各官,亦多属旧人。——梁启超《谭嗣同传》

    (4) 哨兵

    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5) 围场;猎场区 。如:哨鹿(打猎时吹哨以引鹿,因多在围场吹哨,故后亦称围场为哨鹿)

    (6) 哨子 。如:吹哨儿

    英文翻译

    whistle, blow whistle; chirp

    方言集汇

    ◎ 粤语:saau3
    ◎ 客家话:[梅县腔] sau5 [台湾四县腔] sau5 seu1 ciau5 [客英字典] ciau5 siau1 [宝安腔] sau5 [海陆丰腔] sau5 seu1 ciau5 [客语拼音字汇] sa4 sau4 seu1 seu4 [陆丰腔] siau5
    ◎ 潮州话:sa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四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相邀宵A平聲開口三等宵Asieusĭɛu
    shēng [sheng]
    部首: 329
    笔画: 7
    五笔: FNR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GAH
    四角: 4020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耳,殸( qìng)声。“殸”是古乐器“磬”的本字,“耳”表示听。本义:声音;声响)

    (2) 同本义

    声,音也。——《说文》

    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礼记·乐记》

    声依永律和声。——《虞书》

    凡声阳也。——《礼记·郊特牲》

    苍蝇之声。——《诗·齐风·鸡鸣》

    有闻无声。——《诗·小雅·车攻》

    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柳宗元《永州八记》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孟子·梁惠王下》

    (3) 又如:声叉(声音不正常);声嘶(声音破哑);声如洪钟(形容人语音响亮,有如大钟的声音);声振林木(形容歌声的高亢清远,足以使林木摇动);声动梁尘(形容歌声洪亮动人)

    (4) 音乐;诗歌

    不大声以色。——《诗·大雅·皇矣》

    赵王窃闻 秦王善为 秦声。——《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声音不足听于耳与?——《孟子·梁惠王下》

    (5) 又如:声色货利(音乐、女色、货物、财利。泛指旧时统治阶级所追求的物质享受);声诗(乐歌);声尘(音乐)。又专指古代指挥作战的钲、铙、鼓等乐器的声音

    变非声章,弗能移也。——《国语》

    (6) 声望,声名(名声)

    文王有声。——《诗·大雅·文王有声》

    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孟子·离娄下》

    臣闻古人有辞天下而无恨色者,臣闻其声,于王而见其实。——《吕氏春秋·过理》

    (7) 又如:声气(名声;名气);声名煊赫(名声显赫);声芳(美好的声名);声施(名声流传);声烈(显赫的名望);声名人(有名望的人);声位(声望与地位)

    (8) 口信;消息;传说

    界上亭长寄声谢我,何以不为致问?——《汉书·赵广汉传》

    (9) 又如:声传(传闻之事);声论(犹舆论);声闻(音讯,讯息)

    (10) 声威;声势

    声威天下。——《战国策·齐策》。注:“势也。”

    (11) 又如:声教(声威与教化);声焰(声势气焰);声振寰宇(名声威势振动天下。形容声威极盛);声乡(犹声势);声张势厉(声势煊赫);声势重灼(声威气势逼人);声势赫奕(声威气势盛大显赫);声势汹汹(形容气势盛大的样子。多含贬义)

    (12) 汉字的声调 。如:声病(诗、词、曲的声调、平仄,不合于规定的律则、标准);声颡(腔调);声律(诗赋文章的声韵与格律);声比(音调相谐);声文(泛指音调);声曲(音声曲调);声度(犹声调);声客(犹言声调)

    (13) 言语,口音

    与人罕言,语类楚声。—— 明· 魏禧《大铁椎传》

    (14) 又如:声嗽(言语)

    (15) 指汉字的声母。汉字字音的一部分,指一个汉字音节开头的音 。如:声旁(分析汉字形体的术语。指形声字结构中表示读音的部分,与形旁相对而言);声纽(音韵学术语。即声母。汉字音节开头的辅音);声符(即声旁)

    动词

    (1) 发声 。如:不声不响;声张(作声;张扬);声哄(哄闹);声咳(咳嗽声);声唤(呻吟,因痛苦而叫喊);声屈(喊冤)

    (2) 声称,宣扬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3) 又如:声云(犹声言);声兵(宣布出兵);声述(声明陈述);声叙(明白陈述)

    (4) 吟咏;乐歌 。如:声伎(指歌舞等技艺)

    (5) 听

    目不得而色,耳不得而声,口鼻不得而臭味。——清· 谭嗣同《仁学》

    量词

    (1) 表示声音发出次数的单位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 又如:几声抽泣;几声鸟鸣

    英文翻译

    sound, voice, noise; tone; music

    方言集汇

    ◎ 粤语:seng1 sing1

    宋本广韵

    哨声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