哨卡

shào qiǎ [ shao qia]
注音 ㄕㄠˋ ㄑ一ㄚˇ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哨卡 shàoqiǎ

(1) 在边境或交通要道上设置的哨所,用以执行特定任务

sentry post

词语解释

  1. 设在边境或要道的哨所。

    刘白羽 《昆仑山的太阳》:“这个节日,我是在我们社会主义祖国最西边疆一个哨卡上,和我们保卫边防的英雄们度过的。” 袁鹰 《悲欢·故人入我梦》:“从哨卡附近一个洋溢着欢笑的牧民帐篷中出来几位老者,快步走到我们面前。”

引证解释

⒈ 设在边境或要道的哨所。

刘白羽《昆仑山的太阳》:“这个节日,我是在我们社会主义祖国最西边疆一个哨卡上,和我们保卫边防的英雄们度过的。”
袁鹰《悲欢·故人入我梦》:“从哨卡附近一个洋溢着欢笑的牧民帐篷中出来几位老者,快步走到我们面前。”

哨卡的网络释义

哨卡

  • 哨卡,是指在边境或交通要道上设置的哨所,用以执行特定任务。
  • 哨卡造句

    他们长年坚守在边防哨卡,为祖国站岗。
    指导员见到通信员安全地通过日本人的哨卡时,才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
    我们的侦察兵巧妙地夺取了敌人的哨卡。
    保卫祖国边疆是哨卡战士义不容辞的责任。
    他见敌人在搜查,情急智生,忙把准备带进山的盐化入水中,再把水渗到棉袄中,混过哨卡。
    边防战士日夜坚守在哨卡上。
    事是好事,熊大人的命也值这么多钱,可东厂大牢森严壁垒,盘查甚严光哨卡就有七八个,他被打的恐怕站都站不起来,我如何救他?
    并在牡宜及阿章周边地区发现多处遗址,包括营盘、军事哨卡、古驿道、古窑址和古矿洞等,还发现有疑似早期羌族火葬场所和万人坑遗迹。
    国际移民组织的一位发言人说,撤出移民的行动非常困难,移民们必须逃离狙击手、哨卡和抢掠者的攻击和骚扰。
    适用于野战部队,边防哨卡及其它特殊环境下使用,更是宾馆、饭店、医院、学校、家庭、旅游野炊及野外人员煮、热、烤食品的理想热源。
    政府官员说,一名炸弹杀手星期四在安巴尔省拉马迪地方政府建筑物附近一个检查哨卡引爆汽车。
    虽然鸣枪针对的是其他车辆,观察团仍决定退至哨卡附近城市赫尔松,以商讨下一步行动。
    明日用一副棺材把方魁装进去,找几个人装扮出丧的家属,趁午时哨卡换岗吃饭的时间,盘查不严时,混出广州城。
    在喀喇昆仑的神仙湾哨卡,在这个世界海拔最高的哨卡;在这个被将军说“就算你们天天躺在这里睡觉,那都是为祖国做贡献!”。
    没有钢枪,没有哨卡,钻探机台是他的战场。
    陆军将投入战车和大量兵力,在主要道路上设置哨卡,还将发射空炮弹。
    连日来,昌吉军分区组织各级领导干部赴边防、进哨卡,“脱鞋下田”开展调研式学习。
    之处,一连设下了十余处处或明或暗的哨卡,可称的上是一夫当关万夫莫摧。
    透过稀疏的树木缝隙,山腰哨卡壁垒森严。
    哨卡拦阻他们,盘问他们,放他们通行。

    汉字详情

    shào [shao]
    部首: 319
    笔画: 10
    五笔: KIEG
    五行:
    仓颉: RFB
    四角: 6902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口,肖声。本义:口小不能容的,一说口歪不正的)

    (2) 同本义

    哨,不容也。——《说文》

    哨,口不容也。——《韵会》引《说文》

    某有枉矢哨壶。——礼记·投壶》

    (3) 又如:哨壶(口不正的壶)

    (4) 细狭尖锐

    哨,小也。——《后汉书·马融传》注

    大匈哨后。——马融《广成颂》

    (5) 又如:哨棒(行路防身的长木棍);哨腿(长腿。指高个子)

    动词

    (1) 巡逻

    质明,避哨竹林中。——《 指南录 后序》

    (2) 又如:哨口(巡逻了望的关卡、岗哨);哨船(在江中巡逻警戒的小兵船);哨骑(巡逻骑的马)

    (3) 侦察

    男亲哨见,当道并无寨栅,军皆屯于山上。——《三国演义》

    (4) 又如:哨路(探路);哨见(探见);哨军(侦察巡逻的士兵)

    (5) 设岗放哨 。如:哨线(警戒线)

    (6) 撮口或用哨子发出响声

    张顺略哨一声,只见江上渔船撑扰来到岸边。—— 施耐庵《水浒传》

    (7) 又如:哨聚(召集,聚集)

    (8) 吹;喷

    阴风飒飒,是神兵口内哨来烟;黑雾漫漫,是鬼祟暗中喷出气。——《西游记》

    (9) 叫;鸟叫

    行者又嚎, 沙弥又哨,你须不夺人之好。—— 元· 王实甫《西厢记》

    (10) 逗弄;哄弄 。如:哨哄(逗弄)

    名词

    (1) 岗哨,站岗放哨的地方 。如:哨卡;哨位;哨所;哨岗;哨官(管理一哨的武官);哨楼

    (2) 一队人马。古代军事术语。泛称战阵的两翼或军队的一支、一队

    宋江传令 李俊等领水兵六百,分为两哨。—— 施耐庵《水浒传》

    (3) 古代军队编制单位 。明永乐时分步骑军为中军、左右掖、左右哨,合为五军。清咸丰后立勇营,其制以百人为哨,三哨为一旗,五哨为一营

    而营、哨各官,亦多属旧人。——梁启超《谭嗣同传》

    (4) 哨兵

    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5) 围场;猎场区 。如:哨鹿(打猎时吹哨以引鹿,因多在围场吹哨,故后亦称围场为哨鹿)

    (6) 哨子 。如:吹哨儿

    英文翻译

    whistle, blow whistle; chirp

    方言集汇

    ◎ 粤语:saau3
    ◎ 客家话:[梅县腔] sau5 [台湾四县腔] sau5 seu1 ciau5 [客英字典] ciau5 siau1 [宝安腔] sau5 [海陆丰腔] sau5 seu1 ciau5 [客语拼音字汇] sa4 sau4 seu1 seu4 [陆丰腔] siau5
    ◎ 潮州话:sa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四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相邀宵A平聲開口三等宵Asieusĭɛu
    qiǎ,kǎ [qia,ka]
    部首: 101
    笔画: 5
    五笔: HH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YMY
    四角: 21231

    详细解释

    名词

    (1) 适用于写或印刷的小纸片 。如:通行卡;记分卡

    (2) 卡路里的简称

    (3) 卡车的省称 。如:十轮卡

    (4) 译音用字。如:卡宾枪;卡介苗;卡车;卡片;卡通

    象词

    (1) 象声词 。如:机器卡卡响

    (2) 另见 qiǎ

    qiǎ

    名词

    设在边境或道路上的检查车辆和旅行者的检查站;边境收关税的岗哨 。如:关卡;卡房(在交通要道或险隘路口设置的检查所);卡口(有防守和检查设施的出入口);卡伦(卡路。清代在东北、西北等边疆设的关卡);卡座(清代设在边防要地的岗哨)

    动词

    (1) 夹住或被夹住,不能活动 。如:一根鱼刺卡在喉咙里;卡鐄(刀剑的鞘口都有鐄,刀剑入鞘,就在护手处卡住)

    (2) 用手的虎口紧紧按住 。如:卡脖子

    (3) 另见

    英文翻译

    card, punch card; calorie

    方言集汇

    ◎ 粤语:kaa1 kaa2 kaat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a2 ka3 ka5 cap8 [台湾四县腔] ka2 ka3 ka5 cap8 [梅县腔] ka2 [宝安腔] ka5 ka1 [客英字典] ka2 cap7 [客语拼音字汇] ka1 ka2 [陆丰腔] ka6
    ◎ 潮州话:zah8 (tsâh) ka2 (khá)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