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

gē ge [ ge ge]
注音 ㄍㄜ ㄍㄜ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哥哥 gēge

(1) 称同父母或父母一方所生比自己年长的男子。对同辈男子的尊称

the older brother;the elder brother

(2) 像大哥或比作大哥者

big brother

(3) 亦作“哥哥儿”。对年轻人的称呼

那捉笊篱的哥哥吃打了。——《古今小说》
young man

(4) 对父亲的称呼

father

词语解释

  1. 称呼同父母或只同父、只同母的兄长。

    《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哥哥、嫂嫂休推醉,思量你们忒没意。我是你的亲妹妹,止有今晚在家中。”《金瓶梅词话》第一回:“他的哥哥 武大 生的身不满三尺。” 茅盾 《残冬》三:“他睁圆了眼睛看着他的哥哥嫂嫂。”

  2. 称呼同族或亲戚中的兄长。

    《红楼梦》第三一回:“ 湘云 问 宝玉 ,道:‘ 宝哥哥 不在家么?’”

  3. 对年龄相近的男子的尊称。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却认得是 张生 ,僧人把他衣扯着,低言悄语唤哥哥。” 元 关汉卿 《蝴蝶梦》第一折:“哥哥!俺老的怎生撞着你,你就打死他?”《水浒传》第五八回:“ 宋江 道:‘哥哥是山寨之主,不可轻动。’”

  4. 唐 时父对子的自称。

    清 梁章鉅 《称谓录·父》:“《淳化阁帖》有 唐太宗 与 高宗 书,称哥哥勅。父对子自称哥哥,盖 唐 代家法如是。”

  5. 对父亲的称呼。

    元 白朴 《墙头马上》第三折:“接不着你哥哥,正撞见你爷爷。” 元 白朴 《墙头马上》第三折:“‘我接爹爹去来。’‘你哥哥这其间未是他来时节,怎抵死的要去接?’”参见“ 哥 ”。

  6. 妻对夫的称呼。

    宋 无名氏 《朝野遗记》:“ 光宗 既愈,后泣谓曰:‘尝劝哥哥少饮,不相听。’”

  7. 父母对儿子的称呼。

    元 郑光祖 《伊尹耕莘》第一折:“我将这小的放在这空桑里面,妾身回家去,哥哥也,你活也自活,死也自死。” 明 沉榜 《宛署杂记·民风二》:“父母呼子曰哥哥,呼女曰姐姐。”

  8. 旧时仆人对男主人或少爷的称呼。

    元 无名氏 《神奴儿》第三折:“[外郎云]兀那老人,这妇人怎生气杀丈夫,勒杀亲儿,你与我从实的説来……[正末唱]俺哥哥死尽七,不曾把灵除。”《醒世姻缘传》第三六回:“奶子説:‘我刚在那里缠缠脚,哥哥拿着我一隻鞋跑了来了。’”

  9. 对男孩的称呼。

    《西游记》第四一回:“ 行者 道:‘哥哥,是你也不晓得。当年我与你令尊做弟兄时,你还不知在那里哩。’”

  10. 10.女子对所爱男子的称呼。

    《民间情歌·芝麻结荚豆开花》:“芝麻结荚豆开花,哥哥爱我我爱他,我爱哥哥庄稼汉,哥哥爱我会当家。”《民间情歌三百首·缠住哥哥一颗心》:“情哥爱我情意真,托人要我织汗巾;扯把头发织进去,缠住哥哥一颗心。”

  11. 11.语气词。相当于“啊”、“呵”。

    元 曾瑞 《山坡羊过青歌儿·过分水关》曲:“无甚亲戚,谁肯扶持?行不动哥哥!鷓鴣啼,人心碎。”

引证解释

⒈ 称呼同父母或只同父、只同母的兄长。

《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哥哥、嫂嫂休推醉,思量你们忒没意。我是你的亲妹妹,止有今晚在家中。”
《金瓶梅词话》第一回:“他的哥哥武大生的身不满三尺。”
茅盾《残冬》三:“他睁圆了眼睛看着他的哥哥嫂嫂。”

⒉ 称呼同族或亲戚中的兄长。

《红楼梦》第三一回:“湘云问宝玉,道:‘ 宝哥哥不在家么?’”

⒊ 对年龄相近的男子的尊称。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二:“却认得是张生,僧人把他衣扯着,低言悄语唤哥哥。”
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一折:“哥哥!俺老的怎生撞着你,你就打死他?”
《水浒传》第五八回:“宋江道:‘哥哥是山寨之主,不可轻动。’”

⒋ 唐时父对子的自称。

清梁章鉅《称谓录·父》:“《淳化阁帖》有唐太宗与高宗书,称哥哥勅。父对子自称哥哥,盖唐代家法如是。”

⒌ 对父亲的称呼。参见“哥”。

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三折:“接不着你哥哥,正撞见你爷爷。”
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三折:“‘我接爹爹去来。’‘你哥哥这其间未是他来时节,怎抵死的要去接?’”

⒍ 妻对夫的称呼。

宋无名氏《朝野遗记》:“光宗既愈,后泣谓曰:‘尝劝哥哥少饮,不相听。’”

⒎ 父母对儿子的称呼。

元郑光祖《伊尹耕莘》第一折:“我将这小的放在这空桑里面,妾身回家去,哥哥也,你活也自活,死也自死。”
明沉榜《宛署杂记·民风二》:“父母呼子曰哥哥,呼女曰姐姐。”

⒏ 旧时仆人对男主人或少爷的称呼。

元无名氏《神奴儿》第三折:“[外郎云]兀那老人,这妇人怎生气杀丈夫,勒杀亲儿,你与我从实的説来……[正末唱]俺哥哥死尽七,不曾把灵除。”
《醒世姻缘传》第三六回:“奶子説:‘我刚在那里缠缠脚,哥哥拿着我一隻鞋跑了来了。’”

⒐ 对男孩的称呼。

《西游记》第四一回:“行者道:‘哥哥,是你也不晓得。当年我与你令尊做弟兄时,你还不知在那里哩。’”

⒑ 女子对所爱男子的称呼。

《民间情歌·芝麻结荚豆开花》:“芝麻结荚豆开花,哥哥爱我我爱他,我爱哥哥庄稼汉,哥哥爱我会当家。”
《民间情歌三百首·缠住哥哥一颗心》:“情哥爱我情意真,托人要我织汗巾;扯把头发织进去,缠住哥哥一颗心。”

⒒ 语气词。相当于“啊”、“呵”。

元曾瑞《山坡羊过青歌儿·过分水关》曲:“无甚亲戚,谁肯扶持?行不动哥哥!鷓鴣啼,人心碎。”

哥哥的国语词典

称谓:(1)​ 对兄长的称呼。《三国演义.第一六回》:「你敢伤我哥哥!」(2)​ 父对子的自称。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二五.哥》:「唐时人称父为哥。《旧唐书王琚传》:『玄宗泣曰:「四哥仁孝,同气惟有太平。」』睿宗行四故也。玄宗子隶王琰传:『惟三哥辨其罪。』玄宗行三故也。」也作「歌歌」。(3)​ 对子姪辈的暱称。元.关汉卿《玉镜台.第二折》:「(夫人云)​倩英,你拜哥哥。今日为始,便是你师父了也。」(4)​ 对平辈的敬称。《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告哥哥则个,奴家爹娘也在褚家堂左侧,若得哥哥带挈奴家同走一程,可知是好?」

哥哥的翻译

英语: older brother, CL:
德语: älterer Bruder, großer Bruder (S)​
法语: frère aîné, grand frère

哥哥造句

哥哥没有考上大学并不气馁,他发奋努力,终于自学成才。
哥哥在部队立了功,我们全家人都感到很光彩。
哥哥穿上军装,戴上军帽,真威风。
哥哥的奋斗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为了考上研究生,哥哥拼命复习功课。
哥哥立志要考上重点大学,结果如愿以偿。
每个月我都和出国留学的哥哥互通音信。
哥哥大学毕业后,恳切要求到西藏工作。
哥哥大学毕业后主动要求到边疆工作,决心在艰苦的环境中百炼成钢。
哥哥得到经理的器重,工作更加努力了。
哥哥出国留学,我们到机场去送别。
哥哥正准备考研究生,一天到晚手不释卷。
哥哥出国留学的手续都办妥当了,最近就要动身。
不难想像,哥哥接到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心情是多么激动。
哥哥已经打消了出国的念头,决心在国内干一番事业。
哥哥的书真多,整整装了两大箱。
哥哥没有考上重点大学的原因是他的外语成绩不理想。
哥哥视力不好,当空军的愿望落空了。
自从拜师学艺,哥哥的绘画技巧有了长足的长进。
哥哥近年来成天东奔西走,没有半刻功夫做自己的学问,所以一点长进也没有。

汉字详情

[ge]
部首: 319
笔画: 10
五笔: SKS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MRNR
四角: 10621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二可。“可”,有“快乐”、“欢乐”的意思。《诗·小雅·正月》:“哿矣富人。” 毛传:“哿,可。” 王引之《经义述闻》卷六:“哿与哀对文,哀者忧悲,哿者欢乐也。……《毛传》训哿为可,可亦快意惬心之称。”“哥”似即“歌”之本字。本义:歌)

(2) 通“歌”。咏,唱,奏乐

召公卒,而民人思 召公之政,怀裳树不敢伐哥咏之,作《甘棠》之诗。——《史记·燕召公世家》

诚信著于天下,醇德流乎四海,则近者歌讴而乐之,远者执禽而朝之。——《盐铁论》

(3) 又如:哥钟(即歌钟,古代打击乐器);哥咏(歌咏)

(4) 哥哥

哥,声也。从二可。——《说文》。按,发声之语,如可而平,今以称兄之词。

再拜跪奠大哥于座前,伏维哥孝友慈惠,和易谦恭。——唐· 白居易《祭浮梁大兄文》

(5) 又如:大哥;二哥;哥嫂;哥子(哥哥;对男孩的称呼)。亦用于对同族和亲戚中兄长的称呼。如:叔伯哥

(6) 对年稍长者或年龄跟自己差不多的男子的尊称或昵称 。如:张大哥;李大哥;哥们(男子之间的昵称)

(7) 唐代常称父为哥

(8) 对丈夫的昵称。尤其是小两口之间 。如:送哥参军

(9) 宋代著名瓷窑“哥窑”的简称

英文翻译

elder brother

方言集汇

◎ 粤语:go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go1 [梅县腔] go1 [陆丰腔] go1 [客英字典] go1 [海陆丰腔] go1 [客语拼音字汇] go1 [宝安腔] go1 [沙头角腔] go1 [东莞腔] go1
◎ 潮州话:go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七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俄平聲開口一等ka
[ge]
部首: 319
笔画: 10
五笔: SKS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MRNR
四角: 10621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二可。“可”,有“快乐”、“欢乐”的意思。《诗·小雅·正月》:“哿矣富人。” 毛传:“哿,可。” 王引之《经义述闻》卷六:“哿与哀对文,哀者忧悲,哿者欢乐也。……《毛传》训哿为可,可亦快意惬心之称。”“哥”似即“歌”之本字。本义:歌)

(2) 通“歌”。咏,唱,奏乐

召公卒,而民人思 召公之政,怀裳树不敢伐哥咏之,作《甘棠》之诗。——《史记·燕召公世家》

诚信著于天下,醇德流乎四海,则近者歌讴而乐之,远者执禽而朝之。——《盐铁论》

(3) 又如:哥钟(即歌钟,古代打击乐器);哥咏(歌咏)

(4) 哥哥

哥,声也。从二可。——《说文》。按,发声之语,如可而平,今以称兄之词。

再拜跪奠大哥于座前,伏维哥孝友慈惠,和易谦恭。——唐· 白居易《祭浮梁大兄文》

(5) 又如:大哥;二哥;哥嫂;哥子(哥哥;对男孩的称呼)。亦用于对同族和亲戚中兄长的称呼。如:叔伯哥

(6) 对年稍长者或年龄跟自己差不多的男子的尊称或昵称 。如:张大哥;李大哥;哥们(男子之间的昵称)

(7) 唐代常称父为哥

(8) 对丈夫的昵称。尤其是小两口之间 。如:送哥参军

(9) 宋代著名瓷窑“哥窑”的简称

英文翻译

elder brother

方言集汇

◎ 粤语:go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go1 [梅县腔] go1 [陆丰腔] go1 [客英字典] go1 [海陆丰腔] go1 [客语拼音字汇] go1 [宝安腔] go1 [沙头角腔] go1 [东莞腔] go1
◎ 潮州话:go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七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俄平聲開口一等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