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个

gè gè [ ge ge]
繁体 個個
注音 ㄍㄜˋ ㄍㄜˋ
词性 形容词

词语释义

个个 gè gè

1.  每一个人;人人——用来表示不确指或只是笼统地指。

个个在埋头书写。
each and every one;

2.  各个人或物——用在一系列名词之后。

大毛、二毛个个都不傻。

个个 gè gè

1.  各个——和一个复数名词和代词连用,表示句子的意思对每一个体都适用。

个个战士都很勇敢。
all;

2.  每一和任一。

3.  总起来,合起来的——与一个复数名词或代词连用,表示把几个个体合起来看是适用的。

个个班组都不示弱。

词语解释

  1. 一个一个,每一个。

    《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个个尽如花乱发,人人皆似月娥飞。”《儿女英雄传》第一回:“家人们听见老爷得了外任,个个喜出望外。” 毛泽东 《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 陕北 的部队经过整训诉苦以后,战士们的觉悟提高了……个个磨拳擦掌,士气很高,一出马就打了胜仗。”

  2. 箇箇:1.每个。

    唐 李九龄 《上清辞》诗之五:“羣仙箇箇来相问,人世风光似此无。”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九:“史院有窃议史官者曰:史官笔削有定本,箇箇一样。” 清 孙枝蔚 《听春禽作》诗:“枝头箇箇多欢喜,只有诗人类杜鹃。”

  3. 逐个;一个一个。

    唐 黄滔 《省试一一吹竽》诗:“ 齐 竽今歷试,真伪不难知。欲使声声别,须令箇箇吹。” 宋 徐铉 《春分日》诗:“燕飞犹箇箇,花落已纷纷。”

引证解释

⒈ 一个一个,每一个。

《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个个尽如花乱发,人人皆似月娥飞。”
《儿女英雄传》第一回:“家人们听见老爷得了外任,个个喜出望外。”
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陕北的部队经过整训诉苦以后,战士们的觉悟提高了……个个磨拳擦掌,士气很高,一出马就打了胜仗。”

⒉ 箇箇:每个。

唐李九龄《上清辞》诗之五:“羣仙箇箇来相问,人世风光似此无。”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九:“史院有窃议史官者曰:史官笔削有定本,箇箇一样。”
清孙枝蔚《听春禽作》诗:“枝头箇箇多欢喜,只有诗人类杜鹃。”

⒊ 逐个;一个一个。

唐黄滔《省试一一吹竽》诗:“齐竽今歷试,真伪不难知。欲使声声别,须令箇箇吹。”
宋徐铉《春分日》诗:“燕飞犹箇箇,花落已纷纷。”

个个的国语词典

每个。

个个造句

战士们个个身材魁梧,英姿勃勃。
打倒了“四人帮”,长期受压抑的知识分子个个扬眉吐气。
听了战斗英雄的报告,同学们个个热血沸腾。
登上山顶时,我们一个个累得气喘吁吁的。
同学们个个站得笔直,向国旗致敬。
我们刚爬上山顶就遇到了大雨,一个个浇得像落汤鸡,狼狈极了。
大雪封山,猴子找不到吃的东西,一个个饿得皮包骨。
听说明天到郊外春游,同学们个个欢天喜地的。
游客们登上山顶观看海上日出,个个兴高采烈。
鲁迅小说里的人物,一个个刻画得活灵活现。
这些大学生,一个个焕发出青春的活力。
鲁迅笔下的人物,一个个刻画得血肉丰满,栩栩如生。
战士们个个笔直地站立看,纹丝不动。
体育健儿个个精神抖擞,斗志昂扬。
登上山顶时,我们一个个都累得汗津津的。
中华儿女个个是顶天立地的英雄汉。
快放寒假了,同学们个个都归心似箭。
武警战士个个身体强壮,武艺高强。
孩子们一个个天真活泼,多么可爱!
姑娘们一个个打扮得花红柳绿。

汉字详情

gè,gě [ge]
部首: 220
笔画: 3
五笔: WHJ
五行: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OL
四角: 80200

详细解释

(2) ——用于“自个儿”(zìgěr)

(3) 另见

量词

(1) 通用个体量词,表示单独的人或物

个,枚也。——《集韵》

俎释三个。——《仪礼·士虞礼》

竹竿万个。——《史记·货殖列传》。正义:“竹曰个,木曰枚。”

(2) 字亦作“箇”

箇,箇数,又枚也。——《广韵》

(3) 俗又作“個”

只有个爹爹,十三年前上朝取应去了。——关汉卿《窦娥冤》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4) 用于没有专用量词的事物。如:一个人;一个影子

(5) 也可用于某些有专用量词的事物

一面旗,白胡阑套住个迎霜兔。——睢景臣《哨遍·高祖还乡》

(6) 又如:一个(只)耳朵;一个(所)学校

(7) 跟动作有关的用法

(8) “一个”跟少数名词、动词结合,用在谓语动词前,表示快速或突然。如:一个箭步窜了上去;一个跟头栽下来

(9) 用在动词和约数之间,以使语气轻快、随便。如:哥儿俩才差个两、三岁

(10) 用在动词和宾词之间。常常连用两个,有时还在后面加“的”或“什么的”。整个句子显得轻快、随便。如:他就爱画个画儿、写个字什么的

(11) 有时表示一次。如:我跟她见了个面

助词

我做衙内真个俏,不依公道则爱钞。——陆仲良《陈州粜米》

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关汉卿《窦娥冤》

代词

(1) 这;那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唐·李白《秋浦歌》

(2) 又如:个般(这样,这般);个样(这般,这样);个侬(这人,那人);个时(这时);个是(这是);个能(这样;如许)

名词

(1) 单个;单独 。如:个人;个体

(2) 身体或物体的大小 。如:矮个子;小个儿

(3) 另见

英文翻译

numerary adjunct, piece; single

方言集汇

◎ 粤语:go3
◎ 潮州话:gai5 go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八箇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賀去聲開口一等kah
gè,gě [ge]
部首: 220
笔画: 3
五笔: WHJ
五行: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OL
四角: 80200

详细解释

(2) ——用于“自个儿”(zìgěr)

(3) 另见

量词

(1) 通用个体量词,表示单独的人或物

个,枚也。——《集韵》

俎释三个。——《仪礼·士虞礼》

竹竿万个。——《史记·货殖列传》。正义:“竹曰个,木曰枚。”

(2) 字亦作“箇”

箇,箇数,又枚也。——《广韵》

(3) 俗又作“個”

只有个爹爹,十三年前上朝取应去了。——关汉卿《窦娥冤》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4) 用于没有专用量词的事物。如:一个人;一个影子

(5) 也可用于某些有专用量词的事物

一面旗,白胡阑套住个迎霜兔。——睢景臣《哨遍·高祖还乡》

(6) 又如:一个(只)耳朵;一个(所)学校

(7) 跟动作有关的用法

(8) “一个”跟少数名词、动词结合,用在谓语动词前,表示快速或突然。如:一个箭步窜了上去;一个跟头栽下来

(9) 用在动词和约数之间,以使语气轻快、随便。如:哥儿俩才差个两、三岁

(10) 用在动词和宾词之间。常常连用两个,有时还在后面加“的”或“什么的”。整个句子显得轻快、随便。如:他就爱画个画儿、写个字什么的

(11) 有时表示一次。如:我跟她见了个面

助词

我做衙内真个俏,不依公道则爱钞。——陆仲良《陈州粜米》

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关汉卿《窦娥冤》

代词

(1) 这;那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唐·李白《秋浦歌》

(2) 又如:个般(这样,这般);个样(这般,这样);个侬(这人,那人);个时(这时);个是(这是);个能(这样;如许)

名词

(1) 单个;单独 。如:个人;个体

(2) 身体或物体的大小 。如:矮个子;小个儿

(3) 另见

英文翻译

numerary adjunct, piece; single

方言集汇

◎ 粤语:go3
◎ 潮州话:gai5 go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八箇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賀去聲開口一等kah